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内部审核,发现不合格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2003--2008年医院共组织内部审核7次,发现不合格项118项,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制定医院质量管理工作重点,不合格项目逐年减少。结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IS09001标准的要求,是适宜的、有效的:内部审核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6年-2018年济宁市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符合项的分布情况,明确产生不符合项的关键点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济宁市疾控机构内、外部审核资料,对不符合项分布的要素、部门、性质及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审核发现不符合项共计276项,分布在16个要素中,其中前3位为设备、采购和方法;实施性不符合项出现最多,占总数的89.1%;不符合项数随着年份变化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检验科、卫生监测科和质量控制科3个部门不符合项较多,占总项数的90.2%。结论该市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状况较好,但设备、采购等3要素出现不符合项较多值得关注。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将准则中的活动和要求有效实施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医疗质量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年1~3月1 862份出院病历,对照医院相关标准审核评分,统计分析其中反映的医疗质量缺陷。结果在质量管理方面,医院内涵质量还有待提高。结论要落实相关措施,整体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达到自我监督 ,自我改进的作用。方法 内审前做好内审员培训和编写检查表、内审计划 ,采用谈话和现场审核的方式进行 ,对发现的不合格项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并落实 ,在规定的期限内验证措施落实情况 ,将不合格项和类似问题纠正。结果  2次内审共发现不合格项 7项 ,观察项 6项 ,经落实纠正措施后全部得到及时关闭 ,消毒供应服务满意度由实施前的 91 7%提升到99 5 % ,各项质量目标达标 ,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持续改进。结论 明确内审的目的 ,建立一支有力的内审员队伍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内审检查表是保证内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合理把握审核过程 ,对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采取有力的纠正措施 ,不断改进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内审结果,维持实验室管理体系良好状态。方法对2005~2013年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覆盖管理体系全要素和所有活动10次内部审核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内部审核中共发现109项不符合项,均为轻微不符合;2008年以后不符合项大幅减少,2005~2008年与2009年以后不符合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5)。设备和记录的控制不符合分别占所有不符合的26%和20%,是不符合的最主要因素。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不符合占72%。结论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内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方法 分析2003~2009年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分布和分类情况,探讨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结果 设备、文件控制和记录控制是不符合项的主要因素,实施性不符合项占绝大部分.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是持续改进过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是改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从医学独立实验室内部审核的角度对内审员的要求、内审的现场方法、内审的现场审核技巧、内审的不符合工作开具及不符合工作验证等环节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升内审员的技能,提高内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站2015-2019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识别的不合格项进行回顾分析,达到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目的.方法:收集血站2015-2019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识别的待整改项,采用Excel表分类统计条款、部门、性质以及不良事件分类中的待整改项.结果:2015-2019年审核中共发现待整改项342项,其中一般不合格项58项,观察项284项,无严重不合格项,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实施性不合格288项,体系性不合格31项,效果性不合格23项,不合格项主要分布在采血部门、检验科、质量管理科以及办公室.不良事件分类主要集中在BS-F质量控制、BS-H其它以及BS-B血液采集方面.结论:通过分析不合格项在条款、部门、性质、数量以及不良事件分类中的分布情况,能够更好地识别、报告、调查和处理不合格项,深挖工作中的质量隐患,提升了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对业务流程、科室资源优化、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站质量管理内部审核模式,提高内审工作成效和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血液安全。方法:采用明确一个目的、创造四个条件、注重四个发现、关注四个要点、抓好四个落实的方法,即“一四四四四”内审模式。结果:内审的氛围更好;内审员的意识得到增强;内审条件得到改善;审核发现的能力和审核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更及时、科学、有效;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结论:通过应用“一四四四四”内审模式,内审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得到良好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血站内部审核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通过内部审核活动,找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项的发生,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文章结合实践提出进一步深化内部审核,提高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一系列措施,同时对血站体系的整体评价提出"成熟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内部审核结果的分析,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方法统计、分析2006~2008年内部审核结果,分析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结果2006~2008年内审不符合分别为28项、64项、24项,主要集中在文件控制、记录、设施环境、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结论管理体系运行良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出院病历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发现医疗质量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提升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按10%以上的比例,对某院2012年度各位院科室出院病历进行抽查,对照相关标准审核评判,统计分析医疗质量缺陷.