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佛山市顺德区肝吸虫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肝吸虫阳性者男性比例高于阴性(χ2=7.384,P=0.007);阳性者本地户籍比例高于阴性者(χ2=91.339,P=0.000);阳性者年龄较阴性者大(t=10.493,P=0.000);阴性者对肝吸虫的知晓率高于阳性者(χ2=6...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不同人群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18岁以上居民约600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及个人问卷、身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顺德区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6.5%,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4,P=0.265)。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史、糖调节受损(IGR)、血脂异常和静坐生活方式是该地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其暴露率分别为49.4%、13.6%、6.8%、4.9%和4.3%,同时暴露2种以上的占48.7%。男性血脂异常(χ2=22.6,P0.01)和静态生活方式(χ2=11.553,P=0.01)暴露率高于女性。自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人数仅占45%,全部指标达标只占6.0%。结论顺德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处于全省较高水平,糖尿病患者改变生活行为方式的比例较低,需加强糖尿病与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00名吸毒人员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共检出HBsAg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32.5%,HBsAb阳性率为21.6%,5项标志物全阴者,占25.4%。男性阳性率(39.7%),高于女性(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43.7%),50~60岁组阳性率最低(18.5%)。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群HBsAg阳性率比一般人群高,该人群HBV感染率偏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顺德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顺德区各医院普通就诊者,自愿检测者、无偿献血者共56 021份血样标本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HIV抗体阳性17例,阳性率为0.03%。结论顺德区一般人群HIV感染率略有上升,提示应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监测和防制措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佛山市1980—2010年间肝吸虫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为制订佛山市肝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采用的资料来自佛山市1980—2010年间肝吸虫病防治总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80—2010年间佛山市累计检查人群959 905人次,查出肝吸虫感染者232 443例,粗感染率为24.22%,其中1989年检查人群感染率最高,为56.84%(13 506/23 761),至2000年降至历年最低,感染率为3.47%(3 665/105 623),2005年有回升趋势。全市5区均有不同程度肝吸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禅城区(42.49%,11 444/26 933)、顺德区(32.12%,168 139/523 551)、高明区(29.15%,2 041/7 001)、三水区(13.80%,27 813/201 572)、南海区(11.45%,23 006/200 848)。不同年龄组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男性(42.64%,5 103/11 969)高于女性(28.41%,3 406/11 988),≥40岁人群感染率超过50%。结论佛山市1980—2000年间肝吸虫人群感染率呈下降趋势,近10年有所反弹,全人群均可感染,以男性、中老年为主,提示肝吸虫病防治是一项须长期坚持的社会性防控工作,既需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也需要群众提高意识,改变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区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5—2017年顺德区部分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共检测16 622个检测点,总合格率为87.03%。2015—2017年合格率分别为83.70%、88.88%、89.96%,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 < 0.01);3年间,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较低,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较高。粉尘、物理因素合格率均有随年份升高趋势。化工涂料、机械设备、家具制造和轻工纺织4个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化工涂料行业检测合格率最高(94.70%),家具制造业最低(82.48%)。不同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比较,大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较高,中型和小型企业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有关部门应重视物理因素的危害,加强对家具制造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监督管理,将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荔湾区部分职业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宽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523-1524
目的 了解荔湾区部分职业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进行粪便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共检查275人,阳性34人;感染率12.36%,其中城管部门105人,阳性22人,感染率20.93%;工商银行99人,阳性8人,感染率8.08%;事业单位40人,阳性3人,感染率7.50%;公安部门31人,阳性1人,感染率3.23%.结论 所检职业人群感染率高,其中城管职业人群感染率最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在顺德区强制戒毒所戒毒的1200名吸毒人员采用统一的监测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抽血进行血清学(HIV、梅毒、丙肝)监测。结果 2009—2011年共调查1200名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0.75%,梅毒抗体阳性率3.00%,丙肝抗体阳性率67.50%。吸毒人群以男性为主,占96.33%(1156/1200),平均年龄35.16(35.16±6.795)岁,以20~45岁年龄段为主,占92.25%(1107/120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维持在85%以上水平。吸毒方式以注射吸毒为主,占63.25%,共用注射器率上升趋势不明显(χ2值=5.686,P>0.05)。2010—2011年吸食新型毒品的比率达10%以上,吸食率较高。商业性行为发生率较平稳(χ2值=2.126,P>0.05),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值=1.744,P>0.05)。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是有效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共用注射器吸毒率上升趋势不明显,但仍存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危险行为,如安全套使用率低,新型毒品流行迅速,需引起更多关注,对此类人群应继续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佛山市顺德区60岁以上人群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正逐渐增加,并已于1999年10月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笔者对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资料中60岁以上人群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人群死亡情况,为疾病监测、健康促进、积极干预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对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顺德区流动人口免疫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红枫  曹富鹏 《职业与健康》2005,21(8):1198-1199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流动人口免疫现状,为有效地控制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近年计划免疫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0~2003年,7岁以下流动儿童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四苗复盖率是71.0%、74.8%、75.6%、86.6%.2000~2003年监测麻疹病例流动人口占56.5%,其中免疫史不详的占60.3%,免疫空白的占10.2%.2000~2003年流动人口强化服食脊灰糖丸登记对象数80 913人,服食率98.2%,其中"0"剂次免疫儿童14 322人.2002年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监测阳性率为82.1%.