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扭转牙临床常见 ,单个牙扭转为多见。作者诊治 1例混合牙列期 1|1扭转 90°患者 ,采用方丝弓技术矫治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患者 ,男 ,10岁 ,6 |66 |6 中性 ,混合牙列 ,1|1唇面向近中旋转 90°。 1|1牙冠正中间隙约 19mm ,其间 2个多生牙在外院拔除。X线片示 1|1根尖孔呈喇叭口状。矫治采用 1|1唇面粘方丝弓托槽 ,将 0 14平直钛镍丝压入槽沟 ,托槽均远中翼结扎 ,近中翼与弓丝轻轻悬吊 ,末端以不影响唇部活动为宜。治疗 3个月 ,1|1唇面向远中扭转约 15°。治疗 6个月 ,1|1向远中扭转约 40°,更换 0 16钛镍丝。治疗 9个月 ,1|1…  相似文献   

2.
患者赵×× ,女,21岁,因中切牙间多生牙与牙冠扭转而来我科就诊。检查:恒牙 中性 ,间有一唇向位额外牙一枚,冠呈椭圆形,长度与正常牙等长,正常 位,浅反,扭转110°,舌侧窝向唇面,扭转90°,轴向大致正常,拥挤无间隙,唇系带附丽正常。X线检查:牙片见额外牙为短锥形根,邻牙根正常。诊断:安氏I类。拔除额外牙。矫治设计:卜颌Edgewise矫治器,0.4mmTi-Ni丝唇弓,唇弓在近、远中远中处弯制小圈曲,牙冠唇面正中、舌侧窝面分别粘方丝弓托槽,弹力线连接进行交互牵引,4个月余牙冠扭转约45°并…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2 0岁。6  66  6 中性 ,上下前牙拥挤Ⅲ°,深覆Ⅱ°,11唇向错位 ,1|向伸长 ,|1残根 ,牙片示牙槽骨吸收达根中 1/ 3,2  2 431  134 反。治疗计划 :①拔除1  11  4②排齐牙列 ,2 2光固化改形矫治过程 :1 上下颌粘Edgewise托槽 ,镍钛丝排齐牙齿 ,镍钛推簧推3向远中。2 上颌换用 0 46mm澳丝 ,2 2间弹性橡皮链缩小拔牙间隙。下颌用 0 46mm澳丝 ,6近中设阻挡曲 ,弹性橡皮链拉 3向远中。3 2 2移动至近远中间隙均等时 ,换 0 46mm澳丝 ,近远中均设欧米加曲。下颌用 0 46mm澳丝完成弓丝。4 去除矫治器 ,…  相似文献   

4.
钛镍合金丝对错畸形矫治临床应用时有报导 ,但具体操作设计方面报道较少 ,笔者自 1991年以来 ,应用钛镍弓丝矫治错畸形患者 110例 ,收到显著效果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前牙排列十分拥挤 ,有扭转示 ,颊舌向严重错位 ,需要减数拔牙患者。此类患者最多、4| 44| 4 减数后 ,在牵引3 | 33 | 3 进入远中间隙之时 ,将 0 3 5mm钛镍丝先结扎于扭转牙或颊舌向错位严重的牙托槽内 ,然后再结扎其它牙 ,末端弓丝如果过长 ,可用末端切断钳剪除 ,因畸形牙受力均匀 ,复位快。2 对前牙轻度拥挤或个别牙错位较严重但不需要拔牙患者。可…  相似文献   

