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即刻、术后12、24h,血浆TNF-α、IL-6;IL-10的变化,比较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前急诊介入组患者TNF-0L、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IL-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12、24h急诊介入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P〈0.05)。急诊介入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2h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幅(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后致炎细胞因子较抗炎细胞因子增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5例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完成后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T1)、CPB即刻(T2)、CPB开始2 h(T3)、CPB结束(T4)及CPB结束后24 h(T5)检测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同时观察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脑氧摄取率(ERO2)。结果两组T3、T4血清IL-6、TNF-α、S100β蛋白及NSE含量显著高于T1、T2(P〈0.05)。观察组T1、T2血清IL-6、TNF-α、S100β蛋白及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3、T4和T5的血清IL-6、TNF-α、S100β蛋白及NS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T5的PaO2和E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的PaO2和ERO2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定能显著降低CPB导致的炎性因子水平增高,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及NSE含量,具有较好的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观察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夹心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33,11.09,7.09,7.70,均P<0.01).结论 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通过调节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气道炎性反应,有望为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讨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术后细胞因子IL-6、IL-8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40例经CPB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术前1h静脉给予川芎嗪(5m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气管插管后10min(T1)、转流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后2h(T4)、手术后24h(T5)采集动脉血3mL,离心取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致炎细胞因子IL-6、IL-8血浆浓度,同时对每一时点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两组IL-6在手术结束时(T3)、术后2h(T4),IL-8在手术结束时(T3)升高显著(P〈0.05),而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在手术后24h(L)均下降并接近正常,但IL-6对照组仍比观察组偏高;中性粒细胞CPB术后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应用盐酸川芎嗪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PB术后致炎细胞因子IL-6、IL-8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GSH组(均n=30)。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GSH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GSH 100 mg·kg-1,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氯化钠注射液。于麻醉诱导后(T1)、CPB即刻(T2)、CPB结束(T3)、CPB结束2 h(T4)和6 h(T5)采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两组血cTn I、TNF-α、IL-6、IL-1β和S100β蛋白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GSH组T2T5时两组血cTn I、TNF-α、IL-6、IL-1β和S100β蛋白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GSH组T2T5时血cTn I、TNF-α、IL-6、IL-1β和S100β蛋白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GSH 100 mg·kg-1可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心、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R))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内直视单纯二尖辩置换术病人60例,ASAⅡ~Ⅲ级,男35例,女25例,年龄34.5~57.5岁。全身静脉麻醉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30),银杏组:纵断胸骨之前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R))1mg/kg,静脉滴注,CPB开始前滴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同速度静脉滴注。分别于转机前(T1)、转机30min(T2)、停机即刻(T3)、停机后60min(L)、停机后24h(T5)5个时点采中心静脉血液10mL离心,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S100-β蛋白、TNF-a、IL-6、IL-10。结果T1时两组S100-β蛋白、TNF-α、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蛋白、TNF-a、IL-6:两组T2、T3及T4时较T1增高(P〈0.05或P〈O.01),银杏组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10:两组T2、T3、瓦时较T1升高(P〈0.05或P〈0.01),银杏组升高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R))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降低转流过程中及转流后血浆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琳  王瑞婷  贺克强  凡小庆 《安徽医药》2015,19(9):1795-1798
目的:评价围体外循环期七氟烷预处理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预处理组( S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15例。 S组在中心静脉成功置管后开始吸入浓度2%的七氟烷至CPB开始,C组不给任何吸入麻醉药。在CPB前( T1)、停止CPB后即刻( T2)、CPB结束后2h(T3)、CPB结束后6 h(T4)和CPB结束后24 h(T5)五个时间点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标本,测量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患儿CPB前(T1)的I-FABP、DAO、IL-6和TNF-α的血清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PB前(T1)相比较,两组患儿CPB停止后各时间点的I-FABP、DAO、IL-6和TNF-α的血清浓度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S组的I-FABP、DAO、IL-6和TNF-α的血清浓度在CPB停止后各时间点均较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儿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中有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受损。(2)2%七氟烷预处理对围体循期炎症反应可能有抑制作用,对肠黏膜膜屏障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家兔体外循环(CPB)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体外循环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PL组)、中剂量组(PM组)和高剂量组(PH组),每组10只。S组进行所有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连接转流管道进行CPB,其余4组进行CPB60min,并继续观察2h。