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首次发表在Cancer,2016,122(4):546-558.

目的 准确的分期系统对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随着癌症分期和治疗方法的演变,需要不断评价分期的适用性和改进性。方法 基于第7版AJCC/UICC分期回顾性分析香港和中国大陆2个肿瘤中心收治的 1609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首诊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核磁共振分期评估。结果 无其他T3、T4期解剖结构受侵患者中,伴有咀嚼肌间隙(翼内肌和/或翼外肌)侵犯、椎前肌侵犯及咽旁间隙侵犯的三组患者之间OS相近。伴广泛软组织(上述侵犯结构以外的软组织)受侵患者OS与伴有颅内侵犯或颅神经侵犯相似。仅2%患者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转移者直径>6 cm,其OS率与下颈淋巴结转移者类似。用下颈(环状软骨尾侧缘水平以下)代替锁骨上窝并不影响N分期之间的风险差异性。采用推荐的T、N分期,T4N0-2、T1-4N3期OS相近。结论 经AJCC/UICC分期筹备委员会审阅后,建议第8版分期应将翼内肌/翼外肌从T4降到T2期,增加椎前肌为T2期,用下颈取代锁骨上窝,将淋巴结最大直径>6 cm合并归为N3期,将T4、N3期统一归为ⅣA期。这些改变不仅使得相邻分期间风险差异性更好,而且使得临床实践性与全球适用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调强放疗临床Ⅲ期鼻咽癌的生存分析中探讨第8版AJCC/UICC鼻咽癌分期系统。方法 2008-2014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首次治疗的 1351例鼻咽癌患者中按第7、8版标准重新分期,确定Ⅲ期患者分别为742、784例,将其各自分为3个亚组:T3N0-1期为 G1(226、245例),T1-2N2期为 G2(180、187例),T3N2期为G3(336、352例)。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3个组 5年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第8版病例中93.6%与第7版的相同。第8版与第7版总体的OS、PFS、DMFS、LRRFS分别为84.8%与85.4%、76.2%与77.0%、80.4%与81.3%、89.8%与90.6%(P均>0.05)。第8版分期3个亚组的OS、PFS和DMFS均不同(P均<0.001);G1与 G2、G1与G3也不同(P均<0.05),G2与G3间相近(P=0.183、0.310、0.248)。结论 第8版AJCC/UICC分期系统对临床Ⅲ期病例的分布特点及临床终点相对于第7版变化不大,亚组间仍有明显的组内生存风险分布差异,其中N2对Ⅲ期患者的生存风险评估起到主要作用。可能在IMRT联合化疗时代局部肿瘤对预后的影响已经减弱,第8版分期系统仍然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鼻咽癌在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第7版(简称UICC 7版)与第8版(简称UICC 8版)T分期的人群分布和预后差异,并分析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84例初治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UICC...  相似文献   

4.
