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捷  熊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69-267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自主神经病变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Holter对108例2型糖尿病组和80例正常组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SDNN(85.53±30.63)ms,SDANN(75.60±29.48)ms,RMSSD(27.14±17.86)ms,PNN50(4.41±5.37)%,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有并发症者比无并发症者进一步下降。结论:HRV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早期诊断作用及对预后的提示作用,可作为检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一种简便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殿恩 《中原医刊》2005,32(20):25-2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Tong X in Luo capsul)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将40例AM I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治疗组与非通心络治疗组,观察两组AM I病人经通心络治疗前后HRV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通心络治疗组分别为SDNN(15.2±5.8)ms,rMSSD(10.5±4.9)ms,SDANN(12.5±7.6)ms,PNN50(5.8±2.2)%→SDNN(82.5±25.2)ms,rMSSD(67.3±18.5)ms,SDANN(79.6±22.3)ms,PNN50(16.8±5.2)%。治疗前后非通心络治疗组分别为SDNN(14.6±4.9)ms,rMSSD(12.1±4.5)ms,SDANN(13.1±5.8)ms,PNN50(4.9±2.5)%→SDNN(56.8±18.6)ms,rMSSD(48.1±17.8)ms,SDANN(50.1±20.6)ms,PNN50(9.5±3.7)%。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M I患者HRV均有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通心络组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间HRV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明显提高AM I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率异性(he 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改变,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与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关系. 方法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HRV时域指标,并根据是否有心律失常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心律失常组和非心律失常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HRV的分析比较.结果心律失常组、非心律失常组和对照组SDNN分别为(89.81±17.7 3) ms、(117±22.47) ms、(130.50±28.33) ms.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和对照组比较 HRV明显降低(P<0.001),非心律失常组与对照组比较HRV降低(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在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心律失常者损害更明显,HRV降低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方法8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36例健康人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短时时域和频域检测。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的平均心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81.5±9.7次/分,72.3±8.6次/分,P<0.01),SDNN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98.1±8.6 ms2,138.9±11.5ms2,P<0.01),LF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434.8±415.9 ms2,417.6±404.8 ms2,P>0.05),LF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181.2±126.5 ms2,278.4±198.7 ms2,P<0.05),LF/HF比值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2.4±1.3,1.5±0.9,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迷走神经活性显著降低,使自主神经功能指数LF/HF比值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6月至2005年1月,对36例恶性肿瘤组和36例正常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SDNN(67.53±20.69)ms,(132.72±25.15)ms,SDANN(57.61±19.52)ms,(111.50±27.19)ms,r MSSD(17.72±9.72)ms,(35.17±8.17)ms,PNN50(5.00±5.45)%,(14.70±5.65)%,前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正常值(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病变程度越重,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率变异性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功能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小板功能在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发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30例、SAP组28例、UAP组19例、AMI组21例,共98例病人测定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x%)。统计结果由SAS软件分析。结果:UAP组和AMI组患者的Max%分别为86.98±17.64(%)和110.15±37.48(%),比对照组高(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功能检测对判断SAP、UAP和AMI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影响。 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9月选择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SAHS,将其分成2组,OSAHS组38例,非OSAHS 42例;另外选择3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HRV时域指标数据和频域指标数据。 