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是一个过程 ,不仅是一个结果 .最初对死亡的界定是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死亡的标准 ,但是人造呼吸器使心脏和肺可能似仍在工作 ,后来就有了脑死亡的概念 ,一旦脑的活动停止 ,就不能恢复知觉 ,以后器官移植的发展 ,使对脑梗死的界定就更重要了 ,脑死亡者是理想的器官损献者 ,但是如果心脏跳动停止 ,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能够用于移植的唯一器官就是肾脏了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涉及法律的问题 ,它将涉及道德利益和文化 ,大部分国家在法律上都承认了脑死亡这一概念 ,但也有些国家对抗 ,有人认为这一脑死亡的标准 ,仅是保证从死亡捐献者体内摘除…  相似文献   

2.
脑死亡“死亡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先涛  舒升凡 《医学信息》2009,22(5):761-762
目前对“死亡”概念的界定通常有三种情况,即呼吸死、心脏死和脑死亡。呼吸死即以呼吸停止为确认死亡的标准,是一种最传统、最古老的死亡诊断标准。但人工呼吸机的出现使这种死亡观逐渐被人们所抛弃。Black法典给死亡的定义“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只要有心跳,哪怕极其微弱,就表明人依然活着。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阅读贵刊2005年第12卷第2期第78~81页“临床脑死亡病人动态脑电图和脑功率值监测分析”一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脑死亡事关判定生命的存亡,所以既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也与法律有关。因此,世界各国对脑死亡的判定及各项检查均有严格的规定。该有很多不严谨和欠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巴马小型猪脑死亡判定标准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死亡作为移植物延迟性功能恢复和慢性失功的潜在影响因素,对移植器官的损伤有待于深入研究。这就要求建立稳定的脑死亡实验模型,并制定客观性强、简便易行的脑死亡判定标准。本实验拟利用巴马小型猪的脑死亡模型,初步探讨动物实验脑死亡的判定标准。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和分组: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巴马小型猪31头,随机分为:脑死亡组(B组,n=26),建立脑死亡模型并维持24h;对照组(C组,n=5),持续麻醉维持24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1.2脑死亡模型的建立和维持:经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巴马小型猪脑死亡模型[1],多道生理记录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35例,按照美同神经病学会(AAN)指南分成两组,脑死亡组和非脑死亡组。脑死亡组共有病人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16~85岁;非脑死亡组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17~84岁。使用床旁EEG机描记病人的脑电活动。2名专业医师进行脑电信号分析。结果:脑死亡组22例病人中,17例为脑电静息,占77%,临床均预后不佳;5例有脑电活动,占23%,其中4例在随访中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死亡。非脑死亡组中无一例出现脑电静息,该组预后相对较好。结论:EEG是判定脑死亡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少珍  周春燕  张建 《医学信息》2010,23(17):3174-3175
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脑死亡作为新的死亡判定标准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但在中国,受医学知识、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脑死亡仍然存在许多不解和误解。脑死亡立法更是步履维艰、任重道远。其实,脑死亡立法是医学科学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本文将从医学基础、伦理原则和社会意义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背景:器官短缺是全球移植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扩大供者来源,缓解日益紧张的器官短缺,回避因脑死亡立法及诊断标准缺位造成的困惑,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推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目的:探讨开展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例儿童心脏死亡肾脏捐献案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4岁男孩,心肺复苏后脑死亡,经过2次两组专家时隔24 h按脑死亡判定标准(儿童)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以及阿托品试验结果独立作出判定。捐献者父母对捐献方案知情同意,书面表达捐献意愿,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逐步完成捐献申请、审批、转运、器官维护,以及生命支持治疗撤除、器官切取过程,热缺血时间13 min。按年龄、体质量和组织配型结果选择受者,2只肾脏分别植入2例尿毒症受者体内,左肾接受者为13岁女性,右肾接受者为35岁女性,术后未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无移植肾血管栓塞、尿瘘、输尿管梗阻等并发症。术后1年内移植肾由术前7 cm增大至10 cm,尿蛋白阴性,血肌酐≤60 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70-150 mL/min。术后至今均未发生严重感染事件,血压正常,无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现生活自理,精神状态好,遵医行为佳。提示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过渡时期解决器官来源的方向之一。必须严格遵守患者救治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规范化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对脑死亡以及进行脑死亡立法可行性的认识情况。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8月对30000名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人群进行脑死亡认识及立法的可行性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000名接受调查的志愿者中,接受脑死亡概念者24567名(81.89%),不能接受脑死亡概念者5433名(18.11%);调查对象随年龄增长,接受脑死亡概念的比例下降;将接受脑死亡概念的24567名志愿者按年龄分组,不同年龄段志愿者对脑死亡立法的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脑死亡概念的比例也越高;将接受脑死亡概念的24567名志愿者按文化程度分组,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脑死亡立法观点的比率也越高。结论 提升人们尤其是中老年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对脑死亡概念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对于推进脑死亡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学者认为在脑死亡过程中很多因素可导致肺组织的改变。 目的:观察脑死亡供体肺病理改变,探讨其临床移植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对23例脑死亡供体肺进行了病理活检,苏木精-伊红染色、银染及PAS染色观察肺脏组织变化,电镜观察肺脏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银染及PAS染色光镜下见支气管及肺泡结构尚完整,局部病灶见肺泡内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肺泡间隔未见明显增宽,但充血易见,血管周围有少量出血,有散在淋巴细胞;电镜下脑死亡的肺泡细胞轻微水肿,部分细胞胞核染色质沿皱缩的核膜下凝聚,有的细胞核出现变型,细胞线粒体肿胀,但未见明显坏死。