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识别某海洋平台生产企业的电焊烟尘危害,分析其危害程度并寻找关键控制措施,对该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个体检测电焊烟尘浓度C-TWA,总尘)最大值为6.73 mg/m3,超标率为30%;碳弧气刨、二氧化碳保护焊作业岗位是粉尘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台资高尔夫球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关键控制点,为该行业职业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Z159-2004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监测,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手传振动、高温、矽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丙酮、正庚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丁醇、三氯乙烯、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标率为59.2%,振动超标50.0%,矽尘超标80.0%,砂轮磨尘超标36.4%,其他粉尘超标13.3%,高温超标22.2%,电焊烟尘超标25.0%,其他危害因素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高尔夫球制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喷砂作业、大切作业、小切作业、磨浇口作业、打磨抛光作业和震壳作业,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降噪设备及系统研制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 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检测与分析, 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高频电场、电焊弧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臭氧、三氧化铬、二甲苯。经检测, 作业场所噪声合格率为88.9%, 其余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降噪设备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其关键控制点为电焊、喷漆、玻璃棉包装及打磨岗位。
  相似文献   

4.
为识别某海洋平台生产企业的电焊烟尘危害,分析其危害程度并寻找关键控制措施,对该企业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个体检测电焊烟尘浓度(C-TWA,总尘)最大值为6.73 mg/m3,超标率为30%;碳弧气刨、二氧化碳保护焊作业岗位是粉尘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和分析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造船厂舾装作业场所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氮氧化物、噪声、高温和工频电场等。其中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检测超标率分别为22%、28%和42%,噪声检测超标率为70%,高温检测超标率高达100.0%,苯系物、氮氧化物和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未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舾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SF_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浓强度水平,为企业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矽尘、铝合金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NO、NO_2、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弧光等。大罐间电焊工接触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浓度为4.62 mg/m~3,喷砂工接触矽尘CTWA最大浓度为3.15 mg/m~3,打磨间打磨工、喷砂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企业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17种,电焊工、喷粉工等部分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需加强上述岗位的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某船舶锚链制造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政府职业卫生监管及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其中编链闪焊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5.58 mg/m~3超过PC-TWA限值,编链工段各岗位噪声L_(EX8h),为88.1~89.7 d 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各岗位的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噪声强度、高温WBGT指数、紫外辐照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偏低,发现疑似职业病2人,职业禁忌证1人。结论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及措施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关键控制点包括编链闪焊粉尘防护、编链工段噪声和高温防护及浸漆操作毒物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航电枢纽建设施工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为施工过程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工程分析和对类似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该航电枢纽建设施工期职业病危害做出预测。结果该航电枢纽建设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矽尘、水泥尘、电焊烟尘、木粉尘、噪声、电离辐射(探伤作业)、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等,基保噪声强度可高达135 dB(A),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可高达31.88 mg/m3,电焊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可达到8.24 mg/m3。结论该航电枢纽施工期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浓度(强度)高、涉及的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多、影响范围广。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砂石材料的采挖、破碎岗位,焊接作业点,和混凝土搅拌、浇筑等作业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评价其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某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制造项目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确定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评价其防护措施。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毒物、噪声、粉尘、高温、手传振动、紫外辐射和工频电磁场。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超标率分别为:锰及其无机化合物(7.70%)、电焊烟尘(33.33%)、噪声(68.75%)和其他粉尘(14.29%)。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切割车间的焊接、切割和打磨区,涂装车间的喷漆间、调漆间、喷砂间及空压机房。企业应加强易超标岗位局部抽排风设施的设置及维护,降低毒物/粉尘浓度,加强高噪声作业场所人员的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制造企业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的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找出职业危害特点,提出职业卫生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结果电焊烟尘、锰尘、二甲苯、乙酸丁酯浓度以及噪声声级超标,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50%(9/18)的焊接检测岗位电焊烟尘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和Ⅱ级,56%(15/27)的焊接检测岗位锰尘危害作业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噪声测量岗位危害作业分级为Ⅰ~Ⅲ级;高温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结论该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严重,应改革生产工艺和引进先进设备,加大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党庆德  王坤  魏来  古勇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89-1291
