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保护士对采血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保障采血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在门诊采血中心应用门诊患者管理系统。结果自2008年底开始应用此系统,每天完成200多人的采血任务,至今未发生一例差错,实现了护理工作实时和量化的管理。结论门诊采血患者管理系统应用,实现了护士对采血患者身份和采血项目的准确核对,减少错误隐患,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采血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任春菊  刘金凤  蔡春妙 《吉林医学》2013,(20):4167-4168
目的:探讨通过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针在急诊患者抢救中进行采血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连接头皮针及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法。比较两组在采血中的溶血凝血例数、血源性污染、采血量准确性及平均采血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溶血凝血发生率、血源性污染、采血量不准确性均低于对照组,平均采血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抢救中采用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可降低溶血凝血发生率,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和采血量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 通过观察,对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献血反应标准判断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程度,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 在所观察的8786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59例,47例完成了采血,12例终止采血;终止采血中的7例在10分钟内缓解,3例在20分钟内缓解,其余2例均在30分钟内缓解.结论 在采血过程中实施对献血者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或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事血库工作的医务人员,要特别注意为无偿献血者采血时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因为目前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献血,心理上不史有些惶恐感,在整个采用过程中需要作哪些配合还缺少经验,为确保安全,顺利地采好每一人次的血,需要我们做许多耐心,细致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善门诊静脉采血病人的拥挤、多次排队、等候、环境杂乱等现象,预防交叉感染,保证检验质量,提高服务素质.方法加强采血室的各项管理力度.结果患者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体验到了全程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患者的满意.结论由于加强了采血室的各项管理,使患者能够顺利的愉快的完成检验项目,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和医院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静脉采血技巧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血室自2002年成立以来,日采血量平均500±人次/天,高峰时达900±人次/天,护士如何保证采血速度及采血质量,采取血标本时如何保证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以减轻患者疼痛,现将采血技巧及采血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采血室忽视细节管理致差错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节是微小事务和情节,能够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凡事都存在细节,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必然成就大的事业,而忽视细节的管理,将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采血室工作既繁忙又紧张,与其他医疗工作一样,每个环节均存在细节,一旦忽视,较易发生差错及医疗纠纷,严重者将铸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笔者以差错案例为例,重点分析采血室中存在的具体细节及管理策略,有利于安全、有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血站献血的4110例献血者中随机抽取260例,将所有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进行采血工作时对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采血工作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献血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合格率(86.1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2.31%)显著低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总体满意度为8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站采血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能显著提高血站护理的质量和献血者满意度,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采血工作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体检者采血过程中晕针现象的心理预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田慧  刘生翔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203-4204
目的:从业人员在采血过程中发生晕针现象,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从业人员在采血过程中的痛苦。方法:2006年检验室工作人员对来我中心体检科检验室采血的从业人员35179人,其中男性11086人,女性24093人,进行语言诱导、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等心理预防方法,使采血人员分散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采血,发生晕针的2例,均为女性,晕针发生率为0.01%。与2004年我中心体检科检验室采血的从业人员24679人相比较,其中男性7923人,女性16756人,没有进行心理预防的方法结果发生晕针的10例,男性2例,女性8例,晕针发生率为0.04%进行比较。结果:我中心体检科检验室2006年晕针发生率为0.01%与2004年的0.04%比较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我中心体检科检验室2006年对从业人员进行心理预防,使晕针现象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采血过程中,任何一个熟练的采血者,在静脉穿刺时都有可能失败。静脉穿刺的失败,既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又给献血者增加痛苦。下面笔者就采血工作中遇到的失败现象及补救方法,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拟行桡动脉采血新生儿11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采血前5 min、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穿刺即刻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哭声持续时间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采血前5 min(均P<0.05),观察组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心率和呼吸频率与采血前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哭声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应用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缩短啼哭时间,有利于保持患儿心率与呼吸频率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血检查生化、常规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体检者必须进行的项目。在集中体检期,每天体检人员多,采血时间比较集中,要求被采血者空腹。同时,在采血中发现。许多疑难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的很少,有些甚至要穿刺4~5次才能完成采血,这样既给被采血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又耽误了其他被采血者的时间。因此,为了减少体检者的痛苦及等待时间,快速、有效地一次性穿刺采血成为采血者必备的一项技能。笔者在2004~2008年5年的体检中,采血11680例,收集567例疑难血管者,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分别给予特殊的处理,从而达到一次穿刺采血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于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两种不同方法在临床血常规检验的应用和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分析了本院随机抽取的220例健康体检资料,对受检人员进行静脉及末梢分别采血收集标本,血常规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测而得,基于重复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数据,探究了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分析所测定的血常规结果,在重复性实验中,静脉采血各参数的CV值小于末梢采血。对比实验中,WBC水平静脉采血值高于末梢采血。除MCH,其余六项参数静脉采血高于末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临床发现,采血方法不同,检测结果不同,静脉采血相对稳定性好,与实际情况较符合,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小鼠颌下静脉丛采血方法。方法选用2月龄昆明小鼠,固定小鼠后,将采血注射针头刺入颌下静脉丛血管取血。结果单人操作约1 min内可完成小鼠颌下静脉丛采血,采血量达到0.3-0.5 mL。结论此方法无需麻醉、创伤小、采血量大并可重复采血,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采血量多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因采血部位不当引起检验结果的误差分析肖新华(锦州市中心医院)钾离子在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确的采血,进行钾离子测定,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否则,错误的采血,则误导诊断和治疗。笔者对上肢静脉输液时,同侧与对侧肘部采血...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临床输液操作中长期使用输液盒,既整洁美观又有效杜绝了输液过程中加错药、接错瓶的现象,取得了良好效果。自门诊引进真空采血系统后,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采血过程中巧用输液盒,亦可加强对采血的管理,与输液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多在婴儿期完成,术后监护过程中为获取精确的数据,需频繁采集患儿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但常规采血法每次丢弃一定的血量,增加了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诊断性失血量.为了减少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诊断性失血,我们设计了改良采血法,并与常规采血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真空采血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技术操作,过去一直延用针筒采血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容易污染,而且血细胞容易遭到破坏,影响检验的结果。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真空采血技术,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系统。从而真空采血法在临床静脉穿刺中得到广泛使用,它是一次静脉穿刺技术的变革,弥补了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的许多不足。采用真空采血方法可大大节省时间,避免了血样本的污染,保证了采用量的准确嘲。真空采血器还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陶彩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13-1113
<正> 我院自2001年开始运用真空采血法,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法。通过两年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汇报如下。1 真空采血法 真空采血法即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同它配套使用的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衔接起来进行静脉采血的方法。使用时,先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尾端迅速刺入一次性采血器,因一次性采血器是人工真空的,此时血液即可顺压力差自动流入采血器内。  相似文献   

20.
杨静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200-200
近年来,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在ICU护理中,经常遇到采集血标本,以便诊断和治疗。但由于周围血管难以穿刺或因各种原因需要股静脉采血时,通常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在采血过程中,由于同时需要抽动注射器活塞,因此很容易使针头滑出血管,导致穿刺失败,也容易引起标本在体外溶血,另一方面血液标本洒漏,也会造成血标本的污染和标本血量不准确,从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