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霞平  胡琳丽 《新中医》2021,53(2):191-19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下肢平衡能力(BBS)评分、四肢瘫功能指数(QIF)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等Fugl-Meye评分及总分均较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QIF评分均较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BBS、QI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下肢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患者痉挛发生率、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加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疗程为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MA评价法与BI评分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痉挛防治情况及治疗前后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痉挛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增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大(P0.05)。结论:早期采用针灸辅以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有助于防治痉挛,并提升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给予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照组仅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PASS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的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SS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治疗组的PASS评分以及6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的肢体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过程中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的对比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对比中,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过程中采取针灸治疗可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饮食、认知、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及常规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治疗。对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ARA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时,使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疗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中药透敷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联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下肢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增加,联合组患者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透敷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走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9):1281-1283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联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取关元、滑肉门、上风湿点、外陵、下风湿点等穴位辨证加减论治,同时采用分期运动疗法。对照组只给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运动功能障碍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5%(P0.05);观察组治疗后NDS、FAM以及MBI评分改善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腹针联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3个月内接受运动疗法康复,对照组3~6月内接受运动疗法康复,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早期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预防异常姿势,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8):1071-1072
目的:探讨针灸与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连续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在此基础上加对患者进行5周的运动想象治疗,对比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简易Fug-Meye肢体运动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FMA和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除了对其按照常规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外,结合运用运动想象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四肢简化运动能力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比较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肌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针灸+康复理疗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期间,对照组(52例):采用康复理疗方法;观察组(52例):采用针灸+康复理疗方法;最终就两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展开对比,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1.15%)展开对比,观察组(98.08%)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合理选择针灸+康复理疗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于患者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能力提高以及治疗效果提高方面均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对于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综合疗效以及预后能力方面加以显著性促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7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针灸结合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实施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活动能力,减少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后期康复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神经科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同时进行良姿位摆放、被动运动,低中频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在发病后50天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而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ADL提高,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的致残率,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敖琪  唐由平 《光明中医》2023,(8):1540-1543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此研究以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为脑卒中后偏瘫,选例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0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康复、针灸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CSS、ADL评分、功能障碍分级以及步态。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FMA、ADL评分、IV级、III+IV级患者占比、步频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步速、步幅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减轻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步态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华东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668-1669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损伤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损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BWSTY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再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行BWSTT和常规康复治疗;用V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功能评分、FAC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训练前后评定。结果经过4周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FMA-L评分、BBS评分、FAC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WSTT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加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损伤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而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针灸,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计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观察两组共9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以及手法按摩等综合康复疗法,采用Brunnstrom6级评定法及Leveet肌力6级评定法,分别于治疗入院后,治疗后10d、治疗后30d进行评定,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Brunnstrom分级评分、Leveet肌力6级评定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以及手法按摩等综合康复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分及安全性。结果:干预后改良Barthel指数、Fugl-Meyer、FAC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步行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量表(MBI)评定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