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刀微创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刀微创技术对患儿双下肢进行切割松解。每月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3个时间段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足背屈角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GMFM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及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刀微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够迅速取得显著的疗效,同时针刀微创治疗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药水疗中康复护理对痉挛性脑瘫患儿在缓解痉挛肌肌张力以及增加关节活动度中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康复护理中药水疗组与普通中药水疗组,各50例。均在水疗前和水疗3个疗程后进行痉挛肌肌张力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康复护理中药水疗组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痉挛肌肌张力的缓解程度以及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优于普通中药水疗组(P<0.01),障碍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中药水疗中康复护理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痉挛肌肌张力的缓解和增大关节活动度的疗效有显著影响,康复护理在中药水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浴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治疗前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并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采用药浴加推拿方法,作用于小腿三头肌及踝关节,结束后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及CSS评分,并评定其短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为85.5%,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为70.0%。结论:采用中药浴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障碍,短期内可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小腿三头肌痉挛,可作为痉挛型脑瘫临床辅助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6例,试验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复健训练治疗,试验组则给予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粗大运动(GMF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的腘窝角、足背屈角、足外展角的活动范围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方法对4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有效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肌张力进行评级,并对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以评定肌张力的改变情况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肌张力、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3.3%,81.0%,73.8%;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结合点穴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水疗疗法对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护理观察.方法 我科对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常规康复加水疗组30例(观察组)与常规康复训练30例(对照组),对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开展评定,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结果 水疗疗法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步行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6 min步行距离(6MWT)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FAC,MWS,6MWT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肢体痉挛和步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涡流气泡浴水疗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行涡流气泡水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在治疗1个与2个大疗程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运用Milani的正常儿童发育表中的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水疗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敏  赵红英  王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53-2454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总疗程为半年.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the gross function measure,GMFM)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蒸汽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家长知情同意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功能训练和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蒸汽浴疗法,两组治疗均为3个疗程,应用改良Ashworth法进行肌张力评分,观察两组肌张力缓解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肌张力评分为(1.15±0.71)分,较对照组的(1.49±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X^2=4.09,P〈0.05)。结论中药蒸汽浴可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悬吊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6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治疗差异,分为实验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实验组于其基础上配合悬吊训练,对比2组训练前后腓肠肌张力、GMFM评分、膝过伸角度、足背屈角以及Furl-Meyer评分.结果 实验组训练后腓肠肌张力[(1.28±0.21)级]、膝过伸角度[(4.46±3.02).]、足背屈角[(68.72±1.46).],明显小于对照组[(1.85±0.33)级、(5.98±3.21).、(87.45±1.63)°](P<0.05);实验组训练后GMFM评分[(78.35±3.68)]、Furl-Meyer评分[(86.34±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3.47±3.34)、(77.35±6.13)](P<0.05).结论 基于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悬吊训练,可有效减小脑瘫患儿腓肠肌张力,改善膝过伸症状,显著缓解运动障碍,具有积极实施意义.  相似文献   

12.
痉挛肌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瑞倩 《河北医药》2010,32(8):950-951
目的探讨痉挛肌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的康复疗效。方法将31例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以Bobath方法为主的康复功能指导和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给予痉挛肌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被动活动度、主动活动度、痉挛程度及步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儿步行能力在治疗后均有提高,治疗组步行能力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有显著疗效,同时可明显提高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康复液水疗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液辅助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常规疗法加普通水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液水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0%,86.0%(P<0.05)。结论康复液辅助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结合按摩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符合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的96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推拿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推拿疗法,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有同一康复医师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结合按摩疗法治疗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外洗。2组均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经过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针刺、中药外洗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康复综合治疗措施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6例痉挛性脑瘫儿童进行研究,并按数字双盲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物理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康复综合治疗。调查统计患儿康复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MAS评分、GMFM-88评分、WeeFIM评分及平衡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WeeFIM评分、GMFM-88评分及平衡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康复综合措施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水疗干预脑瘫高危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焕侠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89-1790
目的:探讨早期水疗干预对脑瘫高危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将120例脑瘫高危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每日进行1次水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睡眠质量、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及痉挛缓解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水疗干预能改善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射肉毒素A在痉挛性脑性瘫痪尖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4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注射肉素素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时用改良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关节被动活动角度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2组小腿三头肌张力、足背屈角和GMFM对照组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肉毒素A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独应用康复训练在减轻痉挛提高运动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水疗干预小儿痉挛型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56例痉挛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2组均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加用中药熏蒸和水疗法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水疗干预能有效改善小儿痉挛型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石蜡疗法配合Vojta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内收肌张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Vojta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蜡疗疗法配合Vojta训练治疗,每周6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内收肌张力改善情况、头颅CT器质性病变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治疗过程中注意环境、安全、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避免不良因素影响疗效。结果在肌张力改善方面,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4%、69.4%;2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在头颅CT器质性病变恢复方面,治疗组恢复率为3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石蜡疗法配合Vojta训练在短时间内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内收肌张力,改善头颅CT器质性病变,缩短康复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