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痉挛肌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瑞倩 《河北医药》2010,32(8):950-951
目的探讨痉挛肌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的康复疗效。方法将31例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以Bobath方法为主的康复功能指导和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给予痉挛肌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被动活动度、主动活动度、痉挛程度及步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儿步行能力在治疗后均有提高,治疗组步行能力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有显著疗效,同时可明显提高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溶栓胶囊联合针刺、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溶栓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评估患儿痉挛程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分、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语言发育能力、发育商(DQ)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痉挛程度、步行能力、平衡功能、GMFM、FMFM、DQ评分、语言发育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溶栓胶囊联合针刺、康复训练能够明显缓解脑瘫患儿肌肉痉挛程度,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联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水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主要包括Bobath法训练、姿势矫正训练、经皮神经电刺激训练、中医针刺或电针治疗等。2组均治疗2月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儿肌肉张力和足背屈角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的肌肉张力和足背屈角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肉张力和足背屈角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水疗联合康复护理训练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足部运动功能,缓解跟腱肌肉紧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外洗。2组均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经过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针刺、中药外洗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中D区和E区得分、GMFCS评定等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针灸科就诊的8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以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评分显著升高,肌张力评分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2.68%,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脑部血流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石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收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石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内收肌张力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瘀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瘫瘀血阻络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1次/d,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瘫瘀血阻络型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肌张力和改善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长培训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患儿常规康复训练,家长不接受培训,观察组(n=30)患儿常规康复训练同时家长接受培训.通过间接干预家长的方法,以期改变患儿ICF框架内的环境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提高.两组均接受康复治疗3个月.试验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和脑瘫患儿家长自评量表(CP-GMFQ)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明显改善,GMFM和CP-GMFQ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家长培训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通督醒窍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能力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如Bobath法、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姿势异常训练、核心肌群训练等,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通督醒窍法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月后,观察并比较步长、步速、步宽及智能发育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相同年龄段患儿治疗后步长、步速及步宽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年龄段治疗组各项评分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相同年龄段患儿治疗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年龄段治疗组MDI、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通督醒窍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能力,提高患儿智能发育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8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40 min/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1次/d,6次/周,中间休息1 d。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内收肌肌张力评分和内收肌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同组治疗后内收肌肌张力评分均降低(P0.05),内收肌角度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中D区、E区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同组治疗后GMFM-88中D区、E区评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可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内收肌肌张力和增加内收肌角度,提高患儿行走和跑跳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学龄期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义乌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学龄期痉挛型脑瘫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如Bobath法、身体姿势矫正训练、身体平衡训练、作业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肢体经络推拿按摩等,每日1次,每次30~4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每日1次。2组均每周治疗6次,休息1 d,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肌张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GMFM-88、肌张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GMFM-88、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增加,肌张力评分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加/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学龄期痉挛型脑瘫的粗大运动功能及肌张力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循经针灸推拿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9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抽签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进行循经针灸推拿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评分及炎性反应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0.41±0.38)分、PDMS-2评分(0.27±0.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72±0.51)、(1.67±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循经针灸推拿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以及运动发育,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悬吊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和悬吊训练。2组均每日1次,每周训练5次,治疗4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平衡能力、精细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伯格氏(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精细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精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悬吊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能力及精细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肤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5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痉挛评分、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痉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痉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痉挛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痉挛型脑瘫采用皮肤针叩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降低患儿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制的踝背屈牵拉器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疗效.方法 3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2组常规给予康复治疗同时使用踝足矫形器,而治疗组则加用踝背屈牵拉器牵拉踝关节,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主动、被动踝关节活动度及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脑瘫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项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背屈牵拉器治疗痉挛型脑瘫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按摩,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吞咽和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语言功能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下降或上升更显著(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和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评价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将11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功能训练治疗。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观察、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肌张力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肌张力评分为(1.49±1.07),较对照组(1.89±1.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9%,较对照组71.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经临床实践,痉挛肌治疗仪可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SET)对痉孪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痉孪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n=30)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n=30)在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SET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康复治疗3个月,在康复治疗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悬吊运动疗法(SET)能更有效的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