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庆倩  舒啸尘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0):3700-3703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G-)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耐药性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2016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PDAP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36例患者,根据导致PDAP的细菌类型将患者分为G-菌组(56例)与革兰阳性(G+)菌组(18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患者耐药情况,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G-菌所致PDAP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G-菌所致PDAP中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逐年上升,酶抑制剂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耐药性变化不大,产ESBLs的G-菌所致的PDAP逐年增加。两组平均透析时间、肠道感染比例、人为操作原因比例、腹透液有核细胞计数、腹透液中性粒细胞计数、钾、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透析时间、人为操作原因、钾、降钙素原是G-菌所致PDA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菌所致PDAP中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平均透析时间、人为操作原因、钾、降钙素原是发生G-菌所致PDAP的影响因素。G-菌所致PDAP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内在环境因素有关。随着产ESBLs的G-菌逐年增多,及时治疗G-菌感染的腹膜炎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阮玉琚 《广州医药》1996,27(2):26-27
本组58例患者共患者共透析1160个病人月,发生腹膜炎共95次,平均11.3个月病人月发生一次,较国内的发生率要高。作者提出腹膜炎的治疗的关键在早期,一旦出现出现腹膜炎征象,应立即给予治疗,同时提出预防腹膜炎的措施,并希望同道们尽快研究一系列的腹膜透析导管装置,赶超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谱及其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61例次(46例),回顾性分析其透析流出液培养结果、耐药情况、初始治疗方案、疗效和转归。结果:61例次腹膜炎患者中42例次透析流出液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67.85%,其中革兰阳性菌23例次(54.8%),革兰阴性菌16例次(38.1%),真菌3例次(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100%敏感;对莫西沙星无耐药,但有3例次(13.0%)不很敏感;对头孢唑啉、苯唑西林、氯洁霉素耐药30.4%;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耐药17.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3.0%。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100%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50%以上;对头孢他啶、氨曲南耐药18.8%;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匹美、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12.5%。3例真菌为假丝酵母菌。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腹膜炎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培养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本中心针对腹膜炎的经验性治疗革兰阳性菌可选择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革兰阴性菌可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对反复发作腹膜炎患者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4.
程爱香 《当代医学》2021,27(19):6-8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和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本院肾内科腹透中心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腹透液标本进行细胞计数、分类及涂片染色查找病原菌.结果 120例腹膜炎患者中,培养阳性96例,阳性率为8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9例,占比71.875%,以链球菌、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为防治多重感染性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间我科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81例腹膜炎住院患者共151例次感染中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结果 15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培养阳性98例次,培养阳性率64.9%。多重感染性腹膜炎20例次,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13.2%, 其中单纯2种及以上G+菌感染3例次(15%);单纯2种G-菌感染1例次(5%);G+菌和G-菌混合感染6例次(30%);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9例次(45%),G+菌和真菌混合感染6例次(30%);单纯2种真菌感染1例次(5%)。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中G+菌抗生素敏感性为万古霉素100%、左氧氟沙星55%、头孢唑啉45%;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中G-菌抗生素敏感性为美罗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庆大霉素76.9%、头孢他啶 69.2%。多重感染性腹膜炎20例次,治愈的15例次继续腹膜透析(75%),4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改永久血液透析(20%),1例死亡(5%)。结论本腹膜透析中心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主要由G+菌和G-菌混合感染、G+菌和真菌混合感染引起;多重感染性腹膜炎G+菌敏感抗生素为万古霉素,G-菌敏感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经验用药参考。对于真菌性腹膜炎或难治性腹膜炎,需及时行拔除腹膜透析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从而为腹膜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耐药性.结果 在50例CAPD腹膜炎患者中,病原菌培养阳性共有27例,阳性率为5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4例(51.85%),革兰氏阴性菌12例(44.44%),真菌1例(3.7%).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结论 本腹透中心腹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结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可作为腹膜炎治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登记管理的100例腹膜透析(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DW中位数水平分为高RDW组(RDW≥13.6%)和低RDW组(RDW<13.