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透过不同孕期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按2.7g/kg给予Wistar大鼠补骨脂水煎液,早、中、晚孕期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12h取血及胚胎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生物样品所含药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各孕期大鼠血浆及孕早、晚期胚胎组织中均检测到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孕中期胚胎组织中检测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论:补骨脂水煎液的主要药物成分均透过了胎盘屏障,孕期应用时应关注其对胚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双黄连冻干粉透过妊娠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大鼠给予双黄连冻干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双黄连冻干粉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早、中、晚孕期W 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双黄连冻干粉,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2 h,取血及胚胎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生物样品中所含药物成分。结果:早、中、晚孕期大鼠血浆中均含有黄芩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各孕期胚胎组织中均含有黄芩苷,早期胚胎组织中还含有汉黄芩苷。结论:黄芩苷是双黄连冻干粉透过胎盘屏障的主要药物成分,对其胚胎毒性的研究将成为评价双黄连冻干粉妊娠期应用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黄芩水提液透过妊娠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大鼠给予黄芩水提液,采用HPLC-MS研究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早、中、晚孕期Wistar大鼠灌胃黄芩水提液,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5,12 h,取母体血浆(母血)及胚胎组织,检测生物样品中所含药物成分。结果:实验剂量下,各孕期孕鼠血浆中均检测到了7个化合物,明确归属的化合物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各孕期胚胎组织中,早期检测到7个化合物,包括已归属的5个化合物;中期未检测到待测成分;晚期检测到除黄芩素以外的6个化合物。结论:大鼠妊娠不同时期给药黄芩后,除孕中期外,孕早、晚期胚胎组织中均可检测到黄芩中的药物成分,提示在妊娠期应用黄芩可以造成胎儿的宫内暴露,应对其进一步进行胚胎毒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人胎盘屏障模型研究黄芩、黄芩白术(以下简称为芩术)配伍透过人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黄芩、芩术配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HPLC),制备人胎盘屏障体外模型,将黄芩、芩术配伍分别加入模型母体池,在加药后10、30、60、90、120、150、180min共7个时间点采集胎儿池溶液,运用HPLC分析鉴定胎儿池溶液,研究芩术配伍对黄芩胎儿宫内暴露成分的影响。结果:实验剂量下(20mg/ml),各时间点黄芩透过胎盘的药物溶液检测的化合物中,明确归属的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芩术配伍透过胎盘的药物溶液检测到的化合物中,此4种化合物含量减少,以60min为例,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分别减少2.50±0.02、2.90±0.01、0.51±0.01、1.86±0.01μg/ml,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芩术配伍拮抗黄芩药物成分透过胎盘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寿胎丸对小鼠反复自然流产模型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寿胎丸在诱导母一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立正常妊娠组(CBA/J×BALB/c)与反复自然流产组(CBA/J×DBA/2),将反复自然流产组孕鼠按怀孕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模型组,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从妊娠第1天开始给药,孕14 d后处死孕鼠,计算各组胚胎吸收率,ELISA检测蜕膜及胎盘组织共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4,IL-10,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的胚胎吸收率模型高于正常妊娠组,寿胎丸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反复自然流产孕鼠的胚胎吸收率,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IFN-γ和TNF-α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寿胎丸中、高剂量组可升高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IL-4,IL-10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寿胎丸保胎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母-胎界面局部Thl/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诱导母-胎免疫耐受,维持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组织SOCSImRNA表达和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CBA/J×BALB/c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DBA/2建立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将反复自然流产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14天后处死小鼠,计算胚胎吸收率,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小鼠蜕膜与胎盘组织SOCS1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寿胎丸低剂量组的胚胎吸收率高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中、高剂量组胚胎吸收率低于模型组和寿胎丸低剂量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SOCSlmRNA在各组均有表达,模型组SOCSlmRNA比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P〈0.05),寿胎丸各剂量组SOCS1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反复自然流产小鼠SOCS1mRNA的表达水平,以调控Th1向Th2分化,改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补肾安胎法介导Piezo1改善病证结合大鼠母胎界面血管重铸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流产SD大鼠,将8~10周龄孕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羟基脲45mg/mL+米非司酮0.4mg/mL)、模型+地屈孕酮(Progesterone)组(地屈孕酮0.31mg/mL)、模型+减味寿胎丸(JSP)低剂量(JSP-L)组(JSP82.23mg/mL)、模型+减味寿胎丸中剂量(JSP-M)组(JSP 164.46 mg/mL)、模型+减味寿胎丸高剂量(JSP-H)组(JSP 328.92 mg/mL)。