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心肺复苏术与海姆立克急救法为重点,研究吉林省城市初中生安全急救健康素养掌握情况,以期为日后制定可提升初中生安全急救健康素养的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吉林省城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基线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干预结束6个月后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以各知识点净增长率与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基线调查阶段,干预组2776人,对照组2347人,初中生对两类安全急救技能的认知水平较低,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心肺复苏术所有知识点的完全掌握率分别为2.2%和1.4%,对海姆立克所有知识点的完全知晓率分别为2.6%和1.3%。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学生对两类安全急救技能的认知程度均有提高。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两类安全急救技能的净增长率均为73.2%,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1.54和2.01,均大于1.17,即干预成功。结论吉林省城市初中生安全急救相关技能的基础掌握率较低,经针对性干预培训后,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两类技能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芜湖市医学院校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认知水平、培训现状、急救知识知晓途径、施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为增强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提高应急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咨询,自主制定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芜湖市2所医学院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掌握心肺复苏术中按压部位的人数最多,占18.41%,其他急救知识中掌握本地急救电话人数最多,占33.89%;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48.95%以上的同学愿意对别人施救;影响学生不愿意实施急救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自身能力不足,占47.28%。结论芜湖市医学院校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不佳,需大力提高其现场急救能力和加强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 2014年11月随机抽取本院大一学生9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学生获取急救知识主要来源是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73.29%和63.36%);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火灾83.33%、犬类咬伤69.43%、触电61.70%、地震60.04%;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率只有0.33%、眼球穿通伤9.16%、扭伤10.49%、止血方法 11.92%,基本医学知识及处理知晓率均在50%以下。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匮乏,急需开设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高职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丽水学院大学新生心肺复苏知识及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现状。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9月来自丽水学院2020年级不同专业的450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一般资料、心肺复苏术知晓情况、心肺复苏知识的获取途径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心肺复苏术的平均知晓率为49.6%。8项急心肺复苏术知晓率最高为胸外按压位置,知晓率为88.5%,最低的为按压停歇时间,知晓率仅为27.6%。不同性别、专业、民族和家庭住址的大学新生中,女生比男生知晓率高;汉族比少数民族知晓率高;理工类比人文社科类知晓率高;家住郊区者知晓率最高,家住农村者次之,家住城市者最低;大学新生中,心肺复苏主要知识来源依次为网络、电视和广播、其他社会宣传、参加培训、与他人交流、报刊和杂志。结论 大学新生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技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于安全急救意识的知晓现况,为大学生增强自身安全急救意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柳州部分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1000名进行对于安全急救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对表观伤口处理、非表观伤口处理、安全理论常识的总体了解率偏低,在对伤口急救处理的现况比较中,处理手被划伤、鱼刺等异物卡在喉咙、误服农药、小腿骨折、车祸骨折院前处理、心肺复苏口对口呼吸与心脏挤压次数及止血方法的选择等在两组大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它项目如眼穿痛伤的处理、鼻出血的处理、突发心梗的处理及夏季晒伤处理等在两组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对象想要获得安全急救知识的途径主要有情景模拟、观看安全急救短片和真人直播。结论:柳州市大学生的安全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偏低且不全面,学生了解关于安全急救方面的知识主观意识不强。大学生应主动接受学习安全急救知识并掌握部分急救技能,高校也应加强安全急救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根芝  胡高楼  林佳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402-403,33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师范大学93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师范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参差不齐,大学生急救项目基本掌握情况:能正确拨打120电话的占97.87%,会晕厥急救的占26.12%,心肺复苏术没有人基本掌握,其余各项均在20%以下;是否接受过《大学生健康教程》课程学习,对大学生急救知识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χ2=56.95,P<0.01);96.00%的大学生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不佳,急需开设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师范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现状及需求,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某高校325名在校理工科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调查,并进行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于培训教育后再次调查,并将2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被测试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堪忧.经培训,学生的心肺复苏及其他急救知识水平提高明显,急救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学习前的29.7%上升至培训教育后的69.0%(P<0.01).