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日照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09年采集日照市开发区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24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分别检测血清245份。麻疹抗体阳性率98.78%,几何平均滴度(GMT)1:1722.13;风疹抗体阳性率60.82%,抗体含量均值为35.30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49%,抗体含量均值为62.94U/m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风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3~6岁儿童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健康人群。应加强儿童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接种率。定期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九江市浔阳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用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风疹抗体共检测血清843份,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1∶93.96。腮腺炎抗体共检测血清834份,抗体阳性率71.46%,GMT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接种风疹和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2006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麻疹、腮腺炎等发病率上升原因,掌握易感人群,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2006年10月对长春地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按照相关标准要求采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滴度。结果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1.4%,母传风疹抗体阳性率为60.2%,母传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1%,GMT分别为1:1406、1:988、1:975;麻风腮疫苗的麻疹、风疹、腮腺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00%、92.6%、82.1%;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GMT和保护率为85.4%、1:1375和74.7%,风疹为86.1%、1:1256和69.9%,腮腺炎为28.0%、1:1164和21.3%。结论长春市控制麻疹的重点人群为〈8月龄儿童和〉14岁人群,腮腺炎的控制工作要针对各年龄组人群进行,其中中、小学生为重点。麻腮风疫苗的免疫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 了解本市健康人群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 采集 0~ 5 0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5 43份 ,检测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  [结果 ] 小于 8月龄组麻疹抗体GMT最低 ,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GMT显著升高 (P<0 .0 0 1)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风疹抗体水平最低 ,1岁接种疫苗后风疹抗体显著升高 (P <0 .0 0 1)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抗体阳性率维持在 85 %以上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最低 ,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P <0 .0 0 1)。  [结论 ] 上海市现阶段实行麻疹疫苗、MMR疫苗的接种程序比较合理和有效 ,但应该进一步开展上海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和MMR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研究预防未及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策略、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免疫策略 ,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需求。方法 2013年3月采集0~40岁健康人群500人份血样品,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Ig 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00%、71.20%和60.4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465.58 m IU/m L、32.89 IU/m L和107.06 IU/m L。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抗体阳性率和GMT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进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抗体水平均较低。麻腮风联合疫苗(MMR)纳入免疫规划既有助于消除麻疹,也有利于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睢宁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评价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20名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分为8月龄~、5岁~、15岁~和25~40岁组4个年龄组。结果 共检测314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81%,风疹抗体阳性率为68.79%,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2.17%;各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风疹抗体阳性率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2.252、15.649,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间监测对象麻疹抗体阳性率、风疹抗体阳性率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00、0.162、0.706,P>0.05)。结论 睢宁县8月龄以上健康人群的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较低,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存在不足,应加强相关疫苗的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2剂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 (MMR) 2剂免疫的效果 ,选择 8月龄已接种 1剂麻疹疫苗、且在 12~ 18月龄已接种 1剂MMR ,无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的健康儿童 110人 ,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 ,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检测麻疹IgG抗体、腮腺炎血凝抑制 (HI)抗体、风疹HI抗体。结果显示 :观察对象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前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风疹HI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而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 5 8 18%。而第 2剂MMR免疫后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2 6 78,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14 6 8% ;风疹HI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GMT为 1∶6 11 90 ,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5 0 4 8% ;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 98 0 0 % ,GMT为 1∶32 4 9,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6 9 0 9%。表明MMR 2剂的免疫效果较好 ,为了消除麻疹、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及控制腮腺炎 ,上海市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在进一步开展接种MMR流行病学效果调查的基础上 ,适时调整免疫策略 ,采取 2剂MMR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北省人群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水平,制定免疫对策。方法:抽取咸宁市和黄石市两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集0岁~50岁健康人群标本共700份,使用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麻疹IgG、风疹IgG和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14%、55.43%和61.86%。结论:抽取的湖北省两个地区健康人群风疹IgG和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均比较低;控制麻疹重点人群为小于2岁年龄组;需要对风疹强化免疫以及对2岁以下儿童进行腮腺炎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宝塔区、志丹县健康人群506名,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GMT为1∶611.89,阳性率77.27%,1岁最低,GMT为1∶181.16,阳性率44%,1~2岁较高,GMT为1∶910.10,阳性率81.13%,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GMT和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岁以上GMT和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延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比较高;6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人群有增加趋势,局部仍有麻疹暴发的可能,关注6岁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潍坊市高新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集血球凝集抑制(Ⅲ)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检测843份血清中的风疹抗体,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3.96。检测843份血清中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1.46%,GMT为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进行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自然状态下风疹的流行情况 ,为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半对数回归 EL ISA法对健康人群的风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正常人群抗体阳性率为 70 .1%,GMT为 1∶ 6 5 .5 1,其中≥ 15岁女性抗体阳性率为 78.6 %,GMT为 1∶ 5 5 .5 1。地区间人群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组间 <1岁组儿童抗体水平较高。结论 :盐城市风疹自然流行率较高 ,风疹疫苗初免年龄应在 1岁以上 ,控制风疹流行的策略应该是重点保护 15岁以下儿童及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江西省山区县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为制订风疹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4~8月选择交通相对闭塞、人口流动相对较少的江西省山区安远县作为调查点,对8月龄~30岁健康人群采血检测风疹血球凝集抑制(HI)抗体,同时对2~4岁健康儿童接种国产BDR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和进口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MMR)疫苗,观察其效果.共检测8月龄~30岁健康人群血清607份,阳性率57.6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4.13.2~4岁儿童接种国产风疹减毒活疫苗和进口MMR疫苗后,风疹抗体阳转率均为100%,GMT分别为1∶263.95、1∶197.40,两种不同疫苗风疹HI抗体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志丹县健康人群280人,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和≥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40人,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同时调查其患病史、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4%、80.71%和57.5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mean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2702.89IU/L、177.48IU/L和350.28U/L。结论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0~19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接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应继续加强儿童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4.
