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泳梅 《职业与健康》2015,31(7):875-877
目的通过监测江西市某公司铅酸蓄电池改造项目产生的有毒有害物的种类和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铜烟、二氧化锡(按Sn计)、甲苯、硫酸、噪声、工频电场。化学毒物铅尘、铅烟、铜烟、二氧化锡、甲苯、硫酸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噪声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经改造后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在确保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某铅酸蓄电池企业生产工艺改造后铅烟、铅尘危害控制效果。
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分析工艺改造对铅烟、铅尘浓度的控制效果。
结果 该企业工艺改造措施包括淘汰手工作业工序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设备, 对产生不同危害的区域进行相互隔离、独立布置、以及增设多种类型的局部抽排风净化系统和密封措施。现场检测结果显示, 改造后作业场所工人接触的铅烟、铅尘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且较改造前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该项目的工艺改造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铅烟和铅尘的产生量, 降低了劳动者接触浓度, 技术改造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肇庆市某玻璃制品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为玻璃制品行业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结果该玻璃制品企业需要进行关键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检测结果显示,20.0%的粉尘检测点、26.7%的噪声检测点、50.0%的高温检测点超标,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玻璃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人发生矽肺、听力损伤和中暑的风险较高,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新建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保其正式投产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律和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按规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新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和高温等,其主要化学毒物有铅烟、铅尘、硫酸等,各作业点、巡检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基本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蓄电池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与检测检验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铅尘、锑及其化合物、硫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酚、粉尘、噪声、高温等。部分铅作业岗位铅烟、铅尘浓度不稳定,整改前铅烟浓度TWA为0.004~0.0238mg/m^3,STEL为0.004—0.349mg/m^3,铅尘浓度TWA为0.012~5.569mg/m^3,STEL为0.023~11.185mg/m^3,整改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汪钧 《职业与健康》2007,23(5):378-37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为使企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达到要求,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笔者对某蓄电池生产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运行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防护建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分析、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 结果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烟、铅尘、硫酸、噪声、二氧化锡等。产生铅烟岗位的铅烟40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为0.016~0.022 mg/m3,产生铅尘岗位的铅尘CTWA为0.026~0.042 mg/m3,有硫酸挥发的作业岗位的硫酸CTWA为0.65~0.94 mg/m3,二氧化锡CTWA为1.0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触铅作业员工血铅检查项目均合格。 结论 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铅及其化合物、硫酸和噪声。其中铅及其化合物的关键控制点为装卸模焊接区域、焊过桥区域、焊端子区域、包片区域;硫酸关键控制点为加酸区域、充放电区域、化成区域;噪声的关键控制点为正极板铸板区域、装卸模焊接区域、焊过桥区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某电动车制造企业迁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评价导则》的规定,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总体布局、个人防护、应急救援措施等符合卫生学要求,但职业性健康体检率较低,检查项目不全,不符合有关要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除个别岗位臭氧、紫外线、噪声不符合要求外,其余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体检尚有欠缺,应根据评价组提出的补充措施加以完善和改进,以达到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夏真芳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46-1547
目的对某农药厂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促进职业危害的控制,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项目技术资料分析、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经验法、检测检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噪声、硫酸二甲酯、硫酸、氨、三氯甲烷、乙酰甲胺磷、甲醇、二甲苯等职业危害因素。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值均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船舶重工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粉尘、二氧化锰、苯和二甲苯、噪声、手传振动、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二氧化锰CTWA分别为20.000、0.205 mg/m3,苯和二甲苯最大浓度分别为15.3和474.0 mg/m3,噪声强度最高96.4 dB(A),手传振动强度43.3~68.7 m/s2,紫外辐射最高2.40μW/cm2,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江苏省宿迁市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找出其存在问题,以助企业后期整改。方法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制粉、包片、装配、焊接4个岗位的铅尘和铅烟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化学毒物、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未超标,部分岗位噪声较大,超过80d B(A)。该企业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和卫生辅助用室方面均存在问题。结论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较差,存在问题较多,不能达到职业病危害控制的要求,应该立即整改。  相似文献   

12.
某大型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型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和预防控制效果,对今后蓄电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及结论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各年代工人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的污染水平和铅中毒发病率,调查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结果工人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大幅度下降,工人铅中毒发病率由1965年以前的13.73%下降到0%。结论根据目前国内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采取以局部通风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能够控制铅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铅酸蓄电池装配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确保工人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的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本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锡、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铅烟、锑及其化合物、铜烟、硫酸、苯、苯乙烯、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丁酯、噪声等。检测结果表明,部分工种铅烟(CTWA0.15~0.41 mg/m3)、二氧化锡(CTWA2.52~3.80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对其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后,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改造前职业病危害严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后,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辨识某阀控密封式铅布铅酸蓄电池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烟、铅尘、硫酸雾、噪声、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 ,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文件卫法监发〔2 0 0 2〕6 3号 ) ,对杭州市某冷拉型钢企业在竣工后试生产间段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 材料和方法1.1 工程概况 该企业创办于 1988年 7月 ,为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在 2 0 0 3年进行了搬迁扩建 ,于 2 0 0 4年 1月完工进行试生产。项目总投资 35 0 0万元 ,占地面积 2 2 74 3m2 ,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 310 0 m2 ,建筑总面积 130 6 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公司蓄电池扩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尘、硫酸、噪声,硫酸为0.13~0.37mg/m^3,铅尘为0.004~0.009mg/m^3,噪声为4.4~84.9dB(A),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识别、分析某石油化工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法、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1个点、噪声1个点,硫酸3个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丙烯腈、丁烯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本项目在确保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电子企业涂装生产线扩建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的规定,采用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定量分析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在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措施、卫生辅助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基本采纳了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采取了较为有效的防毒、防噪等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达到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企业轮胎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职业卫生检测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密炼车间二层手工配药称量员在工作日内接触其他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33.3 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浓度、生产性噪声强度、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综合各方面分析,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某汽车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某汽车生产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电焊弧光、氧化铁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氧化锌、臭氧、铜烟、氮氧化物、石蜡烟、丁酮和溶剂汽油等,各检测指标的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针对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达到职业病危害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