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胎儿和成人皮肤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PDGF和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人胎儿无瘢痕愈合动物模型,获取相应标本,结合临床所取成人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PDGF,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正常胎儿皮肤中未见明显的PDGF阳性染色;创伤后12h、1d的胎儿表皮及真皮浅层可见PDGF的弱阳性表达;创伤后3d、1周的胎儿皮肤中PDGF的表达呈阴性;正常成人皮肤可在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毛细血管见到阳性表达;创伤后表达加强;②正常胎儿皮肤表皮全层和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细胞可见EGF的阳性表达;创伤后的胎儿皮肤中EGF的表达未见到明显变化;正常成人皮肤可见表皮基底层有中度阳性表达,毛囊,汗腺细胞也可见到轻度表达,创伤后表达有所减弱。结论 生长因子在胎儿和成人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可能是胎儿无瘢痕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儿和成人皮肤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孕龄 2 0~ 2 4周胎儿皮肤移植至 BAL B/ C裸鼠背部皮下 ,皮片成活后制造创面 ,建立胎儿无瘢痕愈合动物模型 ,定期获取相应标本。对临床所取正常成人皮肤及创面愈合皮肤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观察 b FGF的表达情况。 结果 正常胎儿皮肤及创伤后胎儿皮肤中均未见明显的 b FGF阳性表达。正常成人皮肤中血管周围可见阳性表达 ;创伤后成人皮肤也可见阳性表达 ,尤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创伤后表达明显增强。高倍镜视野随机观察计数b FGF阳性表达细胞数 ,正常胎儿皮肤为 2 .1± 0 .1,创伤后 12小时 ,1、3天和 1周胎儿皮肤分别为 2 .2± 0 .1、2 .1± 0 .3、2 .1± 0 .3和 2 .0± 0 .1;正常成人皮肤为 2 3.2± 4 .2 ,创伤后成人皮肤为 4 0 .5± 3.6 ,胎儿正常皮肤和创伤皮肤 b FGF表达与正常成人皮肤和创伤后皮肤 b FGF表达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b FGF的阴性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胎儿、成人正常皮肤EGFR与FGFR-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胎儿与成人正常皮肤中的表皮细胞因子受体(EGFR)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在细胞膜上表达的差异,探讨胎儿无瘢痕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对妇产科意外流产的不同妊娠期胎儿和整形外科手术过程中作为供皮区的成人正常皮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EGFR与FGFR-2的变化。结果:妊娠台儿的皮肤内EGFR和FGFR-2染色阳性的表皮细胞较多,贯穿于全层上皮,而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呈阳性标记的极少,随胎龄的增加,两受体的表达增加,成年人正常皮肤中EGFR多集中在表皮细胞的基底层,两种生长因子受体抗体阳性染色的细胞明显多于胎儿皮肤,结论:胎儿和成年人的皮肤中,EGFR染色与FGFR-2表达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胎儿无瘢痕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胎儿及成人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同源异形框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采用包含有14000个靶基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技术,对正常成人和胎儿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同源异形框基因族的表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正常成人和胎儿及其创面愈合过程中同源异形框基因族呈现差异表达,其中以PRX-2、HOXB13、HOXB6和HOXB7的差异表达为显著.结论 同源异形框基因的差异表达表明正常成人和胎儿皮肤的发育生物学状态存在差异,可能是胎儿和成人皮肤不同创面愈合方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63基因编码的蛋白亚型△Np63α在创面愈合表皮再生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①在3周龄小鼠背部用直径1.6cm的环钻压切制备出一个2.0cm~2全层皮肤缺损的圆形创面,并将切除的皮肤原位缝合以覆盖创面。②将1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只小鼠均在背部用环钻制备圆形创面;而对照组6只小鼠不致伤。分别于1d、2d、3d、7d、14d、21d在实验组创缘和对照组小鼠背部相同部位切取全层皮肤组织标本,用抗鼠多克隆抗体P40进行抗△N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p63α在正常皮肤中的特征性表达模式是强阳性染色限于生发层的角质形成细胞核。伤后1~2d,表皮开始迁移,与对照组正常皮肤相比,迁移表皮舌基底层细胞△Np63α表达下调。伤后3d,△Np63α有较强的表达出现在创缘和迁移的表皮舌中,阳性染色限于基底层和其上方1~2层的角质形成细胞,而创面尚未被上皮覆盖处则没有阳性细胞。伤后5~7d,△Np63a有更强的表达出现在创缘和迁移表皮舌的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伤后14~21d创面愈合,△Np63α在覆盖创伤区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的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在表皮中长期和持续的存在。结论:△Np63α可能通过调控表皮修复中的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而参与正常皮肤的创面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63基因编码的蛋白亚型△Np63α在创面愈合表皮再生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①在3周龄小鼠背部用直径1.6cm的环钻压切制备出一个2.0cm2全层皮肤缺损的圆形创面,并将切除的皮肤原位缝合以覆盖创面.