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本地人口 398人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监测对象分为 6个年龄组 ,男女比例接近 1∶1;选择 8~ 12月龄婴儿开展麻疹疫苗(MV)免疫成功率及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同时调查 4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成功率。结果  2~ 4 1岁人群抗体阳性率 92 7%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996 8,不同年龄组人群GMT水平、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婴儿母传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2 0 0 %和 1∶5 12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和再免成功率分别为 88 0 %和 78 5 %。结论 为加快惠州市的麻疹控制步伐 ,建议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 ,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 1~ 14岁人群的MV强化免疫活动及育龄期妇女M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5.
杨云  张援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2):173-174
[目的]了解费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 年 4 月,在费县城乡分层随机抽取679名2~39岁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麻疹 Ig G抗体。[结果]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7 1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542 77;抗体阳性率6个年龄组均在81%以上,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年龄组的GMT均在1∶3 0以上,2~4岁组最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区人群阳性率及 GMT均高于乡村人群;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及 GMT均高于无接种史者。[结论]费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作好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抗体水平,以便做好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和腮腺炎工作。[方法]2011年8月,在潍坊市的昌乐县和潍城区随机抽取健康人群320名(每个县区<2、2~4、5~7、8~10、11~14、15~19、20~40、>40岁各20人)进行血清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320人,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50%,风疹抗体阳性率为90.63%,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5.31%。昌乐县、潍城区各检验160人,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75%、96.25%(P>0.05),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38%、91.88%(P>0.05),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38%、66.25%(P<0.01)。8个年龄组分别检测40人,麻疹抗体阳性率,5~7、8~10、11~14和>40岁均为100.00%,其他各组也在92.50%以上;风疹抗体阳性率,2~4、11~14、15~19、>40岁均为92.50%,其他各组均在87.50%以上;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只有2~4岁为85.00%,其他各组为67.50%(20~40岁)至80.00%(<2和11~14岁)。[结论]潍坊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庆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 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的方法,抽取龙凤区龙凤镇向阳村、肇源县超等乡维新村健康人群,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乙型肝炎(乙肝)、甲型肝炎(甲肝)、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及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流脑)IgG抗体。结果龙凤区检测226份健康人血清,甲肝、麻疹、腮腺炎、C群流脑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91.15%、97.35%、63.27%、90.27%。各年龄组甲肝、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均较高,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腮腺炎、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 0~岁组最低(分别为36.67%、60.00%)。肇源县检测274份健康人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麻疹、风疹、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77%、100%、97.81%、99.27%。不同年龄组乙肝表面抗体均处于较低水平,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岁组最高(76.67%), 5~岁组最低(39.13%);各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各年龄组风疹(94.74%~100%)、A群流脑(97.14%~100%)IgG抗体阳性率均较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抗体阳性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庆市健康人群甲肝、麻疹、风疹、A群、C群流脑疫苗抗体阳性率较高,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但乙肝、腮腺炎免疫水平较低。应加强乙肝和腮腺炎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陈桂珍  王爱芹  夏振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64-2065
目的了解潍坊市坊子区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潍坊市坊子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用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风疹抗体共检测血清843份,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1:93.96。腮腺炎抗体共检测血清834份,抗体阳性率71.46%,GMT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进行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1年淮安市楚州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个乡镇中8个年龄组共450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90.22%,IgG抗体GMT为1∶1381.81,保护率为57.78%。不同性别、年龄组间阳性率、保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增大,麻疹抗体浓度有降低趋势;但接种次数与保护率、麻疹抗体GMT均无关联。结论楚州区健康人群麻疹总体保护水平未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要求,部分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应在保持高接种率基础上,提高人群保护率,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血清抗体水平。[方法]2011年5~7月,在德州市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武城县抽取7个年龄组的部分健康人群,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血清IgG抗体。[结果]检测328人,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均阳性的246人,占75.00%。3种抗体均阳性者所占比例,德城区为78.75%,禹城市为61.46%,乐陵市为90.00%,武城县为72.22%(P<0.01);<1岁为92.31%,1~2岁为75.38%,3~4岁为81.82%,5~6岁为77.14%,7~14岁为65.96%,15~19岁为83.33%,≥20岁为75.47%(P>0.05)。检测的328人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5.1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2 260.38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2.93%,抗体GMC为103.95I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的301人,抗体阳性率为91.77%,抗体GMC为164.52U/ml。[结论]德州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较高,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