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OP)的影响因素,老年糖尿病组214例,老年对照组110例,照胸腰椎X线片诊断OP。老年糖尿病例分为OP组、非OP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胰岛素、体质指数(BMI)、雌二醇、睾酮,计算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现胸腰椎OP发生率,老年糖尿病组为60.75%,老年对照组为46.36%(P<0.01)。OP组的血清白蛋白、餐后2小时胰岛素、BMI、雌二醇、睾酮显著低于非OP组(P<0.01,P<0.001)。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OP组为53.85%,非OP组为32.14%(P<0.01)。提示:上述6种因素为老年糖尿病OP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浙江预防医学》2020,(3)
目的分析金华市磐安县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MHD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4月—2018年2月选择磐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MHD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透析龄、透析频率等临床资料,采用相关量表评估睡眠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评估营养状况,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HD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老年患者278例,营养良好165例,占59.35%;营养不良113例,占40.65%。其中轻度营养不良92例,占33.09%;重度营养不良21例,占7.5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26月(OR=0.548,95%CI:0.361~0.834;OR=0.516,95%CI:0.342~0.777)、非独居(OR=0.481,95%CI:0.331~0.698;OR=0.454,95%CI:0.319~0.646)、独立生活能力中等及以上(OR:0.303~0.309,95%CI:0.231~0.399;OR:0.290~0.297,95%CI:0.209~0.404)和无抑郁(OR=0.508,95%CI:0.348~0.742;OR=0.479,95%CI:0.334~0.686)是MHD老年患者轻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透析频率≤2月/次(OR=1.479,95%CI:1.058~2.066;OR=1.643,95%CI:1.103~2.440)和不参加锻炼(OR=1.638,95%CI:1.179~2.275;OR=1.631,95%CI:1.055~2.521)是MHD老年患者轻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磐安县MHD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透析龄、透析频率、是否独居、是否参加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和有无抑郁与MHD老年患者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测患者的睡眠状况,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相关因素调查表于2014年7-12月对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412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骨质疏松老年患者PSQI得分为(8.71±5.03)分,睡眠障碍者占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52.9%)、离异或丧偶(69.9%)、从事体力劳动(54.9%)、月收入1 000~1 999元(58.7%)、骨质疏松程度严重(68.3%)、继发性骨质疏松(56.3%)、疼痛(55.7%)、疼痛程度重(71.9%)、自感乏力(63.7%)、肌肉痉挛(59.1%)、脊椎压缩变形(60.5%)、自评健康差(68.9%)、自理能力差(78.5%)、焦虑(83.3%)、抑郁(89.7%)患者睡眠障碍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力劳动(OR=2.168)、离异或丧偶(OR=2.461)、骨质疏松程度重(OR=2.419)、疼痛程度中度以上(OR=5.740)、自感乏力(OR=3.902)、肌肉痉挛(OR=1.923)、抑郁情绪(OR=8.120)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OR=0.334)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重视患者自身疾病及心理状况的治疗,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引起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诸多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防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随访和住院治疗的24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无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密度值是防止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高龄、长期低钙饮食、意外跌倒、脆性骨折史、骨折家族史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改变饮食结构、积极体育锻炼、相关药物治疗等方法可防止其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普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科182例老年住院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分析营养状况相关因素,及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间的关系。结果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5.16%,高龄、有消化系统疾病、BMI过高或过低者易存在营养风险,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者(P〈0.05)。结论普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较高且与预后有关,应给予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7.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5)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防治及预防跌倒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 289名60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问卷询问过去1年跌倒发生情况和跌倒相关危险因素,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骨密度,以及进行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测试。应用Spearman偏相关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及非骨质疏松人群过去1年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7.50%、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1,P0.01)。全人群平衡能力[直线行走步态测试(TGT)]及下肢肌力[起立行走测试(TUG)和站起坐下测试(CRT)]高风险率分别为59.35%、63.38%和44.22%,OP组分别为78.53%、88.27%和61.83%,非OP组分别为47.07%、47.46%和32.95%;跌倒发生与平衡能力(TGT)及下肢肌力(TUG和CRT)减弱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3、0.09和0.1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平衡能力减弱(TGT6/8)(OR=1.690,95%CI:1.242~2.300)和罹患骨质疏松(OR=1.573,95%CI:1.142~2.166)为跌倒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通过影响平衡能力增加跌倒风险。针对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干预可降低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MNA评分<24分)和营养正常组(MNA评分≥24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老年COPD患者中,MNA评分<24分人数47例(营养不良组),MNA评分≥24分人数69例(营养正常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0.52%(47/116)。营养不良组年龄≥70岁、独居、居住地在农村、病程≥5年、疾病严重程度为Ⅲ级、有合并症以及BMI<21.5 kg/m2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性别、受教育年限、平均月收入水平及医疗付费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不良组血清PCT水平及FEV1%、FEV1/FVC%均低于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厦门市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在厦门第二医院行健康体检的本市户籍年龄≥45岁居民1 290例,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诊断为骨质疏松480例(骨质疏松组),骨量正常810例(骨量正常组)。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居民的基线资料和膳食情况,现场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本市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7.2%(480/1 290),骨质疏松组居民年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体重、BMI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文化程度、骨折史、饮用酒水饮料、鱼虾肉摄入、谷薯类摄入在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文化程度、每日运动≥1 h、鱼虾肉摄入达到推荐值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女性、有骨折史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本市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发生率处于国内平均水平,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居民应重点加强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海口市琼山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海口市琼山区≥60岁女性体检人群中检出骨质疏松者作为观察组,按年龄 ± 0.5岁1∶1选择同地区同期健康体检的非骨质疏松老年妇女作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测和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海口市琼山区≥60岁骨质疏松(观察组)和非骨质疏松(对照组)女性各146名。