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的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等血常规检测指标的临床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300例患者,根据患者血检期间接受的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Ⅰ组患者150例,采用末梢血检验方式进行,Ⅱ组患者150例,血液检查采用静脉血采集方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检结果,并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8项检测,其中除Hct、WBC、Hb外,其余5项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取末梢血和静脉血检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静脉采血检验相对稳定,故在临床中应尽量进行静脉采血检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12月住院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集末梢血,观察组患者采集静脉血,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8项血常规检验指标,分别对两组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差异,并对两组样本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检测,观察对比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等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RBC)等血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静脉血在0 min、10 min、30 min时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末梢血和静脉血是血常规检查常用样本,两者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别,但相比于末梢血检查,静脉血的结果相对更准确、并且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检测血常规患者360例,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各两份,用迈瑞BC—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检测结果。结果:360例血常规标本用两种方法采血重复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采血重复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采血重复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重复性较差,不易控制检测质量,部分检验指标不及静脉血稳定。所以,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时应首选静脉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会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在临床价值。方法:将150例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时段内,在我站进行献血的人员视为研究对象而展开,抽血位置差异为分组原则,设75例为对照组行末梢采血,设75例为观察组行静脉采血;观察分析2组血常规检验结果、重复检验差异、静脉血不同时段检测差异。结果:1、血常规检查各指标差异:①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观察、对照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②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七项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2、血常规重复检验各指标差异:观察组、对照组各指标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 0.05。3、静脉血采集后需即刻检测,放置6h后各指标会出现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在血常规检验中,我们建议一般建议采取静脉血进行检测,数据结果可靠性较高,可帮助临床工作者准确诊断具体疾病,从而实施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与末梢血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血常规检测患者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取静脉血为标本,乙组取末梢血为标本,对比两组各时段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甲组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总数各时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10min与30min时白细胞数量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0min时白细胞数量(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与末梢血相比,静脉血可靠性与稳定性更强,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取静脉血和末梢血检验准确性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研究组取静脉血检验,对照组取末梢血检验,记录两种血液检验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的总量、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体积、血小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取静脉血和末梢血检验时,静脉血检验准确性比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比较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体检人员 62 例,根据采血部位不同将其分为静脉血检验的观察组 (32 例)和末梢血检验的对照组(30 例),对所有人员均实施末梢血检验和静脉血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血常规检验结果。 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中间细胞(MXD)、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结果:两组受检者的 RBC、MCV、MXD、PLT、MCH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检者的 WBC、HCT、Hb 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体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验时,末梢血和采静脉血均可进行检验,但是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相比较而言, 静脉血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更高,其检验结果与正常范围参考值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9.
血细胞分析仪因具有检测快速准确、且宜用末梢血等优点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在使用期间,稀释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结合已有相关文献资料,测定1236 例儿童的指血锌、铁、钙、铜、镁、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幼龄儿童的锌、铁、钙含量均低于标准值,镁、铜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偶见铅含量过高.结论 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其末梢血含量是不同的,为了保证适龄儿童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补给,应定期定时的的检测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结合已有相关文献资料,测定1236例儿童的指血锌、铁、钙、铜、镁、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幼龄儿童的锌、铁、钙含量均低于标准值,镁、铜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偶见铅含量过高。结论: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其末梢血含量是不同的,为了保证适龄儿童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补给,应定期定时的的检测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水平并分析其结果,更好地了解本地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680例门诊及住院儿童手指血锌、铁、钙、铜、镁含量。结果:680例儿童锌、铁、钙3种微量元素缺乏比较普遍,锌缺乏率17.4%,铁缺乏率15.7%,钙缺乏率14.9%。铜、镁缺乏较为少见,随年龄增长后有所该善。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应该重视儿童时期的膳食营养,定期监测微量元素含量,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树喜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00-100
目的:探讨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测定时,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细胞参数有无差异。方法:健康成人采静脉血1ml,同时,采集其末梢血200ul,均用EDTD-K2抗凝,均使用日本SYSMEX CORPORATION公司生产的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同时检测,对其中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同静脉血相比,末梢血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于末梢血的检测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比较适用于静脉血检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对2794份相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人员的血清样品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47份,阴性2747份,阳性率为1.682%,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5份,阴性2739份,阳性率为1.9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样品有11份,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有19份,经配对χ2检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初筛检测结果共同阳性有36份,共同阴性有2728份,总符合率为98.93%。结论提示初筛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可互相参考,也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不同性状痰液中分枝杆菌并比较其结果。方法:用夹层杯离心涂片集菌法和直接涂片法同时检测568例痰液标本中的分枝杆菌。结果:在粘液痰和血痰中用夹层杯离心涂片集菌法分枝杆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在干酪痰中,两种方法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对于门诊量较多的痰液,应根据痰液的不同性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既可提高阳性率,又能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抗体可以引起多种临床疾病或症状 ,如同种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等。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方法 ,已经报道的有很多种 ,如血小板免疫荧光试验、固相红细胞黏附试验 (SPRCA)、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血小板抗原固定术 (MACE)等。我院以流式细胞术法作为参考方法 ,对SPRCA和MACE这两种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资料1 1 材料 ①试剂 :SPRCA试剂盒购自美国LMMU -COR公司 ;MACE试剂盒购自美国GTI公司 ;流式细胞仪试剂 ;PE标记的鼠抗人IgG和同型对照PE标记小鼠I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评价不同方法加工的生地黄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Twodimensionalinfraredcorrelationspectroscopy,2DIR)结合HPLC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多种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相关统一性。结论:可以利用2DIR结合HPLC分别对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本站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时,能获得无红细胞污染的最高血小板含量的浓缩血小板的离心转速。方法:用自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重离心全血分离出白膜层后,再分别用不同离心力轻离心不同白膜层,分离出浓缩血小板,分别计数并算出浓缩血小板及其白膜母袋中血小板含量,以血小板回收率和红细胞污染率为依据,调整离心转速,确定血小板最高回收率的离心力。结果:第一步离心用相对离心力3189×g(2650r/min)16分钟,第二步轻离心9160g(1420r/min)8分钟,血小板收集量最高,红细胞污染率在国家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结论: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高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开展此项工作必须在本地条件下摸索最佳的制备参数,才能得到高含量无红细胞污染的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20.
赵跃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7):156-156
目的:探讨血糖仪测定手指末梢血糖与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糖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查血糖的患者,用罗氏活力型(ACCU--CHEK Active)血糖检测仪及配套试纸检测末梢血糖,同时用日立70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糖,将两种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血糖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罗氏活力型(ACCU--CHEK Active)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快速简便,其结果与生化分析仪结果相近,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