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运动锻炼等指导。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辨证中医护理。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实验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有积极的影响,可改善患者血糖情况,提高遵医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遵医嘱评分(适量运动、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规律用药评分)。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指标和遵医嘱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医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值得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宋琼霞  王棋红 《新中医》2015,47(11):244-246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成药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遵医行为评分、身体恢复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遵医行为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褥疮恢复时间和糖尿病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身体恢复,并且安全可靠,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n=40)行常规护理,实验组(n=40)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三个月,实验组各项遵医行为指标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既能提高遵医行为,又有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传统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测量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干预后2组FPG、2h PG和Hb Alc水平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SD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11-19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FPG、2 hPG和HbA1c较干预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血糖监控、饮食控制、规律用药、适量运动等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食疗护理、中医护理常规、中医穴位的康复护理与中医运动养生。护理30天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值(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段血糖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梅小建  谢雅丽  廖梅霞 《新中医》2021,53(7):202-20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在护理方面,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的护理联合行为转变理论,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等变化。结果:护理前,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过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2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增高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行为转变理论可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八段锦锻炼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纳入社区慢病管理系统的10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干预,疗程6个月,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后患者FPG、Hb Alc含量。结果: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FPG及Hb Alc控制好于病程长的患者(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3个月、6个月患者Hb Alc临床控制效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且病程短的患者疗效优于病程较长的患者(P0.05);FPG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锻炼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FPG和Hb Alc,对病程短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医调护对糖尿病病人的疗效。方法:以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40例为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40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P2h PG)比较对照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内容在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提高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就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饮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以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接受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遵医行为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 h血糖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指标评分(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合理饮食、血糖监测等)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饮食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效果较好,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遵医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水平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促进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饮食-针灸-推拿-情志调理联合基础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血糖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治疗组35例饮食干预,针灸(足三里、脾俞、三阴交、肝俞、中脘、地机、三焦俞等),留针15min,1次/d;推拿:第八胸椎拇指按、点和一指禅等按摩,三种手法交替,逐渐增加力道和速度,2次/d,20min/次;情志调理,针对患者紧张和焦虑等情绪,及时采取调理措施,帮助他们树立健康乐观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连续护理与遵医嘱治疗7d为1疗程。观测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饮食管理、适量运动、按时用药、定期复检)、糖化血红蛋白(Hb Al)、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连续护理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针灸-推拿-情志调理联合基础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水平疗效,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内分泌科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入住医院内分泌科的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管理中,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模式,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出院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具有中医护理经验的护士根据中医护理方案行中医辨证施护.观察2组病例均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的依从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改正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的依从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改正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对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鱼腥草联合生活护理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鱼腥草联合生活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口服降血糖药物剂量减半,给予鱼腥草联合生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和血糖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F)、情感职能(RE)得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值(Hb 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联合生活护理,可减少糖尿病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剂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作用。方法:选择本辖区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建立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状况及行为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2h PG与FPG、Hb 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检测、调节饮食、遵医嘱用药及体育锻炼等行为指标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减少血糖水平波动引发的血管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中选取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6例,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PG、2h PG和Hb Alc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控制病情进展,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信任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红梅  杨晓春  傅水娟 《新中医》2020,52(11):164-166
目的:观察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开展护理管理。比较2组干预后遵医行为(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掌握、合理饮食) 及生活质量(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治疗方面) 评分,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辨体调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遵医的行为,更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