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公众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选择南京市3个城区和2个郊县,对成人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实际发放问卷2 950份,回收有效问卷2 804份。调查对象对"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非营运车和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按规定应该吊销几年"这项知识的知晓率仅为23.5%、15.6%、6.3%和6.1%。城区居民对"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浓度的知晓率均高于效县(均有P〈0.05)。92.4%调查对象认同醉酒驾车对于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很大。酒驾问卷调查发生率为16.9%,且郊县高于城区(X^2=19.33,P〈0.001)。结论南京市公众的酒驾相关知识十分欠缺,部分知识知晓率城区高于郊县。公众酒驾相关态度尚可。酒驾问卷调查率高于全国,酒驾相关行为亟需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公众酒后驾驶相关知识和态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4月随机抽取3个城市监测点,2个农村监测点,各监测点选择3个社区为调查点,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答4 270人,酒驾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分别为(1.15±1.13)分、(5.01±1.20)分、(2.96±1.11)分;酒驾各知识点知晓率为4.38%~44.78%,正确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68.50%~95.88%、32.60%~87.87%。对"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非营运车辆和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按规定应该吊销几年"知晓率较低,仅为28.64%、17.63%、12.37%、6.91%。4个知识点知晓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有驾照者均高于无驾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95.88%的受访者表示"反对酒后驾车",63.79%认为应加大对酒驾的惩罚力度。过去6个月自我报告酒驾率8.02%,主要发生情形为亲友聚会(41.90%),其次为商务应酬(26.67%)。通过电视、广播获取酒驾相关知识,占83.95%。结论江苏省公众酒驾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应重点加强对女性、低学历、无驾照和农村对象的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酒驾宣传干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酒驾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正确率分别为45.15%、81.67%和76.71%。"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抓住受到哪些处罚"知晓率仅有4.87%,有驾照者行为正确率高于无驾照者(χ2=28.38,P0.05),饮酒者中有34.53%的调查对象出现酒后驾驶行为,其中18.64%发生过无证酒驾行为。影响酒驾行为得分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和驾照,与大专及以上相比,小学及以下的行为得分较低,OR值为0.095(95%CI:-1.238~1.427),与无驾照者相比,有驾照者行为得分较高,OR值为4.482(95%CI:3.945~5.019)。结论苏州市居民酒驾相关法律知识欠缺,饮酒和酒驾行为严重,需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预防酒驾的法律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出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酒后驾驶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际发放问卷780份,回收有效问卷738份(94.6%)。调查对象的"饮酒后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和"因醉驾吊销驾驶证的规定年限"等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5.88%、15.31%、94.58%和12.33%。有驾照者酒后驾驶知识知晓率高于无驾照者(P0.05)。"醉酒驾驶者会受到的处罚"的知晓率仅为5.83%。94.72%调查对象认同"酒后驾驶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很大",98.78%调查对象反对酒后驾驶。有驾车经历者的酒后驾驶发生率为18.13%,且男性高于女性(χ~2=6.0111,P0.05)。影响酒后驾驶的因素包括性别、饮酒频率、酒后驾驶相关知识知晓度和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机动车。男性(OR=3.20,95%CI=1.02~10.60)相对于女性发生酒后驾驶风险更大;饮酒频率(OR=4.73,95%CI=2.23~10.01)越高,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大;酒后驾驶知识知晓度越高(OR=5.28,95%CI=1.71~16.29),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小;乘坐饮酒者驾驶的机动车的人群(OR=7.64,95%CI=1.74~33.57)发生酒后驾驶的风险更大。结论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欠缺,相关态度尚可,酒后驾驶行为报告率较高,可重点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对酒后驾驶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减少酒后驾驶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酒后驾驶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以南通市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开展酒后驾驶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问卷2 538份,其中有效问卷2 517份有效率为99.2%。调查对象对"法律规定的醉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非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几年"、"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几年"和"醉酒驾驶受到的处罚"的知晓率分别为40.7%、38.5%、31.0%和46.6%。对"喝低酒精度的酒会影响开车"、"同意酒后驾车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大"、"反对酒后驾车"和"同意劝酒者应承担一定的事故责任"的态度正确率均高于80%。无酒后驾车者占79.3%。酒后驾车最常发生的地点是亲友聚会、商务应酬等。结论南通市居民对酒驾知识的知晓和正确的行为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以南通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南通市居民通过开展干预活动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转变。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3项知识("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受到的处罚"和"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几年")的知晓率分别为57.1%、50.2%和34.8%,较基线调查均有提高(P0.05)。调查对象的知识总评分从干预前的(2.68±1.74)分提高到干预后的(2.83±1.87)分(P0.05),行为总评分从干预前的(2.16±0.91)分提高到干预后的(2.25±0.87)分(P0.05),未见态度总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男性行为总评分从(2.02±0.95)分提高到(2.14±0.90)分(P0.05)。