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6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考核评估,然后分批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系统地强化培训后再进行急救知识理论和急救技能操作考试,并对培训对象就急救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结果]强化培训后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强化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了社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何红艳  周玉宜 《全科护理》2011,(14):1310-1311
[目的]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6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考核评估,然后分批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系统地强化培训后再进行急救知识理论和急救技能操作考试,并对培训对象就急救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结果]强化培训后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强化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了社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医务人员进行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89名医务人员进行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培训,评价PTC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医务人员的PTC理论成绩由(13.72±3.63)分提升为(26.68±2.12)分(t=42.320,P<0.001);实践操作成绩由(4.32±0.81)分提升为(8.21±0.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10,P=0.006);PTC讲师资格考核成绩培训后为(7.62±1.04)分。结论通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培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中的效果.方法 建立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急诊科24名护士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洗胃、气管插管术、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呼吸机的应用、创伤急救包扎、呼吸气襄的使用等急救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培训.选取心肺复苏、除颤、洗胃三项技能到达床旁时间及完成全过程时间与培训前进行比较,并将急救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急救操作用语规范程度与培训前进行比较.结果 规范化培训后护士到达床旁时间、完成全过程操作时间及考试合格人数、技能操作用语规范程度与培训前比较,两者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规范化培训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使临床急、危患者获得更多救治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础生命支持(BLS)培训课程对提高心跳骤停(CA)急救能力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课程对从事急救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课,注重于提高学员的现场判断能力和急救技能。结果:培训后学员的理论测试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合格率、优秀率均显著提高;学员的技能和理论考核均合格,院前组的培训前理论成绩显著高于院内组,培训后院前组仍明显高于院内组,P均0.05。结论:经BLS培训后,学员的理论、实践和综合救治能力明显提高,团队合作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医护人员及医学生组成的义工组织对公众实施急救培训的效果,为提高公众急救水平提供新的途径。[方法]由广东医科大学学生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组成义工团深入单位、学校及社区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采用自行编制的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实践操作及效果评价等方法,评价义工对公众急救培训的效果。[结果]培训前后公众急救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9%的公众通过心肺复苏技能考核,92.9%的公众通过创伤救护技能考核;公众对开展急救培训的评价较高。[结论]由义工对公众开展急救培训能提高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认识,提升公众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7.
张伟 《当代护士》2016,(3):93-94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救治水平,为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医治。方法分批对本院急诊科、麻醉科、院前急救中心、创伤外科共80名医务人员进行初级创伤救治急救技能培训,并将PTC原则运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结果 PTC培训后近两年,全面系统检查平均用时、漏(误)诊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接受PTC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原则在缩短严重创伤者危险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在护理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大学四年级114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并用问卷调查学生对培训的评价。结果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27.50±1.32)分(满分30分)、(8.91±0.62)分(满分10分)。94.74%(108/114)的学生认为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可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92.11%(105/114)学生认为此教学法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应急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对初级创伤救治课程内容实用性评价中,所有学生对技能站、模拟现场示范、模拟现场练习、专题讨论的评价都是满分。结论在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课程中引入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初级创伤救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能提高学生面对创伤突发事件的临床思维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培训模式在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2016年新入职护士52名,按照PTC培训模式进行急诊岗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急救技能和情景模拟考核成绩。结果:应用PTC培训模式后,急诊新入职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应用PTC培训模式进行急诊岗前培训,可以使新入职护士更好地掌握急诊相关理论和技能,同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及团队意识,减轻上岗前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分析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具备带教急诊科护士培训资质的20名急救专家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进行培训,以柯氏模型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笔试、情景模拟、工作坊等方法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评价。 