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霉素与庆大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早期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阿霉素及庆大霉素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0.2%、0.5%阿霉素及庆大霉素行外周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天、3天、1周、2周、1月、2月、3月时的疼痛缓解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0.2%阿霉素组除治疗后第1天外其余各时间点数字评分(NRS)均较治疗前降低,而其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均明显下降。0.5%阿霉素组在治疗后1天、2周、1月、2月、3月时的NRS值明显低于0.2%阿霉素组,治疗后1月、2月时明显低于庆大霉素组。0.5%阿霉素组有效率明显高于0.2%阿霉素及庆大霉素组。结论:0.5%阿霉素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较好,庆大霉素可用于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1],1993年胡永升等[2]报道采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观察经皮外周神经注入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一种更为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新方法以求提高疗效。方法:对3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游离出三叉神经周围支,将神经干切断后对近中枢段行阿霉素注射,对远中枢段采用神经撕脱术。结果:33例患者中32例于术后7d内三叉神经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于术后2周疼痛消失,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神经干近中枢段阿霉素注射及远中枢段撕脱术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游离出三叉神经周围支,将神经干切断后对近中枢段行阿霉素注射,对远中枢段采用神经撕脱术。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于术后7d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1例于术后2周疼痛消失,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联合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Ⅲ支)的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Ⅲ支)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过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或开颅手术。局麻监护下,经口内解剖,分离出三叉神经第Ⅱ、Ⅲ支,微量注射器直视下注入阿霉素3mg。结果:39例患者术后1周内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其中72.5%(29/40)在术后24h内疼痛减轻,25%(10/40)在术后1周内疼痛减轻,无效2.5%(1/40)。术后2年内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7.5%(3/40),复发患者症状均较前减轻,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前减少。结论:经口明视下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阿霉素及庆大霉素外周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比较两种药物的远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探讨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适宜方法。方法:选择2002—12/2003—06于北京天坛医院疼痛中心收治,经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以耐受其副作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区组随机分为2组(n=35):①阿霉素组:将阿霉素粉剂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g/L的溶液,第1支注射部位为眶上孔,第Ⅱ支为眶下孔或上颁神经,第Ⅲ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颏孔、下牙槽神经或下颁神经阻滞。若疼痛无明显缓解,可于一两周后再次阻滞一次。②庆大霉素组:应用庆大霉素针剂(8万单位/支),阻滞方法同阿霉素组,可阻滞四或五次,1次/周,每次剂量为8万单位。治疗前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无痛时为0,最剧烈疼痛时为10)进行疼痛评估,治疗后用电话、信件随访,分别在治疗第6,12,18,24,30个月记录数字评分(评分方法同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记录治疗后镇痛有效率(≥2度,即疼痛减轻1/2及以上)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程度。结果:7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镇痛的有效率: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时相似,但在第12,18,24,30个月阿霉素组明显高于庆大霉素组(68%,57%,28%,23%;3l%,20%,6%,6%,P〈0.05)。②疼痛强度变化;阿霉素组在治疗后两年半内数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庆大霉素组仅在治疗后6,12个月时低于治疗前(4.3&;#177;1.5,5.5&;#177;1.7,7.9&;#177;1.6,P〈0.01),至1年后疼痛强度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且数字评分高于相应时间点的阿霉素组评分。⑧并发症的比较:阿霉素组面部麻木和肿胀的发生率高于庆大霉素组(91%比17%;91%比28%,P〈0.01);持续的时间和长于庆大霉素组[(122&;#177;31),(7&;#177;2)d;(66&;#177;13),(5&;#177;2)d,P〈0.011;程度重于庆大霉素组。结论:阿霉素外周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镇痛效果较庆大霉素好,其副作用相对比庆大霉素大,但是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不同疼痛部位采用不同穴位接触照射,每一穴位各照射3min,间隔2min;同时用2%利多卡因2.5mL+25%硫酸镁溶液2.5mL对不同部位局部封闭浸润注射。结果57例患者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为98.2%;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94.7%;随访1年,总有效率为89.5%;随访2年,总有效率为86.0%。结论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可反复多次治疗,尤其对无法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更适用。  相似文献   

8.
