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录李永明在美国中医学院博士班讲课期间与巩昌镇就李永明的针灸理论展开的一系列关于美国针灸医学发展的对话。该部分讨论了"气球理论"、"硬针灸"与"软针灸"、泛穴现象、宋氏肥大细胞理论等。"气球理论"将针灸治疗产生的效果分为5个层次:自愈效果、安慰剂效应、心身疗法、针刺非特异穴效果、针刺特异穴效果。依据"气球理论",有利于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解答针刺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疗效问题,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区别"硬针灸"和"软针灸",有利于对临床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解读,有利于选择最佳的针灸疗法。根据临床现象和随机对照试验提出泛穴现象,其指针刺人体非特异穴位会产生一定的针刺生物学效应或起到一定治疗作用。泛穴现象不否认传统穴位的特异性,与以痛为腧不矛盾。宋氏肥大细胞理论可能是针灸穴位的细胞生物学基础,肥大细胞分布与经典穴位分布、微针系统穴位分布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从四总穴探讨经脉的体表特异性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总穴歌是针灸临床治疗的经典歌赋,是穴位循经远治的经典范例,同时也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集中体现,尤其体现在基于经脉循行路线的穴位与其主治部位之间的体表特异性联系,基于大量四总穴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支持这种体表特异性联系的客观事实,提示穴位与主治部位的体表直接联系或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介的间接联系可能是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既往关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多聚焦于穴位与内脏的相关性研究,实际上,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却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对于全面、深刻地揭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促进针灸理论与临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灸的疗效是以非特异性方法刺激功能主治特异的穴位来实现的,而经穴效应是通过调动机体内部固有的调节、控制作用而产生的,常受到机体本身内在因素变化和治疗环节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以经穴与非经穴为研究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穴特异性被传统中医认为是决定针灸疗效差异的关键因素。特定穴与非特定穴对比研究业已表明特定穴穴位具有生物物理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然而综观既往的研究,基础研究少,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效应研究,针对特定穴效应特异性的系统机理研究也很少。今后有必要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特定穴的相对特异性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5.
《针刺研究》2009,34(3)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是针灸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文献评价研究。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文献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从针灸文献中探索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要在针灸文献数据库构建的基础上,以针灸处方为切入点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的数据挖掘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穴位的特异性、介入时机是针刺效应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针灸临床选穴组方,重视循经取穴,因其针刺效应优于非循经取穴和非穴,且优于循经非特定穴。针刺效应还受时机的影响,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介入,其效应更佳。重视和把握经穴及时机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不仅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同时为从新的角度阐释经穴特异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有关肥大细胞与针灸的研究历史起源,介绍了1977年宋继美提出的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的假说,该学说首次提出肥大细胞是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细胞学基础。后经多个研究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目前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宋氏理论"(Song’s Theory)的科学性,及其对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潜在重要价值。最近的研究发现皮肤肥大细胞可能接受中枢信号和穴区刺激双向控制,具有交互调节作用,可产生"敏化"现象。本文简述了近40年的研究证据,指出了肥大细胞系统同"经穴现象"相关的15个生物特征,同时提出了明确肥大细胞在人体皮肤的分布及其与经络和穴位的整体关系等10个未来研究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8.
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穴特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经穴特异性研究,应围绕针灸有效病症的经穴展开,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解决“针灸有效病症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效应及其配伍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创立经穴特异性理论模型,以丰富和发展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经络、穴位的客观检测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经穴的低阻抗特性,针刺时的肌电、局部血流图、红外热象轨迹、同位素示踪等循经变化特点,经穴部位神经与血管分布特征等研究,使人们对经络、穴位的认识不断深入.近40年来,从温度计测温、液晶显像、红外热像技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先后用于经络、穴位温度的测量观察.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状态下与生理、病理状态变化时,均可能出现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与非经络处不同或更为明显的改变,针刺穴位可引起相应经络循行部位与经穴的温度变化,为经穴的相对特异性、效应性及其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依据.然而,对于经穴温度变化的机理、调节途径等认识很少.  相似文献   