PL、PM、PH组分别在预冲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5、1、2mg/kg,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即刻(T1)、结束后2h(L)采集血标本,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石(IL-6)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T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T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T2时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且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红景天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红景天对体外循环(CBP)术前、中、后血浆TNF-α和IL-10的变化,了解红景天对体外循环诱发炎性反应的影响,评估红景天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价值。方法:将538例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红景天未干预组(CN)259例,红景天干预组(CI)279例。干预组于术前1天、术中、术后7天连续予以红景天1mg·kg^-1·d^-1静脉滴注,其余治疗方案两组大致相同。ELISA法测定术前1天,CPB开始后15分钟,停CPB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CBP开始后及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浓度明显高于术前,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未干预组CBP开始后及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浓度明显高于干预组,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两组IL-10/TNF-α比值存在显著变化(P〈0.01),IL-10/TNF-α比值,干预组较未干预组恢复早;TNF-α与IL-10之间浓度变化存在正相关(r=0.671,P〈0.01)。结论:红景天对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有较好的调节抑制作用,对预防与治疗体外循环所致术后炎性反应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体外循环机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 L/min.m2。分别于术前(T1);CPB期间0.5(T2)、1 h(T3);CPB后2(T4)、4(T5)、8(T6)、24 h(T7)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与T1比较,两组TNF-α、IL-8、IL-10血清浓度在T2~T7均升高(P<0.01)。与NPP组比较,PP组TNF-α血清浓度在T2~T6降低(P<0.05);IL-8血清浓度在T3~T6降低(P<0.05);IL-10血清浓度在T3~T6升高(P<0.05)。结论 PP能有效地抑制TNF-α、IL-8的释放,并使IL-10的释放明显上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1.
邓连瑞 《江西医药》2013,(12):1130-1133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3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MPP患儿(轻症52例、重症38例)按采血时间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对照组8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P患儿人院治疗前和抗炎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IL-10和IL-13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PP治疗前组TNF-α、IL-6、IL-8,IL-13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浓度(P〈0.01);而MPP治疗前组IL-10与对照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但IL-10治疗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重型组比轻型组比较,TNF-α、IL-6、IL-8和IL-13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PP患儿治疗前组较治疗后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3含量升高,提示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病情相关:而IL-10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浓度升高.提示与机体恢复期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在术前1h给予UTI 10万u静脉滴注,术后3天内每天给予UTI 10万u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IL-6、IL-8、TNF-α、Scr、BUN基本一致(P〉0.05)。术后治疗组IL-6、IL-8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低(均P〈0.05).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均P〈0.05)。术后两组Scr、BUN含量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少(均P〈0.05).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均P〈0.05)。结论UTI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IL-6、IL-8和TNF-α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静脉滴注血必净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达兴  卢斌  梁贵友  徐刚  李红晨  罗猛 《中国药房》2008,19(24):1860-1862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12只健康成年犬分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每组6只: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4mL·kg-1+生理盐水100mL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复制犬CPB模型,分别于CPB前(T1)、开放升主动脉后30min(T2)、60min(T3)股动脉采血以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同时于相应时点采集肺组织测湿/干重比,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PB后各时点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CPB前升高(P<0.05);对照组TNF-α、IL-6和IL-8水平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治疗组(P<0.05);肺湿/干重比、病理形态学改变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CPB后炎症反应,对CPB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出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时应用白细胞滤器联合乌司他丁对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白细胞滤器组( LDF组)、C组为乌司他丁组( UTI组)、D组为乌司他丁+白细胞滤器组( LDF+UTI组)。术中均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回输时B、D组均使用白细胞滤器,C、D组术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其他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4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分别于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1 h(T3)、6 h (T4)、12 h(T5)、24 h(T6)、72 h(T7),抽取动脉血5 ml检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MN),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水平。结果与对照组A组比较,治疗组B、C、D组各时间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随着时间进行性降低,B、C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与其他3组比较各时间段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明显下降( P均<0.01)。结论白细胞滤器及乌司他丁具有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释放作用,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的减轻SIRS,阻断MODS的发生,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有助于患者平稳的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5.
