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临床护士职业紧张与留职意愿的相关性,为降低护士离职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4所医院的350名临床护士,采用职业紧张量表、留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留职意愿得分为(19.79±3.23)分,职业紧张总分为(345.16±26.38)分,职业紧张与留职意愿存在显著性相关(P0.01),在控制一般资料的影响下,职业紧张程度是预测护士留职意愿的重要因素(P0.05)。一般资料中护士的婚姻状况、工龄、月收入均对护士的留职意愿产生影响(P0.05)。结论降低护士的职业紧张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留职意愿水平,管理者应控制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增强留职意愿,制定稳定护理队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文献检索,对近10年来国内护士职业紧张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护士职业紧张研究方法以现场调查为主,常用量表是职业紧张目录问卷(OSI—R),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是影响护士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职业紧张对护士机体的损害及缓解职业紧张措施的有效性研究欠缺。国内护士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是降低护士职业紧张的强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护士敬业度和心理安全感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相关性及敬业度的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敬业度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8—9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安全感量表(SQ)及盖洛普Q12调查表(GWA)对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敬业度总分为24.87±4.57,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心理安全感总分为54.76±7.17。护士心理安全感总分与敬业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446,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护龄、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是影响护士敬业度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36.2%。结论护士心理安全感与敬业度之间有正性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安全感,以提升护士敬业度,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并稳定护理梯队。  相似文献   

5.
职业心理紧张及其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不良的作业环境和劳动组织,可能存在各种类型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其中,除了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的不良因素外,还可能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后者可构成精神紧张,称“职业性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此类因素虽不引起诸如“中毒”、“物理性损伤”或“生物病原体感染”所致病因明确的职业病,但亦可引起不良效应(Strain),以至诱发“紧张有关疾病”(Stress-related diseases)。然而,迄今人们较为关心的是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而对于职业性紧张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当人们逐步改变对健康的狭义观念,并接受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今天,似应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性心理及社会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资本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为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提供干预策略。方法 2018年9-12月,在辽宁省随机抽取10所三甲医院,共1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心理资本问卷、职业认同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013份(84.41%)。应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护士职业紧张和心理资本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渐近再抽样策略检验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职业认同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职业紧张和心理资本是职业认同的重要影响因子,分别解释了职业认同变异量的20.5%和33.3%。心理资本在ERR(付出-回报比)与职业认同中的中介作用为-0.078(95%CI:-0.112~-0.044),在超负荷与职业认同中的中介作用为-0.056(95%CI:-0.087~-0.027)。结论护士的职业紧张和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可通过设计和实施护士心理资本提升计划来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进而提高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合同制护士职业紧张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现状水平,以期改善合同制护士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状况,增强合同制护士工作积极性。方法对泰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98名合同制护士进行便利抽样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OSI-R)、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ERI)、Mueller/Mc 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收集资料。结果该医院的合同制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紧张水平,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的比例79.88%,超负荷状态的比例为85.21%。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处于不满意水平。结论医院应该进一步为护士群体提供更加良好的应对压力的工作环境和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期进一步减低护士的身心耗竭状态,提高合同制护士应对紧张的能力、提高福利待遇、改善晋升机会,改善当下合同制护士执业环境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资本调查问卷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7名湖南省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分别为(102.00±13.70)、(74.47±13.22);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485,P0.01)。个人月收入、对科室夜班安排满意度和是否考虑辞去目前的工作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R2=0.367,F=52.682,P0.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精神科护士应该理性认识自身的心理压力,引导自身提高心理资本,护理管理者要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护士防爆技能训练、完善精神科室内安全保护设施、完善排班制度,减少护士夜班数目、提高薪酬等方法来提高不同特征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紧张现状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荆州市10所综合性医院任职共23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疲劳量表-14(FS-14)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职业紧张度最高发生在30~39岁年龄段,护龄在10~19 a、学历中专、常白夜班倒班、在编护士以及离婚和丧偶护士群体中,CFS的发生与年龄无关(P>0.05);疲劳总分、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得分分别与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得分呈正相关,与个体应变能力得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紧张情况较为严重,可通过缓解其职业紧张水平,从而降低患CF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民营医院护士心理承受力与工作环境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承受力量表、工作环境量表对长沙市5家民营医院共计30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民营医院护士心理承受力与工作环境得分分别为78.98±8.80、89.90±10.85;工作年限、是否热爱护理行业、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是否有区别、心理承受力对护士工作环境有影响(R~2=0.237,F=4.482,均P0.05)。结论民营医院护士心理承受力与工作环境均处于中等水平,心理承受力越强的护士对工作环境越满意。因此护理管理者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心理承受力,从而提升护士工作环境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2.