体视镜分析各组孕鼠胚胎及胚胎血管发育情况;小动物超声比较各组孕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小动物光声成像比较各组孕鼠胎盘血氧饱和度差异;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孕鼠卵巢黄体数目、黄体血管及胎盘血管丰富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孕鼠胎盘Piezo1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VEGFR2、VEGFR1及VEGFA的分布、表达及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孕鼠子宫及胚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寿胎丸对CD4+T细胞小鼠Th1偏移模型的SOCS1和SOCS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机制。方法:以OVA及IL-12共刺激CD4+T细胞,建立细胞模型,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分为A与B组,其中A组又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和寿胎丸低、中、高剂量药物血清组,B组分为0,l,2,4,8 h组;RT-PCR方法检测SOCS1 mRNA、SOCS3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对比,寿胎丸中、高剂量药物血清可降低CD4+T细胞Th1偏移模型SOCS1 mRNA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寿胎丸高剂量药物血清可升高其SOCS3 mRNA表达,与空白血清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寿胎丸高剂量药物血清作用2,4,8 h,均可显著降低SOCS1mRNA的表达(P0.05),作用4 h时达到最小值;高剂量药物血清分别作用2,4 h可显著提高SOCS3 mRNA的表达(P0.05),作用4 h时达到最大值。结论:抑制CD4+T细胞SOCS1的表达和促进SOCS3的表达是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芒果苷是否影响遗传物质,并通过口服灌胃给予妊娠期6~15 d致畸敏感期孕期大鼠芒果苷,考察其对妊娠动物、胚胎及胎仔发育的影响,观察芒果苷是否具有遗传和生殖毒性。方法:采用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啮齿动物骨髓微核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芒果苷的遗传毒性。从妊娠第7天开始,连续10 d,口服灌胃受试药品0.6 mg/(kg·bw)、1.2 mg/(kg·bw)、2.4 mg/(kg·bw),观察其对各组孕鼠妊娠期毒性反应及孕鼠胚胎期各胎鼠生长发育指标致畸变的影响。结果: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中芒果苷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骨髓微核试验中芒果苷各剂量组多染红细胞和正染红细胞比例未低于溶媒对照组的20%,染色体畸变试验中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芒果苷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对各孕鼠及孕鼠胚胎期各胎鼠的窝胎数,胚胎形体外观、全身骨骼、各内脏重要脏器等的生长发育指标致畸变检测项目显示为阴性。结论:芒果苷无致突变性,对孕鼠胚胎期胎鼠生长发育指标未见有生殖毒性反应的致畸变影响。  相似文献   

10.
Gao J  Luo SP 《中药材》2011,34(8):1251-1255
目的:探讨应用寿胎丸的不同提取部位对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模型)大鼠流产模型黄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羟基脲和米非司酮(RU486)稳定复制SD大鼠肾虚-黄体(病证结合)大鼠流产模型;严格控制实验药物来源,寿胎丸分别按照提取工艺,筛选4种提取方法,分别为寿胎丸水提液(A药液)、醇提液(B药液)、醇提后药渣水提液(C药液)、B+C药液。分别对其进行干预,肉眼观察子宫病变,记录胚胎数,计算流产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大鼠流产模型孕激素受体(PR mRNA)在蜕膜表达的影响。结果:综合各专家对评价指标等值加权,寿胎丸B+C药液能显著降低大鼠的流产率、增加胚胎数;提高血清E2及P内分泌水平,上调PR mRNA表达。结论:通过专家综合评价各指标并赋予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寿胎丸B+C药液补肾安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SD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云南白药4.0、1.4、0.5g.kg-1剂量和超纯水(以下简称"阴性对照")1.5mL.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和2周后将雄鼠和雌鼠按1∶1合笼,交配14d,记录交配情况。雄鼠给药至交配结束,雌鼠给药至妊娠第6天。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反应,定期称量大鼠体重和摄食量。雌雄大鼠分别于妊娠第15天和交配结束后进行解剖检查,计算孕鼠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检查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睾丸、附睾、前列腺或卵巢、子宫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云南白药3个剂量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雄鼠体重增长缓慢,有剂量和时间关系,雌鼠体重增长无异常;仅高剂量组大鼠的摄食量略少于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给药后出现流涎、活动减少、闭眼等症状,少数大鼠出现打喷嚏、挠嘴等反应;各组大鼠解剖脏器均未发现肉眼可见的异常;各剂量组交配率、妊娠率、合笼天数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连胎重、黄体数、着床数、着床前丢失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胚胎形成指标与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睾丸系数、附睾系数、前列腺系数,中、低剂量组附睾系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SD大鼠从交配前到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期间灌胃给予云南白药,对雌雄大鼠有一定的亲代毒性作用,但并不影响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4.0g.k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三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息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浆vWF和TM含量。