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阳散结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培勇  邹梅 《河南中医》1999,19(5):27-27
乳腺小叶增生是指乳腺小叶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疾病,临床以乳房胀痛与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属中医“乳癖”范畴。乳腺小叶增生可分为单纯性乳腺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病。前者属于生理性改变,后者属于病理性改变。乳腺囊性增生病其组织学表现主要有导管上皮增生和管腔高度扩张形成囊肿,多数中、小导管内发生乳头状瘤。单纯乳腺增生通过治疗随着内分泌功能的恢复,多数病人的症状可以逐渐缓解,一般不会癌变。而乳腺囊性增生有发生癌变的可能。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如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  相似文献   

2.
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佑华  饶南茵 《河南中医》1995,15(3):181-182
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病刘佑华,饶南茵,赵秀琴,刘兰君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职工医院(457001)主题词乳腺纤维性囊肿病/治疗,按摩疗法(中医)乳腺增生病,又称之为纤维囊性乳腺病、乳房囊性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哺乳后期及更年期妇女...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病是指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乳腺组织数量增多,形态异常,乳腺正常组织结构发生紊乱而致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乳腺内出现非炎症、非肿瘤性颗粒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根据其病理分期不同可分为单纯乳腺增生症、腺性小叶增生症和囊性小叶增生症3种不同类型,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囊性增生病又叫乳腺增生症,或者小叶增生,是妇女多发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乳腺增生的本质既非炎症,又非肿瘤,仅属于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与人体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和精神因素宵着密切联系。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胀痛,与月经周期无关。  相似文献   

5.
自制乳癖贴治疗乳腺增生2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多发于20~50岁之间,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其中青年期妇女,以乳腺小叶增生多见;哺乳后期妇女,以乳腺导管增生多见;更年期妇女则以乳房囊性增生多见.有些患者经多方治疗,但效果不佳,常使本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甚则引发癌变.我们经多年实践和临床观察,运用"乳癖贴"对215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 ,临床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以往本病有许多种命名 ,如“乳腺囊性增生、囊肿病、囊性腺病、慢性纤维性乳腺炎、 Schimmcelbusch氏病 ,结构不良 ,囊性纤维腺病等。命名繁多 ,十分混乱。实质上是由于内分泌失调造成乳腺小叶实质、间质异常增生而又复旧不全的结果 ,既非炎症 ,亦非肿瘤 ,而是正常乳腺小叶结构在数量上和形态上异常改变的结果。称之为纤维囊性增生病较为合适 ,它概括了本病从外观到组织结构的变化 ,是妇女乳腺常见的 ( 90 %的妇女均可发生乳腺增生病 )小叶增生性病变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1 对乳腺增生的认识 乳腺增生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大多数在30岁以后发病.乳腺增生可分为单纯乳腺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两种.乳腺增生的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腺小叶发育不规则和腺上皮轻度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伴有腺上皮明显增生甚至瘤样增生,增生上皮处的乳管扩张或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8.
“乳康煎”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290例南京市玄武医院(210018)龙家俊,李琳[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病,乳康煎乳腺增生病为妇女常见病。我们在乳腺专科门诊1700例乳腺增生中,发现乳腺囊性增生病人485例(占28.5%)。现从中整理出经“乳康煎”系统治...  相似文献   

9.
杨锋 《养生月刊》2008,(1):36-40
乳腺增生是20多岁到50岁左右育龄期中青年女性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西方发达国家有1/3以上的妇女患过乳腺增生症.国内报道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在10%左右,囊性改变较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得了乳腺增生后,常有随着月经生理周期周而复始地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成为困扰女性的难言之痛.  相似文献   

10.
<正>乳腺增生在病理学上称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良性疾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居妇女乳腺疾病的首位。笔者采用火针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平均(40±9)岁;  相似文献   

11.
杨锋 《养生月刊》2008,29(1):36-39
乳腺增生是20多岁到50岁左右育龄期中青年女性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西方发达国家有1/3以上的妇女患过乳腺增生症,国内报道乳腺增生症发病率在10%左右,囊性改变较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为“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得了乳腺增生后,常有随着月经生理周期周而复始地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成为困扰女性的难言之痛。  相似文献   

12.
汪萍 《中医研究》2007,20(8):52-52
乳腺囊性增生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开始后的任何年龄妇女,以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最为常见。2001-2004年,笔者采用柴黄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50例,并与乳增宁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足部按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21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腺囊性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专家指出乳腺囊性增生病有恶变的可能,因而应积极治疗。我单位1985年起就开展了乳腺疾病的查治工作,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5年我们针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病理特点,采用足底按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有完整资料,并通过X钼靶摄片诊断的2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治疗情况作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性增生病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囊性增生病亦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简称乳腺病,为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发生率高达30%-49.3%。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体内黄体素不足,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在周期性改变过程中复旧不全而引起的乳腺慢性良性增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乳痛饮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李启林景泰县中医院(730400)主题词乳腺增生/中医药疗法,@乳痛饮,临床研究乳腺增生性疾病一般包括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病。通常所谓的乳腺增生症从病理形态上可分为慢性囊性增生和小叶增生,是妇女多发病之一,占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16.
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0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杰 《中成药》2004,26(6):U015-U015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居全部乳腺疾病的首位.笔者采用独一味胶囊为主,辨证治疗10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又名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慢性纤维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疾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气互结,气血瘀滞而成.或因冲任失调,阴虚痰浊凝结所致.临床从郁入手,每每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40岁妇女。又称纤维囊性乳腺病、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等。本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2000-05~2003-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18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是现代医学病名,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既非炎症,又非肿瘤.在病理学形态上包括慢性囊性增生和小叶增生两类,因此也称"乳房囊性增生病"或"慢性乳囊性乳房病",俗称"乳腺小叶增生",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是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增生性改变,多见于30岁~50岁妇女,发病率约为育龄妇女的40%.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紊乱是造成乳腺小叶增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