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党彦龙  闫鲲  谢飞  韦婵  王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79-6279
肾移植术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及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易出现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治疗困难。现就我院6例活体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不同时期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和治疗策略,以提高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7月于我院因肺部感染住院患者61例.按照肺部感染发病距肾移植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近期感染组(术后≤12个月);远期感染组(术后>12个月).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病原学、临床表现、治疗、病程和转归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43例近期感染病例多表现为发热、胸闷气促,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间质性改变,病原体以巨细胞病毒和真菌较多见,常需抗病毒、真菌、细菌综合治疗,并及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18例远期肺部感染病例有肺部体征和咳嗽、咳痰症状,影像学表现单侧局限改变,但合并心脏、胃肠道并发症较多见,有并发症者病死率较高. 结论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肾移植术后远、近期发生的肺部感染在病因、临床特点及转归等方面各有其特点.据此,早期积极取得病原学证据、针对病因施治、预防并发症、积极治疗合并症可能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难治性发热病原菌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所致发热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与规律。方法 :收集 2 0例肾移植术后因难治性发热住入综合 ICU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发热时间、热型、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肾移植术后1~ 6个月患者发热发生率最高 (15例 ) ,高热 (10例 )与不规则发热 (7例 )居多。肺部感染发生率 (2 4例 )最高(革兰阴性杆菌 15例 ,真菌 7例 ,结核菌 1例 ,巨细胞病毒 1例 ) ,泌尿系感染 (11例 ,其中真菌感染 8例 ,革兰阴性杆菌 3例 )次之。革兰阴性杆菌与真菌性败血症也有发生 (各 3例 ) ,其中 2例同时存在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 ,单纯绿脓杆菌败血症 1例。 1例深静脉导管培养发现阴沟杆菌 ;1例有真菌性心肌炎伴脓肿形成和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 ,尸检肺部检出巨细胞病毒合胞体 ;1例全身系统性 (肺、泌尿系统、血液 )真菌感染合并肺外结核感染。结论 :肾移植术后感染所致发热最容易出现在术后 1~ 6个月内 ;肺部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最多见 ,泌尿系统真菌感染次之 ,结核感染 (肺内或肺外 )也不能忽视 ,抗感染和抗真菌疗效不佳时应考虑到结核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18例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8例(44.5%),死亡10例(55.6%)。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发展为ARDS后治疗难度加大,预后差,早期诊治、注重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合理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使用激素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76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2.4岁,共分离真菌117株,其中念珠菌属占94.8%;均有基础疾病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激素、机械通气和使用各种有创导管等高危因素;早期、足量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重视消除或避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并肺部真菌感染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应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激素史,经解痉剂等未能控制哮喘,易并发呼吸衰竭。24例行痰、支气管分泌物涂片及真菌培养结果均见真菌生长,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属为主(45.9%),给予抗真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后,17例(70.8%)病情好转或缓解,7例无效死亡。结论:支气管哮喘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特异性少,治疗效果欠佳甚至无效,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是用抗生素及激素诱发的因素。方法 收治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肺心病合并真菌感染体征,一般是老年肺心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年老体弱抵抗力低下,加之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结论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掌握病原菌的种类,防止真菌感染,在治疗上加强肺心病的治疗,改善心功能,应做真菌方面的检查,用氟康唑抑制真菌繁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宽  尚文俊 《中国临床康复》2014,(18):2909-2914
背景: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卡泊芬净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制,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并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且没有与剂量或作用持续时间相关的毒性。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治疗肾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至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呼吸科诊断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肾移植患者,采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首剂为70 mg/d,继以50 mg/d,静脉滴注。用药后每周最少监测2次肝功能,若肝功能损害加重或出现新的肝功能损害,根据肝脏功能调整剂量或者停药,疗程为10-14 d。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共收治12例患者,可以找到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者占67%,其培养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占75%,合并细菌感染比例为58%,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比例为25%。治疗有效率为92%(11/12),死亡率为8%(1/1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提示对于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卡泊芬净的疗效较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卡泊芬净可以作为肾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孙元亮  陈正贤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892-289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策略。方法:对3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检测发现细菌、真菌、卡氏肺囊虫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混合感染较多。临床治愈22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救治,早期行病原学诊断,积极有效抗感染,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适时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70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广泛应用,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趋势.但由于该病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而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甚至造成死亡.其次,肺结核病的临床症状与肺部真菌感染症状类似.所以,肺结核患者在合并真菌感染时,往往由于肺结核病的症状而忽视或掩盖了肺部真菌感染,造成误诊及延误治疗.为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认识,进一步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本文对1990年5月~1991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板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将近年来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41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巨细胞病毒(CMV)、细菌、真菌感染均常见,多发生于术后5个月内,尤其为术后首月。