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Endoglin(又称CD10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特点,探讨其在皮肤鳞癌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根据Broders分级(按未分化癌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将皮肤鳞癌分为高分化鳞癌组(Ⅰ级,14例)、中分化鳞癌组(Ⅱ级,12例)和低分化鳞癌组(Ⅲ级~Ⅳ级,26例);根据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分为伴有...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癌特殊亚型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特殊亚型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采用HE染色、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对12例组织学较特殊的食管鳞癌进行分型标记。结果:腺样鳞癌、印戒细胞鳞癌、梭形细胞鳞癌和基底细胞样鳞癌分别具有腺腔样结构、印戒细胞、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和基底细胞样癌成分,以及相对特定的组化、免疫表型。结论:这4种鳞癌亚型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评估OPN是否可以作为子宫颈鳞癌的诊断和预后标记。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8例子宫颈鳞癌及1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OPN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OPN在子宫颈鳞癌的阳性率为59.09%(52/88),在1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均阴性。子宫颈鳞癌组OPN阳性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P=0.030)和无病生存时间有关(P=0.029),与患者年龄、子宫颈鳞癌浸润的深度、FIGO分期(Ⅰ、Ⅱ期)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 OPN在子宫颈鳞癌的转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对子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疾病,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基于病理学分型,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又可细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临床上可观察到同一个肿瘤内部混合腺癌和鳞癌(腺鳞癌),或小细胞肺癌混合腺癌或鳞癌(混合型小细胞肺癌)。其中,腺鳞癌在临床上占非小细胞肺癌的4%~10%。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案例报道,肺腺癌患者经过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肿瘤类型会从腺癌转变成鳞癌,并表现出耐药性。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肝激酶B1(Lkb1)缺失会促进小鼠肺腺癌向鳞癌转化,而腺鳞癌是转化过程的中间态。从细胞起源来看,Club细胞和AT2(Alveolar Epithelial Type 2)来源的肺腺癌可以转化成鳞癌。从分子机制来看,肺腺癌向鳞癌转化的过程中,胞外基质重塑以及代谢重编程会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异常,使得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急剧上升并诱导p63上调,最终导致腺鳞癌转化并伴随肿瘤耐药。本综述将总结近年来肺腺鳞癌转化领域的进展并阐述其与耐药的关系,以期为深入理解临床肺癌的可塑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是头颈及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头颈鳞癌可以发生转移, 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肺鳞癌在罕见情况下也可转移至头颈部。头颈及肺也可发生双原发性鳞癌。与头颈及肺双原发性鳞癌相比, 转移性鳞癌患者在预后以及治疗原则上存在明显不同。因此, 准确判断双发鳞癌原发部位至关重要。目前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评估, 然而, 在部分头颈及肺双发鳞癌患者中, 利用上述手段仍无法判别其原发部位。近年来, 随着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分子手段辅助判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使患者受益。本文总结并归纳了近年有关头颈及肺部双原发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方法, 并对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related antigen,SCC-Ag)在鳞状细胞癌(鳞癌)和良性疾病中的诊断和临床监测意义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对167例鳞癌患者、96例相关良性疾病患者和9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清SCC-Ag水平的检测,对各组SCC-Ag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鳞癌患者血清SCC-A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和良性疾病患者(P〈0.01),SCC-Ag对鳞癌的诊断灵敏度为61.1%、特异性为91.7%,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表示SCC-Ag对鳞癌的诊断较为准确,可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宫颈鳞癌SCC-Ag表达水平和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但与病理分化不相关;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SCC-Ag表达水平分布差异显著(P〈0.05)。血清SCC-Ag表达水平可作为肺鳞癌、宫颈鳞癌以及食管鳞癌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在鳞癌及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Smad核内相关蛋白1(Smad nuclear interacting protein 1,SNIP1)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NIP1在23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25例早期宫颈鳞癌组织(Ⅰ a~Ⅱa期)(早期宫颈鳞癌组)和45例晚期宫颈鳞癌组织(Ⅱb~Ⅲb期)(晚期宫颈鳞癌组)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SNIP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早期宫颈鳞癌组及晚期宫颈鳞癌组中胞质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6.0%和73.3%;胞核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44.0%和71.1%,且三组间胞质与胞核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病例中,SNIP1在胞质、胞核中的强阳性率分别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病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显示SNIP1 mRNA在正常宫颈组、早期宫颈鳞癌组及晚期宫颈鳞癌组中表达呈递增趋势,除了正常宫颈组与早期宫颈鳞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IP1可能参与调控宫颈鳞癌的进展及侵袭转移过程的发生,并有望成为宫颈鳞癌侵袭转移情况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在男性位居癌症死亡率首位,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和腺癌,其中肺鳞癌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20%-30%.根据原发灶位置,肺鳞癌可分为中央型(cent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周围型(periphe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虽然文献报道的多为中央型肺鳞癌,但周围型肺鳞癌发病率日益增长,已经占到了50%.  相似文献   

9.
10.
