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心复脉口服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采用乌头碱、氯化钡和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方法 ,探讨养心复脉口服液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养心复脉口服液 (19g· kg- 1 · d- 1 × 7d,38g· kg- 1 · d- 1 × 7d,ig)可明显对抗乌头碱、氯化钡、冠状动脉结扎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 ,其特点是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室性早搏 (VPB)、室性心动过速 (VT)和心室颤动 (VF)的剂量 ,推迟氯化钡致大鼠 VPB和 VT的发生时间及缩短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降低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大鼠 VPB的发生率。结论 :养心复脉口服液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芪珀生脉颗粒抗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整体疗效。[方法]采用尾静脉恒速泵入乌头碱溶液[10μg/m L,0.5 m L/(min·kg)]致大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心电图的相关指标,观察芪珀生脉颗粒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芪珀生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延迟大鼠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出现时间(P0.05或P0.01),其中芪珀生脉颗粒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还可显著延迟心脏停搏出现时间(P0.05或P0.01)及增加心脏停搏时乌头碱耐受量(P0.01)。[结论]芪珀生脉颗粒具有抗乌头碱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心复律胶囊治疗早搏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益气复律胶囊对早搏的药效。方法:观察对氯仿、乌头碱、Bacl2和冠状A结扎致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益心复律胶囊能降低氯仿致小鼠的室颤率,延迟乌头碱、氯化钡、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结论:益心复律胶囊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脉复律汤对乌头碱及氯化钙诱发大鼠各种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分别用乌头碱及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观察生脉复律汤对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特性的影响。结果生脉复律汤能明显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时间,并有降低心室颤动发生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生脉复律汤对氯化钙诱发心律失常无明显作用。结论生脉复律汤能够改善乌头碱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复平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Wi St 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罗帕酮组及心复平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连续给予预防性治疗1周,末次给药30分钟后,制备乌头碱及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每组大鼠出现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及死亡(CA)或心律失常恢复的时间。结果:心复平可明显对抗乌头碱及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其特点是提高乌头碱致大鼠出现VPB、VT、VF和CA的剂量;推迟氯化钡致大鼠发生VPB和VT的时间并缩短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论:心复平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调脉饮拆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调脉饮全方及拆方对3种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调脉饮全方组、凉血清热主药功效组、益气养心辅药功效组、行气通脉辅药功效组和阳性药普罗帕酮组。通过记录Ⅱ导心电图,观察调脉饮全方及拆方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性心律失常、结扎冠状动脉诱发大鼠心律失常3个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的作用。结果:调脉饮全方组与凉血清热组对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性心律失和结扎冠状动脉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调脉饮全方组与凉血清热组具有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影响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豚鼠分为对照组、苦参碱组(10,50,100μmol.L-1)、乌头碱组(1μmol.L-1)、乌头碱(1μmol.L-1)+苦参碱(50μmol.L-1)组,乌头碱(1μmol.L-1)+苦参碱(100μmol.L-1)组;采用标准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动作电位时程(APD)、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动作电位50%复极化时程(APD50)和90%复极化时程(APD90)。结果:苦参碱浓度依赖性(10,50,100μmol.L-1)适度延长APD50和APD90,降低APA;乌头碱明显延长APD(和对照组比较P<0.05),APD50,APD90;苦参碱(100μmol.L-1)能纠正乌头碱对APD,APD50,APD90的过度延长作用(和乌头碱组比较P<0.05或P<0.01)。苦参碱(100μmol.L-1)能显著降低APA(和乌头碱组比较P<0.05)。结论:苦参碱能纠正乌头碱对APD,APD50,APD90的过度延长作用,能使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APA降低,维持动作电位在正常范围可能是苦参碱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观察了粉防己碱对窦性心律下豚鼠左室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影响,计算出排除心率影响后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_(90c))和有效不应期(ERP_c)。结果表明粉防己碱可延长ERP_c,增加EPR_c/APD_(90c)比值,这可能是粉防己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理之一。结果还提示,粉防己碱不仅具有阻滞I_C(?)~(2+)的作用,而且对其它离子流(特别是I_k)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心肌细胞在缺钙-复钙损伤中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的方法,观察心室肌细胞在无钙-复钙损伤中快反应电位的幅值(APA)、时程(APD_(50)、APD_(90))、兴奋周期及兴奋节律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对该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1)短时间用无钙液灌流的离体大鼠心室肌,在再恢复钙灌流时发生了严重的钙反常损伤(P<0.05)。而在复钙灌流液中加入100μmol/L 川芎嗪时,能显著减轻钙反常损伤(P<0.05)。(2)川芎嗪在高钙液灌流的背景下,抗钙反常损伤的作用减弱。结论:钙拮抗作用是川芎嗪抗缺钙-复钙损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N—去甲基蝙蝠葛碱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哇巴因iv致豚鼠心律失常、乌头碱iv致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钙-氯化乙酰胆碱iv致小鼠房颤、电刺激致家兔室颤、大鼠冠脉结扎诱发的心律失常等模型证实N-去甲基蝙蝠葛碱的具抗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其作用剂量依赖性增强。离体试验表明N-去甲基蝙蝠葛碱浓度依赖性延长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D50、APD90,降低APA,减慢Vmax。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广枣中3种黄酮类成分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为找到1种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强的主要化学单体或简单复合物打下基础。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法,观察药物对乌头碱所致离体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给大鼠iv乌头碱致心律失常,观察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样品1、样品2使大鼠离体心脏室颤出现时间延长,出现所需乌头碱量增加,样品3使大鼠离体心脏室颤出现时间缩短,出现所需乌头碱量减少;样品1、样品2显著延长整体大鼠早搏、室速、室颤、心脏停搏出现时间,样品3使整体大鼠室速、室颤出现时间缩短。