5.
选择 2 2例中年牙周病患者因前牙移位散开而出现间隙 ,松动度小于Ⅱ度 ,骨吸收在根长 1/ 2以内 ,经牙周治疗控制炎症后行正畸治疗。其中 9例仅中切牙唇向移位 ,“八”字型散开。轻度扭转者 ,采用 13至 2 3、33至 43粘结方托槽 ,钛镍丝排齐 ,弹性牵引关闭间隙。其余较重患者采用第一磨牙装带环 ,15至2 5、35至 45粘结方托槽 ,钛镍丝排齐并矫正扭转后 ,更换0 .0 16寸奥丝 ,于 13、2 3、33、43近中制牵引圈 ,橡皮圈或钛镍螺簧挂于带环挂钩和弓丝牵引圈上 ,使前牙内收 ,每侧拉力小于 80g。分别选择矫治效果的保持办法 ,前 9例较轻患者 ,用光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模型测量扩弓前、后牙弓宽度和上颌第一磨牙冠颊倾度及扭转度的变化,评价NiTi方丝反扎扩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1 6例(9例女性,7例男性,平均年龄1 7.2岁)单侧/双侧后牙反牙合病例,均戴用0 .0 2 2系统直丝弓矫治器经过初步排齐,在上颌牙列将0 .0 1 8×0 .0 2 5英寸NiTi方丝反向结扎入槽扩弓。扩弓前后取石膏模型,在模型上测量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第一、二双尖牙颊尖间距,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距,第一磨牙冠颊倾度及扭转度。应用配对t检验评价扩弓前、后的显著性变化。结果 NiTi方丝反扎后上颌尖牙牙尖间距、第一、二双尖牙颊尖间距及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间距分别增加了3.0±1 .1mm、3.5±1 .4mm、2 .9±0 .9mm、4 .8±1 .8mm ,第一磨牙冠颊倾1 0 .7±4 .6°,远中颊向扭转5 .6±3.7°,具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反牙合均解除并稍过矫正,平均疗程6周。结论 NiTi方丝反扎扩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快速解除后牙牙性反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方丝技术中联合应用各种形式的辅弓,可以明显缩短疗程、简化治疗、节省材料、增加支抗.简述如下1、当尖牙低位唇向错位,侧切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间隙不足时,在用主弓丝和推簧扩大间隙的同时,用0.014钛镍圆丝做辅弓,拉尖牙向切端入牙列,以缩短疗程.2、个别牙反间隙不足时,与主弓丝和推簧扩大间隙的同时,用0.014钛镍辅弓从反牙托槽的切端沟通过,使开拓间隙、压低和唇向移动反牙同时进行,疗效很快.3、牙列排齐后,个别牙托槽脱落造成了该牙扭转、低位或高位变化,重贴托槽后主弓丝仍继续下一步治疗,用一辅弓局部重新排牙,待该牙排齐后再扎入主弓丝上进行下一步治疗.4、滑动杆加推簧,利用交互支抗推尖牙向远中,可以节省后牙支抗.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4岁3个月,因多生牙就诊。查体:突面型,上下唇外翻,额唇沟较深,上牙前突,下颌间隙5mm。牙列式 呈中性 ,间两个锥形多生牙,近中腭侧扭转约90°,深覆 Ⅲ°,深覆盖Ⅲ°,滞留,曲面断层片示阻萌。追问病史,乳牙列未见异常,有口呼吸习惯,家族中无类似畸形。 治疗计划:1.拔除间多生牙,并拔除。2、Edge-wise矫正器排齐牙列,关闭间隙,回收上前牙,矫正深覆盖。调整纵胎曲线,矫正深覆拾。 矫治过程:1、上下颌粘 Edgewise托槽,镍钛丝排齐牙列,矫正扭转。下颌用摇椅弓调整纵殆曲线,矫…  相似文献   

9.
一、矫治技巧及方法1、托槽的粘贴 :尖牙近中舌向扭转时 ,托槽粘贴的位置稍靠近中 ,若尖牙远中舌向扭转时托槽略偏远中粘贴 ,以利扭正。可通过抗扭转托槽底壁厚度的不同进行矫正 ,将较厚的底壁一侧粘接在偏唇向的一侧。2、弓丝的合理应用 :矫治尖牙扭转 ,应选择合适的弓丝 ,对轻度扭转牙 ,采用弹性较好的镍钛圆丝 (0 0 14″或 0 0 16″) ,结扎入槽即产生扭正力。对扭转〉10°的中度扭转牙 ,用直径0 4mm不锈钢圆丝于尖牙区弯制垂直加力单位 ,使扭转牙得以纠正。如低位扭转的尖牙扭转 ,则使用直径 0 45mm的不锈钢圆丝于尖牙区加大外展…  相似文献   