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透析龄、性别、原发病、身体质量指数、是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随访期间是否出现PDAP)、实验室指标(残余肾功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校正血钙、血磷、血镁、血钾、血清铁、铁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RDW);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DW对PDA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RDW是PD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65,95%CI:1.478~4.807,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提示,高RDW组发生PDAP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RDW组(Log Rank=3.969,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DW预测PD患者发生PD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最大约登指数为0.41,RDW最佳截断值为14.5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和91%。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风险相关,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40例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和方法 :本组患者共透析 1 1 94个病人月 ,2 5例发生腹膜炎 4 0例次 ,平均 2 9.95个病人月发生 1次。男 1 7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为 (5 6 .4 8± 1 6 .5 )岁。细菌培养阳性 2 1例 ,真菌 5例。病原菌检出率 6 5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1 1例次 ,革兰阴性杆菌 1 0例次。结果与结论 :普通细菌感染 35例次 ,死亡 3例 ,治愈 32例次 ,治愈率为 91 %。真菌感染 5例 ,死亡 3例 ,放弃治疗 1例 ,拔管改做血液透析 1例。腹膜炎总发生率在逐步下降 ,但发病率仍较高。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机率升高。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仍差 ,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腹膜透析(CAPD)常并发腹膜炎,影响CARD的进行[1,2,3,4],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一并发症,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治疗方法11资料: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因,见表1。表141例病人原发病因病因A组B组总数%慢...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bbit model corresponding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s. METHODS: Twelve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eritonit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infused standard liv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3 x 10(9) colony forming unit (cfu) (peritonitis group) or 0.9% NaCl 1 ml (control group). After 48 hours, Laboratory rabbits in acute uremic model underwent regular dialysis for 6 hours. At different points of time, the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in dialysate and the dialysate/plasma (D/P) ratio of the concentration creatinine (Cr), total protein(TP), album(Alb) and IgG, the counts of leukocyte in dialysate and water ultrafiltrate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D/D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eritonitis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ounts of leukocyte and D/P ratio of Cr, TP, Alb and IgG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eritonitis group (all P < 0.05). The drained volume was lower in the peritonitis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rabbit model infused intraperoneally staphylococcus aureus, (1) transport peritoneum of low and large molecular weight solutes is increased, (2) the volume of ultrafiltrate is decreased, (3) the counts of leukocyte in dialysate is increased. These change in this model is basic all correspond with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patients of 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s. So this rabbit model of 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peritonitis is a successful experimental infec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PDAP患者91例。其中,29例在1年内发生≥2次PDAP为频发组,62例仅发生过1次PDAP为偶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频发PDAP的因素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置管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组G+菌感染率较偶发组高(P?<0.05)。两组的G+菌均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两组的G-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钠、头孢呋新酯的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是PDAP的影响因素。频发患者G+菌感染率较高。PDAP患者的G+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而G-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8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耐药性及转归。结果:在78例次CAPD腹膜炎患者中,病原菌培养阳性共有52例次,阳性率为66.67%。共培养病原菌55株,其中3例患者为混合感染,培养出2种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58.18%;革兰阴性菌18株,占32.72%;真菌5株,占9.0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最低的分别为利奈唑胺(0)、替考拉宁(3.13%)、万古霉素(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83.33%。78例次患者共有4例死亡,其中2例为真菌感染,1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例混合感染(死亡率5.13%);11例拔管改行血液透析,其中3例为真菌感染(总拔管率14.1%);其余患者均治愈(治愈率80.77%)。结论:革兰阳性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腹膜炎的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腹膜炎经验治疗可选用头孢唑林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头孢唑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效果较差,应尽早拔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频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F-PDAP)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并规律随访的101例腹膜炎患者资料,包括年龄、透析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细菌培养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钙...  相似文献   

14.