相关因素中,术前病变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乙型肝炎等,术后病变主要有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类固醇性糖尿病、药物性肝炎等,常易造成低氧血症和急性Ⅰ型呼吸衰竭(14/41),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亦可致败血症、发生感染性休克。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丙种球蛋白、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结合药敏试验给予抗感染治疗,痊愈35例,死亡6例。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以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与许多潜在的病原体有关.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以及预后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2008-09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完成.对象:1999-01/2008-08所有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46例,男37例,女9例.年龄20~65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起病时间,器官移植时间、症状、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肺部浸润的情况、APACHE评分、是否使用机械通气、疾病的转归等.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诊断和病死率.②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细菌仍足最常见的病原体(35%),其他病原体依次为巨细胞病毒(15%)、真菌(11%)、结核(7%)、呼吸道病毒(4%)、卡氏肺孢子菌(2%)、以及蠊缨滴虫(2%).12例死亡.总的病死率为26%.各病原体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呼吸困难,APACHE Ⅱ评分,需要机械通气是影响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多种病原体参与了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包括呼吸道病毒和蠊缨滴虫,而呼吸困难、APACHE Ⅱ评分、需要机械通气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并发颅内真菌感染者临床较少见,其治疗护理均有特殊性,我院开展肾移植19年来,共行同种肾移植695例,仅发生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0.04%,现将有关护理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线3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5~48岁。均为尿毒症,分别于1981年、1990年、1994年行尸体肾移植术,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强的松、硫哇瞟呼和环抱霉素A治疗。2例因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1例因排斥反应给予激素反复冲击治疗,3例分别于术后4月、10月3年出现持续性头痛,发热、颈项强直。查体:克匿格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率为1.3%(18/1402),临床上以肺结核多见,本组中肺结核15例,颈椎结核1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移植肾结核1例,诊断主要依靠X线照片和B超检查。全组治愈14例(78%),死亡4例(22%)。治愈病例中5例曾合并肺部细菌、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4例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异常,经减少环孢素剂量,相应增加霉酚酸酯剂量,同时予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常合并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及移植肾排斥反应,治疗过程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呼吸科近两年确诊的39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部真菌感染多发于肺部,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多,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侵入性治疗导致深部真菌感染机会增加。结论COPD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高,应避免导致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肺部感染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目的:对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2010及万方数据库2001/2010有关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特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kidney transplantation,pulmonary infection",中文检索词为"肾移植,肺部感染".排除重复性研究,最终21篇符合要求被选为参考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综合文献发现,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临床经过与普通人的肺部感染不完全相同,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通过多种手段检测,需要调整免疫抑制剂及规范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应防治结合,严格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联合用药、足量、全程,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和术后不同时期及时调整免疫抑制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诱因、常见菌种及诊断与防治。方法:分析1999年11月-2000年11月38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的类型主要以白色念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热带念球菌,最后是酵母菌和曲霉菌;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病,抗生素反复、长期使用及不合理应用,长期使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近年本院肺结核患者全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明显,早诊断,早治疗及合理、预防用药是减少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哮喘病人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激素治疗哮喘病人医院真菌感染的相关指标和临床资料.[结果]医院真菌感染除与不合理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有关外,尚与年龄、体重、血糖、白细胞减少、细胞毒性药物、介入治疗、通气治疗、住院时间等有关.[结论]要降低真菌感染率,重视激素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关键,祛除诱因与清除高危因素是防范手段,感染后的治疗措施及合理的指导护理能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肾移植作为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肾移植术后为防止异体排斥反应,需使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得自身免疫力及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易发生多部位的细菌感染。同时大剂量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使自身菌群失调,发生真菌二重感染。为防治肾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现将我院分离出的104株致病菌情况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样本来源:收集2008年1~10月送检到本科室有肾移植病史且呼吸道、泌尿道发生感染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的患者呼吸道、泌尿道标本,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1],在343例患者中,共收集标本449份,其中呼吸道痰液标本103份,泌尿道中段尿液标本346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探其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对策。方法:对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糖尿病并真菌感染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老年人,空腹血糖控制差,均合并慢性并发症,均有抗生素使用史.少数有皮质醇激素使用史。病原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及酵母样真菌(未分型)。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肠道、泌尿道、口腔、生殖道等。死亡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真菌感染;预防为主,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以避免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