三者的上述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样品1、样品2能对抗乌头碱所导致心律失常,样品3可促进乌头碱所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组分823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建立氯仿致小鼠室颤模型和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奎尼丁组、823胶囊1~8号组。考察各组药物对氯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823胶囊1号和4号可降低小鼠室颤的发生率(P0.05),并且可以缩短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大鼠心律失常所持续的时间(P0.01)。正交分析结果表明,炙甘草为影响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主要因素,人参和炙甘草的协同作用好于其他的药物组合。结论823胶囊1号和4号可以显著地对抗心律失常,人参和炙甘草两味药物配伍具有较强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中,炙甘草为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起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益气升陷法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楷体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复制氯化钡、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分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诱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所需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明显缩短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出现室早、室速、室颤及心脏停搏的用量.结论:益气升陷法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乌头碱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记录总黄酮对乌头碱和哇巴因致室早(VP)、室颤(VF)、心脏停跳(HS)的剂量和冠状动脉结扎复灌至VP、VF及HS发生率。结果:总黄酮20,40mg/kg显著增加乌头碱致VP、VF及HS的阈剂量,减少冠脉结扎复灌诱发大鼠VP、VF及HS的发生率;可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VP、VF的阈剂量,但对致死剂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总黄酮对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蝙蝠葛果提取物(MD)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和降血压的作用。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的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常规测定血压。记录给乌头碱后出现的室早(VA)、室速(VT)、室颤(VF)时的乌头碱用量;记录给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维持时间;记录给蝙蝠葛果提取物自身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MD(40 mg·kg-1 i,v)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出现室早、室速时的乌头碱用量;MD(40,20 mg·kg-1 i,v)可明显提高大鼠出现室颤时乌头碱用量,可明显推迟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缩短维持时间;MD(40 mg·kg-1)降压效果明显,降压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MD对2种药物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MD有一定降压作用且降压效果明显持久。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抑制钙离子、钠离子跨膜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康心胶囊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心律失常,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室颤法研究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口服康心胶囊(0.25~1g/kg)可明显对抗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再灌注导致的缺血性心律失常和乌头碱及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减少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和延长小鼠死亡时间.结论:康心胶囊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交泰丸含药血清对单个心室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的影响,研究交泰丸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制备黄连组、肉桂组、黄连+肉桂组和交泰丸组、空白组血清,采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通过酶解法急性分离豚鼠心脏,得到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100 mL/L黄连+肉桂组抑制RMP、APA最显著(P0.05),且对Vmax抑制率最大(P0.05);150 mL/L交泰丸组对APD_(50)、APD_(90)和APD延长率最大(P0.05)。结论:交泰丸含药血清延长APD_(50)、APD_(90)和APD,延长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这可能是交泰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甘草苷对乌头碱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草苷对乌头碱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甘草苷对乌头碱引起的心肌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采用RT-PCR的方法,观察甘草苷与乌头碱配伍后对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编码基因Cav1.2 mRNA以及钾离子通道编码基因Kv4.3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半定量分析甘草苷与乌头碱配伍对上述离子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甘草苷可以减低由乌头碱导致的大鼠心肌细胞LDH释放;可以拮抗由乌头碱引起的Cavl.2基因的mRNA表达升高,和Kv4.3基因的mRNA表达的降低。结论:甘草苷与乌头碱配伍可以减轻乌头碱的毒性作用,这可能与甘草苷改善了乌头碱对心肌细胞钾、钙离子通道编码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调脉饮注射液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脉饮注射液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调脉饮注射液大、小剂量组,观察:对小鼠吸入氯仿所致室颤的保护作用;大鼠经20%乌拉坦6 mL.kg-1静脉麻醉后开胸,从颈静脉匀速滴入1.0μg.mL-1.min-1乌头碱溶液,豚鼠麻醉后从颈静脉匀速滴入10μg.mL-1.min-1哇巴因溶液,观察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和心搏停止的时间,然后换算为乌头碱和哇巴因的累积量;大鼠麻醉后开胸,结扎冠状动脉5 min后恢复冠脉供血,造成缺血再灌注,观察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制成10%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调脉饮注射液可以提高室颤阴性率,降低小鼠室颤的发生率(P<0.01);推迟大鼠室性早搏、室速及室颤的发生时间,提高乌头碱的累积用量,具有抗乌头碱心律失常(P<0.05)的作用;推迟豚鼠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提高哇巴因的累积用量,具有抗哇巴因心律失常(P<0.05)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能够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并能明显提高心肌SOD的活性。结论:调脉饮注射液能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鸡肝散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lsholtzia blanda,TFEB)抗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大鼠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iv垂体后叶素(pituitrnum,pit)、恒速iv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记录Ⅱ导ECG,分男观察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结果:TFEB 150、200mg/kg能显著减少结扎后15min内室性早博(ventricular extrasystole,VE)的发生次数,减少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的动物数,降低iv pit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的百分率;TFEB各剂量组均能极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VE的阈值,TFEB 300mg/kg还能显著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VT、VF和心脏停搏(heart stop,HS)的阈值.结论:TFEB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