10.
笔者将滑动杆作改良设计 ,用于取代开大螺旋簧推尖牙向远中 ,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单位 :42 3 0 0 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1.材料和方法 :改良滑动杆用 0 .4mm澳丝弯制 ,滑动杆固位部分高度约 4mm。中切牙与尖牙之间放置滑动杆者 ,用 0 .45mm澳丝弯制滑动杆 ,中切牙应作连续结扎 ,滑动杆长度为中切牙托槽远中翼端与尖牙托槽近中翼端距离再加3mm。尖牙间放置滑动杆者 ,用 0 .45mm澳丝弯制滑动杆 ,长度为尖牙托槽近中翼端间距加 3mm ,把滑动杆小圈曲结扎在弓丝上 ,经临床测试改良滑动杆受压 3mm ,将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动翼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择2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以上2种矫治器进行矫治,对2组各治疗阶段所需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牙颌组织头影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直丝弓矫治器组相比,活动翼托槽组在排齐、整平牙列和关闭间隙阶段所用时间明显减少,而在精...  相似文献   

12.
1.矫治经过:姜×,女,17岁,第一恒磨牙中性,上下牙弓前突,齿槽座凹陷;上牙弓!”拥挤。设计:拔除5f5,方丝弓矫治器治疗。治疗:上下牙弓贴带环,贴片。用0.4NITi弓丝整平牙弓。排齐牙齿后换0.45不锈钢丝拉手H远中移,为防止后牙前移弓丝末端弯欧美格弯曲,尖牙移至远中后换方丝弓内收上下前牙至间隙关闭。用原弓丝调整牙弓关系。疗程二年(附图)。2.治疗中注意事项:①土十唇向牙冠向远中倾斜贴托槽时稍加大向拔牙侧的角度,以使牙冠向近中移动。②由于患者前牙覆盖较浅,技尖牙向远中时力不要过大,以免使切牙前倾出现开股…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11.3岁 ,因上前牙稀疏求治。临床检查 正侧位面形正常 ,| 1缺失 ,3 | 3之间有散在间隙 ,双侧第一磨牙呈中性关系。X线曲面断层片显示左上中切牙埋伏阻生 ,牙冠朝向鼻底部。治疗方法 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上颌排齐整平后换0 .0 16”正畸钢丝 ,1| 2之间置NiTi推簧 ,开拓 1| 2之间间隙。行| 1唇侧开窗术。术中可见 | 1牙冠切缘朝向鼻底 ,牙冠舌面朝向颌骨唇面。暴露 | 1舌面切三分之一 ,粘Begg托槽 ,预留 0 .2 0mm结扎丝 ,成麻花状 ,长约 4cm。游离端置主弓丝上。嘱患者每日不定时多次用手牵拉预留结扎丝 ,牵拉方向与牙冠长轴垂…  相似文献   

14.
直丝弓排齐与整平阶段打开咬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丝弓拔牙矫治技术在排齐与整平阶段易出现暂时性覆牙合加深的问题,对其打开咬合的机理缺乏实验研究。本文对26例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的病例,使用国产的Roth数据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X片测量发现:覆牙合减少了2.6mm,均被矫治到浅覆牙合;下切牙被压入约1mm,上磨牙有0.5mm的伸长,下磨牙有1.4mm的伸长;上磨牙冠近中直立5.4°,下磨牙冠远中直立4.7°。因此,直丝弓矫治器深覆牙合的矫正主要靠上下后牙的升高和直立以及下切牙的压低来实现。本文对暂时性覆牙合加深的现象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2×4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为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甚至向骨骼畸形发展 ,故主张尽早矫治 ,一般多采用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1,2 ] 。近年来我科应用“2× 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2 7例 ,男 8例 ,女 19例 ,年龄 8.5~ 11岁。口内主要表现 :6 |66 |6 基本中性或轻度近中牙合关系 (尖尖相对 ) ,混合牙列 ,上下前牙呈反牙合关系 ,上切牙有不同程度的扭转或拥挤。矫治方法 在上颌用“2× 4”矫治器 ,即在 6 |6粘带环 ,2 1|2 12 1|2 1粘托槽。有些病例根据需要在 3|3上增贴托槽。弓…  相似文献   

