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旁定位腰骶体感诱发电位(LS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变化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对84例有L4、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椎旁定位LSSEP检查,测定其N40的潜伏期,并对多水平突出症患者的LSSEP与腰椎MRI比较。结果胫后神经SEP检测异常率为42.86%;L5、S1 DSEP检测的异常率为90.48%;椎旁定位LSSEP异常率为95.24%,比胫后神经SEP检测异常率明显增高(P〈0.005)。在L3。椎间盘突出中,以L4的LSSEP异常为主;在L4-5椎间盘突出中以L5的LSSEP为主。结论椎旁定位LSSEP检测可能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快捷、可靠、敏感的检测方法,其结果与神经根受累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来,有关生物力学因素与腰背痛关系的报道大多集中在腰椎整体生物力学与腰背痛的研究上,而针对局部生物力学特点与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则较少。 目的:探讨局部生物力学因素在L5/S1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共纳入对象124例,包括椎间盘突出症组和对照组,62例/组。椎间盘突出症组为2008-06/2009-07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明确并行手术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在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和观察各组L5椎体相对深度、腰骶移行椎、L5/S1椎间盘相对高度、腰骶角、骶骨水平角和骶骨垂直角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椎间盘突出症组L5椎体相对深度明显增加(P < 0.01),椎间盘突出症组腰骶移行椎数目明显降低(P < 0.01),说明相对位置较深的L5椎体及腰骶移形椎可能对L5/S1椎间盘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椎间盘突出症组腰骶角和骶骨水平角明显减小(P < 0.01);但L5/S1骶骨垂直角和椎间盘相对高度在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可见,L5/S1椎间盘相对高度、腰骶角、骶骨水平角和骶骨垂直角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仍不明确,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腰骶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腰骶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较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男 ,46岁。因发作性腰骶部剧痛 2个月于 1 998年1 0月 1 7日入院。患者 2个月前开始出现腰骶部剧痛 ,向双下肢放散 ,左下肢为著 ,咳嗽及用力时加剧 ,午后及夜间更甚 ,每次持续约 1 0小时 ,均需肌注度冷丁方缓解。腰椎CT示腰4~ 5及腰5骶1 椎间盘突出 ,骨科行腰4~ 5、腰5~骶1 半椎板开窗术及腰5~骶1 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查体 :神志清楚 ,左眼底视乳头边界模糊 ,上缘有 2处小片状出血 ,右眼外展不全 ,眼球向右上注视时有水平眼震 ;左下肢臀部肌肉…  相似文献   

4.
经椎板间人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人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30%(52/54),其中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改为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8.35 min,中位住院时间3d.出院时5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其中5例患侧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与术前相比,术后1d、3个月和1年时VAS和ODI评分均减少(均P=0.000).术后复查腰椎MRI显示髓核摘除满意,神经根压迫解除,亦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因髓核脱出椎管内游离较远,术中对神经根牵拉较重,术后出现S1神经根分布区麻木,术后1个月缓解.结论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4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1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30%(52/54),其中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破裂,改为手术显微镜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8.35 min,中位住院时间3 d。出院时5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其中5例患侧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与术前相比,术后1 d、3个月和1年时VAS和ODI评分均减少(均P=0.000)。术后复查腰椎MRI显示髓核摘除满意,神经根压迫解除,亦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因髓核脱出椎管内游离较远,术中对神经根牵拉较重,术后出现S1神经根分布区麻木,术后1个月缓解。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腰骶神经根病电流感觉阈值测定(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测试与胫神经H反射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腰骶神经根病患者30例进行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和胫神经H反射的检查。结果 CPT测定和H反射检查均能有效评估腰骶神经根病。CPT等级在4.34以上的患者,H反射异常,CPT等级在4.34以下的患者,H反射正常。结论 CPT测试对腰骶神经根病的诊断方面体现了其敏感性,与H反射检查一致性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7.
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腰椎小关节及其对称性与腰椎间盘突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文献报道争议很大。 目的:测量分析腰椎小关节方向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方法:收集因腰腿痛行CT检查的169例患者,L4/5 腰椎间盘突出35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67例,无间盘突出对照组67例。在CT终端机上选取L3~S1椎间隙的远侧椎体上终板层面,测量3个节段的腰椎小关节角。 结果与结论:① L4/5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组L3/4、L4/5、L5/S1每个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左侧均大于右侧(P < 0.05);各组小关节前内侧角和后外侧角两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各节段腰椎小关节角、前内侧角、后外侧角3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③各组腰椎小关节角、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节段均逐渐增大(P < 0.05);而前内侧角L4/5节段最大,L3/4节段最小(P < 0.05)。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小关节角左右侧不相等有关;腰椎小关节角和后外侧角自L3/4至L5/S1逐渐更偏向冠状位,而内侧角在L4/5节段更偏冠状位,可能与腰椎管狭窄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中老年尸体为对象,分析腰椎退行性变对腰丛神经根及通道的影响。结果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黄韧带的退变常会导致黄韧带的间距变短,导致L4~5脊神经节和椎间静脉下支神经受到椎间管的压迫,L5及S1神经根中的硬膜囊外部分受到盘带间的压迫,而盘带间变窄还会致椎管变窄,导致人体最外侧的腰丛神经根受到影响。结论如果腰椎出现退行性变,患者的腰丛神经根通道将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L2~S1椎间隙,用21 G穿刺针插入椎间盘突出区后,注入中等浓度(50~60μg/mL)臭氧5~10 mL。结果一次进针成功率85%。穿刺途径采用腰椎后侧方35°~45°经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经过随访,效果优良132例,效果差18例,优良率92.5%。结论经皮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腰骶部神经束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管内神经束膜囊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病变,人群中发生率约46%,仅1%的患者表现有症状[1]。1995~1996年我科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病 例 报 告例1 男,52岁。