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可作为乳腺癌治疗一种辅助方案,能改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加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李秀玲  徐建国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56-1658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96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团体心理治疗,能减少其负性情绪,降低其焦虑、抑郁发生率,并改善生存质量,可作为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对减轻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抑郁情绪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15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个性化的临床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后抑郁情绪的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3±3.1)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59.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八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F-36八个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八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存在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多方面个性化的临床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74)调查,并分析负性情绪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各条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合并抑郁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焦虑或单纯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手术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抑郁、焦虑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05例SLE确诊患者,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 SLE组经SDS测评判定为抑郁患病率为61.9%,SAS测评判定为焦虑患病率为45.7%,抑郁和焦虑同时存在者患病率为23.8%,SDS和SAS平均总分分别为(49±11.69)和(44±12.84),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发现疾病活动度评分越高,SDS和SAS评分就越高。结论 SLE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且疾病活动越重,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这对及早对SLE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MHD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2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命质量量表(MOS SF-36)进行评估。结果122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情绪16例,抑郁情绪29例,且主要集中发生在透析龄3~5年中。焦虑患者MOS SF-36量表各维度(除SF外)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患者MOS SF-36量表中RP、VT及MH维度评分与无抑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风险较大,特别是透析龄较大的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均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彩炼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04-1105
目的调查住院青年癌症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探讨综合的心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2例青年癌症患者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SAS、SDS评定结果。结果青年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0.65%、74.19%,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青年癌症患者有更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综合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中晚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06/2016-12在河北省民政总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196例接受同期放化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心理干预组98例,对照组患者于同期放化疗期时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于治疗前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和EORTC 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595和23.226,P0.01),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59、4.746、2.820和3.606,P0.05),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丧失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3、3.005、3.620、3.381和4.223,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中晚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同住院时期的心理特点,为临床治疗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收住入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30例,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病人入院时、出院前分别进行2次心理问卷调查,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及自身前后的比较.结果:入院时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及入院时、出院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且这些负性情绪通过有效治疗、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住院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干预前(SDS)、(S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SAS)、(SDS)分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心理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得以舒缓、病情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患者心身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选取接收的104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情况、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与角色功能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性管理与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运用磁性管理及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8.91±4.93)分、(40.24±5.2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P0.001)。而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性管理配合针对性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嗣手术期认知治疗对消化道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干预效应.方法 对135例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干预组在围手术期实施认知治疗.比较SAS、SDS分值和疗效、住院时间,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1)手术前患者的SAS和SDS分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值(P<0.01),表明患者术前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2)干预组的SAS和SDS分值术后显著降低术前(P<0.01),也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1),恢复至全国常模水平(P>0.05),提示认知治疗干预能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3)尽管两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围手术期消化道手术患者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治疗可减轻嗣手术期焦虑抑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20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以PSQI>8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将200例患者分为PSQI≤8分组(53例)和>8分组(147例),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PSQI>8分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54.42%、44.21%)明显高于PSQI≤8分组患者(18.86%、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8分组患者与PSQI≤8组的患者的SAS分值[(62.07±9.30)分、(49.16±10.23)分],SDS分值[(59.06±9.56)分、(51.69±11.46)分]均高于国内常模[SAS(33.80±5.90)分、SDS(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虽然无明显失眠,其焦虑、抑郁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程度越重,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于入院后24 h内进行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估,选取SAS或SDS评分高于常模的17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还接受研究者依据心理干预模式给予的系统、规范、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入院后15 d对两组患者再次评估并与干预前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干预前后精神状态评分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54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健康宣教后明显改善(P<0.05),且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减小,ISI增大(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减小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易于控制,延缓糖尿病的恶性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心理因素对女大学生痛经患者的影响,为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量表(LES)对110例痛经患者(痛经组)及90例无痛经者(对照组)进行评分.结果 痛经患者内外向分值显著低于无痛经者(p<0.01),而神经质、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分值显著高于无痛经者(p<0.01),痛经者神经质与SDS、SAS、LES分值之间呈正相关(p<0.01);痛经组主观支持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痛经患者具有明显内向和神经质、焦虑、抑郁个性,并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更需要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中国保健》2008,16(9):292-2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病人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病人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2016年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并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BRE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析AID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28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评分(63.57±12.71)分,社会支持评分(30.14±2.88)分,焦虑评分(66.14±5.99)分,抑郁评分(70.75±5.49)分;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女性低于男性,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服药时间与生存质量总分无相关性(均P0.05);患者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且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心理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rs=0.388~0.696,P0.05);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生存质量量表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s=-0.629~-0.416,P0.05)。结论 28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AID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强社会支持,不断提高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对成人癫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88例成人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随访护理6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用药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漏服药物、擅自变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漏服药物、擅自变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并且研究组患者漏服药物、擅自变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SDS及SA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药物影响、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药物影响、情绪健康、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药物影响、情绪健康、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护理用于成人癫痫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