16.
喷墨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一种能在牙面上准确定位的喷墨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方法定位器由刻有各个牙齿倾角的中部刻度盘及进气孔、二条交叉的空心杆及垂直向的高度标尺组成;空心纵杆能以中心轴为圆心旋转运动,两空心杆下方均带有小裂隙,内置特制喷嘴,喷嘴内贮无毒油墨。操作时根据不同牙冠倾角调好交叉杆角度,连接中心进气孔到牙椅的气枪上,然后使纵杆与牙临床冠面轴一致,根据高度标尺调整好托槽中心位置,按动气枪,小裂隙内的喷嘴即可喷出油墨完成定位标记。结果喷墨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能标记出托槽在牙面的垂直高度,近远中位置及牙冠倾角。结论喷墨标记型直丝弓托槽定位器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托槽粘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国产金属直丝弓托槽和进口金属直丝弓托槽槽沟宽度及其精度、槽沟近远中截面光洁度和结扎翼光洁度。方法采用施奈德坐标测量仪对4种国产金属直丝弓托槽和4种进口金属直丝弓托槽放大30倍后进行测量。结果国产托槽和进口托槽槽沟的近、远中宽度均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国产托槽和进口托槽槽沟宽度普遍大于设计值;进口托槽槽沟近远中端截面的光洁度优于国产托槽,国产托槽结扎翼表面光洁度已达到进口托槽结扎翼表面光洁度水平。结论绝大部分国产和进口直丝弓金属托槽槽沟宽度较设计值大,个别品牌托槽槽沟宽度显著大于设计值。国产和进口金属托槽结扎翼表面均有较好的抛光度,但国产托槽槽沟内的抛光工艺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直丝弓排齐阶段两种远移尖牙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2种远移尖牙的方法即尖牙向后结扎法和弹性链状圈牵引法的优缺点。方法:将5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随机分为2组,均使用同种国产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分别采用上述2种方法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磨牙颊尖之间、下颌磨牙的4个牙尖之间的宽度变小、尖牙牙冠远中倾斜角度、尖牙远中移动距离和速度、下颌磨牙牙冠近中倾斜角度以及上、下切牙的舌向倾斜内收的变化,牵引法均大于结扎法;上、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的变化,牵引法小于结扎法;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变化2种方法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方法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均取得了远移尖牙的效果,然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支抗的措施以避免其各自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颌尖牙异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而双侧尖牙在中切牙唇侧低位萌出较为罕见 ,作者诊治 1例现报告如下 :  患者女 ,13岁。于 1999年 3月 2 0日来我院门诊因“要求矫牙”就诊。检查 :面型正常 ,6 |66 |6 近中关系 ,前牙反牙合 ,3|3分别位于 1|1唇侧低位 ,在中线附近形成双层牙列 ,牙冠远中唇向扭转 45°角 ,42 |2 4各有 5 .0mm间隙。口腔全景片示 :3|3位于 2 |2近中 ,牙根发育正常 ,轴向近中倾斜 ,头颅定位侧位片示 :31|13前后重叠 ,ANB° - 1°。诊断 :①Ⅲ类骨面型。②毛氏分类 :Ⅱ1+Ⅴ (3|3在 1|1唇侧低位 )。处理 :第 1期矫治纠正Ⅲ…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0岁。6 66 6 中性,上下前牙拥挤°,深覆°,覆盖°。1 1 唇侧错位,X光片见牙槽骨吸收达根1/3,1  向伸长, 1 残根,2 2431 134  反。诊断:Angle′s:。治疗计划:1、拔除1 11 4 ;2、排齐牙列,2 2 光固化改形。矫治过程:1、上下颌粘Edgewise锁槽,分次换用0.36mm,0.41mm镍钛丝排齐牙齿,镍钛推簧推 3 向远中。2、上颌换用0.46mm澳丝,2 2 间弹性橡皮链缩小拔牙间隙。下颌用0.46mm澳丝, 6 近中设阻挡曲,弹性橡皮链拉 3 向远中。3、2 2 移动至近远中间隙均等时,换0.46mm澳丝,近远中均设欧米加曲。下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