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7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计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55 669例,发病率为741.6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97.35/10万;死亡14 658例,死亡率为19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2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718.34/10万,死亡率为167.21/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435.48/10万,死亡率为89.78/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87/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16.82/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2.10/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103.1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发病和死亡均集中在75~岁组人群,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的83.22%,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4.40%。心脑血管疾病以脑卒中为主,不同类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结论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发病59 291例,发病率为806.67/10万,标化发病率为574.32/10万;死亡13 672例,死亡率为186.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5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907.56/10万,死亡率为209.28/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704.92/10万,死亡率为162.54/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09/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82.58/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9.07/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96.94/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低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94%,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99%。结论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郑州市2014 - 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死亡数据,分析2014 - 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结果 2014 - 2016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新发病例合计162 203例,死亡38 082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749.06/10万、175.8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842.49/10万,死亡率为205.3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54.45/10万,死亡率为152.09/10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后明显上升,80岁~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达3 334.56/10万和1 819.78/10万。结论 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应重视监测管理、强化对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针对性干预和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2010-2014年居民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天津市非传染病发病监测系统及天津市全死因监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资料,将2010-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状况进行对比来反映该地区疾病的流行趋势。结果 5年间,天津市和平区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病例总共10 974例,发病率为545.27/10万,死亡的总人数为7 919例,死亡率为393.48/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发病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70~80岁发病率达2 392.13/10万,而80~岁死亡率达4 071.68/10万;与2010年相比,2014年发病率升高(χ2=8.55,P0.05),死亡率下降(χ2=29.91,P0.05)。结论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和管理,重点放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5.
王艳红  郭向娇  薛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1):1372-1373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心脑血管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中原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5 669例,年均死亡率141.87/10万,占总死亡的41.70%。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为5 467例,占总死亡的40.21%,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8.45/10万,标化死亡率63.72/10万,心脏病死亡率为101.25/10万,标化死亡率73.02/10万,心脏病略高于脑血管疾病。年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原区居民的首位死因,应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控制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三明市三元区和永安市2个慢性病示范区户籍居民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探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 根据2016—2020年三明市2个慢性病示范区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监测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为579.9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14.78/10万;其中冠心病急性事件和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91.88/10万和488.03/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64.06/10万和350.72/10万。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发病率692.22/10万,标化发病率480.17/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570.76/10万,标化发病率341.02/10万),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59,P<0.001)。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监测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年平均死亡率为93.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31/10万,占总死亡15.53%。...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海市海城区2015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发病和死亡数据来源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通过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构成比、死亡率等相关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的发病情况。结果海城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粗发病率429.41/10万,标化发病率479.84/10万,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急性事件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86.48/10万和93.37/10万,发病人数之比为4.15∶1。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标化发病率为590.26/10万,女性为380.26/10万,男女发病人数之比为1.41∶1。标化死亡率118.72/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83.29/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46.83/10万。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3.52%。结论心脑血管事件成为威胁当地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中老年群体和男性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州市天宁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常州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和常州市疾控中心居民死因监测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天宁区2013-2014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年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结果常州市天宁区2013年、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粗发病率分别为301.78/10万、370.07/10万,标化率分别为256.24/10万、320.68/10万;粗死亡率分别为110.42/10万、91.85/10万,标化率分别为84.45/10万、70.99/10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45岁后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男性升高幅度大于女性。2013年、2014年脑梗死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结论应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广州市白云区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白云区各监测点医院上报的、由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和审核的心脑血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户籍居民2013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328.86/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56/10万;死亡率为33.22/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372.07/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85.20/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3.6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2.81/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99.36/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8.21/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29.4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5.01/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6.21%,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0.00%。结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青海省乐都区急性心脑血管的发病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青海省乐都区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831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乐都区户籍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为319.39/10万,男性发病率为341.62/10万,女性发病率为298.18/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216例,发病率为83.02/10万,脑血管病发病615例,发病率为236.37/10万,脑血管疾病发病是心血管疾病的2.85倍。