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肌痉挛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30~65岁,平均42.2岁。病程1~10年,平均5.5年。按如下标准对患者痉挛程度进行评估。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2级:眼睑面肌轻微颤动;3级:痉挛明显;4级:严重痉挛伴眼裂变小,影响阅读。...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躁狂与早发躁狂、晚发躁狂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卒中后躁狂与早发躁狂、晚发躁狂的临床异同,进行以下研究。1-对象和方法:(1)卒中组:25例。为1986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本院首次住院的卒中后躁狂患者。年龄46~76岁,平均(55±12)岁;卒中年龄46~74岁,平均(54±12)岁;至躁狂症状出现间隔80天至6年,中位数为7个月。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2R)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及躁狂发作诊断标准,卒中经CT或MRI证实,意识清晰,处于恢复期无明显失语,既往无精神疾病史。(2)早发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53抗癌基因突变与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非同位素PCR-SSCP分析法检测了31例星形细胞瘤患者P53抗癌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9例存在突变,突变区域分布于第5~8外显子中,以第6外显子突变率最高,第9外显子未测得突变病例。(2)2例存在多点突变,其中1例同时存在第5、6外显子突变,另1例同时存在第6、7外显子突变。(3)病理级别为Ⅰ、Ⅱ级组的突变率为0,Ⅲ级组的突变率为36.4%,Ⅳ级组的突变率为50%。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组的突变率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和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血流研究报道少见。我们自1993年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局部血流(rCBF)显像方法观察了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血流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9~54岁。病程2个月至6年。有家族遗传病史10例,肝病史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1]。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清铜蓝蛋白27例为0,2例降低至0-79μmol/L以下(参考值1-327~2-653μmol/L),另1例在正常范围。血清铜和尿铜测定…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依据《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病诊断及分级标准,随机对80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51岁。男46人,女34人。病程:治疗组<6个月4人,6~12月10人,>12月36人。对照组<6月3人,6~12月8人,>12月19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性别、年龄及病程进行均衡性比较,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按血压升高程度分:治疗组 1级 12例,可级 23例,四级15例;对照组二级7例,D级10…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5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手术治疗的经验。术前按Hunt-Kosnik分类,Ⅱ级30例,Ⅲ级17例,Ⅳ级9例,Ⅴ级1例。按Eisher分类Ⅰ级5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Ⅳ级15例。末次破裂至造影的时间7~50h,平均40h。末次破裂至手术的时间21~72h,平均47h。本组死亡6例,Ⅲ级Ⅳ级各3例。30例Ⅱ级病人全部高质量存活,1例Ⅴ级病人恢复到能从事一般劳动。还就造影和手术时机,手术适应症及技巧,围手术期治疗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CT定位血肿碎吸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1996年6月应用贾宝祥研制的穿刺粉碎针在CT定位局麻下行钻颅孔穿刺粉碎抽吸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7例,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25~83岁。除2例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外,明确有高血压病史者67例,病程为3~20年。1.2出血部位与血肿量基底节区51例,皮质下27例,小脑4例,丘脑5例;破入脑室30例。血肿量以多田氏公式计算:30~50ml37例,51~60ml21例,61~70ml13例,71~80ml8例,81~100ml6例,100ml以…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Ⅳ、Ⅴ级病人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结果已明显改善。尽管如此,临床分级对预后有很大影响[1]。本文报告19例Ⅳ、Ⅴ级破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990年3月至1997年12月收治19例Ⅳ、Ⅴ级破裂动脉瘤。男10例,女9例,年龄32~66岁,平均50-1岁。HuntHess分级:Ⅳ级14例,Ⅴ级5例。首发症状为意识障碍7例,突发头痛12例。其它症状有动眼神经麻痹5例,偏瘫6例,四肢瘫2例,失语2例,癫痫大发作1例。术前出现颞叶沟回疝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次数:2次14…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NF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检测了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以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脑梗死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43~81岁,平均61岁。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排除感染、肿瘤和免疫性疾病。按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研究组标准将病情分为轻、重两型,轻症组28例,重症组19例。(2)正常对照组:30名,系我院体检健康者。男17名,女13名;年龄4…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3年2月至1995年2月用尿激酶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3年2月至1995年2月我科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CT证实,发病均在6小时以内。随机分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0岁,平均61.5岁。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3岁,平均63.5岁。两组有高血压病史分别为25例、26例;冠心病史7…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再发血肿四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再发血肿四例杨军,刘新富,潘树茂,关茂武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例慢性硬膜下肿(CSDH)均为男性,35~74岁,3例有明显外伤史,1例不明。受伤至确诊时间1至6个月。2.临床表现:术前清醒3例,意识模糊1例,不同程度失语2...  相似文献   

