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麻疹流行特点和流行现状,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云县2005~2009年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密云县累计发生麻疹病例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4/10万。麻疹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12月~次年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8.98%;本地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组和≥30岁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主要集中在15~30岁;共发生2起暴发疫情,均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工厂。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发病22例,占总病例数的20.56%;38例属于流动人口,89例为本地人口,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免疫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8月龄仍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城乡结合部和山区应切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重点防控外来人口中的麻疹暴发疫情;对本地适龄成人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成人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宣武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北京市宣武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宣武区累计发生麻疹228例,发病率为4.20/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该市人口。麻疹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高峰。8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1.84%,15~35岁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65.35%。该市病例中有免疫史比例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病例。患者病前7~21 d就诊史比例较高,院内感染是造成麻疹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结论开展育龄妇女的预防接种,提高流动人口麻疹免疫覆盖率,同时控制医院内感染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锡新区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策略。方法对无锡新区2005—2015年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无锡新区2005—2015年麻疹发病率在0~21.34/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为5.46/10万,1—8月为主要流行期,病例主要集中在江溪、旺庄两街道,男女比1.22∶1,<5岁散居儿童为麻疹高发组,流动人口病例数高于户籍人口。有免疫史病例仅占13.09%。结论 2005—2015年新区麻疹疫情以儿童麻疹为主,建议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提高免疫接种覆盖面和及时率,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5—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MSS)的运转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疑似麻疹患者3 582例,确诊3 161例,年均发病率为17.1/10万。麻疹全年均有发病,以3—6月为高峰。8月龄—14岁患者中,有免疫史的占38.2%。对报告的麻疹疑似患者48 h调查率为94.0%~100.0%,血标本采集率从48.3%提高至2014年的98.6%,血标本采集后3 d内送达率以及血清学结果 4 d内反馈率均〉80.0%。暴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为60.0%~100.0%,实验室确诊率为100.0%。结论麻疹疫情呈现周期性波动,免疫空白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和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重庆市渝北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2004~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重庆市渝北区2004~2008年麻疹发病723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12.66/10万,流动人口发病255例,占35.27%;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45:1;发病居前两位的职业为散居儿童和学生;≥20岁成人、8月龄~7岁儿童、<8月龄婴儿,分别占21.99%、33.89%、16.74%,发病年龄呈双峰性;对723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0.75%、37.21%、42.04%。结论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流动人口MV接种率低,提高MV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2015年麻疹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南京市共监测麻疹疑似病例2 29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 294例,确诊病例中本地病例668例(51.62%),外地病例626例(48.38%)。本地麻疹报告发病率8.19/10万,以散发为主,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4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以<8月龄儿童和≥20岁成人为主,多为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97.30%),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为化工园区、溧水区、浦口区。外地麻疹病例发病趋势基本与本地病例一致。结论 2015年南京市麻疹疫情有所反弹,外地病例所占比例较高,应继续提高人群含麻疹类成分疫苗的接种率,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减少人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我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为进一步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散发为主。发病率6.69/10万,流动人口发病占42.86%,本地人口发病率为3.82/10万,流动人口发病直接影响着我市麻疹的发病水平;0—8岁儿童占总病例的90.29%,0-1岁儿童为发病高峰占55.34%,其中〈8月龄、8月龄-1岁分别占的21.04%和34.30%;8月龄-6岁儿童有效接种率为72%—84%。结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提高流动儿童MV接种率;将MV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或给育龄妇女注射一剂次MV疫苗;提高初免及时率;加强冷链管理与人员培训,确保接种质量等是我市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宁波市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29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50/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县(市)。流动人口发病987例,占33.65%。≥20岁成人、8月龄~7岁儿童、<8月龄婴儿,分别占39.44%、30.11%、14.12%。对1705例麻疹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6.7%、48.6%、34.7%。结论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流动人口MV接种率低,提高MV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2015年望谟县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2月25日望谟县报告的麻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此次麻疹暴发疫情历时68 d,共报告麻疹病例53例,发病率为16.5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至18岁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疫情呈点多面广的流行;病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次占13.21%,0剂次占16.98%,免疫史不详占69.81%;麻疹IgM抗体和麻疹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96.43%,病毒分离鉴定麻疹病毒阳性率为25.92%。结论 基层防保网络薄弱、常规免疫接种存在薄弱环节及监测系统不敏感延误疫情处置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促进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的实施。方法收集全县2006年麻疹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全县共发生8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141例,总罹患率为5.20%,波及9所小学、5所幼儿园、28个村(居委会),发病高峰在4月1—20日,持续时间10~57d,90.78%的病例集中在8月龄~12岁儿童,男女比1:1.014,幼托儿童和小学生患者占50.35%,≥8月龄的患者中35.11%无免疫史、44.27%免疫史不详、28.24%为免疫失败者,早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2.90%,全县8月龄~12岁儿童应急接种率达94.40%,暴发疫情迅速被控制。