②将1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只小鼠均在背部用环钻制备圆形创面;而对照组6只小鼠不致伤.分别于1d、2d、3d、7d、14d、21d在实验组创缘和对照组小鼠背部相同部位切取全层皮肤组织标本,用抗鼠多克隆抗体P40进行抗△N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p63α在正常皮肤中的特征性表达模式是强阳性染色限于生发层的角质形成细胞核.伤后1~2d,表皮开始迁移,与对照组正常皮肤相比,迁移表皮舌基底层细胞△Np63α表达下调.伤后3d,△Np63α有较强的表达出现在创缘和迁移的表皮舌中,阳性染色限于基底层和其上方1~2层的角质形成细胞,而创面尚未被上皮覆盖处则没有阳性细胞.伤后5~7d,△Np63α有更强的表达出现在创缘和迁移表皮舌的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伤后14~21d创面愈合,△Np63α在覆盖创伤区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的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在表皮中长期和持续的存在.结论:△Np63α可能通过调控表皮修复中的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而参与正常皮肤的创面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三种异构体(TGF-β1、2和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SMA)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胎儿创面无瘢愈合的关系.方法12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6例,其对应的成人皮肤组织6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这四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TGF-β1、2、3细胞因子的阳性信号主要见于表皮基底层细胞、汗腺和毛囊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α-ASMA蛋白则定位于肌动成纤维细胞内.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TGF-β1、2、3和α-ASMA等蛋白在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在成人皮肤组织中,四种蛋白的含量更加明显增大.在胎儿发育的不同时期,这四种蛋白在皮肤组织内的含量变化规律相近似.结论在成人皮肤组织内,TGF-β1和α-ASMA两种蛋白含量的升高可能与伤口愈合形成瘢痕相关,而胎儿皮肤中这两种蛋白含量的降低可能与胎儿创面无瘢愈合密切相关,而TGF-β2、3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人胎儿期、少儿期、成年人期皮肤中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创面修复结局的关系.方法分别取因创伤等原因致流产的22~24周龄胎儿和4~12周岁少儿、35~53岁成年人3组全层皮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细胞角蛋白19(K19).结果胎儿期皮肤表皮基底层细胞β1整合素和K19染色均为强阳性.少儿期表皮基底层细胞中60%~80%的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和K19.成年人表皮基底层中表达β1整合素和K19的细胞较少儿组进一步减少,且染色强度较弱.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胎儿期表皮基底层增殖细胞均为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而少儿期表皮基底层中部分细胞为于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成年人期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所占的比例则进一步降低.这种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差异可能与三种不同发育阶段皮肤损伤的完全与不完全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9.
胎儿皮肤免疫细胞CD68、CD3的表达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胎儿皮肤、正常成人皮肤及增生性瘢痕(HS)组织免疫细胞CD68、CD3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方法选择笔者单位引产的16~33周胎龄的10例胎儿皮肤、7例正常成人皮肤以及18例HS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其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CD68、CD3的表达。结果胎儿皮肤中CD68[(5±6)个/400倍视野]显著少于成人[(23±4)个/400倍视野,P<0.01],成人皮肤中CD68又显著少于HS[(38±16)个/400倍视野,P<0·01].随胎龄增加,CD68逐渐增多,在24~28周胎龄时迅速上升,28周以后上升缓慢。发育各期胎儿皮肤中均未见CD3;成人皮肤中可见少量CD3[(24±8)个/400倍视野],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HS组织中CD3较多[(69±25)个/400倍视野],常聚集成片状,主要分布于真皮乳头层,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状分布,数量和染色强度大于成人皮肤(P<0.01).结论胎儿皮肤中CD68数量少可能与无瘢痕愈合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可能与胎儿皮肤中缺乏CD3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癌基因c-fos、c-myc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细胞内转录和翻译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胎儿伤口无瘢愈合的影响.方法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例.