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震医疗救援的角度看应急医疗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对应急救援医疗队的工作作观察性的研究。结果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了地震重灾区北川的伤员转运、临时救治和临时病房的伤员治疗,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结论以医疗机构为单位、分工明确的常备应急救援医疗队,在详细灾难医疗救援预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关系到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成败;应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分类,危重伤员现场抢救,大多数伤员应该在充分补充液体、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疏散至邻近或远离灾区的医院;医疗队可以在灾区附近的医护力量较弱的中小医院组建临时病房,扩大伤员的收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院院长》2008,(12):18-18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对收治四川地震灾区伤病人员的医院,按接收伤病人员数量,平均每人给予医疗费用补助28000元。该政策的出台打消了一些人士对地震伤员医疗补偿问题的疑虑。  相似文献   

3.
刘纪宁  杨雍  王才宏  黄彬 《西部医学》2017,29(12):1691-1693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地震伤员救治的意义。 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九寨沟“88”地震发生后8月9日 8月11日对地震伤员的检伤、救治、后送转运、进一步住院诊治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协同震区医院检伤、转运伤员17人,检伤巡诊伤员122人,手术5人;组织协同后送转运伤员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四批次共48人,共收治入院伤员47人,手术24人,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截止8月20日已有6人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另外42人经手术及相关救治后病情稳定恢复中。后送转运及转运后的救治中做到了零死亡。结论 在地震等大型灾害的救援中,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伤员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大批量的省外转运,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我国又一次从灾区转运伤员的大行动。这次地震伤员转运人数之多,动用列车数量之大,均远远超过唐山大地震转运伤员的规模。2008年5月20日,我院接到上级命令,医院转运救护队将赶赴四川地震重灾区德阳,转运100名伤员至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机转运汶川地震伤员转诊处置的运作模式。方法:通过对包机转运的汶川地震伤员转诊处置的总结与分析。结果: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民航广州医院(白云机场急救中心)与广东省卫生厅以及省内多家医院一起,对677名重伤员成功进行医疗转运。结论:协助转诊各单位、各部门进行详细分工、熟悉转诊程序;多家医院接诊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接诊效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4-4
辽宁:开设“爱心病房”本刊讯首批140名四川地震灾区伤员近日抵达辽宁后,得到了妥善救治。5月24日,由4架专机分批次运送来的140名地震灾区伤员以及139名伤员家属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后,被依次送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单位接收治疗。  相似文献   

7.
检伤分类在印尼海啸危重伤员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伤分类在地震、海啸灾区转运危重伤员中的作用。方法在印尼亚齐地震海啸灾区救援中,运用检伤分类筛选危重伤员并航空转运到亚齐机场,机场多国联合转运中心对危重伤员采取急救医疗措施并依据检伤分类结果确定后送次序。结果共计对217名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快速处置并转运后送。结论检伤分类可有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救治危重伤员。  相似文献   

