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予以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按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进行治疗,可分为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胃黏膜水肿型等。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出现明显的好转,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使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十分显著,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高鸿  闫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6-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用中医健脾温胃、和胃、益胃辨证施治。结果:54例中除2例胃镜检查胃小弯有不明包块,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其余52例均在治疗两周后出院,有20例为痊愈,26例为显效,6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6%。结论:用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能够缓解病人临床症状,起到恢复胃动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金建芬 《环球中医药》2013,(Z2):143-144
目的观察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6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临床辨证,予以中药养胃汤,并临证加减。结果总有效率88.33%,养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总体上差别不大,P﹤0.001。慢性胃炎中肝气犯胃型比较多。结论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8.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方法,能够确保治疗效果的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运用中医辨证疗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20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早于A组;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接受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病症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运用中医辨证疗法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胃汤加减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作用机理。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择取5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胃阴亏虚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益胃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及胃镜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患者临床证候治疗有效率为92.0%,胃镜病理治疗有效率为84.0%,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5.6±0.8)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1.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汤加减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病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后组方施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结果:全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15d行胃镜及病理活检,1年随访。临床治愈40例,显效42例,有效5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6.9%,无效为23.1%。结论:中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较对照组的75.00%明显提高(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58例,参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79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枳实消痞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1)经治疗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87%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48%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好(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好(P0.05)。结论: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治疗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观察发现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很少见 ,常见的类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 ,临床内镜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2年来笔者对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 73例进行详细四诊观察及中医辨证 ,并进行中医治法方药初步研究 ,现就临床观察及中医辨证治法探讨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 73例 ,均为本院中医门诊患者 ,诊断标准参照 1982年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 ] 。 73例中男35例 ,女 38例 ;年龄 2 5~ 76岁 ,平均 5 7.45岁。确诊病程 6个月~…  相似文献   

14.
郭勇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0):27+29-27,2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2009年1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相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9%,其中显效:39例,有效:18例,全部患者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值得,陆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2012年5月278例患者,经临床辨证,予以中药四逆散,并临证加减。结果:总治愈和显效率75.54%,加味四逆散治疗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总体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2.121,P<0.001),但浅表性胃炎治愈和显效率(83.51%,162/194)高于浅表性萎缩性胃炎(58.33%,28/48)和萎缩性胃炎(55.56%,20/36)(X2=22.134,P<0.001);不同中医分型间治疗效果治愈和显效率总体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42.121,P<0.001)。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分类的相关性。方法:将3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内镜检查分类,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分类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中医证型内镜下分类以萎缩性胃炎最为多见,其次为隆起糜烂性、红斑渗出性及反流性胃炎;其中在隆起糜烂性、红斑渗出性及反流性胃炎中均以肝胃不和最多,分别占33.77%、34.62%、42.55%;在出血性胃炎中以胃络瘀血最多,占35.29%;在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虚气滞证型上,均以萎缩性胃炎的比例最高,分别占40.00%、48.48%、41.86%。结论: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内镜下分类之间密切相关,对于无法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可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对其可能的内镜表现进行相应的推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胃炎的病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消化内科157例门诊慢性胃炎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本组157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浅表性胃炎136例(86.6%),萎缩性胃炎21例(13.4%)。结论:慢性炎症越严重伴活动性胃炎的发生率越高。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及保健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的疗效。方法:对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显效37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无恶化病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95.9%。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并且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当病理变化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称癌前病变,所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尤为重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该疗法不但能够降低胃炎复发率,且副作用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研究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9月的确诊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运用中医药汤剂口服观察治疗,并对胃镜变化和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达到92.8%.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疗效比较明显,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