结果 ①非OSAHS组患者SDNN、SDANN、rMSSD指标分别为(118.15±15.64)ms、(121.55±16.55)ms、(27.98±10.29)ms,均低于对照组各相应指标(P<0.05);OSAHS组患者SDNN、SDANN、rMSSD指标分别为(89.19±13.95)ms、(86.64±17.34)ms、(21.44±7.27)ms,均低于非OSAHS患者各相应指标(均P<0.05)。②3组LF指标分别为(20.01±7.99)Hz、(21.56±8.96)Hz、(21.63±9.33)Hz(P>0.05)。非OSAHS组患者HF指标为(11.32±4.56)Hz,低于对照组(14.75±5.19)Hz(P<0.05);OSAHS组患者HF指标为(9.14±3.82)Hz,低于非OSAHS组(P<0.05)。非OSAHS组患者L/H指标为(1.96±0.34)Hz,高于对照组(1.45±0.38)Hz(P<0.05);OSAHS组患者L/H指标为(2.23±0.32)Hz,高于非OSAHS组(P<0.05)。 结论 OSAHS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HRV指标,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交感与副交感失衡程度,增加其交感神经张力,加重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小板指标在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30例、SAP组28例、UAP组19例、AMI组21例,共98例病人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统计结果由SAS软件分析。结果:UAP组和AMI组患者的PLT分别为161.84±35.67(×109/L)和137.55±28.19(×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患者的MPV分别为8.79±1.86(fl)、9.81±1.47(fl)、10.94±1.73(fl)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其中UAP组和AMI组增人更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指标检测对判断SAP、UAP和AMI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UAP、AMI的PLT和MPV变化与其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是否会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方法 :对 35例糖尿病合并CHF和 4 5例非糖尿病CHF患者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采用 2 4h时域和频域心率变异性方法来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结果 :两组有重要预后价值的HRV指标 (SDNN ,SDANN5及TP功率 )无差别。反映迷走神经活性的HRV指标 (pNN5 0 ,RMSSD及HF功率 )在两组有类似程度的降低。糖尿病组的LF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3.6 1± 0 .18)vs (4.0 9± 0 .2 1)In ms2 ,P =0 .0 4 ]。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LF/HF也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 [(2 .2± 0 .2 )vs (1.4± 0 .2 ) ,P =0 .0 0 1]。结论 :在CHF患者 ,合并的糖尿病不影响具有预后价值的HRV指标。此外 ,在CHF交感神经刺激增加的情况下 ,糖尿病不进一步降低迷走神经活性 ,但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 (TEB)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5 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胸 3~ 4或胸 4~ 5棘突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 ,留置硬膜外导管 ,每 2h推注 0 .5 %利多卡因 3~ 5mL至硬膜外腔 ,持续 4周。辅以常规治疗。测定并比较TEB治疗前后 4周 2 4h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差异。结果 :TEB治疗 4周后 ,SDNN由 (72 .1 8± 34.5 1 )ms升高至 (99.93± 37.0 6 )ms ;SDANN由 (6 2 .35± 2 7.5 5 )ms升高至 (96 .85± 4 0 .2 6 )ms ;LnLF由此 5 .76± 1 .5 0升高至 6 .85± 1 .4 3<0 .0 1。实验组患者HRV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TEB可明显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改善患者的心脏自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小文  霍震 《四川医学》2001,22(2):173-173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临床状态 ,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目前心率变异性 ( HRV)已成为用于测定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方法 ,尤其对冠心病具有预后及猝死预报因子等应用前景 ,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1〕。本文对 UAP患者 54例的 HRV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 HRV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我院住院的 UAP患者 54例 ,男 2 9例 ,女 2 5例 ,年龄 67.39±9.0 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史、心电图、2 4小时连续心电监测等检查确诊 …  相似文献   

12.
修运强,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16(6):324本文分析了132例急性心肌梗塞惠者入院及出院时体表心电图Q-Tc 间期的变化,并与116例冠心病患者及136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冠心病组Q-Tc 间期(409.9±28.2ms)较正常对照组(389.0±20.1ms)明显延长(P<0.0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Q-Tc 间期为423.7±50.0ms,较出院时(409.1±34.9ms)及冠心病组、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抽动障碍(TD)各亚型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MEB-9104K诱发电位检测系统测定病例组(11例Tourette氏障碍、17例慢性运动TD、7例一过性TD)及对照组(20例正常儿童)N400,并比较其潜伏期及波幅。结果:病例组Tourette氏障碍潜伏期(648.04±150.19)ms,波幅(28.82±19.09)μV;慢性运动TD潜伏期(724.89±215.23)ms,波幅(23.90±9.97)μV;一过性TD潜伏期(760.67±233.20)ms,波幅(27.85±12.72)μV;对照组潜伏期(485.75±85.76)ms,波幅(22.35±19.76)μV。病例组各亚型N400潜伏期较对照组长(P<0.001),波幅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之间N400潜伏期及波幅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各亚型之间认知功能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连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8):638-639
