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取穴 :患侧外关、合谷 ,双侧内庭穴。操作 :外关、合谷 2穴均用 2 8号 1 5寸毫针直刺 1~ 1 3寸 ,捻转提插强刺激 ,使针感缓缓上行直达病灶处。双内庭用 2 8号 1寸毫针刺入 0 5~ 0 8寸 ,行捻转提插手法。诸穴得气后 ,每 1 0分钟行针 1次 ,留针期间让患者不时用力咬牙 ,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时再行针 1次后起针。多数患者 3 0分钟可达止痛目的。每日 1次 ,连续 5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 1 57例 ,经 2~ 5次治疗后 ,1 3 8例痊愈(牙痛完全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无任何不适感 ) ;1 9例好转 (牙痛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稍有不适感 )。全部有效。在治疗…  相似文献   

2.
多针平行刺治疗腕伸肌筋膜纤维织炎3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小兵 《中国针灸》2001,21(5):266-266
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4 8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个半月。外伤闪挫 8例 ,劳损 2 3例 ,因寒所致 6例。其中 2 6例使用伤湿止痛膏 ,8例服用跌打丸、三七片无效。2 治疗方法取患肢手三里、合谷穴 ,常规消毒 ,针刺用捻转提插泻法 ,针感布于前臂。在腕伸肌有摩擦感之压痛区域 ,15°角卧针平行多针推入浅筋膜 ,每针相隔1分 ,食指向前拇指向后快速捻针 ,使局部纤维缠在针体上 ,重度提插 ,停针候气 ,待针自解后 (一般 10~ 2 0分钟 )出针 ,不闭其孔 ,每日 1次 ,5次后观察疗效。3 疗效观察3 1 疗…  相似文献   

3.
一针一药治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针灸疗法配合单味中药治疗面瘫 2 5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5例均系门诊患者 ,其中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1 5~ 2 5岁 6例 ,2 6~ 3 5岁 1 3例 ,3 6~45岁 5例 ,5 5岁 1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法取患侧后溪穴 ,针刺 5分~ 1寸深。手法 :采取提插、捻转相结合 ,1 5分钟捻转提插 1次 ,共留针 3 0分钟 ,隔日针刺 1次。 7次一疗程。2 2 中药珍珠透骨草 90 g ,清水浸泡 3 0分钟 ,煎 2 0分钟 ,煎取药液 3 0 0ml,分 2次口服 ,每日 1剂。3 疗效观察   2疗…  相似文献   

4.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凤仙 《河北中医》2003,25(1):44-44
尿潴留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2 0 0 0~ 2 0 0 2 0 6 ,笔者采用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36例。兹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中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2 1~ 6 9岁 ,平均 4 5岁 ;混合痔 2 4例 ,外痔 12例。术前均无尿潴留史。1.2 诊断依据 术后 6h频繁地少量排尿或无尿排出 ,有膀胱充盈感。1.3 治疗方法 抽取新斯的明 1mg ,双侧三阴交穴常规皮肤消毒后 ,先后用 5号针头执笔式持针快速直刺皮下1.0~ 1.5寸 ,适当上下提插 ,待针感强 (酸胀感 )回抽无血后推入药液 0 .5mg。1.4 疗效标…  相似文献   

5.
针刺坐骨穴治疗坐骨神经痛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伟  陶志才  王毅 《中国针灸》2003,23(9):526-526
27例患者中 ,男 1 8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5 7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5个月。方法 :患者俯卧位 ,取患侧坐骨穴 (位于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 1寸 ) ,局部消毒后 ,选用 4寸毫针直刺 3~ 3 5寸 ,提插捻转使之得气 ,待针感放射至足跟 ,留针 2 0分钟 ,每日针刺 1次。 7天为一疗程 ,治疗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痊愈(疼痛、麻木消失 ) 2 4例 ,好转 (疼痛、麻木减轻 ) 3例 ,有效率 1 0 0 0 %。体会 :坐骨神经痛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炎等疾病 ,病变使周围神经痉挛 ,产生无菌性炎症 ,炎症刺激其周围神经引起患侧下肢疼…  相似文献   

6.
取穴 :复溜 (在小腿内侧 ,太溪直上 2寸 ,跟腱的前方 )。方法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 3 0号 1 5~ 2寸毫针 ,右手持针对复溜穴直刺 1~ 1 5寸 ,用提插捻转手法 ,调节针感 ,使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 ,得气并使针刺感传按足少阴肾经的循行部位向上。留针3 0分钟 ,1 0分钟时再捻转 1次。结果 :针刺治疗 2 2例 ,男 7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小3 2岁 ,最大 3 6岁。经 1次治疗痊愈 2例 ,经过 2次治疗痊愈 1 0例 ,经过 3次治疗痊愈 9例。讨论 :腰反折临床症状与一般腰痛有共同之处 ,如腰部僵硬、发板、有压痛 ,过劳、遇冷加重等 ,不同…  相似文献   

