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难经》承《内经》学术思想之说,系统阐述和发展了《内经》的脉学理论,对脉诊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法及其与五脏的对应关系、生理脉象随四时发生变化的规律和原理,各种病理脉象的描述及其包含的病理信息和意义、脉诊与其它诊断方法的辨证关系等问题的记述奠定了中医学经典脉学理  相似文献   

2.
脉学理论和时间医学理论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中的脉学理论无处不深深打上了时间医学的烙印,无论是生理脉象(平脉);还是病理脉象(病脉)都必须以时间节律为法度,才能进行精当的描述和诊断。认识《内经》脉象学中的时间诊法,对提高诊治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并非脉学专著,但书中有大量篇幅论述脉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收录了十分丰富的脉诊资料,包括脉法、脉名、脉象、主病、诊脉时间、诊脉方法、色脉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经》中的脉诊专篇,有《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灵枢·论疾诊尺》等。由于《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因而整部著作中有关脉诊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其内容散见于多个篇论之中。即便是主要论述脉诊的篇论中,也夹杂其他各方面的内容。但是《内经》仍不失为脉学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经…  相似文献   

4.
对《黄帝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做简要分析,分别讨论年份、季节、月相、昼夜等对脉诊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脉应四时而平,脉逆四时为病,同一脉象四季主病各异,可凭四时之脉判定预后,凭四时之脉以判定病位;平脉随昼夜而变,病脉与昼夜相关,同时认为人体脉象与月相、脉象与气运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切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医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发挥,使脉象成为辨病、辨证、指导治疗和判断病势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浮脉主病辨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寒论》继承并发扬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使脉象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本从献研究浮脉的脉象和机理,辨析《伤寒论》浮脉之主病分别为:主正常脉;主表证;主里证;主危证;主正气来复、病情向愈。从临床角度探讨研究《伤寒论》浮脉,对排除临床困惑,正确把握病情,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十怪脉     
郭云赓 《中医杂志》1990,31(7):11-13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内经》和《难经》屡有脉学记述。晋·王叔和著《脉经》总结24种脉象,后世医家对脉诊作了大量探究,但绝大多数都只在《脉经》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或增删。独元朝危亦林氏在其《世医得效方》中搜集记述10种危重症脉象,总称“十怪脉”十种怪脉中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探讨《内经》不应脉的意义。以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内经》对不应脉的认识,以研究其内在涵义。不应脉的理论基础是脏气不应,所在脏气上应于司天之气,掩盖了所在脏气本身的真象,表现出司天之气的脉象特征。脏气不应本气而上从于司天之气,脉象不应脏气而应于天,是为不应脉。不应脉的一个特点,是不应脉全体现于寸和尺,寸应该是寸口,包括寸关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之脉全以三阴为前提,尺候不应脉左右相同;《内经》不应脉表现在不同的年份,与司天和六气客气密切相关,南政北政各有不同。不应脉为天气之脉象,脏气之不应,以反手其诊和以沉脉之诊都缺乏科学的道理,反其诊则见,应该理解为鉴别脏气之不应,与病气相反,脉从司天而不显脏气、病气。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异同,通过对相关文献跟踪,对《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定义、取脉部位、脉诊技巧、脉象特征、特殊脉象、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医典》脉诊的内容与中医脉诊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现代医学系统研究紧密相关,这一发现对临床脉诊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难经》作为中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建树颇多,纵观全书对《内经》气口独为五脏主理论的拓展,可谓特色鲜明,不拘一格。其原创思想彰显于承袭《内经》诊脉理论并创独取寸口之诊法,首创寸口分部,提出上中下三部与脏腑主病,阐发寸口异常脉象及预后推测,创建五色之与脉当合参之综合诊法,对中医脉诊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红斌  陈咸 《中医杂志》2003,44(1):76-76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日本汉方医学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并在当今日本医疗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许多学术特点已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大不相同,今择其主要方面,阐述如下。 1 重视腹诊,忽略脉象中医自《内经》始就特别强调脉诊在诊察疾病时的重要作用,强调色脉合参,并对诊脉时间、方法、脉象表现以及主病等有着详细论述。其后又有中医大家如王叔和、李时珍等推崇演绎,使脉诊作为四诊的重要方法成为中医临证诊病的必察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脉诊相关的文献记载,探析早期中医脉诊的独到之处。《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凭脉识病,根据其脉象出现的部位及情况,即可判定疾病的类型,并指出了许多疾病的常见脉象;确定病位,通过脉象浮沉以及搏动的大小对比等情况诊断疾病病位;推求病因病性,通过不同脉象搏动的特征,阐释相应病证脉象的形成机理以推求病因、阐述病机;以脉象指导治疗以及根据脉象搏动的程度及至数的变化,判断病情深浅轻重及预后善恶。这些记载内容都展现了《黄帝内经》脉诊方法的广泛、准确、巧妙等特点,进而强调其为当今中医脉诊理论与临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但现代中医师重视不够,教材中对其介绍亦较简略。通过对《内经》脉学理论及有关文献的整理,比较五脏平脉、病脉与真脏脉象,并对真脏脉象的比类加以描述,同时基于《内经》的脉学理论,探讨有关真脏脉概念、脉形及临床意义。认为诊脉技术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现代相关测脉仪器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朱俊程 《山西中医》2009,25(10):1-3
脉诊是中医四诊方法之一,临床学习应用有一定难度。清代著名中医学家陈修园对脉诊的阐述深入浅出,他继承《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诊理论,结合临床经验,主张以《内经》理论为主,具体分析王叔和、李时珍、张景岳等医家论述,创立八纲脉法,对脉诊理论的整理做到提纲挈领,知常达变。  相似文献   

