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痹心痛有多种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实多为痰热瘀阻,痹阻心脉。清热化痰、活血祛瘀法是目前治疗痰热瘀阻型胸痹心痛最常用的方法。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行气以助血行,加味三七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本文拟从胸痹心痛中医痰热瘀阻型病因病机探讨笔者导师王卫星主任医师经验方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机理。  相似文献   

2.
辨证运用细辛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证属肝经实热、风火上炎,治宜清肝泻火法。风湿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证属心脾肾三脏阳虚,水饮内停,寒湿痹阻经络,治宜温阳利水,祛寒除湿。冠心病,讧属气虚痰瘀阻心脉,治宜益气化瘀,活血通脉。均加入细辛。  相似文献   

3.
周仲瑛教授辨治心悸之痰瘀同证,独具匠心,指出心悸之病,本虚标实,痰瘀同证,常是关键;临证辨治,四诊为纲,察舌切脉,甚为详要;攻邪治标,化痰祛瘀,症分主次,治有先后;从本图治,养心通脉,调顺气机,助消痰瘀。  相似文献   

4.
李青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14-114
本文提出脂肪肝从痰瘀方面论治的见解。根据脂肪肝中医病因分析,其病机关键为痰瘀互结,闭阻肝经脉络,应从痰瘀方面分型论治,即分清痰湿与瘀血孰轻孰重,以祛瘀化痰为治疗大法,或以化痰为主,兼以祛瘀,或以祛瘀为主,兼以化痰,辅以理气、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5.
气血瘀滞、脉络闭阻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根据该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痰瘀阻络型及气虚血型两型。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其中痰瘀阻络型采用祛瘀化痰通络方以逐淤化痰、通络止痛,气虚血型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以活血化瘀通络,疗效满意。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中医药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及外用药物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7.
运用保元汤临证治疗三则:冠心病,证属胸阳不振,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治宜益气温阳,化瘀通痹。慢性腹泻,证属脾胃虚弱,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末梢神经炎,证属气血阳气俱亏,瘀阻脉络,治宜温阳通脉。  相似文献   

8.
东红主任医师认为,痰瘀腑实是中风急性期便秘的常见证型,也为中风合并便秘的独有证型。提出以虚实为纲,气血阴阳津液变化为目,针对本证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立足便秘,结合中风的病机特点,以化痰活血、通腑泄浊为治法,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腑方治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治验3例。血栓性深静脉炎:证属湿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除湿。肺心病:证属痰瘀互结,治宜化痰逐瘀。心律失常:证属心肾阳虚,气血寒凝,治宜温阳通脉,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
袁今奇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初始因痰浊阻碍血运,渐之形成痰瘀痹阻心脉;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癥积,治以化痰逐瘀、扶正消癥;临证分痰、瘀及轻、中、重不同证候而分别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应分清寒热,不宜皆用温通法治之,热痛大致可分为气郁化热、心火上炎,湿热偏盛、夹杂阳虚,痰瘀痹阻、阳明腑实。重视素食为先,营养合理搭配,维持体内供需平衡,是防止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寐,证属痰热内扰,痰浊中阻,心神不宁所致不寐,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宁神。郁症,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致郁证,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眩晕,治宜理气化痰。癫狂,证属痰热扰心所致狂证,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指出:温胆汤证的病机是痰和热,其方的要点是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以痰湿、痰热、痰瘀为主。从化痰祛湿、化痰通腑、化痰开窍、化痰活血、化痰解毒等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何训昌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后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何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痰瘀病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独到的认识。笔者随何师临证十数年,见何师以化痰法或祛瘀法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证”范畴,特征是“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胸痛彻背”。何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标实主要是痰瘀阻络、心脉不畅,本虚是心气阴虚,或心阳(气)虚,…  相似文献   