结论本次干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加大酒驾知识的普及,杜绝酒驾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以南通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南通市居民通过开展干预活动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转变。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3项知识("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的最低血液酒精浓度'"、"醉酒驾驶受到的处罚"和"营运车辆因醉驾吊销驾驶证几年")的知晓率分别为57.1%、50.2%和34.8%,较基线调查均有提高(P<0.05)。调查对象的知识总评分从干预前的(2.68±1.74)分提高到干预后的(2.83±1.87)分(P<0.05),行为总评分从干预前的(2.16±0.91)分提高到干预后的(2.25±0.87)分(P<0.05),未见态度总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男性行为总评分从(2.02±0.95)分提高到(2.14±0.90)分(P<0.05)。结论本次干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加大酒驾知识的普及,杜绝酒驾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苏州市公众酒后驾驶宣传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干预前后分别对居民进行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酒后驾驶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4.97%提高至干预后的62.20%(P0.05),行为正确率由70.70%提高至74.30%(P0.05),态度正确率由81.29%提高至83.71%(P0.05)。干预后城市居民、无驾照者知识知晓率提高幅度较农村居民、有驾照者大。结论本次干预后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宣传教育,杜绝酒后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六合区公众酒驾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提高公众对酒后驾驶的认识,减少酒后驾驶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公众进行酒驾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酒驾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仅为56.2%,但态度和行为的知晓率为77.9%。结论六合区城郊居民对酒驾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但态度和行为正处于往积极方向转变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大酒驾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居民酒后驾驶(酒驾)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淮安市区常住居民1 05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的被调查者承认有过酒驾行为,16.2%的居民明知驾驶员酒驾仍然乘坐,20.2%的居民明知对方开车仍然对其劝酒,88.9%的有劝阻过试图酒驾行为,58.8%的成功劝阻酒驾。2.5%的经常饮酒者选择饮酒后驾车离开,酒驾行为主要发生在亲友聚会(38.2%)和商务应酬活动(32.3%)中,酒驾发生主要原因是酒驾者自认为没喝很多酒,头脑清晰。居民获得酒驾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结论淮安市城区居民酒驾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淮安机动车驾驶员对酒后驾驶判定标准的掌握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路边随机拦截调查法对在城区范围内的部分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50人,仅有13.1%的驾驶员知晓法律规定的饮酒驾驶最低血液浓度。酒驾判定标准的知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增高。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和饮酒频率的驾驶员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教育程度、驾龄和饮酒频率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机动车驾驶员对酒驾认识度、对酒驾立法和执法的关注度及酒驾风险评估严重不足,应引起交巡警与其他交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无锡市居民酒后驾驶(简称"酒驾")相关认知与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酒驾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完成1,086名居民的调查。93.09%的被调查居民对酒驾行为持反对态度;46.50%的居民认为目前缺乏酒驾健康教育;63.90%的居民认为开展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酒驾干预。居民最希望了解的前3项内容为酒驾相关法律法规、不良社会后果和应对劝酒的方法。对酒驾危害的知晓率为63.72%。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酒驾危害知晓率较低的组别分别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OR=0.430)、居住地为市区的组(OR=0.489)和不驾驶机动车组(OR=0.643)。结论无锡市居民已建立反对酒驾的理念,但是知识和技能尚不足。现有的健康教育未能满足居民需求。应重点对酒驾法律法规及酒驾不良的社会后果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应对劝酒的方法和技能,强化针对饮酒者与劝酒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市综合干预后酒后驾驶现况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采用路边随机拦截呼气酒精测试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南京市驾驶人酒驾率及相关行为特征。结果随机拦截机动车驾驶人员5 096人,检出饮酒者38人,均为男性,酒驾率为0.7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酒驾率最高(3.60%),大专及以上者最低(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固定职业者酒驾率(0.59%)低于无固定职业者(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凌晨酒驾率最高(1.45%),不同时间段酒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摩托车(5.92%)高于汽车(0.58%),非营运车(0.91%)高于营运车(0.18%),本次驾车时间≤0.5h(1.29%)高于0.5h(0.31%),未系安全带(头盔)(2.10%)高于系安全带(头盔)(0.45%),出行目的为餐饮(3.41%)高于因工作出行(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南京市酒驾率有所下降,但酒驾现象依然存在,仍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拉萨市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传染病相关知识认知、行为习惯和技能掌握情况,为制定传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在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抽取1 415名≥18岁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拉萨市居民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小学学历者分别占52.1%与25.2%。居民传染病知识知晓率随教育程度升高呈现增加趋势(P 0.05),其中"乙肝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播途径""发热判断标准""甲肝传播途径"等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6%、9.9%、10.1%、18.1%。相关行为中除"出现流感样症状减少与同事同学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减少与家人接触""加工食品生熟分开""就餐注意餐馆卫生"等4个条目外,居民行为报告率呈现随教育程度提高而增长的趋势(P 0.05),"被猫抓(咬)伤后接种疫苗""过去一周锻炼身体≥3天""出行关注目的地疫情信息"等行为报告率较低,分别为27.8%、28.8%、32.2%。结论拉萨市居民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均较低,尤其是教育程度低下者,因此应加大对当地居民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居民防范传染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俊峰 《中国健康教育》2014,(11):1013-1016