反复腰痛5个月,加重并左下肢放射痛半月。检查:左小腿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左侧直腿抬高试验( ),左踝反射及伸趾母肌力均减弱。CT断层示腰骶椎间盘稍向右突出,左侧隐窝不清楚。考虑椎间盘突出部位与临床症状不符,再次行CT检查,可见左侧隐窝有一低密度圆形影。行MRI检查,显示骶1椎体后方偏左有一低密度囊性块影,与左侧骶1神经根相连续。因此,考虑为骶神经束膜囊肿可能。术中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下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1例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局麻+监护在C臂机透视下分节段行靶向穿刺,经皮内窥镜椎间孔入路下行髓核摘除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更改术式,术后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72~106 min,平均(85±12.4) min。术中出血量为(30±5) ml。41例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后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vas评分下降越明显(>P<0.05)。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5. 1%。本组41例均无复发。结论 经皮内窥下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骶部病变颇为常见但诊断困难,许多病例有慢性下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作者介绍了4例骶部病变的不同类型;此4例首先均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症征,由于有剧烈的腰痛而掩盖了神经根受压的症状,括约肌障碍不明显.例1为38岁男性,有下腰部及腹股沟部抽痛,脊髓造影在L_(4-5)有椎间盘突出的特征,但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脊索瘤;术前神经系统检:查双膝腱与右跟腱反射(一)、双侧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主要多发于L4~L5、L5~S1的椎间盘,腰椎间盘突出症会给患者带来腰痛、腿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分期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行研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现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良性单侧下肢萎缩(BM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BM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慢性起病,以单侧下肢肌萎缩为主症,肌无力程度轻;血清肌酶水平均正常;肌电图示2例为神经源性损害,1例未见异常;腰椎影像学示3例L3~4、L4~5椎间盘轻度突出。肌肉病理学检查示3例患者均出现肌纤维大小不等和小角化纤维,极小纤维和核内移纤维各2例,同型纤维明显群组化1例。结论 BMALL临床特征为单侧下肢萎缩,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学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15.
<正>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是由于关节突和黄韧带增生、骨化而引起神经根管狭窄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临床又称侧隐窝神经卡压综合征或侧隐窝狭窄[1]。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常伴坐骨神经放射痛引起的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患肢由腰、大腿后方、小腿外侧到足底呈现麻木、无力甚至放射性疼痛,但蹲下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多伴夜间痛醒症状,但并未发现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征象[2-3]。本文以2012-04—2014-03我院收治的4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术治疗的7例骶管囊肿伴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及大部分切除、肌肉填塞交通孔处理骶管囊肿。结果 术后随访10~30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 囊肿压迫所致神经根症状和突出椎间盘压迫所致运动感觉症状觉缓慢恢复,1例性功能障碍术后部分恢复,2例排尿困难术后恢复。结论 手术摘除突 出的髓核及同期修补骶管囊肿交通孔是有效治疗骶管囊肿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椎管闭合不全经皮肤窦道感染引起髓内脓肿临床颇为少见.本文报告2例:例一男性,21岁.入院前6周下腰痛,向双腿和踝部外侧放射.左足背皮肤感觉异常,曾拟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休息及牵引治疗均无效,后因病情加重,出现下肢无力入院,病人无发热及括约肌障碍,体检发现脊柱运动受限,两侧椎旁肌痉挛,有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腓肠肌和胫前肌轻度萎缩,双侧伸髋、屈膝和踝背屈无力.踝和蹠反射消失.双侧腰5及右侧骶1皮肤痛觉减退.脊柱平片显示腰3-5和骶,脊柱裂.脊髓造影发现腰2平面椎管梗阻.脑脊液旦白含量2.03克/升,白细胞78个/立方毫米(淋巴细胞76,中性粒细胞2)脑脊液培养阴性.截除胸12-腰2椎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E+S)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组48例未施术前药,取患肢在下的侧卧位行E+S麻醉,穿刺点选择L3~4椎间隙,采用重比重腰麻液(0.75%盐酸左布比卡因1.0~1.2mL+10%GS 1mL),尾端置硬膜外导管,调节麻醉平面,根据情况追加硬膜外腔药物,术毕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结果 48例患者麻醉满意,无发生麻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实施E+S麻醉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ETRx系统辅助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外科手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于METRx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24例、L5-S1椎间盘突出2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于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椎管减压程度。结果 5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8.04%(50/51),平均手术时间为12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住院时间5 d、术后随访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P=0.036,0.029)、3个月(P=0.018,0.023)和末次随访时(P=0.007,0.013)VAS和ODI评分均减少;至末次随访时,ODI改善率为35.37%。无手术相关感染、术后脑脊液漏和神经功能缺损加重、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术后1例出现附件炎,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METRx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保护硬脊膜囊和神经根、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以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中术后常见的问题及处理,以提高疗效.方法 应用德国STORZ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术对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电视监视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髓核组织,松解粘连的神经根,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去除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彻底解除其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压迫.结果 36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本组病例随访1个月~5年8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参考文献[4]标准评定效果,本组优32(88.9%),良3例(8.3%),可1例(2.8%).结论 应用德国STORZ椎间盘镜手术系统适用于治疗神经根性痛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充分减压神经根,可单侧开窗减压双侧神经根,创伤小,对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均可同时处理,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