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教育十分必要,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某高校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对急救教育的态度以及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开展高校急救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某高校6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来源较分散,主要来源是电视、课本及教师等;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全面,紧急救助电话号的知晓率为70.30%,人工呼吸急救方法知晓率为66.77%,动物咬伤处理方式知晓率仅为47.04%,其他急救知识知晓率为65.0%~75.8%;35.36%的大学生曾遭遇急救情况,有30.05%的大学生曾接受急救知识训练,95.30%的大学生希望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结论急救知识的推广已成迫切需要,应积极开展高校急救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广州市大学生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和提高急救意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匿名自填问卷对广州市4所高校的1 0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9±1.8)分,大学生对急救电话号码、生活常见伤处理等知晓率均超过60%,而对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止血带使用等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6.7%和24.5%;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亲友是否患病和3年内是否参加急救培训等不同特征的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急救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与急救能力自评结果无相关性(P0.05);急救态度平均得分为(23.44±3.2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急救行为、急救能力自评得分、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觉健康状况是其影响因素;急救行为平均得分为(22.19±3.46)分,急救态度得分、亲友从事医药行业、最近3年是否参加急救培训是其影响因素;大学生中未参加急救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课程开展少(48.2%)。结论广州市大学生急救态度和行为积极,但急救知识掌握不理想,高校应探索多种普及方式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急救意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事件的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但是在灾害事故发生现场,更多的人是束手无策,因而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术等基本急救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的认知和现场急救操作技能水平,笔者对安徽省芜湖市5所高校8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相关问卷调查和100名大学生的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能力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了解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及相关课程实施前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探讨非医学专业高校急救知识的课程安排与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理学院在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常识》选修课,比较授课前后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 381名被调查者中,95.5%认为有必要学习急救常识,82.4%认为应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常识,开课前仅有14.7%掌握部分急救技能.培训前后大学生对常用急救常识的了解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课堂理论讲授、急救操作视频观看以及现场模型操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救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两所医学类院校在读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模型分析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738名大学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7%。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12.87±3.02)分,及格率为71.1%。大学生对黄金四分钟、搬运交通伤员的方法、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9.39%、85.47%、85.10%。但对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和心肺复苏的流程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5.33%和32.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752,95%CI=1.368~2.224)、年龄(相对于≥23岁,17~岁OR=2.692,95%CI=1.809~4.004;20~岁OR=1.835,95%CI=1.316~2.558)、学校(OR=1.576,95%CI=1.136~2.187)、专业(相对于非医学专业,护理专业OR=4.057,95%CI=2.362~6.969、临床医学专业OR=...  相似文献   

13.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信行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饮水方面的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715名学生,对大学生饮水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每天饮水量为1 500~1 700 mL知晓率为19.0%;对于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的知晓率为95.0%,对临睡前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为3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x2值分别为22.16,12.49,P值均<0.05);对饮水不足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3%,14.3%,2.2%,二年级学生对于饮水不足与中风之间关系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x2=11.10,P<0.05).大学生理想获得饮水知识的途径比例最高为网络(60.0%),其次为校园宣传/课堂教学(48.3%).99.6%的大学生认为饮水对健康重要,98.3%愿意改变饮水习惯,93.0%愿意关注饮水宣教,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5.46,6.49,8.01,P值均<0.05).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晨起空腹、临睡前饮水比例分别为48.4%和40.7%,45.5%想起来就喝水.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识不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饮水知识存在差异.