14.
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在中风急性期多痰热腑实,当通腑化痰,升清降浊为首务,对于痰瘀胶结,祛瘀化痰,勿忘调气,对于中风急性期毒损脑络,解毒通络,善用虫类,中风病急性期常瘀水互结,注重活血利水;中风病未病先防,勿忘滋阴填精,慎温燥太过,中风病后遗症期,调理气血,重用藤类,治疗时纵观整体病情,并重视个体化,祛瘀化痰、活血利水、解毒通络、化痰通腑等法互相配合,辨证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路志正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心痛,非独心也.心与胆经脉相连,功能相属,胆的功能影响于心所发心痛为胆心痛,胆心痛病位在心,由胆所引起.如胆都化火,胆火扰心 胆气虚怯、心神失养 胆气都结、心脉瘀阻 痰瘀交结等皆可导致心的病变而发胆心痛.胆心痛的辨证重在辫病位,辨兼证,辨虚实.胆心痛的分型治疗属于胆火扰心者宜清胆宁心 胆气虚怯者宜温胆宁神 胆气郁结、心脉瘀阻者宜利胆舒心 痰瘀互结者宜清胆和胃,化痰通络.  相似文献   

16.
王付教授擅用经方治疗各类疑难病症。在顽固性心绞痛方面,他认为以阳虚内寒为主,主张助阳散寒基础上,根据挟痰湿、挟瘀、挟郁热的不同,兼以化痰湿、通瘀、解郁热,强调温振阳气以通达血脉止痛,尤其擅长运用乌头汤合方进行辨治。阳气亏虚、痰浊痹阻证候予乌头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胸阳不振,热郁内伏证候予乌头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阳气虚衰,心脉痹阻证候予乌头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7.
龚杰  陆语迪  刘红权 《河南中医》2019,39(7):989-992
从痰论治的中风证型有风痰阻络证、痰湿蒙窍证、痰热(痰火)闭窍证、痰瘀互结证、痰热腑实证、气郁痰阻证、风痰瘀阻证,分别应用导痰汤、涤痰汤、黄连温胆汤、四物温胆汤、硝黄温胆汤、十味温胆汤、桑钩温胆汤治疗。风痰盛者,加半夏、白术化痰熄风;湿痰盛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痰热盛者,加黄连、胆南星、川贝母清热化痰;痰瘀互结者,加桃仁、红花逐瘀行血;痰热腑实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清热通腑导滞。但是目前对于温胆汤及相关类方究竟如何干预血管病的进程,如何有效逆转或延缓血管病相关痴呆的发展等相关方面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从具有中医特征性的病理因素"痰"入手,进行温胆汤相关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呃逆病位在膈,责之在胃,属本虚标实之证,分五型:痰热腑实,治宜通腑泻热,降逆止呃;胃火炽盛,治宜清火降逆,和胃止呃;胃阴不足,治宜滋养胃阴,和胃止呃;痰阻气机,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中风后呃逆较为顽固,配合针灸,以期尽快清除呃逆使中风病早日稳定。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CHD的预后。CHD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睡眠障碍可归属于“不寐”范畴。董燕平教授认为胸痹伴不寐主要责之于心脉闭阻、阴阳失衡,基本病机为瘀痰阻滞、脉络失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司,心胃不和、浊邪上逆,心肾不交、坎离失济,阳微不运、寒瘀心脉。根据胸痹伴不寐病机,临证可将其证型归纳为瘀痰阻滞证、肝气郁结证、心胃不和证、心肾不交证、寒瘀心脉证,分别治以化瘀祛痰、理气开郁、通脉利浊、交通心肾、温阳散寒。董师临证擅用对药、角药、微观用药及经典方,辅以心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根据"火热灼脉"学说,提出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气血脉络失和为根基,心脉痹阻为机转,痰瘀日久化生火热毒邪,灼伤心脉为病机关键;强调了冠心病稳定时以痰瘀为"常",ACS发作时以火热毒邪灼伤心脉为"变",并总结了火热毒邪除了痰瘀久蕴之外,还与膏脂饮食、五志过极、外感六淫等因素息息相关。笔者团队基于临床实践经验,以清心解毒、活血通脉,并灵活配以散结消窠、调气和中等法,随证变化,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