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血浆vWF和TM含量显著升高;再灌注各时间点各治疗组vWF和TM含量显著降低;24h时在降低vWF方面以镇肝息风汤组为优,在降低TM方面以星蒌承气汤组为优;48h时在降低TM方面以星蒌承气汤和益气活血方组为优,在降低vWF方面以星蒌承气汤组为优;72h时均以益气活血方组为优。结论三种中药复方可以通过降低vWF和TM含量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h益气活血方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孕鼠胚胎生长发育致畸试验;观察检测孕妇金花胶囊的致突变毒性反应,并对该供试品的致突变毒性反应发生的危害程度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孕妇使用孕妇金花胶囊提供安全用药剂量的参考范围;方法通过给妊娠7 d的SD品系孕鼠ig孕妇金花胶囊药液三个不同剂量(10.0 g、5.0 g、2.5 g/kg.d,1次/d),连续10 d;观察和病检该供试品对孕鼠生殖期胚胎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即(1)孕鼠检查、(2)胚胎数与胚胎生长发育外观检查、(3)胚胎骨骼生长发育状况检查、(4)胚胎各重要脏器形态及部分脏器的组织病理切片镜检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检测孕鼠及胚胎的上述各项指标致畸变毒性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孕妇金花胶囊ig给药对孕鼠胚胎生长发育即:(1)孕鼠检查、(2)胚胎数与胚胎生长发育外观检查、(3)胚胎骨骼生长发育状况检查、(4)胚胎各重要脏器形态及部分脏器的组织病理切片镜检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有致畸毒性反应发生。结论孕妇金花胶囊致畸试验各项观测指标检测显示:对孕鼠胚胎生长发育未见有致畸毒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比较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肺与肠上皮细胞形态特征,增殖与凋亡生物学特性,以期能为肺与大肠组织发生上的同源性提供例证,并能为中医理论中肺与大肠相互关系提供参考。方法: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肺与肠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上皮组织及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胚胎不同时期肺与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并进行分析。结果:胚胎早期(9~16周龄),肺与肠在上皮组织及细胞形态一致,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生物学特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中期(17~23周)、胚胎晚期(24周~出生)肺与肠在上皮组织及细胞形态不一致,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生物学特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早期(9~16周龄)可以为"肺"与"空肠、回肠、结肠"同源发生提供一定的依据。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成体肺肠相关虽主要是功能之间的相互联属,但可能与其原始的同源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酶在正常晚孕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胎盘的表达及其与母血和脐血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水平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胎盘CYP3A4在ICP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巢式PCR(RT—Nested PCR)法测定胎盘组织中CYP3A4 mRNA的表达量;采用速率法测定母血、脐血中总胆汁酸的水平。结果(1)对照组及ICP组胎盘组织中均有CYP3A4 mRNA的表达,ICP组胎盘组织中CYP3A4 mRNA表达量低干对照组(0.50(1.41)vs1.4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治疗组CYP3A4 mRNA表达量高于未用DEX治疗组(0.59(1.27)VS0.21(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及ICP组胎盘组织中CYP3A4 mRNA表达量与母、脐血中TBA水平之间均不具有相关性(n=-0.060~-0.330,P均〉0.05)。结论(1)ICP胎盘CYP3A4 mRNA的表达降低,使胎盘对胆汁酸的解毒作用减弱,这可能与ICP胎儿病理机制有关。(2)DEX是ICP胎盘CYP3A4的诱导剂,这可能是其治疗IC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主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与中医体质关系。[资料来源]在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正常妊娠期产妇和PIH产妇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研究对象:符合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3诊断分型:正常型、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情志化火和气血两虚。4评价指标:中医体质分型。5干预措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共60例住院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中医体质分型方法参照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九分法为基础,按照中医辨证将孕妇体质再并成6种类型。PIH中医体质整理分析,孕期根据怀孕时间分成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12周以内为孕早期,13周~27周围孕中期,28周~40周为孕晚期,孕妇中医体质上的转变多数于孕中、晚期,需要在孕晚期重新为产妇进行中医体质分型。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早期与中晚期人数与孕中晚期PIH情况分布。[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孕中晚期中医体质多转变为脾肾气虚,脾肾气虚和情志化火产妇患PIH人数较多。[未来展望]根据中医体质分型方法将产妇中易转型或易发病型进行统一监护,并采取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益气养阴活血法组方的“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中药煎液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血脂、血糖;Leica Qwin P1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81表达。结果:该方能够降低实验大鼠24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减少肾小球直径及肾重,改善肾脏病理、降低肾组织TGF-131表达,治疗组无论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以高剂量组明显(P〈0.01)。结论:益肾活血方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中TGF-131的表达,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