某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职业心理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心理因素,为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职业紧张与职业心理测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院545名护士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与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护士SCL-90呈负相关的因子是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心情平静和工作满意感(P〈0.01);呈正相关的因子是工作冲突、心理需求、物理环境、工作危险、工作负荷、工作前景、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缺乏社会支持(P〈0.05)。引入逐步回归方程的6个因素为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工作危险、心情平静、缺乏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感。结论: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工作危险、心情平静、缺乏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感。  相似文献   

13.
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  刘利  高菲  吴辉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9-361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综合医院工作时间>6个月的515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测量护士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结果 护士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情感衰竭(13.45±7.18),分,消极怠慢(7.21±5.27)分,个人成就感(26.04±10.1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单身、护士长、轮班护士及护患关系严重紧张组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护士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383)、内在投入(β=0.226)和决策自主(β=-0.115);消极怠慢的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253)、内在投入(β=0.159)、上级支持(β=-0.112)和技术自主(β=-0.098);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为:心理要求(β=-0.159)和技术自主(β=0.130).结论 职业紧张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不良的职业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公共卫生领域高度关注。本文从个体因素、应对资源与应对反应和工作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护士职业紧张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护士职业紧张干预措施,维护身心健康,保持其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中医院临床护士职业紧张与离职意愿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的324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一般信息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离职意愿量表。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士的离职意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婚姻状况、聘用方式、月收入护士的离职意愿比较(P0.05)。护士离职意愿与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呈正相关,与个体应对资源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工作年限、聘用方式、婚姻状况、月收入均是离职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控制一般信息干扰,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对离职意愿有正向预测作用,应对资源对离职意愿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临床护士职业紧张水平较高,离职意愿中等偏下水平,职业紧张会加重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575名女性护士为对象进行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心理资本问卷(PCQ)及工作倦怠问卷(MBI-GS)调查,分别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心理资本及工作倦怠,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讨护士职业紧张、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验证心理资本在职业紧张对工作倦怠影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现状以及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552名常州市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工作内容量表评价职业紧张现状,用职业倦怠MBI量表评价职业倦怠状况;应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 常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度较高,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多个人口学变量对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8.
护士职业紧张与紧张反应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而长期过度的紧张对身体健康有害,严重者会发生创伤后紧张性疾病(PDSD)[1].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或称职业应激,一般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和主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的(可感受到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压力,以及由于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相应的(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2].有研究表明,过重的职业紧张因素存在,会对工作能力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3].通过分析护士职业紧张因素和紧张反应,探讨其防范对策,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用职业适应能力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58名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总均值为(4.42±0.85)分,总体幸福感总均值为(4.31±0.52)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适应能力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472,P<0.01);回归分析显示,月均收入、生涯发展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是总体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对总体幸福感有直接影响,医院管理者对新护士的职业适应能力应加强关注,以提升新护士的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紧张反应(VS)与职业任务(ORQ)、应对资源(PRQ)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探讨影响重庆市护士VS的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重庆市74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①与成渝两地技术人员常模(17.36±5.06)比较,重庆市护理人员的VS(18.89±4.53)明显高于常模(P<0.01).②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医院性质、是否为独生子女护士的V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vs得分与ORQ各子项均呈正相关(P<0.01),与个体PRQ中的理性处事(RC)、社会支持(SS)呈负相关(P<0.01),与世故性(N)、恃强性(E)、忧虑性(O)、紧张性(Q4)人格特征呈正相关(P<0.01),与敢为性(H)、实验性(Q1)、自律性(Q3)、有恒性(G)、敏感性(I)、独立性(Q2)人格特征呈负相关(P<0.0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性质、工龄、任务不适(RI)、任务模糊(RA)、任务冲突(RB)、责任感(R)、工作环境(PE)、休闲娱乐(RE)、RC、N、Q2、Q3影响护士VS得分,对护士的VS具有预测力.结论 护士的VS与ORQ、PRQ及人格特征有关.建议开设相应的护理教育项目,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及业务技能;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加强护士职业角色人格的培养以缓解护士V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