结果 急诊科护士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68±0.83)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理论评分(72.51±8.24)分高于培训前(62.14±7.31)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实践技能评分(74.08±6.87)分高于培训前(68.23±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备灾准备度、应对准备度、灾后恢复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采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灾害准备培训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灾害准备度、灾害急救知识与专项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结合案例模拟竞赛对急诊科护士创伤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38名急诊科护士并设为对照组, 另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38名急诊科护士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 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培训结合案例模拟竞赛培训, 观察并比较两组培训后的创伤急救知识、创伤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创伤急救理论知识、创伤急救技能评分、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结合案例模拟竞赛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 培养其急救意识和临床协调能力, 为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基础的医护合作学习(CBL)模式在眼科医院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30名护士和10名医生分成10个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医生及3名护士组成。各团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讲授及技能培训方式进行急救学习,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方式,在模拟的急救案例情景中进行培训、演练。比较两组在急救理论考核成绩,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急救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时间、协作救治能力等评价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医院通过医护合作结合CBL模式开展急救培训可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口腔专科门诊护士实施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专科门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实施急救技能培训,将护士培训前后的急救考核成绩以及急救护理质量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急救技能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成绩以及急救操作成绩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明显超过培训前;实施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术、使用呼吸器、吸痰、吸氧以及静脉穿刺等急救护理操作单项技能合格率显著性超过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专科门诊护士实施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急救护理质量,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就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战创伤救治团队的构建及急救护士的培训管理。方法成立战创伤救治团队,包括组织架构、救治原则、救治流程、工作职责;对战创伤救治团队中的护士进行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培训。结果建立并完善了医院战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急性战创伤急诊服务流程图以及突发重大成批伤病员救治流程。受训护士理论知识平均成绩由(80.5±5.87)分上升至(92.3±4.25)分,操作成绩由(87.0±5.66)分提高至(93.0±4.29)分。战创伤救治团队成功救治18名某地拥挤踩踏事件的伤员。结论在军事战争和非战争灾害救援中,部队医院急救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的救治流程、多学科协作下的战创伤救护模式以及有效的培训管理,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及急救护士的培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息动态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战创伤救治团队的构建及急救护士的培训管理.方法 成立战创伤救治团队,包括组织架构、救治原则、救治流程、工作职责;对战创伤救治团队中的护士进行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培训.结果 建立并完善了医院战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急性战创伤急诊服务流程图以及突发重大成批伤病员救治流程.受训护士理论知识平均成绩由(80.5±5.87)分上升至(92.3±4.25)分,操作成绩由(87.0±5.66)分提高至(93.0±4.29)分.战创伤救治团队成功救治18名某地拥挤踩踏事件的伤员.结论 在军事战争和非战争灾害救援中,部队医院急救护士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的救治流程、多学科协作下的战创伤救护模式以及有效的培训管理,有助于提高教治效果及急救护士的培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培训对门急诊新护士的影响。方法:对40例新入职门急诊护士给予PTC培训,先行3 d的初级创伤救治培训,之后分批次一对一跟班带教,为期8周,比较护士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同事评价、自我评价评分。结果:培训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同事评价、自我评价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PTC培训可提高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促进新护士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及业务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2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急救技能、拉练演习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能力情况。结果培训后急诊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心肺复苏术、ETC使用、口咽通气道使用、包扎固定术、呼吸机的使用、电除颤术的考试合格率,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860,6.335,5.379,9.143,7.819,9.692,8.892;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基本技能操作时间及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4.02±0.76)min,(23.15±1.45)分,均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9.60,-18.81;P〈0.01)。结论医护人员-体化培训方法能够缩短抢救的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18.
赵利云 《全科护理》2012,10(27):2577-2578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小组,制定培训目标,采用发放急救知识手册,集中急救理论授课、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培训,模拟急救情景演练,带班护士随机指导等方法,制定考核细则,每季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急救技能应用较培训前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急诊护士应激能力、提高急救知识理论及急救技术水平,确保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急诊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PTC工作站,将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3期共52名学员采用PTC模式对其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的创伤急救知识、专项操作、授课成绩、情景演练考核结果,分析PTC教学模式下学员的培训效果。结果:采用PTC模式对学员进行培训,52名学员培训后急救知识、专项操作、授课能力、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均合格,培训后学员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对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一种探索和补充,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培训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死亡案例模拟急救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的效果.方法 制定死亡案例模拟急救培训方案、抢救职责、急救理论、急救配合要点,分别于培训前后对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应急操作进行考核、比较.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应急操作与培训前相比有较大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 死亡案例模拟培训能激发低年资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急救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