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杨维华内外合治小儿食积性腹泻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杨维华研究员集多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自拟芜荑消积膏敷脐辅助治疗小儿食积性腹泻,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临床观察80例均来源于2010年5月~2011年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小于1岁9例,1~2岁14例,2~4岁17例;病程小于4天2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小儿湿热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推拿治疗,并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苍苓止泻口服液,并予蒙脱石散及培菲康口服辅助治疗.观察2组临床总疗效及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呕吐、腹痛、腹胀、厌食、发热、脱水、肛门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推拿治疗联合中药免煎颗粒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礞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治疗,疗程3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急性湿热型腹泻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敷脐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思密达、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腹泻贴敷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思密达、双歧三联活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腹泻贴敷脐疗法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贴脐膏敷脐合加味五苓散(农本方)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2011年至2014年入选病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加味五苓散(农本方)加贴脐膏敷脐;对照组采用口服蒙托石散、枯草杆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利巴韦林颗粒。治疗3天,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434,P0.05)。两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相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P0.05);2组大便次数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43,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贴脐膏合加味五苓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加培菲康散剂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加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疗程均3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有较好疗效,能更快缓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合麝香追风膏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秋季腹泻75例随机分成2组,A组37例为对照组采用思密达口服,适当补液等常规处理,B组38例为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麝香追风膏敷脐辅助治疗,72h观察疗效。结果:2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合麝香追风膏敷脐辅助治疗秋季腹泻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运脾开胃膏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运脾开胃膏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应用运脾开胃膏敷脐治疗,并与对照组34例内服食积口服液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运脾开胃膏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简便,疗效可靠,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消导膏穴位贴敷,对照组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10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导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疗效,患儿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方芳  李昌崇 《新中医》2014,46(8):117-118
目的:观察中药消积止咳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5例食积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内服中药消积止咳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有效率观察组90.9%,对照组76.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积止咳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食积咳嗽患儿的咳嗽、便秘、便臭、手足心热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中医内外治法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固肠止泻丸联合维柳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和对血清IL-2、IL-8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次,4次/d,疗程为2个月;治疗组给予固肠止泻丸水煎后服用,1次/d。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包括脓血便、腹痛和腹胀等,检测患者血清IL-2和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P<0.05);两组患者脓血便、腹痛和腹胀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脓血便的改善情况更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8水平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肠止泻丸联合维柳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及其意愿将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小柴胡汤加减及地芬尼多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浆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眩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服用消心痛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脂临床控制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17.3%,51.9%,96.2%)均高于对照组(2.1%,22.9%,4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3.1%)高于对照组(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黏稠度下降明显(P〈0.05),红细胞变性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消心痛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治疗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同型肿瘤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积汤治疗;21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价、疲乏状况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SF-36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疲乏状况比较,治疗组疲乏状况有明显减轻,对照组无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积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疲乏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祛瘀化痰软肝丸”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均给予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2.5 ml/k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11周。连续注射CCl4的最后2周(即已注射9周后),中药组同时用祛瘀化痰软肝丸灌胃治疗;西药组以秋水仙碱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干预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祛瘀化痰软肝丸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含量明显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肝组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结论:祛瘀化痰软肝丸可显著提高 TP、ALB含量,降低ALT、AST、HA、LN、PCⅢ及ⅣC含量。祛瘀化痰软肝丸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具有较好的防治实验性大鼠肝硬化模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服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月。结果: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虎人参汤合增液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中医治疗方案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白虎人参汤合增液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对照组79例,采用中成药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白虎人参汤合增液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7%(71例),其中显效48例(60 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9%(56例),显效32例(40 5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白虎人参汤合增液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服用中成药消渴丸.结论 采用白虎人参汤合增液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比应用中成药消渴丸的疗效更有针对性,作用全面,副作用更少,应用更灵活,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8例心气不足,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鳖甲煎丸口服。临床观察4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鳖甲煎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确切的疗效,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奕  张玮  王磊  陈云飞 《山西中医》2010,26(10):16-17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的变化情况,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和B超的情况,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四项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对照组只有HA下降显著(P〈0.05),PCⅢ、Ⅳ-C、LN的变化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A、PCⅢ、Ⅳ-C参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两组ALT、AST、ALB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多数患者的B超指标有好转(但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甘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治以辛开苦降甘调法、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40例用多潘立酮,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开苦降甘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