大学生饮水态度较好,但饮水行为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认知状况,为进一步开展MERS防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学院—专业—年级最优分配分层抽样方法,在杭州市某高校医学和非医学专业中各抽取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MERS核心知识和健康教育情况等,比较不同专业、年级大学生MERS知识知晓率差异。结果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问卷有效率为88.00%。大学生MERS总体知晓率为25.95%,医学专业学生MERS总体知晓率为33.33%,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19.93%(P0.05);男生MERS总体知晓率为32.67%,高于女生的21.78%(P0.05)。受大学生欢迎的知识获取途径为网络或电视、学校教育和宣传栏;受大学生欢迎的宣传材料为图画为主的材料(宣传画)和网页版材料包括"文字+图片""文字+视频"和"动画/演示"3种传播形式。结论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MERS总体知晓率低,应通过有效途径加强MERS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对急救教育的态度以及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开展高中急救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对高中1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急救知识来源较窄,主要来源电视、网络、急救技能掌握不够全面,紧急救助电话知晓率为57%,中暑、溺水、外伤处理方式知晓率仅为30%,其他急救知识知晓率为30.5 ~ 49%。25%的高中学生曾遭遇急救情况,有10%的学生曾接受过急救训练。95%的高中学生希望学习急救知识的技能。结论急救知识的推广已成迫切需要。应积极开展青少年急救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性病及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在武汉地区的高校医学专业大学生,分层整群抽样,对调查对象进行无记名的自填式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985名女大学生,她们对艾滋病、淋病和梅毒的知晓率均在95%以上,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1%以上。除了对同性恋知晓率较低外,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对艾滋病主要高危行为和高危人群的知晓率均在85%以上。但有6.90%的学生错误地把蚊子叮咬等当作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100%安全套行动"的人仅有1.50%,知道"性行为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也仅有27.00%。[结论]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生具有一定的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在校非医学专业学生急救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在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急救培训、培训内容的调整、培训效果的完善提供依据。
方法 2018年1月-3月间,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某高校非医学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316人,采用自编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现状研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被调查的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急救知识合格人数为140人(占44.30%)。生活中常遇到的鱼刺卡住、蛇咬伤、手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知晓率仅有28.48%、37.03%、24.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急救经历、急救课程与培训、学校开设急救课程是影响急救知识水平掌握的影响因素。城镇学生急救知识合格的可能性是农村学生的2.020倍(P < 0.05);有过急救经历的学生急救知识合格的可能性是没有急救经历学生的4.237倍(P < 0.01);参加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学生急救知识合格的可能性是没有急救知识培训学生的6.108倍(P < 0.01);学校开设有急救知识课程的学生急救知识合格的可能性是没有开设急救知识课程学生的6.107倍(P < 0.01)。
结论 当前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不容乐观。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加强急救知识的课程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为对其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05名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学生对急救电话的知晓率为93.1%,在5项急救技能自评中学生选择“完全掌握”所占百分比最少,分别是4.9%、4.9%、4.9%、5.9%和5.9%,学生的急救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网络;培训现状:93.1%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急救培训;培训需求:90.2%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和需要掌握急救知识技能,71.6%的学生希望接受多媒体讲授与模拟实践的综合培训方式,并且超过一半的学生(57.8%)愿意医院从事急救医学教学的教师作为培训教师。结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力度,促进其急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为规范、系统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长春市某高校1 2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及格率为47.5%,不同性别、年级、有无急救知识培训经历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及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95,7.894,168.032,P〈0.05)。不同性别和是否有急救培训经历的大学生对陌生人施救意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69和41.214,P〈0.05)。大学生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为网络电视和书籍报刊,分别占85.3%和83.1%。96.0%的大学生愿意学习相关急救知识,希望的学习形式为开设急救知识课程、专家讲座和阅读急救手册,分别占83.3%,73.6%和71.2%。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低,应加强对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以减轻伤害程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县农村人口急救知识知晓率水平,为制定针对性培训策略和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某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15个村≥18岁常住人口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县农村人口主要急救知识知晓率:心肺复苏为37.1%,但规范操作仅2.5%;止血内容达78.9%,选择传统伤口按压达73.9%,但正确处理止血仅0.7%;获得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84.6%)和生活经验(68.6%);求救行为、心肺复苏操作、止血知识及操作知晓率18~29岁、30~49岁组较高。结论应通过农村师资培训、多方位宣教、建立标准化的简单易学课程,针对农村务工人员把急救知识纳入岗前培训和企业准入条件,建立长效机制,以提高农村人口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