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丁以标  益莉萍  刘红  佘茜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479-1481
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患龋小学生接受口腔治疗的影响效果,为社区口腔保健提出有意义的建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辖区内小学中抽取1所公办和1所民办学校,通过口腔卫生检查,共检查出947名患龋学生,再将患龋学生按班级整群随机分为干预组(460人)和对照组(487人).对干预组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社区口腔卫生管理,比较干预组、对照组小学生接受口腔治疗的情况变化.结果 治疗率、充填率、窝沟封闭率干预后干预组(分别为56.30%,56.18%,16.9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06%,36.15%,4.52%)和干预前(分别为30.87%,30.12%,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对照组治疗率和窝沟封闭率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2.12,0.02,P值均>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对患龋小学生接受口腔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以运用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德州市三所农村小学校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及评价显示:一般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卫生知识及信念正确回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口腔卫生行为差异无显著性(P>0.05);加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卫生知识、信念正确回答率及口腔卫生行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尤其是结合小学生特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小学生卫生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易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高桥社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提供有意义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抽中的小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性别、户籍、年龄段学生的患龋情况。结果高桥社区小学生患龋率为63.18%,龋均为2.33;本市户籍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6.47%、2.45)均高于外地户籍学生(分别为55.82%、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岁、7岁龄组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81.07%、3.27;75.58%、3.0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家长的最高学历"及"家庭月收入"的学生患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桥社区小学生患龋率和龋均均较高,本市户籍学生高于外地户籍、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社区口腔卫生保健人员应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朋辈教育应用于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为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知信行及口腔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常平镇新城区一所公办小学的一、三、四、五年级学生603名开展朋辈教育干预。进行12周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口腔卫生知信行及口腔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0份。用SPSS 18.0软件进行配对χ~2检验。结果朋辈教育后,小学生对"纪律饮食习惯有利于口腔健康"(83.0%)、"牙齿上有龋洞了,应该告诉家长立即就医"(93.3%)、"刷牙时出血应该就医治疗"(58.5%)等知识知晓率改善不明显,与干预前(分别为82.0%、92.0%和57.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刷牙好处的认可"的知晓率(95.5%)高于干预前(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坚持每天早晚刷牙(65.3%)、采用竖刷法刷牙(49.7%)、使用含氟牙膏(47.5%)、使用大小软硬合适的牙刷(76.8%)等正确刷牙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56.8%、22.5%、14.7%和5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生窝沟封闭率(15.8%)、男女生龋齿充填率(分别为15.9%、19.5%)、反合改善率(0.7%)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6.7%、8.3%、7.4%和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牙龈健康良好率、牙菌膜率(16.0%、85.0%),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0.7%、9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学生全方位朋辈教育能推动学生建立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及饮食习惯,有效提高小学生正确刷牙行为、纪律饮食行为及医疗保健就诊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干预对双眼视功能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34例双眼视功能异常学龄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KAP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KAP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KAP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4.70、5.49,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双眼视功能(t=6.84,P0.01);生活自理能力(t=18.29,P0.01);活动交往(t=23.26,P0.01);精神心理(t=15.30,P0.01);总得分(t=15.4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KAP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对双眼视功能异常学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KAP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岱山县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索学生防治龋齿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研究要素基本相同的2所学校所有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10人)和对照组(240人),对实验组学生及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问卷对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口腔卫生基本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分别从79.52%,60.95%上升到89.71%,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患率、龋均分别从48.57%,1.81下降到22.5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保健健康干预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纠正不良行为,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7.
了解营养教育干预对新疆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干预效果,为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对整群选取的新疆农业大学1 684名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一新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2名.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多种形式营养教育、咨询和膳食指导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采用自行编制的营养KAP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营养KAP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3,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KAP总分除每月伙食支出500元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3.24,P<0.01),其他方面得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营养KAP总分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不及格、一般、良好、优秀等级分布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8,0.03,0.06,0.02,P>0.05),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1,152.61,76.16,71.64,P值均<0.05).结论 对新疆农牧区生源维吾尔族大学新生开展多形式综合性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应在高校加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宁区2所小学共2 434名小学生,对1所小学进行为期4个月营养教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2所小学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后,干预组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由40%提高到70%,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态度比例由83.84%提升到92.43%;饮食行为方面,学生每天喝牛奶、选择在校吃营养午餐、不剩饭、饭前均洗手、不每天吃零食、饮用白开水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79.93%、34.78%、57.57%、54.17%、54.51%、76.36%,提高到干预后的92.18%、49.32%、67.01%、80.10%、67.26%、89.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学生营养知识较匮乏,且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经过营养教育干预后,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影响因素,为深入开展老年人群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对海口市4个城区的800名65~74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调查显示,"保持口腔卫生是防治牙病的关键"的认知度最高,有83.2%;"爱牙日是哪一天"的知晓率最低,仅5.5%;态度调查显示,78.2%的老年人认为老年掉牙是必然的。32.3%的老年人认为牙好坏是天生的,与自身保护关系不大;行为调查显示,73.8%的老年人有饭后漱口的习惯,66.4%的老年人会早晚刷牙,28%的老年人过去1年内有没有看过牙;KAP总平均分为(16.23(4.94)分,不同性别间KAP总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277),不同文化程度和城乡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口腔健康KAP保健模式,改变口腔不良习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海口市小学生视力不良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开展小学生视力不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小学生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小学生知晓正常的视力范围(76.34%),视力不良的原因(74.97%),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护视力(78.02%)等知晓率有了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好视力比好成绩更重要(72.13%)、家庭有必要提供视力防护健康教育(79.18%)等视力不良预防态度持有率均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生阅读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73.92%)、读写距离合适(71.61%)、长时间用眼后休息(78.34%)等视力不良预防行为报告率均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3,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改善小学生的不良用眼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探讨临床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和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2个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社区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112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按自主需求采用一般生活方式指导干预。