15.
以《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为指导,梳理李东垣的脉诊体系,了解脾胃的正常运作模式,明确"阴火"理论的实质及其临床表现,并将其与"火郁"相鉴别。在脉诊的基础上,探讨补中益气汤的立方主旨,并以《内经》的四时理论为指导,分析李东垣的四时加减用药及其与脉象的对应关系,最大限度地还原李东垣的临床诊疗模式,更好的搭建起李东垣脾胃理论体系与中医临床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脉诊客观化是四诊客观化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中医脉诊的复杂性,使研究指标复杂,研究方法难以兼顾周全。根据《内经》的论述尺肤为全身皮肤的缩影,诊尺肤和诊寸口等一样,可以反映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病变,当脉象发生变化时,尺肤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尺肤状态与脉象特征之间具有特定的对应关联关系,是脉诊客观化研究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姝琛  崔为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86-1287
《家藏心典》是清代医家陈修园先生一生治疗杂症的心得体会.书中对脉诊非常重视.他以《内经》为论脉之本,广集众家之议,阐述了脉学理论;同时纠正了后世对七表八里九道、男女脉位不同等问题的错误理解,提出了特殊脉象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脉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内经》中脉象作了系统的梳理,根据所含有的脉象要素以及描述的方法分为:单脉、复脉、至如脉,单脉即所含有的脉象要素较为单一,复脉含有多种的脉象要素,至如脉则为古人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脉象的形象描述。由于《内经》成书久远,古今语义差别较大,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对其中部分脉象进行了释义。可见三种脉象由简入繁,形象地对脉位、脉管(长、宽、壁)、血流、波幅作出了诠释。对于诊断病人的平、病、色三种状态有较大的帮助,认真学好《内经》中的经典脉象,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有助于临床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刺内关穴及不同针刺手法对脉象图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象是一项灵敏的综合性生理或病理信息。近年来,脉象仪的研究成功又为客观检测脉象信息提供了条件。脉象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早在《内经》中即有详细阐述,如《灵枢·终始》:“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指出可利用脉象在针刺前后的变化,来判断针刺的补泻效果。因此本实验拟以中医脉诊理论出发,运用ZM-3型智能脉象仪,观察针刺效应对脉象图参数的影响,探讨针刺过程中脉象图参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李清记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81-1483
仲景《伤寒论》继承、发展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使切脉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文献研究浮脉的脉象和机理,辨析《伤寒论》浮脉之主病:1.指正常脉。2.指表证。3.指里证。4.指危证。5.指正气来复,病情向愈。从临床研究《伤寒论》之浮脉,对临床排疑解惑,正确把握病情、辨证施治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