结果 出院病历质量缺陷分析表明,全员质量意识不强,病历内涵质量有待提高,部分科室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等.对此,医院从坚持不懈抓意识教育、加强病历全程质控、落实奖惩等3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提高了病历质量,提升了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查找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不足,为管理体系更好的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实验室2012年度各类质量管理活动发现并提出的不符合项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现并提出不符合项149个,按来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CNAS外部审核和质量监督,发现并提出的不符合项分别占总数的25.5%、2.01%、4.03%和68.46%;按要素发现并提出6个以上不符合项的要素有9个,不符合项的发现并提出均不超过总数的10%;按场所档案室、常规室(含免疫室)、HIV初筛室、生化室和其他场所,发现并提出不符合项分别占总数的39.22%、26.47%、9.80%、8.82%和15.69%.对发现并提出的不符合项实验室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纠正并提交见证材料,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实施了预防措施加以控制,实验室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了跟踪审核.结论 质量监督对管理体系运行发挥了充分的监督作用,不符合项涉及的要素多而分散,种类和地点复杂而面广,加强档案室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今后质量管理工作中重点.实验室对不符合项的发现与提出逐步有了充分的认识,不符合项发现与提出逐步减少,质量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区级疾控中心5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分析各环节的检查情况,为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有序运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07年~2011年内部审核中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数据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2011年内部审核报告发现的不符合项分别为4.3要素29项、4.5要素4项、4.6要素10项、4.8要素2项、4.9要素41项、5.1要素13项、5.2要素15项、5.3要素12项、5.4要素33项、5.5要素4项、5.6要素7项、5.7要素8项、5.8要素25项,共计203项.主要集中在记录、设备和标准物质、文件控制、结果报告等方面.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初步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内外审不符合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提高内审水平及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分析某疾控中心6年间内外审不符合项在要素、类别、性质以及审核结果差异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内外审发现偶发独立的一般不符合项有79项,均显示实施性不符合项最多;同一要素历年反复出现不符合项计8项、67次;外审发现的体系性不符合项远高于内审。结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内审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那些易出错的技术要素、历年反复出现不符合项的关键要素以及内审员对CNAS-CL01准则的理解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某省CDC的内部审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应改进措施,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行。方法 用Excel 2016对内审工作的审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内审各年符合率分别为2018年98.4%(843/857),2019年99.2%(850/857),2020年99.1%(849/857),3年的符合率均>98.0%。内审发现不符合项共29项,产品与场所检验部门不符合项占比最高(58.6%);记录和档案管理与设备管理、使用和维护2个要素出现占比较高(均为24.1%)。结论 应加强人员培训,注重过程监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实验室四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的变化趋势,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创造机会和条件。方法选择2006-2009年的内审报告,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不符合项数据及分布,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结果 2006-2009年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总数分别为31、36、27、26项,主要涉及公卫所、理化毒理所、微生物检测所等部门,主要涉及"设备"、"记录的控制"、"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物品(样品)的处置"、"人员"五个要素,但这几个要素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结论实验室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自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制,但在设备、记录的控制、设施和环境条件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管理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应从准确把握审核时机、正确编写内审检查表、注重审核前沟通、不合格项判定等方面,关注内部质量审核细节,以提高内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建设项目施工设计预防性卫生审核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卫生审核文书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方法用已建立的文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年建设项目施工设计预防性卫生审核档案进行评阅,统计分析评阅结果产生原因及卫生审核文书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结果卫生行政审核文书质量受16个指标体系内部因素影响。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申请资料齐全、文书时限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形式合法、基本文书齐全、符合法定基本流程、审核依据合法是关键影响因素。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卫生监督审核文书总体质量整体趋好,工业项目审核文书质量显著低于其他项目,审核文书质量还受审核人员性别、学历等外部因素影响。结论卫生审核文书质量仍有较大改进余地,申请资料及文书齐全性、文书时限、形式、流程在工作中有待改进,人员配置有待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6月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首次对常熟疾控中心进行定期监督评审、整改后,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但通过质量监督员日常监督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发现还存在一些不符合项目,针对诸多不符合项,分析原因,采取了有效的纠正以及预防措施,使中心的质量体系正常而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