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严重的皮肤、肌腱、血管缺损的断指再植提供一种方法.方法 对12例伴有不同组织缺损的断指病例,分别采取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桥接指背皮肤伴伸肌腱缺损、带掌长肌腱静脉皮瓣桥接指掌侧皮肤伴屈肌腱缺损、静脉皮瓣桥接指掌侧皮肤伴指固有动脉缺损进行断指再植.结果 以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桥接指背皮肤伴静脉、伸肌腱的断指再植5例;以带掌长肌腱的静脉皮瓣桥接指掌侧皮肤伴屈肌腱缺损的断指再植2例;以静脉皮瓣桥接指掌侧皮肤伴指固有动脉缺损断指再植5例,均获得成功.结论 以静脉皮瓣桥接来解决离断指体组织缺损的方法,可以扩大断指再植的适应证,保留指体长度,成活的手指功能和外形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春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94-1695
电锯致手指部位损伤后容易引起皮肤缺损,并伴肌腱、骨关节、神经血管损伤.如何正确修复这些手指的皮肤缺损,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的功能,需要根据缺损部位损伤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皮瓣.2002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分别采用4种微型岛状皮瓣移位,急诊修复63例电锯伤致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的创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的足内侧皮瓣在足背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切取掌长肌腱修复踇长伸肌腱缺损后,应用带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背局部皮肤缺损18例.结果 1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踇趾背伸、跖屈活动良好.结论 带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的足内侧皮瓣设计简单,切取方便,成活率高,不牺牲足部主要动脉,是修复足背创面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4.
段彦才  闫铭 《河北医药》2009,31(23):3278-3278
外伤性手指皮肤缺损,尤其是残端骨外露很常见,此类损伤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损伤或外露,通常须皮瓣移位甚至残端骨短缩,才能完成创面的覆盖。自2002年2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和残端创面覆盖63例85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临床效果。方法从2006年8月至2010年2月期间,利用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肌腱、指骨外露45例。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良好,患指功能良好。结论该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皮瓣外形好,对供区破坏少,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及覆盖手指肌腱、指骨外露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手足组织缺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程  王新正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41-1641
目的:总结足背皮瓣修复手足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足背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足背皮瓣及其携带肌腱、拇甲瓣、足趾的复合组织瓣21例。采用游离移植及带蒂转移的方法,分别修复手部缺损17例及足踝部皮肤缺损4例。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20例随访1~3年,皮瓣血液循环佳,皮肤质量好,感觉恢复好。复合移植修复的手部肌腱及再造的拇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背皮瓣切取方便,移植成功率高,修复效果好。游离移植的最佳适应证是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带蒂转移主要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拇指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血管、神经、骨骼外露时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8~2011年采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64例。结果本组64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外观及功能满意。2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及颜色与邻近皮肤相似,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利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患者52例。结果5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有轻微肿胀,但未出现血管危象,创面修复满意,供区均一期愈合。手指外形修复满意。6例患者因皮瓣面积较大,术后出现水泡、肿胀,经消肿、活血、换药等积极治疗后肿胀消退、水泡消失,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皮瓣的质地、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美观。皮瓣早期感觉较差,后期深感觉大部分逐渐恢复。结论应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手术安全、创伤小,切取方便、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较好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的损伤特点和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2001-06~2006-06对22例各种原因导致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患者,急诊行清创一期显微外科修复:两侧皮肤缺损并掌骨干骨折或缺损者16例,行足背双叶皮瓣或第一跖背、跖底串联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取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同时取趾长伸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取跖背神经修复神经缺损;两侧皮肤缺损并掌指关节缺损者6例,行携带跖背、跖底皮肤的跖趾关节移植,同时取趾长伸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取跖背神经修复神经缺损。随访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例,随访8~56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手掌外观、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通过急诊清创并运用显微外科方法一期修复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等各种组织的缺损,可以缩短病程,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掌的外观、感觉及功能,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魏杰手指指腹皮肤缺损,骨肌腱外露以往多采用不同部位的带蒂皮瓣移位修复。由于疗程和制动时间长,对手指的功能带来一定影响。随着皮肤血运动态研究的发展,近年来提出了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1,...  相似文献   

11.