8.
成批特重度烧伤合并爆震伤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批量性、伤情复杂且伤势危重的特点,与战时条件下伤员的产生、伤类、伤情与伤势特点十分类似,是对军队医院的医疗救治和护理组织工作的挑战。加强成批烧伤伤员的入院救护和管理,对于减少伤员痛苦,避免医疗差错事故,提高救护质量,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5年6月收治一批16例特重烧伤合并爆震伤伤员,经过积极救治和护理,伤员恢复顺利。现将急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行业动态     
国家抽调29名医疗专家赴昆明救治伤员 本报讯(通讯员罗闻彭福祥)昆明发生“3·01”严重暴力恐旆事件后,国家卫生计生委连夜调派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12所医院的29名医疗专家赴昆明指导当地伤员救治工作。截至3月4日,当地医院共收治伤员129人,开展急诊手术104台次,其中20名危重伤员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其余伤员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远程医疗会诊车是用于野战或应急机动条件下为伤员提供远程医疗会诊的支援平台。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远程医疗会诊车为灾区的伤员救治和通讯保障提供了有利手段,在远程会诊、通讯联络、远程培训和数据传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地震灾害后伤员成批后送转诊过程中后方医院的接诊流程和模式.方法 对汶川地震灾害后本院3次成批接诊139例伤员转运和初步收治的流程及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9例转院伤员中,入院时危重患者37例(26.6%),中至重度患者98例(70.6%),轻症患者4例(2.8%);感染观察病房收治病例23例(16.5%);入院当天急诊手术9例(6.5%);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轻重和分类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无1例发生转运和收治途中死亡,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建立地震灾害后后方医院成批伤员接诊模式有利于伤员的及时有效救治.建立模式的关键是:及时评估,确定应对等级;明确职责,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各环把关,强化院内感染控制和规范流程,保证处置及时.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导致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医疗设备损坏。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批伤员,急需派遣医疗队进行应急医疗救援。如何有效发挥医疗队力量,展开灾区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学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医疗队的组成、科学的物资准备以及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13.
商广喜  王玉龙 《中外医疗》2011,30(26):73-74
汶川地震即刻造成大量人员受伤,因四川医疗救治储备限制,其中部分伤员转运到太原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介绍了医院首次批量应急救援和收治地震伤员的组织实施过程,并对有关经验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可为今后应急救援、转运、治疗等工作提供参考,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收治地震灾区伤员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收治地震灾区伤员的特点,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工作,提高地震灾区伤员救治的成功率。方法成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订、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与方案,细化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操作规程。结果收治的76名地震伤员中,开放性创面感染率较高,为多种细菌和霉菌混合感染,呈多重耐药性,且合并有尿路及肺部感染。经过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全部伤员痊愈出院,实现了危重感染零死亡、无菌手术零感染的目标。结论加强地震灾区伤员收治过程中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是提高医学救治效果极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的应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导致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医疗设备损坏。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批伤员,急需派遣医疗队进行应急医疗救援。如何有效发挥医疗队力量,展开灾区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学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医疗队的组成、科学的物资准备以及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一辆辆野战运血车开往灾区,维系生命的血液星夜兼程送达;一次次卫星网远程会诊惊心动魄,三位院士和专家们心系灾区同胞;一个个危重伤员从灾区飞抵南京,南京总院收治2批次共48名伤员,院长易学明、政委边国富和医院其他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救治。在古都南京,在这所承载灾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汶川地震后,大量伤员由灾区转运至后方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接收地震后转伤员的紧急救治,总结医院救治地震伤员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在"5*12"汶川地震后麻醉科参与救治的地震后转伤员临床资料. 结果 全身麻醉20例,联合腰麻16例,臂丛麻醉4例,局部麻醉9例.所有手术治疗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麻醉死亡及麻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医院在接收地震后转伤员后,可充分应用有利医疗条件,及时完善辅助检查和术前准备,麻醉方法 选择以采取个体化麻醉,减轻心理应激及减少麻醉并发症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郑州市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生的21起突发事件和河南省3起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情况。结果 郑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突发事件后,迅速派出急救车和协调现场救护。21起突发事件共现场死亡182人,受伤或发病376人。经现场急救,转运到医院后因伤情危重死亡1人.其他伤员顺利康复。河南省3起重大突发事件共死亡226人.伤员97人被及时转运到医院救治,1例死于严重脑外伤,1例死于急性。肾衰和脓毒症,其他95例顺利康复。结论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可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率的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9.
方素  赖琼  寇利琼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97-3898
组织管理,在任何社会机构的有目的的活动中都起作核心作用。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双流县医院护理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院内护理人员、组建急诊医疗救护队、建立伤员基本信息快速登记与快速预检分诊流程、制定并优化了接收伤员的流程;根据地震不同时期对伤员的收治调整工作重点。地震期间院内常规医疗护理工作正常,常规住院病人无一人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20.
赵自勤  向超群  余晓君 《西部医学》2009,21(10):F0003-F0003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给医疗机构的现场救援、集中收治提出了巨大挑战。医院领导临危不乱,科学决策,精心部署;各级员工分工明确,无私奉献,应急医疗救援体系运转有序,医院后勤物资保障供应充足,绿色通道有效保证了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处置,而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和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