刘忠胜 《医学信息》2001,14(6):352-354
舌鳞状细胞癌 (简称舌鳞癌 )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据国内文献报告为 2 8.81%~ 37.1% 〔1 ,2〕国外文献报告为 2 8%~ 36 %〔3,4〕。舌鳞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颈部淋巴结的转移 ,甚至在一些早期舌鳞癌患者无颈部淋巴转移的临床症状时 ,亦可发生潜在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 ,舌鳞癌的早期控制必须注意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颈淋巴消扫术在舌鳞癌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到目前为止 ,舌鳞癌颈部淋巴处理的标准 ,处理的时机及处理方式的选择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 ,为提高舌鳞癌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许多医师做了大…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逄小红  田铧 《解剖学杂志》2005,28(4):413-4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率为38.9%,VEGF-C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C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是促进食管鳞癌经淋巴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肺鳞癌组织中miRNA-21和癌基因C-myc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25例肺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NA-21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肺鳞癌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及C-myc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低分化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高分化肺鳞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NA-21及C-myc在转移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癌组织.肺鳞癌组织中miRNA-21表达量与C-myc阳性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miRNA-21和C-myc在肺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肺癌的发生与演进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在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G(HLA-G)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亚型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的表达。结果 11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食管正常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3.2%和6.0%,HLA-G的检出率分别为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存在HPV16、18和52三种亚型感染,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HPV52感染率最低。结论新乡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以HPV16、18和52亚型感染为主;HPV感染和HLA-G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正相关;HPV感染食管鳞癌组织与HLA-G蛋白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提示与食管鳞癌发生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鳞癌组织中DC的浸润程度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100蛋白作为DC的特异性标记物,应用SABC免疫学方法检测肺鳞癌组织中DC的分布。结果:50例肺鳞癌中,DC显著浸润的20例,5年生存率为59%。轻度浸润的30例,5年生存率为19.1%.50例鳞癌中,低分化鳞癌27例,DC显著浸润的11例。5年生存率为55%,轻度浸润的16例,5年生存率为12.8%。高分化鳞癌23例,DC显著浸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酶HOGG1表达与8-oxoG氧化损伤的关系及其表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鳞癌和癌旁组织中HOGG1的表达和8-oxoG氧化损伤,TUNEL试剂盒检测组织的凋亡指数。相关性统计分析鳞癌组织HOGG1低表达与上述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χ2检验与秩和检验统计鳞癌组织中HOGG1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OGG1在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并且存在个体差异,鳞癌组织中HOGG1表达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P<0.05),8-oxoG的氧化损伤程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鳞癌组织中HOGG1的低表达与该组织8-oxoG氧化损伤程度、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与鳞癌的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鳞癌组织的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HOGG1可作为食管鳞癌术后的检测指标,指导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CD44v6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2例食管鳞癌组织进行VEGF-C与CD44v6蛋白检测结果VEGF-C与CD44v6蛋白在食管鳞癌的阳性表达为55.3%和71.7%,VEGF-C与CD44v6的表达与食管癌有无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EGF-C与CD44v6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肺鳞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入院后完善病例资料,检测CYP2C19基因表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YP2C19基因与肺鳞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其是否为肺鳞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200例肺癌患者,其中肺鳞癌59例.肺鳞癌中,快代谢型患者显著多于其它类型的肺癌患者(66.10% vs.46.1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快代谢型患者与慢代谢型患者相比,其发生肺鳞癌的风险增大约5.9倍(OR=5.987,95%CI:1.118~3.272).结论 CYP2C19快代谢型改变是肺鳞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食管鳞癌组织中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rge 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1,LAT-1)、巨噬细胞刺激蛋白受体(Recepteur d''origine nanta,RO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法)对其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LAT-1、RON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不同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LAT-1、RON蛋白表达水平;对比不同临床特征食管鳞癌组织间LAT-1、RO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LAT-1、RON蛋白表达相关性.结果:LAT-1在癌旁组织中无阳性表达,但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LAT-1、RON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LAT-1、RON蛋白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表达均有差异(P<0.05).Spearman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食管鳞癌组织中,LAT-1与RO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LAT-1、RON蛋白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并能作为一种新的预后判断指标和治疗靶点,为临床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检测人肺鳞癌和肺腺癌基因表达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肺鳞癌和肺腺癌基因表达的异同。方法提取人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RNA,分别用Cy5-dCTP或Cy3-dCTP标记,再与4096点基因芯片杂交,检测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基因表达的异同。结果肺鳞癌和肺腺癌表达共同上调的基因17条,共同下调的基因19条;肺鳞癌表达显著高于肺腺癌的基因20条,显著低于肺腺癌的基因14条。结论多基因参与肺癌发病,基因芯片技术是肺癌基因表达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鳞癌组织中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感染情况,探讨感染HHV-8 K1基因亚型与鳞癌发病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40例皮肤鳞癌、40例食管鳞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K1基因的DNA抽提、扩增、双向测序,使用Lagergene软件、CLUSTAL W软件和PHYLIP软件包对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生学分析,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