7.
痔瘘术后尿潴留的针刺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瘘术后尿潴留 ,笔者采用针刺中极为主 ,配以三阴交、至阴穴 ,治疗 7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76例中 ,男 44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61岁 ,均为术后 1~ 3天发病。2 治疗方法2 .1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行常规消毒。选用 30号毫针 ,针中极穴时 ,针尖呈 45°向下斜刺 ,进针 1~ 1 .5寸 ,争取使针感达到会阴部 ;针三阴交穴时 ,采用直刺 ,进针 1~ 1 .5寸 ,力求使针感沿下肢内侧上行 ;针至阴穴时 ,用 2 6号 1寸毫针 ,快速刺入皮下 ,使针感从足小趾外侧沿膀胱经向上传。诸穴所施手法均采用捻转、提插之补法 ,留针…  相似文献   

8.
王世广 《中国针灸》2000,20(10):619
26例患者中 ,男 1 8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51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30天。其中腰源性 2 0例 ,病因不明 6例。方法 :患者俯卧位 ,取患侧大肠俞 ,选用 0 35mm× 75mm毫针直刺 ,一般进针 60~ 70mm ,提插捻转法 ,使患肢出现触电感 ,针感从腰部经腹股沟外侧至膝关节内侧 ,得气后留针 2 0分钟 ,每日针刺 1次。疗效标准 :痊愈为治疗后症状消失 ,股神经牵拉试验 ( -) ;好转为治疗后症状减轻 ,股神经牵拉试验(± ) ;无效为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治疗结果 :治疗 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6例中痊愈 2 3例 ,占 88 4 6% ;好转 3例 ,占 …  相似文献   

9.
1 治疗方法取足三里穴(双),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上向下传导,得气后留针15分钟,每日1次。 2 治疗结果治疗观察35例,3天痊愈7例,4天痊愈22例,5天痊愈6例。 3 病案举例孙某,女,31岁,会计。1991年8月5日初诊。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关节酸痛1天,  相似文献   

10.
针刺内关治疗急性上腹痛伴呕吐8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雷 《中国针灸》2000,20(10):619
85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64例 ,女 2 1例 ;年龄 1 2~4 6岁 ;病程 1小时以内 4 3例 ,1~ 3小时以内 2 9例 ,3~ 7小时以内 1 3例。经诊断为肠痉挛、慢性胃炎、食物中毒等疾病所致上腹部疼痛 ,其中有 2例同时伴腹泻。取穴 :内关 (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 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使其掌心向上 ,选定穴位 ,局部作常规消毒 ,用 30号 1 5寸毫针 ,垂直快速进针 1寸左右 ,得气后 ,行小幅度快速捻转 1 1 0次/分 ,同时配合小幅度缓慢提插 ,针感放射到肘部有胀沉感后留针 ,3分钟行针 1次 ,直至症状消失后出针。…  相似文献   

11.
听宫穴针刺并外敷麝香治疗面神经麻痹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开始用针刺听宫穴配合外敷麝香、饮水发汗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87例中男性 52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3~ 67岁 ;病程 1~ 2 5天 ;其中左侧 4 9例 ,右侧 3 8例。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位 ,患侧向上 ,取患侧听宫穴 ,嘱患者张口 ,用3 0号 2 .5寸毫针直刺听宫穴 2寸 ,进行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 ,持续 1~ 2 min(使患侧面部有牵拉感者效果最佳 )。停针5min后继续行针 ,连续 3~ 4次。拔针后捏挤针穴 ,使之出血 2~ 3滴 ,然后于听宫穴处外敷麝香 0 .1 g左右 ,用消毒纱布固定。嘱患者饮…  相似文献   

12.
主穴取秩边透水道。实证加阴陵泉、行间 ,虚证加三阴交、太溪 ,肾阴虚加大赫 ,下元虚惫加气海、关元。秩边透水道以 6寸芒针 ,从秩边穴定向透到少腹水道穴 ,令针感达会阴及尿道麻窜感为佳 ,进针轻捻缓进 ,押手密切配合 ,寻求良好针感 ,使气至病所 ;阴陵泉、行间捻转泻法 ;大赫以 4寸芒针垂直刺入 ,令针感达会阴及尿道 ;气海、关元以 4寸芒针垂直刺入 ,轻捻缓进 ,施捻转呼吸补法 ;三阴交、太溪施捻转提插复式补法。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1~ 2天。治疗 36例 ,年龄 2 0~ 81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2 0年 ;已婚 2 0例 ,未婚…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牙痛患者21例,收到很好的效果,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病程半小时9例,2天6例,3天6例。病因属龋齿5例,牙周炎7例.神经性牙痛9例。2 治疗方法取穴:牙痛穴(双),合谷(双),颊车(双)。操作:牙痛穴位于手掌面3、4掌骨间,距指掌横纹1寸,用1.5寸毫针,直刺5分~1寸深,针感传至指尖及上肢,得气后上下提插,左右捻转360度约5~10次,同时问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2 0 0 1年 1月~ 1 2月采用针刺绝骨穴治疗落枕收到良好的疗效。一般 1~ 2次即可治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78例中 ,男 3 7例 ,女 41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60岁 ;病程最短 6小时 ,最长 5天。2 治疗方法取穴 :绝骨穴 (外踝高点上 3寸腓骨后缘 )左病针右 ,右病针左。深 1~ 1 .5寸。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 ,取3 0号 1 .5寸毫针垂直刺入 ,将针柄上下左右大幅度摆动行提插捻转得气后用泻法 ,医者仍右手持针 ,嘱患者向健侧转动颈部 ,再转向患侧 ,幅度由小到大 ,左右转动 1 0~ 2 0次后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若颈…  相似文献   

