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尚无条件建立卒中单元的医院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流程化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对42例2004-04/08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流程化康复治疗做回顾性总结。按患者入院时的床号分为康复组22例,早期介入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20例做传统的电针灸治疗,在发病后1,5,1周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BI)测定。结果康复组在发病后5,10周时有效率达68%(15/22)和86%(19/22),对照组为35%(7/20)和40%(8/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流程化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卒中患者生活独立能力。  相似文献   

2.
薛维  张书琼  向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22-5223
目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不同康复干预时机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重庆市万州区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出血患者86例,均为首次发病,符合1995年全国第1gtN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表现、腰椎穿刺和头颅CT等检查证实,经常规治疗后,无继续出血,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早期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发病48h内开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1次/d,20~60min/次;对照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发病15d后开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1次/d,20~60min/次,两组在发病后30d及3个月时用NIHSS,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NIHSS,MMSE评分皆有改善,30d时,早期康复组NIHSS,MMSE评分为(10.22&;#177;6.32),(19.44&;#177;6.12)分,优于对照组(12.87&;#177;5.21),(16.83&;#177;5.78)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21.5.43,P&;lt;0.01)。3个月时早期康复组各项评分和临床恢复情况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NIHSS,MMSE的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证实脑出血患者经早期康复治疗后.运动及认知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今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56例发病&;lt;1周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投币)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采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等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比较,结果康复组有10例基本治愈(13%,10/78),显著进步38例(49%,38/78),有效30例(38%,30/78);对照组显著进步22例(28%,22/78),有效40例(51%,40/78),无效14例(18%,14/78),恶化2例(3%,2/78),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在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病残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9例(康复组)给予电针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30d后康复组总有效率76%(45/59),高于对照组53%(16/14)。提示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俞海泓  郑洁皎  李文贤 《现代康复》1998,2(11):1183-1184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22例脑卒中患分2组:康复组12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按“中风后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见表2)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前、康复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DL目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示:康复组有效率83.3%(10/12),对照组30%(3/10),两组差别有显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示:康复组有效率91.7%(11/12).对照组40%(4/10),两组差别有显意义(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降低脑卒中偏瘫患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在脑卒中患者入院(发病3周内)时和在病后6个月分别进行评估,研究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2001—11—27/2003—08—15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年龄在40~80岁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病程不超过3周,共计80例。根据入院时间把所有符合研究要求的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分组表入组,所有患者都接受传统的神经内科治疗。8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除接收神经科治疗外,还需接收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以及语言等治疗,每个患者都接受FCA量表评估。结果:76例患者完成研究,4例脱落。一般资料显示年龄、脑梗死和脑出血比例、性别等在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把FCA总分分为≤40,41~60,61~80,&;gt;80,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治疗后康复组FCA总分为≤40,41~60,61~80,&;gt;80的分别为3,7,9,20例,对照组分别为6,10,16,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结论:早期康复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 ,康复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 +心理治疗 )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患者入选时、病程 3~ 6个月时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和HAMD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在疗程 3月 (P <0 .0 0 1)和 6个月(P <0 .0 1)时显著提高 ,HAMD得分在疗程 3个月和 6个月时则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安全性,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是否可作为评定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客观指标。方法:105例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有肢体瘫痪脑梗死患者,并排除发病已超过1周,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和失语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按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未给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同时对患者做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及做SEP检查。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的FMA值为68.15&;#177;20.12与对照组58.69&;#177;19.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174,P=0.0290),治疗后康复组SEP的潜伏期改善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0.01)。治疗前后的FMA值与SE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有明显负相关(P&;lt;0.05或0.01)。结论:早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SEP可作为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绪变化。其发病率较高,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近、远期的功能预后,影响其恢复期的生活质量。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治疗。