目的探讨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偶遇的方法调查济南市居民1527人,对被调查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的KAP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2%,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大学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25~35岁组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5.8%),与其他年龄组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P〈0.05),女性的知晓率(62.4%)显著高于男性(57.8%)(χ2=33.3,P〈0.05),随着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增加的趋势;92.9%的居民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居民最常选择超市购买食品,最担忧农药或者兽药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处理不够积极。结论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率不高,但态度比较积极,食品安全相关行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登革热疫情及本地病例出现对居民登革热认知的影响,为登革热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疫情发生前从江北区8个街道中随机抽取5个,每个街道抽取3个小区,每个小区循环等距抽取100户居民进行调查;疫情发生后按照原抽样名单记录的居民户进行复测,并新纳入出现本地病例的3家小区,以同样方法抽样;分别比较疫情发生前后、有无本地病例小区居民登革热相关知识知晓率,就诊意愿,对登革热、蚊虫、公布疫情信息的态度等差异。结果疫情发生前调查1 498人;发生后调查1 743人,其中无本地病例小区1 448人,有本地病例小区295人。疫情发生后,登革热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9.25%,高于疫情发生前的48.53%(P0.05);其中女性、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下、家务/待业者、工人、离退休人员和45岁~组居民知晓率均提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16岁~组居民知晓率均降低(P0.05)。有本地病例小区和无本地病例小区居民知晓率分别为56.27%和5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发生后,"发热后立即就诊""小医院就能治疗发热"的支持率升高(P0.05);"登革热很常见""登革热预后较好""蚊虫严重影响生活"的支持率降低(P0.05)。有本地病例小区居民对"小医院就能治疗发热""登革热很常见""登革热预后较好""蚊虫严重影响生活"和疫情信息公布态度的支持率均高于无本地病例小区(P0.05)。结论疫情发生后,居民登革热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就诊态度有所提高,但小区内有无本地病例对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充市城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南充市500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常住城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充市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2%;单项健康知识中,"饭前便后应洗手"知晓率最高,达98.8%;最低的是爱国卫生"四害",知晓率仅23.6%。不同性别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各年龄组间和不同地区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充市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居民包虫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做好包虫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40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2018年西藏自治区居民包虫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合格率分别为66.1%、48.9%、47.9%。居民包虫病防治知识合格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6.57,P<0.05);男性(52.5%)人群包虫病防治态度合格率高于女性(44.2%)(χ2 = 5.70,P<0.05);“45岁”(55.2%)人群包虫病防治行为合格率最高,“30岁”(39.9%)人群包虫病防治行为合格率最低(χ2 = 8.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学历相对于文盲包虫病防治知识合格率更高(OR = 1.89,95%CI:1.053.42,P<0.05);男性相对于女性包虫病防治态度合格率更高(OR = 1.38,95%CI:1.051.83,P<0.05)。结论 2018年西藏自治区居民包虫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合格率较低,做好包虫病防治工作,提高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基础,改变态度是关键,养成良好行为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波市城区居民对雾霾天气的知识、态度及防护行为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宁波市主城区居民1019人,利用问卷调查居民对雾霾认识情况及相关的行为改变与防护情况。结果发放问卷1019份,有效应答989份,有效率为97.06%。雾霾知识总知晓率为54.10%,30~40岁年龄组的雾霾知识知晓率最高(78.18%),50~60岁年龄组的知晓率最低(35.39%);大专及以上组知晓率最高(74.58%),小学及以下组的知晓率最低(40.23%);干部、学生及技术人员中雾霾知识知晓率高于其他职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3.89%的调查对象对现在本地的空气质量表示满意,76.95%的调查对象表示对本地雾霾天气关心,24.37%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地雾霾程度较为严重,46.36%的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应该是雾霾治理的第一责任人;雾霾天气防护率为23.4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雾霾知识知晓率对防护措施的采用有影响。结论宁波市居民雾霾知识知晓率较高,但相应的防护措施或行为较低,需加强对低文化程度、高年龄、体力劳动等重点人群的知识宣教以及防护用品使用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卢湾区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评价管理效果,为进一步制定社区糖尿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卢湾区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对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和KAP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患者糖尿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1.70±16.29)%,最高知晓率为93.33%,最低为13.33%。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P〈0.01),知晓率与社区管理年限无关(P〉0.1)。糖尿病相关行为中,监测血糖频率、低脂少油饮食、低盐饮食与社区管理年限有关(P〈0.05)。结论糖尿病社区管理取得一定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