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之一, 吞咽困难是该术式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 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围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的重视, 为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前后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治疗及护理。结果 12例手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骨性融合达到100%。结论 对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应重点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颈椎稳定性、各项生命指标的观察、监测与处理,呼吸管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前后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治疗及护理.结果 12例手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骨性融合达到100%.结论对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应重点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颈椎稳定性、各项生命指标的观察、监测与处理,呼吸管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更好地完成医疗干预中的护理配合,创造颈椎外伤患者术后良好的康复条件提供依据.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9例患者的护理工作,归纳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29例患者均未发生内置物并发症,植骨处获得牢固骨性融合.除6例截瘫患者无恢复,23例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认真观察病情,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积极帮助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时机和方法,是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其护理配合非常重要。护理不当可使术后并发症增多,甚至引起内固定松动脱落,导致治疗失效,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PCB系统是近年来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1种装置,具有可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2]。2003年5月~2005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颈前路减压PCB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24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7~58岁,平均41.23岁…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其护理配合非常重要。护理不当可使术后并发症增多,甚至引起内固定松动脱落,导致治疗失效,严重者可引起死亡。PCB系统是近年来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1种装置,具有可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2003年5月~2005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颈前路减压PCB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24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椎体植骨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行颈椎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椎体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给予精心术后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恢复良好,其中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过引流、规范换药、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结论:颈椎椎体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系统、科学、规范的护理对患者顺利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46例CSM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9~21(平均16)个月的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优良率为90.47%.结论 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CSM具有减压较彻底、植骨融合率高、术后颈椎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食管瘘是临床上少见的病症,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是临床治疗难点.据国外文献统计,食管瘘是食管癌手术后严重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2.5%[1],死亡率高达50%[2];食管瘘亦是颈椎前路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04%~0.25%[3].颈椎损伤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成为首选方式[4].现将本科治疗的1例颈椎前路术后并发食管瘘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1岁.重物砸伤致颈7椎体骨折并颈髓损伤,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5天出现伤口红肿、疼痛、有渗液,自诉吞咽困难,当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伤口探查加置管冲洗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脱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现将近三年来对20例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卢静  孙红霞  任静  郑圣鼐 《全科护理》2010,8(28):2543-2545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前路减压、钢板椎间融合器(PCB)内固定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72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前路减压PCB内固定,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和消失,日本矫形外科学学会(JOA)评分提高;植骨均骨性融合,椎体高度和曲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加强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前路减压PCB内固定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Thetreatmentswithcervicallockingplateforcervicalfractureanddislocationhavegainsatisfactoryeffects,buttherearesomedisputesonusingofplateduringthetreatmentwithanteriordecom-pressionandbonegraftforcervicaldegenerationdiseasebetween1or2interspaces.FromJune2000toFebruary2001,wehaveap-pliedanteriordecompression,bonegraftandinternalfixationwithcervicallockingplatetotreat23patientswithcervicaldegenerationdisease,andtheeffectsaresatisfactory.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Acohortof…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大宗病例的临床报告并不常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01/2007-08于黄冈市中心医院骨科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固定术治疗的1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侧位X射线片,测量融合节段前凸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与结论:随访期间(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JOA评分明显增高(P<0.05),术后末次随访优良率为86 2%;术后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缘高度值也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说明前路次全切减压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既能彻底减压又能有效矫正颈椎畸形,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植入技术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及特点,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2例。手术由后正中入路,颈椎骨折脱位根据情况复位,一侧或双侧椎板减压,采用Magerl法进钉,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表明,术后3~5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无丢失,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可见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植入技术的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采用颈前路减压并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骨性融合为82%~93%,其中23例为双手肌力得到明显改善,占34.33%,44例四肢肌肉麻木感及无力感明显缓解,占65.67%;术后64例为一期愈合,占95.52%,3例为二期愈合患者,占4.48%,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且进行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地保证手术的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并给予完善的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脊髓神经压迫症状和神经损伤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体位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重视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背景: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被认为是颈椎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和融合的标准治疗,但是,颈前路植入钢板有着很多金属植入物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目的:分析和比较使用颈椎桥形连接融合器和Cage椎间融合器±颈椎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进行颈椎前路2节段以上椎问融合的有效性。方法:纳入54例2节段以上颈椎间盘突出接受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颈椎桥形连接融合器进行颈椎前路椎间融合(n=30)和Cage椎间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n=24)。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系统评价临床结果,椎间融合后3,6个月依据X射线检查评价颈椎前凸角、椎体间高度和颈椎融合状态。结果与结论:对桥形连接融合器和Cage椎间融合器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桥形连接融合器组平均JOA评分由治疗前(7.4±0.4)分,提高到治疗后3个月(14.3±0.5)分,治疗后6个月(14.5±0.8)分,Cage椎间融合器组平均JOA评分由治疗前(7.6±0.7)分,提高到治疗后3个月(13.9±±0.4)分,治疗后6个月(14.0±0.6)分,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颈椎前凸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说明该植入体植入后能有效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避免出现螺钉钢板固定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XIS钉板侧块内固定系统在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探讨AXIS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3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脱位复位、植骨、AXIS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脊柱复位、植骨融合及脊髓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证实3例脱位均完全纠正.术后进行6~13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恢复、脊髓功能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1例.术后6个月3例均植骨融合,融合率达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AXIS钉板侧块内固定系统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有以下优点:入路简单、操作较安全,克服了前路不易显露及椎弓根内固定操作困难易损伤脊髓的弊病;术中较容易纠正颈7胸1脱位;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准确的入钉点、入钉方向及足够的植骨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背景: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病患者通常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但对于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前路"杂交式"减压即单椎体次全切联合椎间盘切除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均选择前路"杂交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ZEPHIR钢板内固定。观察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植骨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72个月,平均3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受压节段脊髓膨隆良好。钢板及螺钉无松动、断裂或移位。治疗后6个月植骨均融合,12个月JOA评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优10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86.7%。说明采用前路"杂交式"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减压直接彻底并能尽量保留颈椎结构,增加植骨融合率,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  相似文献   

20.
背景: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病患者通常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但对于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前路"杂交式"减压即单椎体次全切联合椎间盘切除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均选择前路"杂交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ZEPHIR钢板内固定.观察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植骨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72个月,平均3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受压节段脊髓膨隆良好.钢板及螺钉无松动、断裂或移位.治疗后6个月植骨均融合,12个月JOA评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优10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86.7%.说明采用前路"杂交式"减压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减压直接彻底并能尽量保留颈椎结构,增加植骨融合率,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