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内瘘功能的相关因素 ,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透患者 3~ 1 0年 85例 ,透析总数 2 5 5 86人次 ,男性 6 2例 ,女性 2 3例。年龄最大 84岁 ,最小 2 0岁 ,个人透析总数最多80 2次 ,最少 2 2 5次 ,平均 439次。6例因不同原因行第 2次内瘘吻合手术。其中 3例在 38~ 5 2个月内瘘闭塞。  维持内瘘功能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 :   1 .内瘘的使用时机 一般术后二周左右使用 ,个别血管扩张不理想者需要时间更长些 ,可延长至 3~ 4周。内瘘的最初使用可穿刺一针接动脉血管 ,静脉回路选用…  相似文献   

2.
2003-2008年,我们对60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透析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积极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均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36~72岁,平均56.3岁。第1次行内瘘手术48例,第2次12例。慢性肾炎30例,糖尿病15例,高血压11例,狼疮肾3例,多囊肾1例。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年龄12岁.65岁,每周透析4小时-12小时,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年限最短9个月,最长已19年。血内瘘使用13年以上者5例,其中1例维持使用一个内瘘12年,未曾有血栓形成,直至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内瘘仍完好。如何保护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笔者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阿司匹林、维生素E联合内瘘局部红外线照射对内瘘血管血流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18例常规最大透析血流量〈150ml/min的患者作为内瘘血管血流量不良的观察对象。给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维生素E50mg,1次/d;同时行红外线内瘘照射30min,2次/d。疗程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大透析血流量和尿素氮,并计算尿素再循环率、尿素动力学指数(Kt/V)及尿素清除率(URR)。结果治疗后最大透析血流量≥180ml/min的14例,有效率77.8%。治疗前后尿素再循环率从17.63%降到9.87%;Kt/V和URR分别从(0.79±0.28)%、(51.57±11.38)%增加到(0.98±0.25)%、(62.73±9.47)%。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针对血管内瘘血流量不良应用口服阿司匹林和维生素E结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等护理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内瘘的血流量,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管通路及透析器复用次数对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对71例250例次透析器复用1一11次的血透患者,于透前、透后测定肾功能,计算溶质(BUN、Cr、UA)下降率。结果:采用内瘘时透析器复用6次以内溶质下降率高于复用7次以上(P<0.01)。而6次以内各次间溶质下降率无差异(P>0.05)。UA下降率>BUN下降率>Cr下降率。内瘘透析效果>动脉穿刺>双腔留置管(P<0.05)。结论:透析器复用不宜过多,透析效果与血管通路的型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内瘘闭塞最主要的原因是血栓形成。许多内瘘闭塞病人都是早晨起床才发现内瘘杂音消失,无震颤。我院血透室近三年来有五例次(其中一例2次)病人血透中因为低血压、超滤量过多等原因引起急性自发性血栓形成导致内瘘栓塞。立即终止透析,用肝素盐水反复抽吸冲洗,使内瘘再通,继续透析。  相似文献   

7.
自1985年1月至1996年3月 1256例慢怀透析患者建立动脉内瘘术产成功地进行血液透析,自体血管内娄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脉内瘘512例,上臂动脉静脉内瘘36上肢动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为100%,1年的通畅率95.5%,3的的能摔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对国内外开展各人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影响。方法按时间顺序将35例初次使用内瘘的血液透析惠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内瘘术后第2—3天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选择对侧上肢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对照组于内瘘术后第28天以后(常规穿刺法、常规开始使用时间)采用距离瘘口近侧(上5—6cm)头静脉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静脉回路选择动脉端5cm以上任意静脉向心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血流量、内瘘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出路端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09%,皮下血肿发生率为4.65%,透析中94.77%血流量迭200—250ml/min,内瘘无堵塞,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2—3天可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终末期肾衰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及相关性,同期35例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女性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形成的机率高于男性。血栓纽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血肿(2.2±0.8)次/月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率较高。结论终末期肾衰透析患者血压过低、过度超滤和不适当的穿刺易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俞慧芬 《河北医学》1998,4(12):101-102
本院从1993年6月至11998年9月,行桡动脉直接穿刺383例次进行血液透析·穿刺成功率高,血流量足.透析效果好,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4人.其中男22人,女12人、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70岁。最少的1人穿刺1次,最多的五人穿刺已101次。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8例,急性农药中毒5例,恶性肿瘤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且例。慢性肾衰竭18例中因尚未造瘘或内瘘未成熟需要紧急血透9例,双胜导管脱出或凝血奋1例,内瘘闭塞后不愿再造疾1例,反复造瘘3次均不成功不愿腹造1例,老年病人、自费病人、无长期血速…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常见原因。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尿激酶溶解血栓。我们应用尿激酶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经长期随访,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8.9±12.0)岁。瘘管血栓形成时透析时间2~112(31.1±32.6)个月。内瘘吻合方式为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患者均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证实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共有33例次血栓形成,其原因为透析低血压23例次,血栓性静脉炎5例次,动静脉内瘘受压1例次,原因不明4例。血栓…  相似文献   