手指背侧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骼裸露时不宜行游离植皮,往往需要肩胸、腹或交臂皮种(管)转移覆盖修复创面,以利Ⅱ期功能重建.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繁杂,体位不舒适,且皮瓣质地与手部皮肤相差较远.我院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方法治疗5例手外伤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外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多,加之目前以半机械化工业为主,使手外伤的发生特别多。目前手外伤的发生率为外伤发生率的第2位[1]。手外伤中手指皮肤甲床缺损临床常见,常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损伤或外露,治疗应尽量保持患指长度、保留患指功能。临床多采用鱼际皮瓣、临指皮瓣、指动脉皮瓣、筋膜蒂皮瓣等修复,各有优缺点。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07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同指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甲床缺损,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1996-03~2005-02我们应用微型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背组织缺损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16~48岁。一手单指37例,一手双指9例。组织缺损程度:单独皮肤缺损31例,伴肌腱缺损6例,伴指固有血管损伤9例,合并指骨骨折30例。皮瓣修复指固有动脉伴皮肤缺损9例,皮瓣修复指背静脉伴皮肤缺损35例,一指移植2个皮瓣2例。皮瓣面积最大50m m×2m m,最小10m m×15m m。清创、标记创面远近侧静脉或指固有动脉,指骨骨折以克氏针内固定。根据皮肤缺损程度于同侧前臂近端设计不同形状的静脉皮瓣,必要时可携带掌长肌腱。在深筋膜与肌膜之间的间隙解剖游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指背侧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依据缺损位置及大小,设计指背侧带血管蒂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转移皮瓣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指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指背侧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够保证手指功能及外观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孔令伟  韩久卉  李宁 《河北医药》2006,28(10):945-946
手指末节指端缺损时,由于手指皮肤移动范围有限,小范围的软组织缺损难以直接缝合,遇到不能植皮时需要以小皮瓣来覆盖.王炜等[1]把宽度1.5~4 cm的皮瓣称为微型皮瓣.方光荣[2]认为面积在15 cm2以下者称为微型皮瓣.微型皮瓣的面积小、循环血流量少、侧支循环建立快,容易成活且对供区影响小[3].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本文总结自1995年以来,利用四种微型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伴指骨或肌腱外露351例(436指),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手指中节背侧皮肤缺损,左手多于右手,常见于切割伤。由于手指背侧皮肤较薄,移动性大,损伤时肌腱多外露,其修复方法有多种。采用带指动脉局部转移皮瓣收治8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疗效肯定,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游离皮瓣移植治疗手部皮肤脱套伤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苏云星山西省医学情报中心刘芳手部皮肤脱套伤是较常见的临床急症,轻者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手指的皮肤缺损,重者可出现全手的皮肤缺损甚至伴有骨折和肌腱损伤。这种复杂的手部创伤治疗起来相当困难。从1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手背较大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例采用二期移植的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17例手背部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人,手术采用一期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二期手术断蒂同时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缺损。术后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成活良好。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优12例,良5例。结论 该方法手术简单安全,对供区组织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正>因砸伤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手指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局部软组织减少,皮肤缺损且同时伴有肌腱外露,皮肤坏死性缺损等比较严重情况,是一种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的损伤[1,2]。采用带第二掌背动脉血管蒂的掌骨骨皮瓣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究其原因是这种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为患者的手指缺损部位提供丰富的血供[3]。为此,我院筛选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接收并给予手术治疗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指动脉血管神经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采用顺行、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覆盖指端、指腹皮肤缺损创面9例。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该皮瓣裁取方便、供受区接近、不影响手指活动,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皮瓣有感觉功能,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优势供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