阿霉素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卢民  于尚伟  郑宝森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2445-2446
目的:观察应用阿霉素药理机制又称“自杀性运输”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三叉神经痛的不同分支,选择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眶上孔、眶下孔应用利多卡因定位,阿霉素、曲安奈德一次性神经阻滞,疼痛消失不彻底者,1周后给第二次阻滞。结果:优良者82%,好转11%,无效7%。结论:阿霉素使感觉神经元发生永久性毁损,且具有轴浆逆流特性,在外周神经干内或其分布区域注射阿霉素,这样阿霉素便会通过神经末梢吸收并逆行运输至相应的神经元细胞引起神经元细胞坏死,从而达到长期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硫酸链霉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硫酸链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骨孔注射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无效3例,有效5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硫酸链霉素和α-糜蛋白酶联合骨孔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阿霉素注射神经干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经1~3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 ,因此临床上尚缺乏针对病因的生物性治疗方法。三叉神经痛在保守治疗无效时 ,常采用外科治疗 ,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有颅外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内感觉根切断术、血管减压术及射频热凝术等[1] 。但由于颅内手术及射频热凝术操作难度较大且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 ,术后仍有复发 ,不易被病人接受。 1999年—2 0 0 3年我科采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8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2 0 0 3年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乙醇阻滞治疗骨骼肌痉挛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干乙醇阻滞治疗上运动神经元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电刺激引导下.对38例由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导致严重下肢痉挛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部位:胫神经31条.坐骨神经20条.股神经2条,闭孔神经2条。在注射前和注射后2周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痉挛状态。结果:①第一次注射后效果:显效52.7%,有效29.1%,无效18.2%;②第一次注射后一周再次注射效果:显效53.8%,有效30.8%,无效15.4%;③个例:3个月内3次注射的患者也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电刺激引导下的乙醇神经干阻滞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下肢肌肉痉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陈俊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38-3739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卡马西平组(30例)和托吡酯组(3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剂量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总有效率托吡酯组为87%,卡马西平组为7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临床上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采用不同剂量阿霉素神经干阻滞的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一种更为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阿霉素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95年开始,对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氯丙嗪局部注射,取得了显著止痛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32~58岁,平均46岁;病程10~20年,平均15年。病变部位:眶下扎3例,额孔2例;右侧3例,左侧2例。患者均经1~3所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且都曾局部注射25%硫酸镁或无水酒精治疗,效果均不理想。1.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注射前测量血压,消毒皮肤,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0.5ml,嘱患者头向上仰,用5号针进入,在X线下确认注射针位,确实在眶下孔或颏孔内后方可给药,眶下扎进针深度为0.5cm[1],颏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分为2组进行治疗。(1)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ITIE组,17例);(2)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HAI)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15例)。结果:治疗后获二期手术切除率,二组分别为5.8%、20%(P<0.01);治疗后0.5、1、2年生存率ITIE组为58.5%、35.3%、11.7%,联合治疗组为80%、53.3%、26.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AI+ITIE联合疗法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效果优地单纯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霉素注射于三叉神经主干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2例,采用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法或(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法注入0.5%阿霉素溶液0.5mL。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及副反应,疼痛明显缓解。术后各组与术前相比VA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组之间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法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简单易行,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了,因此临床上尚缺乏针对病因的生物性治疗方法。三叉神经痛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采用外科治疗,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有颅外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内感觉根切断术、血管减压术及射频热凝术等。但由于颅内手术及射频热凝术操作难度较大且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术后仍有复发,不易被病人接受。1999年-2003年我科采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在明视下将阿霉素注射在三叉神经干上,手术方法较为简单,损伤小,过程仅30min左右,术后几日内可出院,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在明视下将阿霉素注射在三叉神经干上,手术方法较为简单,损伤小,过程仅30min左右,术后几日内可出院,易被患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