结论该区流动人口四苗复盖率至2003年已达86.8%,但与该地常住儿童95%以上的接种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应采取各项措施,加以干预,保证流动人口的高质量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员丙肝感染情况,为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抽取戒毒人员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493人,丙肝抗体阳性370人,阳性率75.05%,阳性率远远高于HIV、梅毒等传染病;男丙肝阳性300例,女70例.结论 戒毒机构应对戒毒人员定期进行常规的丙肝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顺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方式、途径等流行病学特征,为大规模开展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单纯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并计数.[结果]共调查2100人,发现感染华支睾吸虫为813人,感染率为38.70%.男性感染率46.90%高于女性感染率30.8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57.52,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人群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227.195,P<0.05).49.8%的被调查者吃过淡水鱼生,84.3%的家庭刀具、砧板没有生熟分开,人群对华支睾吸虫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对华支睾吸虫病危害重视不足.[结论]顺德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仍属高度流行区,当地群众的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仍是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三学生干眼患病率情况,分析其患病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抽取部分2017年佛山市顺德区高三学生在高考体检中的眼科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学生填写干眼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和干眼症状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同时结合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角结膜荧光染色检查进行干眼症...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佛山市顺德区艾滋病监测情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HIV流行情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对2005年顺德区哨点和常规HIV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5年顺德区共发现HIV感染者61例,阳性率为0.095%(61/64 495);其中主动监测发现23例,被动监测发现33例;H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和外省籍人员居多;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吸毒,占54.1%,其次为性接触传播占21.3%。结论顺德区目前正处于艾滋病流行初期,建议加大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学生营养KAP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顺德区11所中小学共941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营养知识及格率分别为55.6%和68.3%;大部分的中小学生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期望运用营养知识来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营养行为及格率分别为36.0%和28.7%,在早餐行为、饮食习惯、零食行为和运动习惯上均存在程度不一的缺陷。结论要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健康饮食观,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南京口岸出入境人群中HIV抗体确证阳性人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口岸艾滋病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15年1月-2019年12月间出入境人群传染病监测中发现的HIV抗体确证阳性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65例HIV感染者中男性占84.85%,年龄45~<55岁人群比例最高,占3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结合《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要求,对佛山市顺德区狂犬病暴露及处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顺德区2014—2018年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比新指南实施前后暴露特征的变化。结果 2014—2018年顺德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113 093例,年平均暴露率8.88‰,人口暴露率呈上升趋势(P<0.01),5~9岁人群暴露率最高,为19.13‰。猫伤所占比例逐年升高(P<0.01),鼠伤所占比例降低(P<0.01),头面伤Ⅲ级诊断率升高(P<0.01);Ⅲ级暴露人群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10.56%,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 2014—2018年规范诊断及处置率有所提高,但还需加强新指南的培训和落实,加强对0~9岁人群暴露干预及猫致伤预防,提高Ⅲ级暴露人群免疫球蛋白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佛山市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卫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选择顺德区492所学校和幼儿园集体食堂,按《广东省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办法》调查厨房布局、卫生设施、卫生许可证持证率等;抽检各类食品和公用餐具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结果492所学校及幼儿园集体食堂,符合卫生要求并领取卫生许可证经营的共414所,占84.1%;抽检各类食品总合格率为98.5%;检测各类公用餐具总合格率为82.6%。学校与幼儿园餐具消毒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64,P<0.001)。结论 顺德区学校、托幼机构集体食堂卫生尚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员及暗娼、戒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艾滋病(AIDS)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艾滋病的相关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等容量抽样方法,分别抽取401名城市居民、407名农村居民、413名流动人口和400名暗娼、406名强制戒毒人员(实际有效问卷均为400份)进行大众问卷调查和高危人员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和暗娼、吸毒人员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高于普通居民。休闲娱乐场所暗娼安全套使用率较,而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比例高。结论应针对不同人群,寻求与之适应的艾滋病教育方式,加强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的蔓延以及消除人们对艾滋病过于恐惧的心理,同时对艾滋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多加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