调强放疗技术对鼻咽癌UICC/AJCC分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应用对鼻咽癌第六版UICC/AJCC分期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7年间在本院接受IMRT的57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资料,比较不同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之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全组随访2~94个月,中位值42个月;随访满5年者为184例.全组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3.0%、85.4%和83.3%.T分期中T_1、T_(2a)与T_(2b)期间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100%、100%、9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P=0.166;χ~2:035,P=0.555),T_(2b)与T_3、T_3和T_4期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62,P=0.106;χ~2=1.55,P=0.214).N分期中N_2与N_1、N_3期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0.2%、86.2%、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P=0.136;χ~2=1.92,P=0.165).临床分期中Ⅰ、Ⅱ_a、Ⅱ_b期间的5年总生存率(91.7%、100%、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74;χ~2=0.25,P=0.617),Ⅳ_a和Ⅳ_b期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16).结论 采用IM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目前的鼻咽癌第六版UICC/AJCC分期系统存在不同期别5年生存率差异不明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UICC/AJCC分期与’92分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范围内广为使用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主要有两个,国内采用’92分期标准.西方国家及香港等其它地区使用UICC/AJCC分期第6版。随着影像学及放疗技术的发展.这两个分期系统的局限和不足愈发明显,主要集中在咽后淋巴结的归属、咽旁间隙的地位、N分期参数的合理性、MRI对分期的影响等方面。全文分析近年来鼻咽癌分期的研究状况.以便进一步探讨分期修订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UICC 2002及2009分期系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为鼻咽癌分期系统的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10-01-2005-10-31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9例病理确诊初治无转移且有鼻咽颈部MR资料的鼻咽癌患者,按照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UICC 2002及2009分期系统重新进行分期,比较3种分期的情况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在临床分期方面,UICC 2009(χ2=66.042,P<0.001)及2002(χ2=66.582,P<0.001)能更好地预测预后。在T分期方面,UICC 2009分期对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优于UICC 2002及2008分期(χ2=13.794,P=0.003),将鼻窦、颅底骨质侵犯合并为T2后,无复发生存曲线能更好地分开;在N分期方面,3种分期各有优势。结论:UICC 2009分期标准能更好地预测预后,但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验证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 323例。根据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为 45例。T1与T2期、T2与T3期 5年LRFS率相近(P=0.055、P=0.746)。将T2、T3和T4期翼内肌组合并为T2期,T4期其他的降期为T3期,新T分期中T1、T2、T3期LRFS曲线明显分开。N2与N3a期、N2与N3b期、N3a与N3b期 5年DMFS率相近(P=0.272、P=0.063、P=0.8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淋巴结部位是DMFS的唯一影响因素(P=0.037)。将N3a期中颈淋巴为单侧的降期为N1期,N3a期中颈淋巴结为双侧的降期为N2期,则新N分期中N0、N1、N2、N3期DMFS曲线分开。Ⅰ与Ⅱ期、Ⅲ与 Ⅳa期 5年OS相近(P=0.434、P=0.951)。将T1N0-1期作为 Ⅰa期、T2N0-1期作为 Ⅰb期、T1-3N2期和(或) T3N0-1期作为Ⅱ期、T1-3N3期作为Ⅲ期,各期 5年OS曲线明显分开。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分期仍存在不足,推荐新分期能更好预测预后,但需要更大样本量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MRI并与IMRT相适应的鼻咽癌新T分期系统。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基于MRI并接受IMRT的608例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按鼻咽癌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相关生存率及Logrank检验,Cox法多因素分析。现行UICC/AJCC分期系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新鼻咽癌T分期系统,并对新T分期系统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5年随访率为94.5%,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81.5%、80.1%、86.0%、8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咽、咽旁间隙、颅底解剖结构均为影响患者OS率因素(P=0.000—0.045)。根据风险差异性及生存曲线分布提出新T分期标准:T1期:侵袭鼻咽、咽旁间隙、口咽、鼻腔、颅底、翼内肌;T2期:侵袭翼外肌、鼻窦、眼眶、颅内、颞下窝、颅神经。推荐新T分期系统LRFS曲线及OS曲线均能很好地拉开。