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胆汤预防性治疗痰浊中阻型前庭性偏头痛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4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痰浊中阻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温胆汤,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DH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胆汤预防性治疗痰浊型前庭性偏头痛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冯惠莲第一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收治的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成研究组(30例,中医辨证治疗)与对照组(30例,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头痛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满意,可切实改善病症。  相似文献   

3.
王建萍主任医师通过参阅历代医家论点,分析前庭性偏头痛病因病机,结合现代人生活方式,衷中参西,提出从风痰上扰方面进行辨证治疗;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药配伍及最新现代药理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凡属风痰上扰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4.
前庭性偏头痛是目前国内外头痛和眩晕领域研究的热点,是脑病门诊的主要就诊疾病之一。从前庭性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其与风的关系,阐述从风论治本病的诊疗思路,以及对从风论治前庭性偏头痛的一些思考,供同道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5.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前庭症状为表现的或伴有偏头痛症状的疾病,是导致眩晕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一气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气周流的前庭性偏头痛病机主要包括:中土不运、木郁风动、相火逆乱、肾水为病,治疗时多崇尚中气利枢轴、兼顾四维以复周流,从健运中土、条畅肝木、降泄相火、滋补肾元的角度入手,多脏同调,恢复一气周流的圆运动,使人体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该理论可为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探讨何氏化痰汤防治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共70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每组患者均进行登记相关资料、行相关影像学、耳鼻喉专科检查及知识宣教,观察组给予何氏化痰汤加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日1次,口服,夜间服用,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12周后进行随访。结果:根据治疗前后综合评分情况及主要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4周及12周随访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方面,治疗4周及12周后随访两组总有效率97.7%、84.4%和89.5%、6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何氏化痰汤对于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芩定眩颗粒治疗(肝胆湿热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验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19年10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就诊的肝胆湿热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龙芩定眩颗粒,对照组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双温试验异常率,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双温试验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DH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龙芩定眩颗粒治疗(肝胆湿热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眩晕患者早期半规管功能,有效减轻头痛程度,改善头晕症状,提高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前庭性偏头痛(VM)的治疗多参照偏头痛,药物并不能对所有患者有效,有一些患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或在停药后再次出现症状。对此,笔者采用麦粒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前庭性偏头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至72h;当前或既往有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标准(ICHD)中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病史;  相似文献   

9.
前庭性偏头痛是常见的发作性眩晕伴偏头痛的疾病,患者发病时常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中医认为,该病病位在脑,与肝、脾、肾相关,病机可划分为虚实两大类,多采用中药方剂、耳穴贴压、针刺等治疗。该文介绍基于健脾祛湿、化痰止晕的原则,应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妊娠期顽固性前庭性偏头痛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索吴茱萸汤加味联合前庭康复训练预防性治疗,观察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同时予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口服吴茱萸汤加味4周,前庭康复训练3月。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0 mg,每晚1次,疗程3月。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4周予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中医眩晕评定量表评估;治疗后4周、3月评估眩晕头痛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3月后评估发作频率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后中医眩晕评定量表评分、DHI评分、眩晕头痛发作频率、发作程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吴茱萸汤加味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可预防性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眩晕、头痛发作频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健康状况量表(SF-36)及眩晕残障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耳穴压豆法治疗组明显优于西比灵对照组;治疗组健康状况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两组眩晕残障量表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结论耳穴压豆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的影响。方法:选择前庭性偏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氟桂利嗪和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数据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效果显著,且其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与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对比,初步验证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提供新思路,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变化和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变化以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眩晕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似。2)治疗前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及随访眩晕复发次数和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总疗效相似,但在改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健康状况量表评分方面耳穴压豆治疗优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且能够减少眩晕复发次数、缩短眩晕复发持续时间,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眩晕发作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在眩晕发作时均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3次/d,连续用药72h对症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日1剂,水煎服,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2个月累计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天数,对比2组不同方案对患者上述2项指标的影响,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52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完成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的累计眩晕发作次数和累计眩晕天数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后能更加有效减少患者眩晕发作次数及眩晕天数(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眩晕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正>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间歇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与遗传易感性、大脑扩布抑制、离子通道缺陷等因素有关[1]。该病的临床特点为自发性眩晕、姿势性不稳、伴或不伴头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72 h等。既往将眩晕与偏头痛共存的疾病称为眩晕的偏头痛、偏头痛相关性眩晕、偏头痛相关性前庭功能障碍等。直至1999年Dietrich M等[2]首次将该类疾病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收的8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对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总有效例数上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实施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陈士铎散偏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8月邯郸市中医院诊治的72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单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36例联用氟桂利嗪与陈士铎散偏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通络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前庭性偏头痛(痰瘀互结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化痰通络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痰通络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肝阳上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 (HIT-6)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评估工具和障碍量表(VM-PATH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IT-6评分、DHI评分、VM-PATH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前庭性偏头痛患者50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早晚各一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 mg,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16周后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