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诊断颅底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临床和CT确诊为颅底骨折的患者30例,就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表面掩盖法三维重建(SSD)和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显示颅底骨折线25例(83%),与MIP图像相同,SSD显示颅底骨折线23例(77%),除显示骨折线外,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还显示颅内积气9例(30%),筛窦积液18例(60%),蝶窦积液14例(47%),上颌窦积液10例(33%),乳突小房积液8例(27%),额窦积液10例(33%)。结论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是判断颅底骨折的基本的、可靠的方式,也是三维影像的基础。二者结合应用为颅底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种成像技术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CT确诊为颅底骨折的患者30例,就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表面掩盖法三维重建(SSD)和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MIP)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显示颅底骨折线25例(83%),与MIP图像相同,SSD显示颅底骨折线23例(77%),除显示骨折线外,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图像还显示颅内积气9例(30%),筛窦积液18例(60%),蝶窦积液14例(47%),上颌窦积液10例(33%),乳突小房积液8例(27%),额窦积液10例(33%).结论 颅底轴位薄层高分辨率扫描是判断颅底骨折的基本的、可靠的方式,也是三维影像的基础.二者结合应用为颅底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颅底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再行薄层扫描,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法(VR)成像,并比较其显像效果.结果 在对前颅窝和中颅窝颅底骨折的CT诊断中,薄层CT扫描并MPR阳性显示率分别为100.0%和95.0%,与常规CT扫描相比(分别为67.9%和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后颅窝颅底骨折的显示率,薄层CT扫描并MPR阳性显示率为100.0%,常规CT扫描阳性显示率为88.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裴克欣 《药物与人》2014,(9):164-165
目的探讨CT平扫及多方位重建(MPVR)技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临床疑诊阑尾炎收治入院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CT扫描和MPVR重建。结果:40例患者中34例手术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CT诊断正确29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常规CT扫描加MPVR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7.5%,灵敏度90.6%,特异度75%,阳性预测值96.7%,阴性预测值67.0%。结论CT平扫及CT多方位重建(MPVR)技术提高了CT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能力,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外伤性颅底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分析53例外伤性颅底骨折患者的螺旋CT原始图像和重组图像,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CT表现直接征象为颅底骨质断裂;间接征象有气颅、副鼻窦积血、乳突小房积血、眼外肌肿胀等.螺旋CT扫描能早期发现颅内合并伤和并发症.结论 螺旋CT扫描是诊断外伤性颅底骨折最优越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可靠而客观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靶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64排CT肺部扫描发现的30例SPN患者进行靶重建,分析其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0例靶重建显示小结节征8例、空泡征9例、钙化4例、分叶征16例、毛刺征12例、棘突征13例、胸膜凹陷征12例、血管集束征7例及20例增强病例显示密度变化均高于常规扫描;靶重建后诊断符合率为90%,也高于常规扫描的66.7%。结论:靶重建技术有助于提高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黄巍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23-1524
目的分析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表现,评价其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高分辨率CT对患者颞骨颅底横断位薄层扫描,测量具体病例相关数据。结果在CT横断面图像上23例患者共44只耳中21例双侧耳和2例单侧耳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均大于1.5mm,其中21只耳内侧缘与总脚直接相通,26只耳合并耳部畸形。结论高分辨率CT能够准确地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对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分辨、薄层CT的空间与密度分辨率都很高,所以对下颌骨进行CT高分辨扫描检查,发现图像解剖结构无重叠,可以清楚显示下颌骨的骨质结构,对于下颌骨骨折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利用岛津SCT-4500TF型全身CT,开展了对此部位的扫描检查工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将CT扫描操作技术介绍如下。1扫描体位下颌骨扫描检查包括横轴位和冠状位两种常规体位,其中:(1)横轴位:病人仰卧,头位需摆正,并使病人的听眶上线与CT床水平面相互垂直;再打开CT定位灯,使CT两端定位线与病人两侧耳屏尖处对齐,并使扫描基线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剂量薄层CT扫描在不同形态肺部肿瘤边界的应用情况,进而分析比较低剂量薄层CT扫描方式与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对肺部肿瘤边界认定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院内40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肿瘤大致形态分为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病灶形态呈肿块、结节状;对照组病灶形态呈磨玻璃样片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以及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图像先采用后处理软件分析,勾画出肿瘤边界,后再经两名高级职称诊断医师分析比较。结果: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92例,占比96.00%,基本吻合7例,吻合度较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32例,占比66.00%,基本吻合53例,吻合度较差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能够对肿块、结节状此类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精准确定,并且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应用安全性高,可以完全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而对于磨玻璃样片状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应谨慎选择替代常规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影像重建指导下骨性颅底重建及显微镜下硬膜漏口多层修补术治疗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2例经临床诊断为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先经双排或64排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前颅窝骨折和漏口位置、形态;在三维联动图像上显示漏口与副鼻窦之间的关系,对漏口的大小及窦腔的容积进行了测量;依据CT影像资料进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行前额部硬膜外入路,三明治式骨性颅底重建,显微镜下寻找漏口,自身腱膜或人工脑膜无创修补,明胶海绵及耳脑胶加固。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三维CT联动重建发现单纯额窦破口7例,单纯筛窦破口5例,额窦及筛窦双破口2例,破口大小0.5-2.5cm,平均1.75cm;颅内积气9例,无颅内积气5例。12例患者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5—18个月未见复发,未发生颅内感染,1例出现嗅觉缺失。结论三维螺旋CT薄层扫描及颅底重建对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明确前颅底破损的位置、数量、形态及破口与副鼻窦的关系,为指导手术提供影像学依据。“三明治”式前颅底骨性重建及显微镜下寻找并多层修补漏口(“双层三明治”)可临床治愈脑脊液鼻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胸部外伤临床拟诊肋软骨骨折患者组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薄层重建,于工作站上进行VR、MIP、MPR三维图像重组,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重组图像,12例胸部外伤患者,CT共发现肋软骨骨折14处,肋骨骨折19处。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数目及断端移位情况;肋软骨骨折三维重组图像表现特征包括肋软骨钙化中断伴断端错位和肋软骨条状略高密度影中的线样低密度骨折线。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形态,为检测肋软骨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螺旋CT胸部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以便减少病人X线照射量及经济负担,且不影响诊断要求。方法 随机分析1000例胸部螺旋CT扫描的病例。常规扫描927例,其中单纯平扫155例,直接增强扫描747例,平扫加增强25例。血管造影73例。常规扫描中加做高分辨CT105例、薄层扫描86例、动态扫描6例、支气管成像40例。结果 不同的扫描方法和扫描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选择适当的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可减少病人X线照射,并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结论 在工作中应根据临床要求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扫描方法及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3.