Withtheimprovementofperitonealdialysis(PD)techniqueinrecentyears,theincidenceofbacterialperitonitis(BP)hasbeen'dramaticallydecreased.However,fun-galperitonitis(FP)anditsprophylaxisandtreatmentremainproblemsandlittleprogresshasbeenmade.Wereviewedl1FPcasesamong64PDpatientswithBPinourdepartmentbetweenl985andl995,inordertodeterminewhetheraprofileofpa-tientsatriskofdevelopingFPcouldbei-dentifiedandtoevaluatetheeffectivenessofroutinetreatmentprotocolofFP.lPAT1ENrsANDMETHoDSThesubjectsinc…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复发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管路装置类型、是否并存糖尿病及皮肤疾患、文化背景及家境,并分析这些因素与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关系.结果:营养状况好、选用较先进的透析管路、家居环境较好、文化程度高的CAPD患者不易发生感染性腹膜炎;CAPD合并有糖尿病或伴有皮肤疾患等,则较易发生.结论:CAPD腹腔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选择适宜的患者行腹透治疗并选用"Y"型管路.  相似文献   

16.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相关性腹 膜炎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CAPD相关性腹膜炎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3 年1月至2016年6月42个月中,104人12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耐药性等情况。 结果:在12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中,患者出现腹痛104例次(82.54%),发热56例次(44.44%),腹泻49例次 (38.89%),呕吐31例次(23.60%)。126例次CAPD相关性腹膜炎中,发生一次腹膜炎的88人次,多次和反复发作的腹膜 炎16人38例次,其中复发性腹膜炎2例,腹膜炎重现2例,导管相关性腹膜炎3例。在103例送检的腹水标本中,培养 阳性64例次,阳性率达62.14%。共分离出致病菌70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42株,革兰阴性细菌21株,真菌7株。主要 的革兰阳性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的耐药率分别为20.00%,36.11%,5.00%,0%,0%;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 啶的耐药率分别为6.25%,10.53%,64.29%,15.38%,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0%。 结论:革兰阳性菌是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不仅应尽早开始经验性治疗,而且要考虑如何通过改善 培养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可以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以促进患者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治愈和腹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腹膜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期间在吉林省4家三甲医院首次发生PDAP的所有患者资料。根据发生首次PDAP时的透析龄是否大于36个月,将研究对象分为长透析龄组(≥36个月)和短透析龄组(<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首次PDAP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5例PDAP患者,长透析龄组93例,短透析龄组532例。在发生首次PDAP时,长透析龄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短透析龄组,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短透析龄组(P<0.05);长透析龄组较短透析龄组更易感染革兰阴性菌(P<0.05)。长透析龄组的初始治疗有效率(P=0.009)及完全治愈率(P=0.018)均低于短透析龄组,而拔管率高于短透析龄组(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长透析龄导致首次PDAP拔管及治疗失败的风险分别是短透析龄的3.05倍(95%CI:1.35-6.91,P=0.008)和2.81倍(95%CI:1.45-5.44,P=0.002)。真菌及混合菌感染是长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40,95%CI:1.488-1385.5,P=0.029;OR:16.50,95%CI:1.106-246.123,P=0.042)。而两组患者在维持PD、技术失败和全因死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发现,长透析龄并不是PDAP患者技术失败(OR:1.36,95%CI:0.84-2.19,P=0.206)或全因死亡(OR:1.51,95%CI:0.97-2.35,P=0.06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透析龄患者首次发生PDAP时易发生革兰阴性菌感染,并且治疗效果较短透析龄患者差,但对于长期转归方面无明显影响。长透析龄是首次PDAP拔管和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真菌及混合菌感染是长透析龄患者首次PDAP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革兰阳性致病菌药敏结果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了解本地区PDAP革兰阳性球菌相关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DAP患者腹透液标本,进行传统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研究分析对象,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品中4种耐药基因,分别为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vanC,一代头孢耐药基因mecA。结果 44份培养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的标本中4份含有vanA基因,37份携带vanC基因,未检出vanB基因,12份携带mecA基因,携带mecA基因的样本耐药率高于未携带基因的样本,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样本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达63.63%,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本地区PDAP患者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携带相关耐药基因的样本表现出多重耐药,相关耐药基因在耐药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检测样本是否携带相关耐药基因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用药情况及患者转归,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次培养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透出液致病菌、药敏结果,并按初始治疗方案组合分为4组: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碳氢霉烯类+万古霉素组、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组、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表现、治疗前后透出液WBC变化及转归.结果 本组革兰阳性球菌76例,革兰阴性杆菌29例,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所有的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达62.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3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仅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仅为4%.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组治疗后透出液WBC数下降显著,症状控制快,与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头孢唑啉耐药性增高,目前不再适合作为初始治疗的经验性用药.腹腔应用碳氢霉烯类联合万古霉素治疗腹膜炎症状缓解快且明显,治愈率高,因此推荐两者联合应用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初始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经验用药情况及患者转归,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次培养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透出液致病菌、药敏结果,并按初始治疗方案组合分为4组: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碳氢霉烯类+万古霉素组、阿米卡星+万古霉素组、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表现、治疗前后透出液WBC变化及转归。结果本组革兰阳性球菌76例,革兰阴性杆菌29例,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所有的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达62.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3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仅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仅为4%。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组治疗后透出液WBC数下降显著,症状控制快,与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头孢唑啉耐药性增高,目前不再适合作为初始治疗的经验性用药。腹腔应用碳氢霉烯类联合万古霉素治疗腹膜炎症状缓解快且明显,治愈率高,因此推荐两者联合应用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初始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