年龄均为60~84岁,平均(68.2 ± 3.7)岁。2组人群的平均绝经时间、年龄分布、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BMI、骨折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OR=6.051)、乳制品摄入不足(OR=7.192)、生活习惯不良(OR=6.125)的≥60岁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结论 海口市琼山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与饮食、生活习惯及代谢综合征状况存在密切关联,应根据该地区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改善老年骨质疏松女性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健康行为现状,为制定该人群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04名60岁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行为平均得分为(30.19±4.05)分,及格率为3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既往以体力劳动为主者及缺乏医疗保障者是影响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点加强既往工作性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患者及无医疗保障的老年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浙江预防医学》2017,(12)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76例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其中68例稳定期COPD合并T2DM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外308例纳入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去脂体重指数(FFMI)检测和血生化分析,评估两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FFMI下降30例(44.11%),低蛋白血症18例(26.47%),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5.88%(38/68),高于对照组的31.82%(98/3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80岁(OR=2.515,95%CI:1.257~6.017)、体温≥38.5℃(OR=11.120,95%CI:3.574~24.544)是COPD合并T2DM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得分40分(OR=0.496,95%CI:0.387~0.895)、进行营养干预(OR=0.325,95%CI:0.212~0.774)是COPD合并T2DM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DM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单纯COPD患者高,高龄、发热、缺少社会支持和未接受营养干预是其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膳食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方法,对31例78~99岁的老年鼻饲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调查的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产生原因①热能摄入不足,平均每日1339±283kcal;②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蛋白质摄入基本符合要求,平均每日59.1±13.3g,碳水化物摄入偏低,占总热能的52.5%±8.90%,脂肪摄入偏高,占总热能的30.0%±8.96%;③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自身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增加;④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使鼻饲内容及用量受到限制.结论临床医生和营养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计算,确定每日热能和营养素供给量以及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并在治疗过程中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271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组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未并发骨折组,采用自编问卷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及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皮质激素、跌倒、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跌倒及脆性骨折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健康检查老年人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佛山市南海区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营养评价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进行评价,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人口学因素、不同疾病因素老人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老人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877名老年人的人均MNA总分为(23.09±3.94)分;其中营养不良者48例,占5.5%;潜在营养不良者416例,占47.4%;营养正常者413例,占4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月收入、牙齿缺失情况是老年人营养不良/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健康检查老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不良人群,而潜在营养不良者比例较大,相关部门应重视老人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9)
目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加强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06/2019-06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68例确诊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利用患者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并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以重度营养不良(38.59%)为主,其次为轻度营养不良(23.64%)和中度营养不良(20.3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饮酒史、受教育水平、肿瘤类型、病理分期对患者营养状况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382,95%CI:1.006~1.821)、男性(OR=1.849,95%CI:1.322~2.493)及Ⅲ~Ⅳ期(OR=4.692,95%CI:2.648~8.206)为营养不良影响因素(P0.05)。结论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男性、65岁以上及Ⅲ~Ⅳ期肿瘤为发生营养不良高危人群,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加强饮食营养指导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探讨回授法饮食管理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院内饮食指导,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院外饮食微信推文进行饮食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回授法饮食管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依从性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营养不良可能造成的危害、术后各时期饮食要求及饮食搭配3项营养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时的微量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饮食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3,P=0.016)。结论 回授法饮食管理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能有效增强患者术后健康饮食意识,帮助患者养成符合术后机体恢复需要的饮食习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骨折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夏影响因素。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血清白蛋白值,AMC进行分析。结果:①依据SGA评分,CAPD患者营养不良总发生率47.1%;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组患者的ALb、Scr、Ch、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低于营养良好组,CRP明显升高;②按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划分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高转运组的血清Alb显著低于转运组;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腹膜转运类型多为高转运度高平均转运类型,Ser、ALb、Ch、CRP是影响其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纠正有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