说明脑死亡供肺可以实施临床移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心脏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管理和选择以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的方式对心脏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管理和选择以及心肌细胞的保护研究进行分析。心脏移植的实施,需要有合格的供体器官。首先,要做好供体的管理和选择,其次,需要供体心肌保护和转运,减轻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与结论:对于心脏移植脑死亡供体的管理,国家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制定标准和规范,使器官移植更加公开化、规范化、合法化,提高供心功能保护的效果,延长供体心脏的保存时间。心脏移植的全过程普遍应用低温停搏法,供心运输期间常用冷浸法保护心肌。随着脑死亡标准等相关规定的出台,供心保护的深入研究,边缘供体的拓宽,会使器官移植供体数量有所增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中现场死亡3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急诊科1995年1月~1998年3月在院前急救中现场死亡384例进行分析.死亡年龄60岁以上者345例(89.85%),家属及患者已知病因占78%,符合WHO提出猝死诊断标准者197例(66%).死因前四位依次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不明原因.本文还探讨了死亡时间分布特点.提出:要预防院前死亡当务之急是医师、病人及家属都要改变传统的治病模式.为治病人的病,医师应把疾病的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在疾病高发季节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急病及时呼叫120和加强普及群众的心肺复苏医学知识及基础生命支持的救护知识已是院前急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脑死亡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器官移植供体的功能,大鼠、猪、狗、家兔、小鼠等是脑死亡动物模型常选用的模式动物.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脑死亡建模方法,是通过急剧或缓慢颅内加压法建模,制备突发性脑死亡模型和渐进性脑死亡模型.模式动物脑死亡的判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有脑死亡动物模型仍存在不足,不能全面模拟临床脑死亡,建模成功的判断与临床上脑死亡的诊断仍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死亡是一个过程,不仅是一个结果.最初对死亡的界定是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死亡的标准, 但是人造呼吸器使心脏和肺可能似仍在工作,后来就有了脑死亡的概念,一旦脑的活动停止 ,就不能恢复知觉,以后器官移植的发展,使对脑梗死的界定就更重要了,脑死亡者是理想的器官损献者,但是如果心脏跳动停止,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能够用于移植的唯一器官就是肾脏了.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涉及法律的问题,它将涉及道德利益和文化,大部分国家在法律上都承认了脑死亡这一概念,但也有些国家对抗,有人认为这一脑死亡的标准,仅是保证从死亡捐献者体内摘除器官及其合法化,虽然这一概念有长远的意义,但是使其成为标准并被接受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地形图(BEAM)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患进行AEEG监测和BEAM分析。结果: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6例;AEEG脑电图由Ⅰ级向Ⅴ级演变;BEAM各脑波功率值与时降低。结论:临床脑死亡与AEEG表现趋同步,AEEG和BEAM对脑死亡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符合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15例在首次脑电图检查时则表现为脑电静息;2例分别在12h、48h后也呈脑电静息状态。结论:脑电图检查不但为临床抢救复苏提供理论根据,也为临床脑死亡的判定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猪脑死亡模型,观察建立过程中血压、心率变化。方法长白猪1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脑死亡组(B组),每组6头。C组维持麻醉24h,仅行开颅术并颅内放置Foley气囊导管,不建立脑死亡模型;B组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通过呼吸、循环支持维持猪脑死亡状态24h。监测2组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变化。结果B组6头猪均成功建立脑死亡模型。经Foley气囊导管缓慢间断颅内加压后,B组动物血压、心率缓慢下降后骤然升高,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加深,平均峰值动脉压和平均峰值心率与颅内加压前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死亡后6、12和24h,B组猪MAP和HR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进的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可成功制作猪脑死亡模型,经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能稳定地维持猪脑死亡状态24h,为进一步研究脑死亡状态下猪肝脏形态和功能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查学前儿童对生物死亡现象的认知,探查他们是否能根据死亡这一生物属性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以及对死亡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的认知。方法:抽取4、5、6岁学前儿童各22名,采用个别访谈的方法。结果:学前儿童逐渐能够以“死亡”现象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他们也部分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结论: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没有显示皮亚杰所示的“泛灵论”和魔法思维,其认知表现高于传统研究所揭示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视死亡”是医学院校生(尤其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本研究旨在降低其死亡焦虑,增进对死亡的认识,更加理解未来职业的意义,并能够在面对死亡时运用团体辅导中所学技能进行有效的心理支持。本研究对选定学生进行7次死亡教育的团体心理辅导,采用《死亡焦虑量表(DAS)》对团辅成员和8名对照组成员进行对比测试,同时采用《团体辅导效果主观评估问卷》评估团体辅导效果。结果显示:团辅小组和对照组在DAS中总分及“害怕死亡”“逃避死亡”2个分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成员对团体满意度较高。死亡教育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学院校学生的死亡焦虑。  相似文献   

19.
脑死亡是一种不可逆性脑的广泛性损害。有关脑死亡判断标准不但要依靠临床标志,还需依靠实验室的标志,并密切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医务人员必须在确立脑死亡之前,抓紧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复苏手段;同时,亦必须在脑死亡之判断之后,避免徒劳无效的治疗措施,或者按照脏器移植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谨慎从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查3-6岁藏族幼儿死亡认知发展特点。通过自然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获得幼儿死亡认知发展的事实资料。结果发现藏族幼儿已经获得死亡概念,部分幼儿死亡认知水平达到成熟;藏族幼儿死亡认知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均衡;藏族幼儿具有来生信念的比例高于国内其他同类研究;部分藏族幼儿有“死亡逃避”的现象。可认为3-6岁藏族幼儿已经获得死亡概念,死亡认知各维度发展不均衡,藏族幼儿与国内其他地区幼儿比较具有来生信念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