结论麻疹暴发集中在春季,发病年龄集中在8月龄~12岁,多发生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的政府所在地周围,尤其学校和幼儿园是高发区域;引起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率不高;巩固和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针对重点地区、人群,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或应急免疫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5年无锡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67.49/100万(442例),发病高峰在4月份,新区、滨湖区、惠山区发病率居前3位,流动人口病例占51.36%(22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52.94%的病例免疫史不详(234例),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2015年无锡市麻疹疫情严峻,应继续提高人群含麻疹类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ed Vaccine, MCV)的免疫水平,并加强流动人口免疫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常熟市麻疹发病特征。方法对常熟市2006—2015年麻疹个案调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常熟市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529例,年均发病率为2.82/10万,无死亡病例。2015年发生暴发疫情1起,涉及病例9例。3-6月为高发季节(392例,占74.10%);高发年龄为<8月龄散居儿童及>15岁成人;男女性别无差异;2006—2010年病例以散居儿童最多,2011—2015年以工人最多;辖区10个乡镇均有麻疹病例报告,虞山镇、辛庄镇、梅李镇发病例数居前3位;有免疫史者占0.76%,无免疫史者占67.11%,免疫史不详者占32.13%。结论持续保持高水平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加强流动人口人群调查,切实做到消除免疫空白,及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控防治是控制麻疹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铜陵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铜陵市2004~2009年共报告麻疹2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流动人口发病80例占32.65%。大于18岁成人、7~18岁的学生、8月龄~6岁儿童、小于8月龄婴儿发病数分别占41.22%、15.92%、21.63%、21.63%。245例麻疹患者,有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分别占13.47%、44.49%、42.04%。结论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流动人口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率低,提高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大兴区六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大兴区2000—2005年本市人口麻疹发病率为0.91/10万~2.20/10万,符合北京市麻疹的发病水平,但是随着大兴区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成为主要发病群体,麻疹暴发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为探索疫情暴发原因。为麻疹防治提供依据,现将大兴区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6年深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免疫监测报告系统对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深圳市麻疹发病率为25.76/10万,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特区外发病率高于特区内;69.3%的病例集中在4~8月份;麻疹发病以5岁以下(52.20%)和15岁以上(36.58%)年龄组为主;在≥8月龄的确诊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仅有4.87%;麻疹发病呈散发和暴发并存的模式。结论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较高,提高人口免疫接种率,是深圳市消除麻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江苏省麻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江苏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6 666例,年均发病率为1.19/10万,2015年发病率最高(5.69/10万),2012年最低(0.06/10万)。全省13个设区市均有病例报告;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占76.66%);<8月龄儿童和≥15岁成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21.68%、58.62%,以散居儿童占比最高(37.80%),其次是农民(占21.47%)和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0.91%)。主要以无免疫史病例(占46.95%)、免疫史不详(占45.00%)为主,流动人口病例占61.78%,其中≥15岁成人组病例占比(47.30%)低于本地户籍病例(76.92%),<8月龄、8~23月龄病例占比(28.87%、17.68%)均高于本地户籍(10.05%、7.46%)。结论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适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肖雷  王凤双  吴殚  冯冉  唐莹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19-2121
目的了解2004—2010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共发生麻疹536例,发病率9.80/10万;其中,流动人口发病率25.20/10万,高于本市人口。3—5月份为高发季节。流动人口聚集区麻疹高发,天竺镇、顺义城区、仁和镇、李桥镇、后沙峪镇发病占66.92%。<5岁组儿童发病占病例总数的57.25%,15~34岁年龄组占28.26%;其中,此年龄段流动人口发病占62.82%,5岁以下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麻疹发病主要人群。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患者中,15岁以上人群占49.54%,8月龄~5岁年龄组占39.08%,其中,流动人口病例数分别占64.81%和63.78%。15岁以上成人和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流动人口麻疹疫苗接种率较低是造成麻疹高发的重要因素;近2年来62.11%的5岁内患者病前7-21 d有就医史,院内感染是造成麻疹高发的又一重要因素。结论流动人口聚集区仍是麻疹防控重点区域,相关预防接种工作应继续加强,控制医院内感染,加强麻疹监测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顺义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地区分布表现为本市人口以城区居多,流动人口以近郊外来人口聚集地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3~5月份发病高峰;本市人口发病以﹤1岁年龄组为主,﹤8月龄儿童占较大比例,还存在1个成人发病小高峰;流动人口发病以0~9岁为主,﹤8月龄儿童也占有一定比例,各年龄组发病均较多,相对于本市人口,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更接近于自然感染。[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同时可考虑定6月龄为麻疹免疫的初免月龄,给育龄妇女生育前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以减少小月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疫情特征变化,评价强化免疫效果,为实现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流行病学分析2010年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10年共报告麻疹确珍病例1 086例,强化免疫后丰台区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2008—2010年平均发病率为21.5/10万,2011年下降至0.6/10万;病例在城乡散在分布,多为流动人口,主要由1岁以内儿童病例(30.1%)和15岁以上成人病例(55.5%)组成。结论丰台区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效果非常显著,麻疹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重大变化,需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巩固强化免疫成果,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2—2015年慈溪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15年慈溪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等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2015年慈溪市共报告麻疹97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0/10万。3—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麻疹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60.27%,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比分别从2002年的13.58%和17.68%上升到2015年的40.74%和48.15%。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病例占17.97%,本地人口有免疫史的比例高于流动人口(P0.01)。结论流动人口是慈溪市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人群,应积极做好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