10.
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焕淦  施茵  张卫  周爽  刘慧荣 《中国针灸》2006,26(6):454-458
目的:分析近10年来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状况,为今后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与穴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国内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从针灸临床、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效果明显,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科研设计和创新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结论:今后,应从针灸临床治疗有效病症着手,研究经穴特异性与影响经穴特异性效应产生的因素,从中总结出共性规律,丰富和发展经穴特异性理论,以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1.
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穴效应与针灸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针灸发挥特异性的调整和治疗作用,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经穴主治的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经穴与非经穴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局部作用研究,轻整体效应研究;非经非穴的选取模糊不确定,不统一;缺乏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作为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并对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经穴特异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经穴特异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其临床意义是:经穴效应的特异性研究有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扩大针灸治疗的范围;经穴特异性研究有助于中医针灸在世界的推广应用的.其科学价值是:经穴特异性研究是针灸机理研究的基础;经穴特异性研究有助于经络实质的研究,能揭示更多的人体...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分析近10年国内有关针刺对胆道系统功能调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胆囊胆总管运动、胆汁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等3个方面就针刺调整胆道系统功能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经穴效应规律是关系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键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应当以穴位脏腑的相关性研究为核心,充分重视人体研究和临床研究,充分重视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经脉的穴位、同一经脉的不同穴位(特定穴与非特定穴)的比较研究,以更好地揭示和把握经穴效应的基本规律,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经穴效应特异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穴效应特异性是针灸理论与临床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内外有关经穴特异性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其基本规律和生物学基础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今后,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应该以针灸临床有效病症为载体,积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繁荣  赵凌 《天津中医药》2014,31(10):577-58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又是针灸临床合理选穴配方以提高疗效的关键。但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发表文章,质疑经穴存在特异性,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使经穴特异性研究成为针刺镇痛之后被国际认同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通过采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初步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总结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并初步探索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对目前经穴特异性研究中对照组设计、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载体选择和经穴特异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围绕其基本规律、科学基础和关键影响因素等继续深入,并同时充分吸纳交叉学科技术、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以期全面系统地阐释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了针灸临床的有效性,但仍有研究显示针刺与假(安慰)针无差异,从而对针灸的特异性提出了质疑。原因可能在于针灸为复杂干预,干预实施过程中可产生独特的非特异性效应,且产生这一效应的影响因素众多,常常被忽视,因而无法有效地评估针灸的疗效。而产生针灸非特异性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医患沟通、期望效应、医师权威性、患者针灸经历等,可能与期望的生物学效应、霍桑效应和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理论框架下的经穴理论与西方激痛点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经穴循经特异性及敏化特性是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经穴与脏腑的相关性,它指导着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已经成为现代针灸研究的新热点。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探索和验证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和敏化特性的基本规律特征。经穴的循经特异性、敏化特性与针灸基本理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以及经穴的脏腑相关性有密切的关系。以循经特异性、穴位敏化为关键词,对经穴进行二次检索,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数据库出现相关文章100余篇。现将经穴效应特异性及相关现状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析,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可靠视角。  相似文献   

18.
对50余年来的穴位体表温度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比较穴位与非穴位以及不同状态下穴位体表温度的特点,各种针灸、拔罐等干预因素对穴位温度的影响,并对这些研究中穴位皮肤温度表现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梳理与总结。健康人体穴位皮肤温度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穴位比非穴位体表温度高;同一条经脉上穴位的皮肤温度越接近头面躯干,温度值越高;左右侧对称穴位的温度大约相差0.5℃;不同经脉上相近穴位皮肤温度相近。患病后穴位皮肤温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判断。针刺、艾灸和拔罐等治疗方法均可以刺激穴位,改善机体代谢,使人体阴阳平衡,调节穴位温度,对疾病起到缓解或治疗的作用。穴位皮肤温度表现的特异性和规律性可能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穴位敏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今后的研究还需借助不同疾病的状态和属性,同时结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采用更加敏感、客观的温度测量方法,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更加深入地挖掘穴位温度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针刺效应及针刺镇痛作用的形态学基础,以便给经穴内脏相关学说提供形态学依据,国内外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关于针灸穴位形态学的研究,现将有关文献所载,归并为四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关于穴位的局部解剖结构的实质研究:对于穴位的局部解剖结构的实质,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有的学者提出经穴可能是皮肤的“植物神经集中区”,认为全身700多个穴位是按照已确定好的空间分布来投射的,这种分布符合于特定的皮肤自主性神经集中区的表面映象,针刺这些穴位便产生特异反应。更有人认为穴位就是自主神经积聚的中心。但有的学者则认为穴位部位的特殊性在于其表皮较薄,而其真皮的胶原纤维较少并有螺旋形血管网,在血管网的周围则有无髓鞘的胆硷能类的神经纤维网  相似文献   

20.
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是当前针灸学科科研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之一。以委中穴为例,从"腰背委中求"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委中穴的效应体现以及生理效应机制、生理解剖机制和脑功能成像机制等相关机制研究方面阐述"腰背委中求"所体现的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从而为委中穴与腰背部的特异性联系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