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于术后8~15(10.5±1.5)周愈合,无关节面塌陷。术后膝关节稳定,无一例出现松弛。按Rasmussen疗效评分标准,优26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结论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可减少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外侧手术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戌关节,其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而且踝部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体严重伤残。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根据踝关节骨折的特点,通过改良手术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17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重庆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参与本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侧入路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手术。对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统计,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可以采用后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应用内、外侧入路辅助后内侧入路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3例,治疗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56岁。左侧5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者2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者1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V型4例,Ⅵ型  相似文献   

5.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前入路锨盖屈膝屈髋下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9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18~ 46岁 ,平均 33岁。跌伤 5例 ,碰伤 1例 ,砸伤 3例。伤后当天入院 4例 ,第 2天入院 2例 ,3天后入院 3例 ;合并同侧踝关节扭伤 3例 ,双侧 Colle's骨折 2例。2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膝前正中切口 ,切断髌韧带胫骨结节附着部 ,向上翻转 ,屈膝 ,充分显露胫骨平台 ,直视下复位 (力求解剖复位 ) ,根据情况用骨栓或克氏钢针及钢丝固定。对位满意后检查骨折处稳定 ,用生理盐水冲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胫骨平台三柱分型,并根据分型结果进行改良后后内侧倒L型入路手术或改良后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型入路手术治疗,回顾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端复位患者优良率为100.00%,术后即刻、术后1年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PA)、胫骨平台内翻角(P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0%。结论:后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柱骨折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骨折症状及胫骨平面角度,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后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内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手术治疗指标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侧入路的治疗方式应用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合并后柱骨折和外侧柱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30例患者随防11~2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6~22周,平均18.5周;末次随访HSS评分81~93分,平均84分;术后Rasmussen评分14~18分,平均1 6.3分。结论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合并后柱骨折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显露从而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良好的力线、坚强内固定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临床较少见,专门论述此类骨折的文献不多,Khan RM于2000年在他的《胫骨平台骨折--一种新的分类表》中将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列为第三型第二种-P2型,并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自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后侧人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杜泽坤  田鸿来 《中医正骨》2023,(12):50-52+68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但单独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却并不多见。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结构特殊,暴露较为困难,导致发生在该部位的骨折治疗较为棘手。为了更好地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很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手术入路来增加手术暴露范围,并通过改良现有内固定物或设计新的内固定物来增强固定效果。本文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内固定物及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此类骨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术后采用Ras-mussen评价患者的术后骨折恢复质量,术后12个月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出血量(301.82±48.39)m L;手术时间(122.15±26.56)min;骨折X线愈合时间(92.78±12.55)d。患者术后的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翻角与后倾角术后12个月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术后12个月的平均HSS膝关节评分为(91.26±6.01)分;术后的平均Ras-mussen评分为(15.67±1.36)分。结论应用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单纯骨科手术比较,观察内外侧入路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30):采用采用内外侧入路、双钢板手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对照组(n=30):仅采用单纯的内外侧入路、双钢板手术。比较2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其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Rasmussen胫骨骼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为22.88±5.70,治疗后3个月为27.22±5.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22±6.11、20.13±6.32(P0.05)。结论内外侧入路术联合活血止痛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疗效优势,促进关节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7例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三组,A组(25例)患者接受膝正中入路手术治疗,B组(29例)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C组(23例)患者接受双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并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三种入路中以双侧入路手术时间最长,且术中出血量最多,三种方法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总优良率为87.0%,显著好于A组(P<0.05),但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最佳,但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的弊端,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河南 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及并发 症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伸直度及内外侧后倾角(PA)、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3.02 %) 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5 %)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46.19 ± 28.53)mL 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 (92.76 ± 9.24)min、负重下地时间(81.08 ± 10.52) d 短于对照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91.75 ± 3.40)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24.83 ± 11.18)°、膝关节伸直度 (–1.28 ± 0.31)° 高于对照组,内侧 PA(7.96 ± 1.03)°、外侧 PA(6.62 ± 0.87)°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选取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术 后能够早期下地活动,且并发症少,可改善 PA 和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谢波  毛玉峰  卢永春  刘承涛 《中医正骨》2010,22(12):59-60,62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是比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由于膝关节在屈曲位受到轴向暴力,造成胫骨平台后髁在冠状面上劈裂或塌陷,暴力严重时可使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移位,从而造成交叉韧带损伤或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甚至造成半月板或邻近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15例为研究样本,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27±4.25)min,骨折愈合时间(17.21±2.34)周,完全负重时间(17.19±2.26)周,膝关节总屈伸度(116.32±3.23)°,HSS评分(84.52±3.48)分,优良率为93.33%,包括优13例,良1例,可1例。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具有创伤小、暴露清楚,内固定钢板安放便捷等优势,且复位效果良好,可作为临床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锁定接骨板实施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asmussen评分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及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接骨板改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单纯或者复杂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胫骨平台内或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有用单侧钢板内固定、双侧钢板内固定及单纯螺钉内固定对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结果:本组共126例,随访12~48个月,总优良率为96%.结论:单侧钢板内固定适用于Schatzker分类的Ⅰ~Ⅳ型骨折,而双侧钢板内固定适用于Ⅴ~Ⅵ型的骨折,单纯螺钉内固定可用于Ⅰ~Ⅲ内固定型骨折.术中植骨可以减少术常常发生的后胫骨平台的下陷,而且能早期屈膝以及进行负重功能锻炼,进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28例包括Schatzker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5例、Ⅳ型3例、V型4例,常规手法和关节镜检查损伤情况,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Ⅰ~Ⅲ型骨折选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Ⅳ~V型骨折则应用微创法植入支持钢板。结果:术后3个月HSS评分[1],优1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术后1年HSS评分,优16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5%。术后X线示关节面平整,无塌陷。结论:掌握不同的适应症并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即能较好地微创处理多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