曹惠鹃  周锦  张铁铮  孙莹杰  姚婧 《天津医药》2012,40(2):135-137,19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体外循环(CPB)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CPB组(C组)、CPB+NAC组(N组),每组8只.N组在CPB预充液中加入NAC 100mg/kg,然后以20 mg/(kg·h)速度输注直到停转流,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停CPB后2h,测定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C组血浆NSE,C组和N组血浆S-100β蛋白、TNF-α和IL-6水平及脑组织MDA、GSH-px含量均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且N组血浆NSE、S-100β蛋白、TNF-α和IL-6水平,脑组织MDA和GSH-px含量均显著优于C组.与S组比较,C组和N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病理学改变,且N组的损伤程度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NAC可减轻CPB致大鼠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郭艳梅  李晓春 《安徽医药》2017,21(5):900-90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浓度水平变化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127例,将其中64例支原体肺炎(MPP)作为研究组,63例非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同时又可将重症组MPP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CRP、PCT、IL-1β、IL-6、IL-8、IL-10、TNF-α的浓度变化及重症MPP组恢复期各炎症指标浓度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1β浓度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TNF-α、CRP、PCT的浓度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和重症组恢复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10在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检测在诊断MPP上特异性较高.结论 血清IL-6、IL-8、TNF-α、CRP、PCT等炎症指标对早期诊治重症MP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华梁  王薇 《中国药业》2012,(22):44-4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使用尿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TI)针1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8 h 1次,连续7 d。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例数,ICU的住院天数及病死率,检测两组治疗后第1,3,5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MODS的发生率和ICU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患者血清中TNF-α,IL-1,IL-6的浓度在1 d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3天和第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对感染性休克的细胞因子TNF-α,IL-1,IL-6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减轻器官损伤,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章征兵  明腾 《江西医药》2015,(3):201-20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室间隔修补患儿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先静脉给予负荷量0.5μg/kg,10min内泵注完毕,继以0.5μg/(kg·h)的速率泵注维持直至体外循环开始;C组则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结束后即刻(T1),体外循环后4h(T2),手术后12h(T3)经中心静脉抽血测定TNF-α、IL-6、IL-8、丙二醛(MDA)浓度和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CK-MB、cTnI值,并记录患儿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T0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在T1、T2、T3时D组和C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较T0时增高,而SOD较T0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在 T1、T2、T3时较C组低,SOD较C组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各15例,U组术中给予乌司他丁1.2万UI/kg加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体外循环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30 min(T3)、术后4 h(T4)和12 h(T5)抽桡动脉血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U组血浆IL-6、IL-8的水平在T2、T3、T4、T5时点较C组明显下降(P<0.01),IL-10的含量在T3、T4时点较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IL-6、IL-8的产生和释放,增加IL-10的产生和释放,能有效减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乌司他丁与甲泼尼龙对体外循环(CPB)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于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麻醉和CPB方法相同,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 U·kg-1,甲泼尼龙组给予甲泼尼龙2.5 mg·kg-1,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后1 h(T2),CPB结束后1 h(T3)、6 h(T4)、24 h(T5)及48 h(T6)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记录比较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滞留时间等。结果与T1时比较,三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在T2~T5时均增加(P<0.05),T6时与T1时无明显差异(P>0.05);IL-10浓度在T2~T4时增高(P<0.05),T5、T6时降至T1时水平。T2~T5时,乌司他丁组和甲泼尼龙组IL-6、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T2~T4时的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乌司他丁组和甲泼尼龙组各时点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泼尼龙组和乌司他丁组术后发热日数、ICU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甲泼尼龙组和乌司他丁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和甲泼尼龙均可以抑制CPB患者IL-6、TNF-α的产生并促进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抗炎反应平衡,两者作用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