结论 推荐新T分期系统能较客观地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可作为鼻咽癌临床新分期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 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1年经病理学证实、无DM并接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4例,根据鼻咽癌UICC/AJCC分期标准(第7版)进行重新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324例患者中269例(83.0%)出现转移淋巴结,中位随访58个月(6~77个月),全组5年OS率为84.8%,DFS率为77.1%,RFS率为92.7%,DMFS率为80.5%。对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水平、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P值均<0.05)。根据风险比差异确定鼻咽癌新N分期: N0期为无淋巴结转移;N1期为Ⅶa区或/和单侧上颈(Ⅰ、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N2期为双侧上颈(Ⅰ、Ⅱ、Ⅲ、Ⅴaa区)淋巴结转移;N3期为Ⅳ a、Ⅴb区及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 结论 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更符合现状,并能更客观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2008分期和第7版UICC分期的比较,探讨其合理性,为2008分期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 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100例,按各个分期标准中提及的所有解剖结构进行MRI阅片,结合患者就诊时的临床体检资料(如脑神经麻痹、 淋巴结大小等),按鼻咽癌两种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果:解剖结构定义不同的鼻腔受侵16例(第7版UICC 27例)、口咽受侵犯3例 (第7版UICC 11例),两种分期中T1、T2例数完全相同。T3、T4例数有一定差别,这与第7版UICC分期中将鼻窦受侵归为T3有关。N0例数完全相同,N1例数相差最大,未出现淋巴结最大径>6cm的病例,临床总分期基本一致。Ⅲ+Ⅳ期病例分别为97例和95例, 晚期病例占绝大多数。结论:两种分期鼻咽和口咽、鼻腔的分界不同,口咽和鼻腔受侵的T分期归属不同, 但第7版UICC分期中鼻腔和口咽受侵均全部合并更高期别的T因素, 所以未造成两种分期T1、 T2例数的差别。2008分期中, 翼内肌受侵 (37%),100%合并同期别和更高期别T因素, 故翼内肌的合理性有待研究。2008分期中副鼻窦受侵归为T4、咽后淋巴结归转移为N1a、 N分期采用3cm的标准是合理的。可对RTOG(2006年版)颈部淋巴结影像学分区做适当调整,制定出锁骨上区的影像学边界, 以便与UICC分期接轨。两种分期的脑神经受累的MRI诊断标准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缩小临床靶区调强放疗(IMRT)的长期疗效,为小靶区IMRT技术在NPC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03-2007年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413例,中位年龄45岁,男311例、女102例。按第6版AJCC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66例、Ⅲ期235例、Ⅳa期78例、Ⅳb期31例。336例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结果 随访率100%,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93%、96%、81%和75%。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N分期、年龄是影响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01、0.001、0.002),T分期、N分期是无远处转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00、0.001)。进展期鼻咽癌患者中诱导化疗组5年总生存有高于无诱导化疗组趋势(78%∶68%,P=0.053),辅助化疗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低于无辅助化疗者(65%∶83%,P=0.003)。结论 鼻咽癌小靶区IMRT技术安全可靠,远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2.
147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我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经验和结果.方法 5年内采用调强放疗初程鼻咽癌患者147例.T1-2期38例鼻咽原发病变靶区(GTVnx)和阳性淋巴结(GTVnd)的处方剂量为70.0~72.6 Gy,高危区(CTV1)处方剂量为60Gy,低危区(CTV2)处方剂量为50Gy.T3-4期109例GTVnx74`78Gy,其他靶区处方剂量同T1-2期.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全组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转生存率分别为93.2%、93.5%、72.6%~1174.4%,T1-2、T3-4期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和86.9%(P=0.007),总生存率为95.5%和91.3%(P=0.030).N0-1和N2-3期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转生存率分别为99%和68.5%(P=0.030)、79%和64.O%(P=0.004)、81%和65.2%(P=0.000).急性腮腺功能损伤1+2级为96.6%,3级为1.4%,2级发生于放疗后3、6个月和1、2年的分别为43.0%、12.O%和4.9%、3.2%.结论 鼻咽癌凋强放疗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保护了腮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早期鼻咽癌各亚组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在本中心初诊接受IMRT的198例按UICC/AJCC2002分期的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治疗失败因素和急性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0.9个月(12~104个月),随访率为96%,随访满1、3、5年者分别为198、139、72例.全组病例5年的肿瘤相关生存率、鼻咽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3%、97.7%及97.8%.T1、T2期患者5年鼻咽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96.7%(x2=2.24,P=0.135).T1N0、T2N0、T1N1和T2N1期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100%、98.8%、100%和93.8%(x2=2.35,P=0.125).