12.
陈文  黄茂芹 《海南医学》1996,(4):238-240
由于透析疗法的进步,透析患者可以生存二十年以上[1]。因此,为慢性透析患者制备一个较好的动静脉内瘘,保护好静脉内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延长使用时间,是直接影响患者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2]。我院1988年开始应用钛轮针作快速、简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手术全部由内科医师操作,经过58例患者4639次血液透析,未发现有明显并发症和血流量不足。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组58例患者,男48例,女1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9岁,平均363岁。58例均是各种原因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原发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44例,多…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澹某,女,61岁。因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终末期,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2次,每次透析4小时,每次透析均不脱水。使用其左桡动脉—头臂静脉内瘘作为透析时的动、静脉穿刺部位。患者每次透析2小时左右,出现左肩部剧烈疼痛、不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和优点。方法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体表位置容易掌握。16例尿毒症患者采用经皮隧道植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695例患者穿刺置管710例次,其中645例患者穿刺成功,成功率90.8%,37例患者透析4~49d后出现感染,占透析患者总数6.4%,31例穿刺针误入右颈总动脉,占患者总数4.5%,须拔针,充分压迫止血。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血管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尤其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前的初期血液透析阶段,也适用于危重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时可以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解决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持续注入.加强局部抗凝.减少低分子量肝素用量,降低出血倾向。方法:透析开始即从动脉端持续注入低分子量肝素.不用首剂量,第l小时注入量为10.5AFXaU/min,后予6.0AFXaU/min,透析结束前15min停用。透析2—4小时.低分子量肝素总量900—1600AFXaU。结果:25例高危出血患82例次透析均顺利完成,未见出血加重。结论:持续注入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总用量减少,不影响透析效果,可使血液透析抗凝致出血加重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2例次动静脉内瘘闭塞病例,分析其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提供预防及保护内瘘的经验。方法:本组共总结22例次(20人次)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针对这些总结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结果:本组共22例次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透析后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低血压,同时,糖尿病肾病12例,透析后压迫时间过长者8例,血红蛋白在120~150g/L者6例。术后动静脉内瘘杂音较弱,透析中经常出现血流量不足者3例。结论:经过对该组病人的总结,发现导致动静脉内瘘的闭塞最主要的原因为低血压,同时,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内瘘的护理、血液黏度及术后内瘘质量严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1月至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为100%,1年的通畅率95.3%,3年的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时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张燕莉  纪倩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446-1446
1 一般资料 我院人工肾室自1982年到2000年共收治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血液透析病人1696例,透析次数4158次,透析年龄16~75岁,最多1例透析次数达8次,最少2次。所有透析患者均采用动静脉外瘘。病人准备:符合血液透析指征①少尿5~6d,尿闭2~3d,尿素氮〉80mg/dl;②高血容量伴早期肺水肿,脑水肿;⑨尿毒症伴反复腔道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直接动-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中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动一静脉穿刺在血液净化应用中操作简便,一次穿刺仅需2~3min,经济高效而又安全,是临床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患者及家属普遍接受。它适合于急诊血液净化、内瘘尚未成熟的或者内瘘手术失败而需规范透析的患者,经济困难不能规则透析,肾脏移植前透析患者,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不宜行内瘘手术患者。但穿刺时患者痛苦.偶有血流量不足、穿刺局部血肿、易渗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所以在临床操作中,要努力做好预防和护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透析患者60例,其中鼻咽窝7例。左右前臂内瘘53例(第二次同侧手臂手术14例);穿刺方法为绳梯式穿刺和局域穿刺;止血方法主要采用弹力绷带压迫法。结果 60例中有动脉瘸10例,假性动脉瘸1例,使用瘘口手术术式,在鼻咽窝、左右前臂一次瘘、第二次瘘在同侧手臂处出现动脉瘸分别为1,2、2例。结论 内瘘动脉瘸形成与血管局部方法穿刺、止血方式及动脉硬化基础等因素有关,采取预防措施可保护内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