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三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这三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结果在胎儿皮肤组织中,bFGF和c-myc两种基因都有表达,而c-fos基因的mRNA含量很低;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三种基因的翻译水平逐渐增大,bFGF蛋白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而C-fos和C-myc的阳性颗粒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中.在成人皮肤组织中,与胎儿相比,这三种基因的mRNA量都明显升高,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大,而三种蛋白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成人皮肤组织内,bFGF、c-fos和c-myc三种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增强可能与伤口愈合形成瘢痕相关,而胎儿皮肤中这三种基因的mRNA和蛋白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胎儿创面无瘢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fos与c-jun两种原癌基因在溃疡与增生性瘢痕创面表达的特征与规律以及与不同组织修复结局发生的关系。方法16例标本均取自于外科手术患,其中增生性瘢痕8例,溃疡创面8例,取增生性瘢痕患中的5例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ABC法)检测c-fos与c-jun两种原癌基因在3种组织切片的分布特征。结果在正常对照皮肤c-fos与c-jun的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表皮基底细胞和少量皮下成纤维细胞,但在相应部位c-jun的表达较c-fos为弱。在增生性瘢痕,c-fos与c-jun均出现强阳性表达,主要见于成纤维细胞。在溃疡组织,c-fos与c-jun的联合表达多见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炎症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胞浆。结论 增生性瘢痕与溃疡创面c-fos与c-jun表达量与部位同正常皮肤差异有显性意义,提示这两种原癌基因在影响调控组织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bcl 2基因表达的意义。 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 ,对 11例胎儿和 2 7例成人尸体前列腺组织、6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中bcl 2基因mRNA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9例胎儿前列腺组织bcl 2阳性表达于胚芽上皮细胞 ,其中轻度阳性8例、中度 1例 ,呈弥漫分布 ,染色浅淡。 17例成人正常前列腺组织bcl 2阳性表达于腺上皮基底细胞 ,阳性率 6 3.0 %。分泌细胞阳性表达者 9例 ;高倍镜下见细胞浆染色 ,较淡。 5 0例增生前列腺组织bcl 2阳性表达于腺上皮基底细胞 ,阳性率 83.4 % ;分泌上皮细胞阳性表达 34例 (5 6 .7% ) ;高倍镜下染色均见于细胞浆。增生组前列腺基底细胞、分泌上皮细胞bcl 2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 (χ2=4 .36 ,χ2 =4 .0 6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正常前列腺与增生前列腺基底上皮细胞bcl 2阳性表达均高于分泌上皮细胞 (χ2 =7.5 0 ,χ2 =10 .2 0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bcl 2基因主要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 ,可能在调节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汗腺上皮细胞增殖并向表皮细胞转化的规律,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与躯干烧伤患者28例.收集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标本37块、浅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标本21块、正常皮肤标本10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法,观察细胞角蛋白10(CK10)、CK14、CK19、bel-2和P63在深、浅Ⅱ度烧伤创面及正常皮肤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皮肤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中等强度表达CK19、CK14和CK10,基底层肌上皮细胞微弱表达P63和CK14,CK10表达阳性的终末分化细胞不表达bcl-2和P63.浅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其汗腺分泌部结构及上述蛋白表达未见异常.深Ⅱ度烧伤后7 d创面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P63和bcl-2表达增强;伤后8~10 d创面基底细胞增殖、迁移和鳞状上皮化,形成bcl-2、P63、CK19和CK14表达强阳性的实心岛状上皮结构,并随肉芽组织向创面浅层迁移,经鳞状上皮增殖完成创面再上皮化.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13~30 d,超常增殖的表皮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仍强烈表达bcl-2、CK14、CK19和P63. 结论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逆分化过程导致上皮生长滞后和肉芽组织过度增殖,这种失衡现象可能是导致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失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胚胎无瘢痕愈合的潜在原因 ,研究NO(一氧化氮 )在成人型和胚胎型愈合过程中的差别。方法 :在已建立的胎兔创伤模型的基础上 ,用一氧化氮酶法试剂盒检测胚胎兔和成兔皮肤匀浆液中NO的含量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正常胎兔不同孕期皮肤中NO含量无差别。②正常胎兔皮肤中NO含量高于正常成兔皮肤中NO含量 (P <0 .0 1)。③创伤胎兔皮肤中NO含量高于正常胎兔皮肤中NO含量 (P <0 .0 1)。④创伤成兔皮肤中NO含量高于正常成兔皮肤中NO含量 (P <0 .0 1)。⑤创伤胎兔皮肤中NO含量高于创伤成兔皮肤中NO含量 (P <0 .0 1)。结论 :NO参与了胚胎和成年动物的创面愈合过程 ,并在两种愈合过程中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