12.
脑包虫病约占全身包虫病的2%,有关本病的文献报道较少。现报告6例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3年10月至1993年12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经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包虫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75岁。6例均有畜牧史。1.2临床...  相似文献   

13.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主要连接两侧大脑半球轴系。在CT检查前,临床上诊断胼胝体出血极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至2000年我院经头颅CT证实的6例胼胝体出血的临床表现与CT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例,女3例。年龄20~30岁3例,45~65岁3例,平均41岁。既往有高血压史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史2例,安静状态下起病2例,活动状态下发病4例(其中饮酒1例,体力劳动2例,穿衣1例)。从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48小时5例,10天1例,平均2.5天。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首发症…  相似文献   

14.
报告58例静止性卒中(无症状性卒中)经头颅CT检查均有梗塞灶,但无卒中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58例中除1例外,其余均为腔隙性梗塞,其中病灶位于基底节有40个,侧脑室旁6个,外囊3个,丘脑2个,顶叶6个,颞叶3个,枕叶1个,小脑1个,胼胝体膝部1个,本文讨论了静止性卒中与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及TIA发作持续时间的关系,提出将此类卒中称为静止性卒中更妥。  相似文献   

15.
儿童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童少年期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与成人不很相同。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4月共收治18岁以下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简称AD)40例,报道如下。1 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CCMD2R及ICD10AD诊断标准。男19例,女21例;初发年龄11~18岁;首次住院平均年龄158岁;病程1月~4年,平均236月;有躁狂症12例,抑郁症1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18例(躁狂相15例,抑郁相3例);精神病家族史阳性10例,其中AD2例,精神分裂症5例,其他3例;病前性格内向30例,外向10例。2 临…  相似文献   

16.
酒精性痴呆(PAD),又称为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笔者从1985年至1998年6月,共收集30例,现就30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30例全系男性;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49±5)岁。初饮酒年龄16~23岁,平均(22±4)岁。饮酒史10年以下2例,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障碍与血管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卒中专病门诊连续就诊的资料完整的卒中初诊患者1055例,按有无抑郁障碍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照组)两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性危险因素.结果 1055例患者中,291例(27.6%)有抑郁障碍.抑郁障碍者的高血压史、心脏病史、高脂血症史、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家族史和心脏病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抑郁障碍者(P均<0.05),而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及卒中家族史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抑郁障碍者的血管危险因素个数明显多于无抑郁障碍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RR 1.615,95%CI 1.135~2.298, P=0.008)、高脂血症史(RR 2.085,95%CI 1.490~2.918, P<0.01)、既往卒中史(RR 1.443,95%CI 1.034~2.014, P=0.031)和心脏病家族史(RR 1.844,95%CI 1.228~2.769, P=0.003)是卒中后抑郁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卒中专病门诊患者的卒中后抑郁障碍患病率高.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其数目是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瘤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方法: 收集近13 年的住院病历共15 448 份, 发现垂体微腺瘤伴发精神障碍者6例, 占0.39‰; 门诊病人2 例。对临床表现和诊断进行分析。 结果: 8 例病人均为女性, 年龄18~30 岁, 平均 (25.3±1.3) 岁; 病程0.75~13 年,平均(4.8±1.5) 年。首发症状6 例为内分泌失调, 2例为精神障碍。精神障碍表现抑郁状态2例, 躁狂发作2例, 双相情感障碍1 例, 精神分裂症样症状2 例, 精神分裂症样和情感症状混合状态1 例。 结论: 垂体微腺瘤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鉴别诊断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住院停止饮酒诱发戒酒综合征(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急性脑卒中等疾病住院患者停止饮酒,诱发戒酒综合征较为少见。现报告11例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例。年龄32~67岁,平均49.5±10.6岁。饮酒史5~38年,平均19.2±10.7年。每日饮白酒1~2次,酒量170~320g(折纯酒精),平均260±35g。急性脑血管病6例,末稍神经炎3例,糖尿病2例,肺炎、肝病、胃部手术、骨折各1例。其中3例合并2种以上疾病。1.2 临床表现 因住院停止饮酒48小时内均出现戒断症状:兴奋、失眠、乏力、厌食、震颤。其中9例面色苍…  相似文献   

20.
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8~62岁,平均45岁8个月。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时按Hunt和Hess分级,Ⅰ级5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2例。2-检查: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平扫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其中前纵裂有出血者6例。额叶脑内血肿3例,其中1例破入侧脑室。CT扫描阴性1例。行股动脉插管造影者10例,直接穿刺作双侧颈总动脉造影2例。3-手术:全部病例均行瘤颈夹闭术,其中3例加动脉瘤包裹术。经纵裂入路7例(双额开颅2例,单侧开颅5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