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10例难愈性伤口通过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原理配合持续伤口冲洗的护理经验。护理的关键在于做好引流管的放置,冲洗过程的观察,并在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营养的指导,对10例患者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就甲硝唑液冲洗剖腹产术后伤口预防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腹产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5例,实验组采用甲硝唑液冲洗剖腹产术后伤口,进行缝合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缝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治疗效果,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硝唑液冲洗剖腹产术后伤口预防感染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负压封闭引流和常规引流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40例实施常规引流治疗;40例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95.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治疗有效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肠造口黏膜旁伤口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正常换药方法对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对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和底盘更换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底盘更换次数分别为(2.19±0.80)次、(2.30±0.50)次,少于对照组的(5.40±1.41)次、(5.33±2.5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4、-9.367,P<0.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0.30±5.50)d,早于对照组的(11.88±2.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为(919.77±300.77)元,少于对照组的(1 388.00±410.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4,P<0.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高...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骨折由于创伤面较大,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存在感染风险,伤口愈合也较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科创面修复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本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原理,及在骨科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覆盖时间为5~7 d每次,并积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对照组患者则根据创面情况,更换敷料时间为1~2d,在创面较为严重的地方放置引流条,并且要使用抗生素来抵抗感染,在5~7 d后要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治愈率为45.9%),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8%;观察组治愈25例(治愈率为6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结论在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中,VSD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佳,具有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后镇痛护理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镇痛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度83.3%,高于对照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2.9%,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为其提供有效术后镇痛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镇痛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四肢软组织缺损接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的治疗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286例开展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手术之后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治疗,能够提高伤口愈合效率,缓解患处疼痛,减少感染率,促进创面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合并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54例合并糖尿病、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二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炎症指标及切口感染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清洁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95.06%)显著高于对照组(86.30%)(P <0.05)。处理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10~9/L患者比率、体温>37℃患者比率、切口感染评分均持续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处理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皮下持续负压引流能够有效控制合并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进展,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切口感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告知程序行健康教育在肝胆手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行肝胆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数据随机表法为根据将所选取病例分为普通组(n=30)与观察组(n=35),对于普通组患者主要采用基础引流管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护理告知程序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经护理后的效果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数据,观察组在行护理后,其护理效果更优于普通组,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普通组降低(P 0.05),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评分相比普通组增高幅度更大,但健康知识知晓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行肝胆手术后针对患者引流管展开护理告知程序行健康教育护理,能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双套管冲洗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32)和综合护理组(n=33),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套管冲洗引流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的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收集骨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科手术后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70例设为感染组;选取同时间段骨科手术后未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13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诊疗情况、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骨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最常见感染部位为手术切口感染,占比55.71%,检出病原体中最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25.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2 h、切口类型Ⅲ类是骨科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2 h、切口类型Ⅲ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皮瓣修复联合VSD引流术术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是本院手外科在2017年2—12月所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皮瓣修复术,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皮瓣修复术联合VSD引流术,在术后接受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对皮瓣的满意度和疼痛的减轻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之后,在皮瓣的满意度和疼痛的减轻程度来看,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皮瓣修复联合VSD引流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而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则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度。  相似文献   

14.
外科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无论原发或继发感染,主要治疗措施是清除感染源。对于危重患者,如不能达到一次性清除感染源的目的,则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引流措施。目前,临床研究显示双套管引流在普通外科多种复杂感染性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处理复杂感染提供指导及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模式联合用药镇痛在骨科下肢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接受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中筛选出60例,根据病历号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5 h,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17±0.82)分,低于对照组的(3.14±1.21)分,P0.05;术后12 h,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84±0.92)分,低于对照组的(2.87±1.04)分,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2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镇痛中采用多模式联合用药的镇痛方案可取得更为理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生素预防骨科、手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00例骨科与手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划分为A组(n=2 000)与B组(n=3 000),结合患者的具体伤口类型给予不同抗生素药物,不同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干预方式,并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中的阳性细菌分布情况。结果 A组阳性细菌例数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及念珠菌的占比率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性、合理性给予骨科与手外科患者使用抗生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术后引流管出口处细菌污染及预防逆行性感染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骨科术后放置引流管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两片静脉置管透明敷料瓦合式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丝线缝合固定,术后通过对皮肤出口处引流管的细菌培养,对比两种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脱管发生,两组患者随访至少1年均未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实验组所有样本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对照组有7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管采用透明敷料瓦合式固定效果可靠,方便快捷,有效的预防逆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痔疮又称痔或痔核。是直肠末端静脉曲张及肛管皮下静脉曲张所形成的静脉曲张团。痔瘘病经手术治疗后常发生创面感染、肛周水肿、出血、发热、便秘、尿潴留、疼痛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近年来中医防治上述并发症屡有报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全科护理模式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护理模式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控制感染的同时,能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泡沫敷料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敷料为换药材料,干预组使用泡沫敷料为换药材料,比较患者换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换药时间和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干预组为8.5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换药时长,次数以及住院天数显著较少,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实施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者,使用泡沫敷料为换药材料,不良反应少,方便有效,有利于患者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