15.
程翠萍  程峰 《中国针灸》2003,23(8):448-448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采用肘关节局部上下对刺治疗网球肘 36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病例均为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2 8~ 4 5岁 ;病程 1年以内 7例 ,1~ 3年 14例 ,3年以上 15例。2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 ,患肢掌心向内侧屈肘 90度 ,前臂三分之二置于桌面 ,肘部悬空。用 0 4 0mm× 4 0mm毫针直刺肘穴 ,得气后 ,在肘下部用毫针直刺小海穴 ,提插捻转至患者诉有针感上下贯通感 ,随后配合针刺外关穴 ,均采用平补平泻法。 10分钟捻转1次以增强针感 ,留针 30分钟。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16.
金东席 《中国针灸》2002,22(11):35-43
治疗男 36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 0年。急性口腔溃疡 52例 ,阿氟他性口炎 6例。取穴 :水沟 (在面部 ,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治法 :患者取坐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 ,选用 0 5寸长毫针 ,于水沟向上斜刺 3~ 5分 ,行提插捻转泻法 ,中等强度刺激 ,感觉到一团火顺针而泄 ,似把针烧热之感。每天 1次 ,3次为一疗程。结果 :本组 58例 ,经治 3次 ,半个月随访 ,痊愈 52例 ,有效 6例 (均系阿氟他性口炎 )。讨论 :口腔溃疡是以反复发作、疼痛为特点的急慢性炎症。西医认为与感染、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17.
天行赤眼由于感受时令疫毒之气 ,侵袭眼部所致 ,古代医籍中列为“目赤”病的范畴。几年来我们用针刺放血治疗天行赤眼 68例 ,收到很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 42例 ,女 2 6例 ,发病年龄 1~ 1 0岁者 1 3例 ,1 1~ 2 0岁者 2 1例 ,2 1~ 30岁者 1 6例 ,31~ 40岁者 8例 ,41~ 50岁 6例 ,50岁以上者 4例 ,发病 1天者 2 4例 ,发病 2天者 2 5例 ,发病 3天者 1 0例 ,发病 4天者 6例 ,发病 5天者 6例 ,发病 5天以上者 3例。2 治疗方法  针刺取少商、合谷、太阳、印堂。针刺有针感后捻转刺激 1 0秒钟 ,留针 30分钟 ,每日针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们采用针刺护理疗法解除产后尿潴留 2 7例。其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均为我院妇产科住院产妇 ,产后或手术后出现尿潴留 ,经导尿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其中尿潴留 1~ 2 d者 15例 ,3~5 d者 12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中极、阴陵泉 (双 )、三阴交 (双 )。2 .2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针刺中极穴时 ,针尖向会阴部方向刺入1~ 1.5寸 ,行捻转针法 ,使针感放射至会阴部。针刺阴陵泉、三阴交穴时 ,针尖向上斜刺 1.5~ 2寸 ,行提插针法 ,使针感传导至会阴部 ,并留针 2 0 min。2 .3 护理针刺治疗结束后 ,行心理护理 …  相似文献   

19.
针刺安眠_2治疗颈夹肌损伤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东席 《中国针灸》2002,22(11):763
本组病例 78例 ,男 51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65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2个月。取穴 :安眠2 位于风池与翳明穴连线的中点。针法 :患者取坐位 ,穴位常规消毒 ,取 1 5寸毫针直刺 ,进针 0 6~ 1 2寸 ,行提插捻转泻法 ,中等强度刺激 ,针感达到要求后出针 ,每日 1次 ,1 0天为一疗程。疗效标准 :痊愈为颈部活动正常 ,无酸胀疼痛。有效为颈部酸胀疼痛消失 ,颈部活动轻度受限。无效为虽有进步或中断治疗者。结果 :本组 78例 ,经 2个疗程治疗 ,痊愈 71例 ,占91 0 % ;有效 5例 ,占 6 4% ;无效 2例 ,占 2 6 %。总有效率97 4%。讨论 …  相似文献   

20.
激光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激光针灸仪治疗颞颌关节紊乱 4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6例中男性 1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1 5~ 70岁 ;病程 1 0天~ 5年 ;病在左侧者 1 8例 ,右侧者 2 4例 ,双侧者 4例。以颞颌关节处疼痛 ,有弹响 ,张口受限为主要症状。同时设对照组 1 5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 68岁 ;病程 5天~ 3年 ;病在左侧者 5例 ,右侧者 9例 ,双侧者 1例。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取侧卧位 (双侧病变者取仰卧位 ) ,下关穴常规消毒后 ,将特制空心激光针刺入 ,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将激光束导入激光针 ,每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