目的 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方法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89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n=54)和未净化组(n=45),另选20人为健康对照组.空气净化组所处的病房进行24小时空气净化,未净化组住普通病房,不进行空气净化.住院时和3个月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时域法和频域法研究OMI后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结果空气净化3个月后,患者24小时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由(106±23) ms上升为(126±28) ms;24小时内连续的5 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RMSSD)由(21±11) ms上升为(33±15) ms;其低频面积由(228±123) bpm2/Hz上升为(305±156) bpm2/Hz;高频面积由(167±106) bpm2/Hz上升为(349±180) bpm2/Hz;其低频面积/高频面积由1.53±1.09下降为0.97±0.71,以上均P<0.05.结论对OMI患者行空气净化治疗,有益于改善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QT离散度(QTd)及校正后 QT离散度(QTcd)的临床意义及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量分析 83 例 AMI患者的 QTd和 QTcd,其中男 52 例,女31例,年龄43~75岁,平均51.8岁,与56例无心脏病者QTd和QTcd对照分析,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2~78岁,平均51岁。结果 AMI入院时QTd(87±31)ms,QTcd(80±32)ms明显高于对照组(35±12)ms,(40±16)ms,(P <0.001)。死亡组QTd(120±32)ms,QTcd(131±33)ms明显高于生存组(46±15)ms,(58±19)ms,(P <0.001)。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QTd及QTcd测量来判断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鼾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及鼾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 (P3)的情况 ,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入组受试者分为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 2 1例、鼾症组 2 1例及正常对照组 2 1例 ,均进行睡眠多导仪、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 (P3)、临床记忆量表检查及神经系统查体。结果采用GLM程序分析。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记忆商 (MQ) 90± 12 ,P3潜伏期Fz记录点 :36 3ms± 2 3ms ,Cz记录点 :36 9ms± 2 8ms;鼾症组MQ :10 1± 17,P3潜伏期 :Fz记录点 :337ms± 31ms ,Cz记录点 :340ms± 32ms ;正常对照组MQ :114± 12 ,P3潜伏期 :Fz记录点 :341ms± 2 9ms ,Cz记录点 338ms± 30ms。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组与鼾症组、正常对照组的P3潜伏期和记忆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鼾症患者记忆商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鼾症患者记忆功能减退。夜间低氧血症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阿托品2.0mg静注对21例窦房结(SN)功能正常病人及20例病窦综合征(SSS)病人的直接窦房传导时间(SACTd)的作用。用药前两组SACTd分别为88±16ms和170±50ms,用药后为44±9ms和134±35ms。用药前后SSS组的SACTd均较SN功能正常组为长(P<0.0005)。用药后SAcTd缩短百分率分别为49±10%和20±13%,SSS组者显著为小(P<0.0005);用阿托品后,4例SSS的SACTd恢复正常(<120ms)。  相似文献   

18.
苟志平  董疆 《新疆医学》2000,30(2):71-72
目的:评价H_2受体阻滞剂对正常和病态窦房结及房室结的电生理效应。方法与结果:分别观察了正常组(SNRT<1500ms)10例,可疑SSS组(1500ms2000ms)9例,其结果显示治疗剂量雷尼替丁对正常SAN无影响(P>0.05),在可疑组,AVNERP、P—R延长较明显(308.89±88.80至340.18±78.10ms,151.67±22.29至169.00±16.73ms.P<0.05),SNRT、SAT、R—R仅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SSS组:SNRT2385.56±284.83至3400.00±574.20ms,P<0.01,SAT226.11±50.21至305.56±72.65ms,R—R975.56±157.17至1053.33±151.24ms,AVNERP311.67±83.05至381.67±75.48ms,P—R156.67±26.46至181.33±18.39ms,P<0.01。结论:治疗剂量的H_2受体阻滞剂对正常和轻度病态窦房结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重度SSS及其AVN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SAN功能低下越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的改变及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后的变化。方法 UAP患者 5 1例 ,其中LMWH组 32例 ,常规治疗组 19例。用药前及用药后 5d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TF、TFPI。结果 UAP血浆TF为 82 .5 3± 2 8.1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TFPI为 4 .32± 2 .4 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LMWH组TFPI治疗后为 5 .4 6± 3.33ng/ml,较治疗前的 3.87±2 .4 8ng/ml明显升高。 结论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参与UAP发病 ,LMWH治疗可升高血浆TFP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与QT离散度 (QTd)的关系。方法 :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10 8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134例 ,非心脏病患者 2 94例 ,从心电图上计算出QTd和校正的QTcd。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QTd( 54 .6± 18.2 )ms、QTcd( 6 5.5± 2 0 .1)ms ,均大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QTd( 38.2± 14 )ms、QTcd( 42 .2± 17.1)ms ;两组均大于非心脏病组QTcd( 34 .1± 9.4 )ms、QTd( 34 .4± 10 .6 )ms ;治疗后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QTd和QTcd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心绞痛可引起QTd和QTcd增大 ,它们可评估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