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心理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诊断为依据,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干部病房。对象:2001—10/2002-0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康复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综合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心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降压,改善脑循环及对症)治疗。在患者入选时、病程3,6个月时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主要观察指标:康复组和对照组在第3,6个月时Banhel指数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Banhel指数得分在疗程3个月(68.0&;#177;2.9)和6个月(70.0&;#177;3.5)时显著高于对照组(62.0&;#177;3.3,65.0&;#177;3.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01,0.01)。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在疗程3个月(8.9&;#177;4.9)和6个月(8.7&;#177;5.1)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5.2&;#177;5.6,14.9&;#177;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超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脑卒中后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探讨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的超早期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10/2004-06对南阳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1例进行筛选。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60例。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康复介入不同分为康复组(发病3d)和对照组(3~28d),两组均进行软瘫期和恢复期康复技术治疗,康复组还进行超早期康复技术治疗。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入院4周后为13.56&;#177;8.52,出院4个月后为9.03&;#177;5.64。对照组入院4周后为14.13&;#177;8.87,出院4个月后为10.25&;#177;3.76。康复组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入院4周后上肢Ⅰ-Ⅲ级10例,Ⅳ-Ⅵ级20例;下肢Ⅰ-Ⅲ级15例,Ⅳ-Ⅵ级15例;手Ⅰ~Ⅲ级16例,Ⅳ-Ⅵ级14例。出院4个月后上肢Ⅰ-Ⅲ级5例,Ⅳ~Ⅵ级25例;下肢Ⅰ~Ⅲ级6例,Ⅳ-Ⅵ级24例;手Ⅰ~Ⅲ级7例,Ⅳ-Ⅵ级23例。结论对脑卒中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技术,可有效地减少废用综合征,对其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70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康复治疗与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5 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 指数(MBI)对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5 周后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模式和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管理模式下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不同效果。方法:2002—04/2003—05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发病的所有急性脑卒中患者,共397例,男292例,女105例。年龄38~79,平均59.2岁。随机进入建立在神经内科的卒中单元324例和普通病房73例。卒中病房根据每个患者不同阶段实施医疗、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等;普通病房无标准脑血管诊断评估方案,医疗、康复和语言训练由一般内科医师担任。结果:接受卒中单元治疗的重型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病死率(脑梗死患者为1.7%,脑出血患者为5,3%)、1年病死率(脑梗死患者为1.7%。脑出血患者为1.0%)、不良结局(脑梗死患者为30.5%,脑出血患者为32.9%)均明显小于普通病房组【早期病死率(脑梗死患者为10.0%,脑出血患者为19.O%);1年病死率(脑梗死患者为10.0%,脑出血患者为9.5%):不良结局(脑梗死患者为65.0%,脑出血患者为66.7%)】。康复中心接受脑卒中康复期患者304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率占76.2%,与对照组(43.5%)相比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u=5.56,P&;lt;0.01)。结论:卒中单元是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模式。卒中病房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效果优于普通病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康复组。分别于入选时、病后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测。结果康复组治疗后各阶段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入组时以及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分别相当于正常人的26.10%、42.52%、65.62%和83.7l%,而对照组分别为:18.5l%、24.85%、37.24%和45.84%。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各阶段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其中82例收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组),64例收治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相同,对康复组患者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发病24h、治疗后21天各按ESS评分1次,发病3个月时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的ESS评分、Barthel指数积分显著较对照组为佳(P〈0.01),卒中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性期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在2组入选时、发病后1、3 及6个月末时进行运动功能(FMA)及生存质量评定。结果:发病后1、3、6个月末时运动功能评分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生存质量评定发病后1个月末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发病后3、6 个月末时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在沧州市两所二级医院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康复组55例,对照组51例,采用FMA评测法中的关节疼痛的方法测疼痛,同时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4周时的异同点。结果:在末次评测时,对照组共有21例患者出现疼痛,而康复组只有2例患者出现疼痛(P<0.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卒中中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阶段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康复组给予正规的3阶段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康复治疗。两组在入选时、发病后1,3,6个月时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①发病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3个月时康复组上肢的评分增加值明显高于1个月及6个月,下肢1个月时的评分增加值明显高于3个月及6个月(P<0.05)。结论规范的3阶段康复治疗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上肢运动功能在发病后3个月内、下肢在发病后1个月内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54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Banthel指数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SE、FMA及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及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FMA及BI评分显著提高。MMSE评分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言语能力的影响。方法:把70例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连续康复组和对照组,连续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和早期的言语康复治疗均相同。分别于入组时(V1)、入组后第2个月末(V2)和第5个月末(V3)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后5个月末连续康复组失语商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