不论是脑血管疾病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80岁组均为最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633.62/10万和1293.10/10万。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乐都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数据,对2014年徐州市泉山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监测人口553 214人,共报告心脑血管疾病3 051例,发病率为551.50/10万,死亡974例,死亡率为176.06/10万;发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40岁人群尤为明显。发病、死亡均以心肌梗死、脑梗死疾病为主。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徐州市泉山区居民身体健康,应加强针对性干预,倡导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脑卒中预防措施,在我市全面开展发病监测提供依据和经验。方法收集山东省济南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监测资料,对2013-2014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济南市7个项目区居民脑卒中累计报告发病26 513例,累计报告死亡6 484例,年均发病率为296.59/10万,年均死亡率为72.53/10万。根据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计算,年均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3.29/10万、42.15/10万。2014年同2013年相比,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粗发病率上升了48.31/10万,标化发病率下降了7.0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度粗死亡率上升了40.25/10万,标化死亡率上升了14.0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29.58/10万、79.05/10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为264.24/10万,死亡率为66.14/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 343.65/10万、372.91/10万,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为85.59/10万、死亡率为12.00/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病例分型为脑梗死者占70.61%,脑出血占17.88%,未分类脑卒中占9.61%,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90%。结论 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脑卒中急性发病类型以脑梗死为主。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趋势明显,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心脑血管病监测数据,对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病例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核实表》进行调查核实,采用粗发病与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另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年平均粗发病率为180.99/10万,标化发病率为90.18/10万;脑血管病年平均粗死亡率13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83/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发病率为23.5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17/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无性别差异,其发病率、死亡率从55岁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2008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昆明市居民2008年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昆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结果] 2008年昆明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16.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1.00/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98.86/10万(标化率为131.43/10万),占总死亡的32.29%,居于死因谱的第1位.在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中的两种主要疾病为脑血管病(死亡率110.38/10万)占55.51%、心脏病(死亡率86.92/10万)占43.71%.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220.61/10万)是农村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91.45/10万)的1.15倍.男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215.87/10万)是女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81.12/10万)的1.19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人群,60岁以上明显升高,6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84.48%.[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是昆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成胁居民生命与健康的疾病,应积极进行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6年连云港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情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连云港市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计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连云港市监测心脑血管发病21 118例,发病率469.22/10万,标化发病率311.50/10万;死亡5 803例,死亡率128.94/10万,标化死亡率76.56/10万。脑梗死是最主要的病种,发病、死亡分别占心脑血管疾病的72.2%、48.4%。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45岁开始显著增加,均以≥85岁组最高。城市居民心血管发病率高于农村,心血管和脑血管死亡率均低于农村(P值均<0.01)。结论连云港市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均为最高,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徐汇区1996~1998年心脑血管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 了解徐汇区 1996~ 1998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状况。  [方法 ] 应用徐汇区各医院上报的、由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上海市徐汇区居民1996~ 1998年心脑血管病年平均发病率为 2 2 7.0 9/10万 ;年平均死亡率为 87.88/10万。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顺位依次为脑栓塞 ( 97.90 /10万 )、脑出血 ( 47.71/10万 )、脑血栓形成 ( 42 .46/10万 )、心梗 ( 2 2 .68/10万 )、冠心病 ( 6.5 3/10万 )、未定型卒中 ( 5 .65 /10万 )、蛛网膜腔出血 ( 4.17/10万 )。男性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发病总人数的 88.2 7% ,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 91.62 %。  [结论 ] 随着我国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 ,老龄人口的增加 ,应重视开展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通市2007~2010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南通市2007~2010年居民心脑血管病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南通市2007~ 2010年居民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粗死亡率分别为195.27/10万,101.17/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2.59/10万,46.62/10万.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占全死因的36.27%.心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明显上升.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PYLL和PYLL标化率分别为104444人年,58887人年,2.64‰,1.64‰.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生命,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居民健康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心脑血管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探索适合本区情况的、经济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据天津市河东区2016年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年报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统计资料,对心脑血管发病死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 075.60/10万,标化发病率为457.74/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 314.60/10万、572.94/10万,女性分别为834.55/10万、314.08/10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以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因此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是当前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斌  张金玲  陈希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9-2520
目的分析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各类监测疾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对预防控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监测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收集浦江镇监测病种的发病率、死亡率资料,与上海市同期数据做出比较,对危险因素调查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浦江镇监测病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4.7/10万、9.2/10万、38.5/10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或死亡数量随之增加,80岁以上居民占30%以上,其中卒中未分型(脑中风)、冠心病死亡人群中80岁以上患者占60%以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发病或死亡的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占40%以上,其中脑梗死、脑卒中发病或死亡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占80%以上,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也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全面覆盖、分片负责的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6—2019年黑龙江省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6—2019年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密山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1.21/10万,标化发病率为504.32/10万,标化病死率为77.14/10万。其中,心源性猝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88/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97/10万,标化病死率为9.92/10万;心肌梗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02/10万,标化发病率为35.33/10万,标化病死率为15.62/10万;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2.3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48.03/10万,标化病死率为51.59/10万。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648.11/10万和448.23/10万,均高于女性(432.14/10万和310.5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487,P<0.01)。结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