全组治疗5年总失败率仪为6.1%(12例)且全部为Ⅱb期患者.急性副反应主要是1、2级黏膜炎及咽喉炎,未发现放射性脑、脊髓病和脑神经损伤的晚期副反应.结论 IMRT早期鼻咽癌能取得较好疗效且治疗副反应轻微;但T2b和T2bN1期患者有相对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趋势,也许对这些患者放化疗能进一步获益.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s and toxicities of early stag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alon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1 to January 2008, 198 early stage NPC patients according to AJCC/UICC 2002 staging system were treated by radical radiotherapy with IMRT technique in our institute,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5-year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were 97.3%, 97.7% and 97. 8% respectively. The 5-year LRFS for T1, T2 patients were 100%, 96. 7%(x2 = 2. 24 ,P = 0. 135)respectively. The 5-year DMFS for T1 N0,T2N0, T1N1, and T2N1 patients were 100%, 98. 8%, 100% and 93. 8%(x2= 2. 35, P= 0. 125)respectively. Grade 1 and 2 mucositis and pharyngitis were most common acute toxicities. 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and cranial nerve injury were not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s IMRT alone for early stage NPC patients can produce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acceptable treatment-relative toxicities. Patients with T2b and T2bN1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incidence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which suggested that combination of IMRT and chemotherapy may improve clinical results in tho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鼻咽癌2008分期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的病例分布和预后价值,探讨两种分期合理性。方法 分析2009—2010年全国9个肿瘤中心收治的 1508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与第7版UICC或AJCC分期进行分期,分析和评价两种分期病例分布的一致性及 3年LRFS、DMFS、OS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FS、DMFS和OS率,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 两种分期的T期、N期、临床分期病例分布相似(Kappa=0.80、0.60、0.60),临床分期OS曲线和T分期LRFS曲线也较一致,但Ⅰ、Ⅱ期OS曲线相似,T1—T3期LRFS曲线出现靠拢或重叠。2008分期N0与N1期曲线相似,而UICC或AJCC分期N1与N2期曲线相似。结论 两种分期病例分布、临床分期及T分期预后相似,但N分期预后不同。两种分期中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的预后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N晚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及IMRT联合不同化疗模式对N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间收治的179例N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IMRT 33例,放化疗146例(同期放化疗71例、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66例,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9例)。
结果 随访率96.5%,随访时间满5年者133例。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69.0%。单纯IMRT和放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7%和73.7%(χ2=13.91,P=0.000)、49.2%和68.3%(χ2=4.97,P=0.026)、74.5%和92.4%(χ2=9.87,P=0.002)、37.5%和65.1%(χ2=11.65,P=0.001),放化疗中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的生存率相似,但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比单纯IMRT的高(χ2=4.65,P=0.031)。
结论 N晚期鼻咽癌患者单纯IMRT后远处转移率仍较高,诱导化疗加IMRT联合同期化疗也许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IGRT在保障鼻咽癌IMRT精确性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直线加速器OBI系统对10例鼻咽癌患者实施IMRT,观察并记录每次摆位后、体位调整后、治疗后的IGRT,分析其影像与CT模拟定位影像之间的摆位差异。结果 摆位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0.22±1.00)、(-0.37±1.28)、(0.04±1.36) mm;体位调整后对应为(0.29±0.76)、(-0.04±0.78)、(-0.01±0.92) mm;治疗后对应为(0.20±0.78)、(0.16±0.80)、(0.05±0.92) mm。摆位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误差≤1 mm概率分别为81.0%、77.6%、88.2%;体位调整后对应为92.5%、96.4%、96.4%;治疗后对应为91.7%、94.9%、96.8%。结论 鼻咽癌患者实施分次IMRT过程中进行OBI系统下的精准IGRT技术非常重要,必要时需参照摆位后的IGRT影像调整患者的放疗体位,修正摆位误差,有效提高分次IMRT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