目的识别与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以类比法为主,结合检查表法进行判断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在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布局、辅助用室设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在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方面需要加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苯、甲苯、二甲苯、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砂轮磨尘、二氧化锡、铜(烟)。类比检测结果:苯、甲苯、二甲苯、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氧化锡、铜(烟)、其他粉尘的C-TWA及C-STEL(或超限倍数)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噪声作业的电机测试、打磨、空气清洁、热套岗位8小时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建设方按照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建议认真落实,则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识别某铝重铸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关键控制点,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铝重铸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分级及关键控制点理论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氟化物、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氧化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矽尘、氧化铝尘、铝尘、电焊烟尘、高温、局部振动和紫外线,有害因素检测点检测结果合格率:矽尘均不合格,化学毒物、电焊烟尘和氧化铝尘点均合格,铝尘点合格率16.7%(1/6);局部振动点合格率75.0%(3/4)、噪声0.0%(0/7)、紫外线100.0%(1/1),和高温0.0%(0/2);2017年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肺纹理增多增粗、听力损失、血压/血糖偏高、尿糖阳性和尿隐血者总检出率46.7%(7/15)。结论某铝重铸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噪声、粉尘、高温和振动,应从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入手,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某凹印制版厂进行职业危害识别及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的尘毒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氧化铝粉尘、铜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三氧化铬、硫酸、氢氧化钠、盐酸、甲醛、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其中甲苯、甲醛污染严重,甲苯和甲醛的关键控制点为打样和研磨岗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某轧钢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该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矽尘、其他粉尘(氧化铁粉尘)、化学毒物(一氧化碳、氧化钙、三氧化铬(按Cr计))、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按MnO_2计)、氟化物(不含氟化氢)(按F计)和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和手传振动;除噪声岗位不合格率80.9%(17/21)、高温岗位不合格率22.2%(4/18)、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岗位不合格率50.0%(2/4)外,其余各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未超卫生限值。结论某轧钢厂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能有效地将噪声、高温、锰(按MnO_2计)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职业限值以内,应着重改善不合格岗位的生产工艺和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控制超限值作业岗位的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使其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公司硅锰合金生产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暴露水平及危害程度,判定其防护措施的有效性,为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检测、实验室检验等方法对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作业环境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_2)、电焊烟尘、紫外辐射、工频电场等暴露水平均低于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部分工种粉尘、噪声和高温暴露水平超标,其中粉尘TWA0.75~10.61 mg/m~3、噪声8 h等效声级84.0~93.6 dB(A)、高温31.0~37.8℃。结论粉尘、噪声、高温是该项目硅锰合金生产过程中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以广东省某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类比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经验法等方法分析预测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职业病危害,并探讨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工艺、工程、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结果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以及苯系物等,其中噪声超标率为46.7%,电焊烟尘CTWA超标率为56.3%,其他粉尘超标率为37.5%;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53.8%。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焊工、打磨工、油漆工和切割工,关键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措施、工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结论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噪声聋、振动病以及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苯系物中毒风险较高,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电梯设备公司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方法采取调查表法和检验检测法。结果该电梯设备公司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化学有害因素(苯系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铅及其无机化合物)、高温、噪声和紫外线。结论该电梯设备公司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石油化工施工期重点防控作业内容。方法对建设施工期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与分析。结果电焊烟尘检测结果合格率54.5%、木粉尘0.0%、其他粉尘0.0%、锰及其无机化合物36.3%、二甲苯75.0%、丁醇50.0%、噪声33.3%。结论石油化工施工期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焊接作业、防腐喷漆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采用检查表法、定量分级和定性分析法对某船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显示,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包括电焊烟尘)、毒物、噪声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空气中锰、二甲苯浓度以及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职业健康检查主要为工人的电测听、胸片和肺功能异常。提示造船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电焊、油漆、打磨、装配等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锰、二甲苯和噪声。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江门市某五金工艺品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和其他粉尘)、化学毒物(苯、甲苯、二甲苯、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氢氧化钠、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和紫外辐射等。检测工作场所19个点总粉尘浓度、30个点(10种)化学毒物浓度、3个点高温和2个点工频电场强度均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检测电焊紫外辐射9个点,合格率88.89%;检测噪声强度36个点,合格率55.56%。职业健康检查295人,未检出疑似职业病者。结论该企业化学毒物、粉尘、高温和工频电场危害控制效果良好,紫外辐射危害控制效果尚好,噪声危害控制效果较差。需进一步完善消声降噪措施和紫外辐射的个人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