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医院、社区和家庭联合的"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设计χ2检验和完全随机设计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58.9%和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88.3%)较干预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率(46.3%和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健康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率(80.9%)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4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42.0%、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77.7%、62.0%)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健康教育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体质指数、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位一体"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核心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泸州市莲花池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高血压防治综合干预试验,对35~69岁的已知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KAP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核心知识态度、行为和KAP总分及格率分别增长了11.3%,11.3%和15.4%。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高血压患者KAP得分及格率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干预、本地户籍、文化程度、获取高血压防治知识途径数和参加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等。结论一年的社区干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核心知识态度、行为及KAP总分及格率,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继续加强以社区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提高患者的KAP得分,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移动应用程序(APP)健康教育对南昌市常住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干预效果,为改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昌市常住儿童家长中按文化程度随机抽取378人和373人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移动APP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2组对象预防接种KAP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预防接种K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预防接种知识方面,2组5个项目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5个项目以试验组的知晓率更高(χ~2=3.93~11.18,P0.05)。而且,试验组对预防接种态度更强烈(t=-7.39~-3.96,P0.05),预防接种行为更合理(χ~2=4.77~7.17,P0.05)。结论利用移动APP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常住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强化其态度,并规范其接种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束莉  周强  赵文红  李婷  胡停停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719-1721
了解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情况及营养教育干预效果,为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选取蚌埠医学院1 373名大一、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760名学生进行营养教育、膳食指导和营养咨询等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照组的613名学生不采取任何营养教育手段.并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营养教育前后研究对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变化.结果 在校大学生掌握的营养知识情况为一般,干预后干预组营养KAP得分为(40.74±7.60)分,对照组营养KAP得分为(36.96±8.18)分(t=-5.346,P<0.05).干预后不同性别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月饮食支出学生的营养态度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营养KAP知晓率显著提高(x2=-7.768,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营养KAP知晓率变化不大(x2 =-0.845,P>0.05).结论 大学生掌握的营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应采取营养宣教、加开营养选修课等多种形式进行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社区妇女共3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以及观察组150例。对照组妇女实施常规卫生保健干预,观察组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两组妇女的护理满意度和遵医行为进行评分,对常规体检及孕期保健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常规体检妇科疾病发病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观察组孕期保健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遵医行为,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提升孕期保健检查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口腔卫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小学6年级12岁儿童共1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并课间在学校老师监督下用BASS法刷牙1周,对照组60名不作任何口腔健康教育及刷牙指导,两组均在干预前后行口腔健康问卷测试、菌斑染色测试和菌落计数. [结果]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在关于牙龈炎和龋齿的病因、含氟牙膏的作用和使用率、刷牙的频率等回答正确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对含氟牙膏的作用认识升高了67.7%.实验组的菌斑指数在干预后下降了2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菌数在干预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腔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有效改善儿童口腔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7.
探索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措施,为制订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防治策略和儿童口腔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遵义市3所幼儿园大班的全部31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A组(教育家长)、干预B组(教育教师及园医)及对照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以同样问卷调查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并比较.结果 干预前儿童的刷牙行为、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2个干预组儿童每日刷牙行为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儿童每天2次刷牙率增加,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933,7.441,P值均<0.05);对照组刷牙行为3个月无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4,P>0.05).2个干预组儿童睡前进甜食行为有明显减少,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116,2.353,P值均<0.05),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1,P>0.05).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干预后A组儿童教育后大部分不良饮食习惯得以改善,表现在软食、精细食物、甜食及无喜好方面,B组儿童在喜肉类及喜甜食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不良口腔行为习惯中,A组儿童睡前含奶嘴干预后有改善,无不良口腔行为的人数明显增多,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B组儿童咬手指及添唇行为、无不良习惯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KAP理论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改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访对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所小学一年级156名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于小学生在口腔卫生知识方面,例如使用含氟牙膏、吃甜食引起蛀牙以及保护六龄齿的重要性等方面,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5)。口腔卫生态度和卫生行为方面例如口腔疾病的危害、刷牙的时间及牙刷的选择和放置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小学生家长在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都在家访干预后比例达到95%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访对于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技能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评价海口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所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 300名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经过2个月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小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对牙齿有益健康的食物、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牙龈出血的正确做法、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和龋齿的主要原因、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窝沟封闭的作用等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分别达64.92%,76.12%,82.30%,72.36%,83.48%,57.87%,76.74%,57.40%,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采用竖刷法刷牙、每天刷牙≥2次、每2~3月更换1次牙刷、每次刷牙时间≥3 min、使用含氟牙膏、经常使用牙线、饭后每次漱口、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等口腔卫生行为报告率均有了提高,分别达67.89%,76.27%,73.45%,63.51%,47.69%,36.26,68.36,71.73%,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常吃甜食(17.54%)、经常喝碳酸类饮料(8.85%)、睡前进食(6.42%)等不良饮食习惯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和培养口腔卫生行为,减少小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探讨适合农村居民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两阶段随机抽样,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糖尿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期1年。开展基线和干预后社区居民糖尿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的知、信、行(锻炼行为)效果十分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干预活动可提高农民糖尿病相关KAP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