唐学东  孙峰 《医疗装备》2010,23(2):33-3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颅骨骨折病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所检病人按照设定好的方案扫描,待重建结束后,将需要的重建图像导入配备的工作站。根据头颅外伤的部位,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相应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对这1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通过层厚为8nm的横断面图像诊断,只有89例发现颅骨骨折。在对这些患者的重建薄层图像的连续观察后,颅骨骨折人数增至93例。而将重建薄层图像经工作站的相应软件进行3D处理后,100例患者的颅骨骨折均被发现。结论:头颅外伤时颅骨骨折的诊断,仅靠原始的厚层图像是不可靠的。应结合不同重建参数获得的薄层图像连续观察,尤其是通过功能强大的工作站处理后的优质三维图像综合诊断,这样才能使确诊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部高分辨率CT重组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HRCT扫描图像进行对比,探讨能否替代HRCT扫描。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 pro16层螺旋CT扫描仪对80例肺部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在常规扫描基础上行后处理HRCT重组,由3名有多年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HRCT重组像与HRCT扫描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值(0.09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图像上在正常肺支气管、动脉、静脉等组织的显示图像相似,图像质量好,均为A级。A级率中,HRCT重组图像A级率(71.25%)高于HRCT扫描(60.00%),亦能在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上利用Batch模式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可弥补HRCT扫描的不足。HRCT重组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和降低辐射剂量。结论:肺部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处理HRCT重组图像均近似或优于HRCT扫描像,且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和降低辐射剂量,可以替代HRCT扫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头颅CT的原始数据进行颞骨区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分析40例同期接受头颅CT及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头颅CT的原始数据,通过选择适当的重建参数对颞骨区进行重建,以重建的颞骨图像与颞骨HRCT直接扫描图像分别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利用头颅CT原始数据对颞骨区进行重建能清晰显示颞骨各观察结构,重建图像与颞骨HRCT直接扫描图像质量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头颅CT的原始数据进行颞骨区重建可以得到满意的颞骨区图像,应用于临床可以避免患者重复扫描,降低辐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图像在诊断胸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胸骨骨折病例25例,分别对横断面图像、矢状面图像、容积再现(VRT)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确诊胸骨骨折,横断面图像显示胸骨骨折23例,检出率为92%;矢状面显示胸骨骨折25例,检出率为100%.容积再现(VRT)图像显示骨折22例,检出率为88%.同时发现肋骨骨折23例,气胸19例,胸腔积液20例,肺挫裂伤18例,肩胛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1例.结论: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图像在诊断胸骨骨折中具有较高价值,是诊断胸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CT平扫及三维重建图像,与X线图像对比,分析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8例中X线发现骨折63例,CT及三维重建显示全部胫骨平台骨折,且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分型方面优于X线。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方位的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平台塌陷的程度,有助于骨折分型及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和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断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2005年我院收治32名脊柱侧弯患者。术前均行PHILIPS16层螺旋CT全脊柱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完成多平面和曲面重组(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组技术(VR)。回顾性评价MSCT不同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结果MPR/CPR可以从各个角度重组单个畸形锥体的冠状、失状影像,是最方便实用的显示方法。MIP因为层次不明了,不适用脊柱侧弯的诊断。VR可以全面显示,综合分析,对外科手术治疗很有价值。结论MSCT全脊柱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脊柱侧弯的诊断和手术方法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及术前诊断准确率。其中9例行CT平扫,2例行CT直接增强扫描,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9例均为单发实性边界清晰类圆形肺结节或肿块,平均直径23mm,分布无偏向性。其中8例(42.1%)见斑点状钙化灶,4例(21.1%)见分叶,3例(15.8%)见空气新月征,4例(21.1%)病灶跨叶间胸膜生长,1例(5.26%)见胸膜牵拉凹陷,8例(8/10,80%)增强CT扫描显示贴边血管征。本组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8%。结论MSCT薄层及MPR可清晰的显示PSH的形态学及结构特点,贴边血管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MS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